词典
普度普度大会
普度群生
普度众生
分类词汇
广度愿海
大愿力
大誓愿
无量心
四无量心
放水灯
佛类词典
普度
其它辞典
释普度(号 虚舟 史 )释了义(别称 佛慧圆明正觉普度禅师、天目断崖 号 断崖 杨 )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普度(一一九九~一二八○),号虚舟,俗姓史,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年十二,出家本郡天宁寺,继事东堂院龙溪祖信,后参无得通禅师得法。理宗淳祐初住建康府半山报宁禅寺。历住镇江府金山龙游禅寺、潭州鹿苑褒忠禅寺、抚州疏山白云禅寺、平江府承天能仁禅寺、临安府中天竺天宁万寿永祚禅寺、灵隐景德禅寺,终于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年八十二。有净伏等编《虚舟普度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元释行端撰《行状》,《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 释普度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七八七八
普度(一一九九——一二八○),字虚舟,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史氏子。出家郡之天宁寺,继事武林东堂院祖信,后参无碍通公得法。出主金陵半山,润之金山;潭之鹿苑,抚之疏山,苏之承天。景定间住临安中天竺、灵隐。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诏住径山。十七年卒,年八十二。著有《虚舟普度禅师语录》一卷(存)。事迹见该书卷末所附《行状》。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普度。字虚舟。维扬江都史氏子。稍长虽习世书。绝无处俗意。母识其志。俾依郡之天宁出家。毕将军与语。大奇之曰。此儿短小精悍。音吐如钟。他日法中向上爪牙也。携归武林。礼东堂院祖信。为受业师。执侍五年。奋志参方。初见铁牛印于灵隐。已而江东西。河南北。悉遍历焉。时无碍通。唱道饶州荐福。师决志叩请。其迁福严华藏。亦与之俱。入室次。通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师曰。金香炉下铁昆崙。通曰。将谓这矮子。有长处见解只如此。师曲躬作礼曰。谢和尚證明。若天童晦岩光。大慈石岩琏。虎丘石室迪。皆一见器异。留与法务。淳祐初。制府赵信庵。以金陵半山请出世。迁润之金山。潭之鹿苑。抚之疏山。苏之承天。景定间。贾太傅。奏补中天竺。复请旨升灵隐。至元丁丑。被命住径山。师说法。直捷简要。肩荷法门。老而无倦。尝云。万法是心光。诸缘惟性晓。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又云。既无迷悟人了个甚么。无人契其机者。其住径山。值火馀。志图兴复。将有绪俄示恙。索笔大书曰。八十二年。驾无底船。踏翻归去。明月一天。遂寂。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
禅师普度者。出史氏。刊江人也。刊俗浮华。度不乐家居。邀正信友。出入僧伽蓝。结出世缘。熏久机熟。竟斩发焉。自号虚舟。入讲肆。精贯楞伽唯识。昼倦𠙥几假寐。梦游于俗。俗境宛然。佥有术士。相其面曰。公乃玉堂金马中客。何堕于僧数。度唾之曰。我既登释谱。不受你辈雌黄也。觉则汗流愧悚。于是废卷枯坐。不言者累日。同学请入筵。度曰。此非究竟。听之何为。且诸佛涅槃之旨。岂言诠能及哉。同学病其狂。度即负钵袋而去。遍走江南。诸有道名之社弗生怠忽。乃谒无得通禅师于常州之华藏寺。是日同谒者三十馀人。通公独许度参堂。度得入通公之室。每求佛法大意。通每低声曰。佛法尽有待无人处向你说。度益心疑。夜静私抵通公榻下。哀求不已。通又低声曰。将谓无人那。乃指度复自点胸数下。则瞑目悄然。度惊趋出。于是参究愈切。坐立如木偶人。会通公示众曰。破一微尘出大经。鸢飞鱼跃更分别。不将眼看将心看。已见重敲火里冰。度脱然省发于座下。通乃召度曰。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度对曰。金香炉下铁昆崙。曰。将谓者矮子有甚长处。见解却只如此。度拜曰。谢和尚證明。通大喜之。度于是久侍华藏。师子相契。如水乳也。通公每勉度出世。度启曰。行道之日无穷。事师之期有限。师寿纵愈赵州。恐普度薄福。一旦填沟壑。再欲蒙师教诲。其可得乎。通公为之俛首恻然。公殁。度乃离华藏。经行石头城。夜宿袈裟院。适东西两房。争法产搆讼。数年不已。度释以片言。两僧悲泣悔过。俱以家业属度。度发笑而去。自此随方说法。或久或近。三十馀年如一日。尝示众曰。邪人说正法。正法悉皆邪。正人说邪法。邪法悉皆正。卓拄杖云。正耶邪耶。又卓云。说邪不说邪。向者里拣辨得出。黄金为屋未为贵。玉食锦衣何足荣。又曰。万法是心光。诸缘惟性晓。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既无迷悟。了个甚么。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值径山燬。朝旨以度居之。度年八十。力图兴复。巨细行役。尚自董焉。其谦让不遑。待后进如先辈。从未以老自称。不二载。径山落成。时元世祖庚辰也。度每逢通公忌日。必展真烧香进食垂涕。门下感之。率白首亲依。故唱和妙叶。冠绝一时。竺西坦归省于度。度大书一偈委之。俄就匡床化去。其偈曰。八十二年。驾无底船。踏番归去。明月一天。时坦居天童。天童及门复有怀信等。而大度公之声。盖怀信为松源岳五世之孙也。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了义。德清人。俗姓杨。母张氏。宋景定癸亥举师。六岁始能言。从其母诵法华经。人世事懵无所知。姿貌凝然。志若有所待。年十七。有僧遇之。举高峰上堂语。师矍然起立。谓僧曰。能引我往见之乎。母具装遣之。行见高峰于天目狮子岩之死关。以童子给侍左右。乃令提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因名之曰从一。他日室中。举牛过窗棂话。师儗开口。峰随痛棒之。不觉堕于崖下。同学明通。扪萝接磴以救之。则已出半山无所苦也。谓通曰。我机缘不在此。往江西见钦公去也。通曰汝负老汉棒矣。即与还山之西禅庵。自誓曰。我七日不證则决去。端直坚壁。忘废寝食。夜则攀树。露立达旦。未及所期。豁然大悟。驰至死关。呼曰。老和尚。今日谩我不得。呈颂曰。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阳一出便无踪。自此不疑诸佛祖。更无南北与西东。明日峰上堂云。我漫天网子。打凤罗龙。不曾遇得一虾蟹。今日有蟭螟虫撞入。三十年后。向孤峰绝顶。扬声大叫去在。自此呵励同学。言不少逊。乃曰。尽大地有一人发真归源。我皆知之。峰叹其俊快。久参者愧焉。几有命如悬丝之虑。遂归德清。其母为卖簪珥。同入武康上柏山。结茅以居。人见其混俗。罔测其意。峰召之还山。峰曰。大有人道。你[掐-臼+也]泥带水。师曰。两眼对两眼。峰为落发受具。改名了义。元贞乙未。高峰示寂。师亦韬晦。或游禅林居下板。孤峭严峻。不假借人辞色。或嬉笑怒骂。粗言秽语。人所不堪。或不因劝请。随机开导。声如奔雷。自是王公贵人争相迎。奉布施充斥。视之漠如。以泰定三年。归坐祖山。学士大集。示众曰。除却语默动静道。将一句来。又曰。一息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答者皆不契。观师就席之意。勉徇众望。多非得已也。至顺中。仁宗闻师道行。诏命宣政院。使赍香入山宣问。敕有司加护。元统二年。赐号佛慧圆明正觉普度禅师。玺书未至山而师化矣。前一日召众云。汝等克念先宗。弘扬大法。念报佛恩。勿生懈怠。旦起众。闻空中雷声隐隐。师已跏趺就逝。世寿七十二。僧腊四十九。藏全身于狮子岩之后。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九
断崖了义禅师者。湖州德清汤氏子也。六岁始言。言即入理。常随其母。诵法华经。因牵母衣而问曰。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土。靡不周遍。母曾见么。母答曰。佛放瑞光。如优昙花。时一遇耳。又问曰。因甚又道。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母良久。抚其顶而叹曰。儿有慧根乎。更宜广见高明休自屈。年十七。闻举高峰妙公警策语。乃勃起曰。此大善知识也。我往从之。其母甚喜。竟造狮子岩。谒妙公。公爱其挺特。俾提一归何处话。且授名曰从一。妙公每呼从一。一每应诺。公曰。牛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因甚尾巴过。不得一罔措。自是一归何处。与牛过窗棂话。结成一片。如碍铁围。或间求示。非拳则棒一。又疑拳棒与本参。岂相干耶。偶过钵盂塘。见松梢雪坠有省。即举似公曰。不问南北与西东。大地山河一片雪。声未已。又被痛棒打。退不觉陨身崖下。同学扪萝救之。一乃誓限七日。昼则桩立。夜则攀树。临崖露立达旦。未及期。大彻扣关。大呼曰。今日瞒我不得也。公曰。作么。曰。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阳一照便无踪。自此不疑诸佛祖。更无南北与西东。妙公乃上堂曰。我布漫天大网。打凤罗龙不曾。遇得一虾一蟹。今日有个蟭螟。虫撞入三十年。后向孤峰顶。扬声大叫。且道。叫个甚么。举拂子云。大地山河一片雪。一便夺拂子云。尽大地有一人发真归源。我悉知之。公便下座。于是举扬料拣。词不少逊。而从一行者之名大显。辞归。德清结茆武康。居以事母。名缁乐访之。又五载还天日。妙公曰。大有人道。你拖泥带水在。对曰。两眼对两眼。妙公。乃为薙落。更从一。名了义。自号断崖。遂单瓢只杖。渡淮杨。历齐鲁。访燕赵。登五台。随所至处。辨论风生。海内丛席为之大震。中峰本公。状其生平曰。撞漫天网。解狮子铃。情亡义断。石裂崖崩。夺庞老金珠。高挥大抹。将阿爷门户。竖柱横撑。这边那边。了无羁绊。问禅问道。不近人情。大地山河一片雪。话头流落至今行。名刹争起之。不顾。逮本雍二禅师相继化去。义始住天目正宗寺。年已七十。道风益峻。众未尝登百辈半受诸方付嘱者。就正请益。不敢生。忽尝示众曰。若要超凡入圣。永脱尘劳。直须去皮换骨。绝后再苏如寒灰。发焰枯木重荣。岂可作容易想。我在老和尚处。多年每被大棒打。彻骨髓不曾。有一念远离心。直至今日。才触著痛处。不觉泪流。岂是你欢喜踊跃。咬著些子苦味。便乃掉头不顾。殊不知苦味。能除百病。大凡功夫若到。省力时。如顺水流舟。只要梢公牢牢把柁。才有丝毫异念。生管取丧身失命。若到纯一处。不可起一念精进心。不可起一念懈怠心。不可起一念求悟心。不可起一念得失心。才有念生。即被一切邪魔入你心腑。使你颠狂。胡说乱道。永作魔家眷属。佛也难救你。戒之戒之。元统元年除夕。告众曰。有一件事。天来大还。委悉么良久云。明日。是元朝越六日。指法云塔西空地曰。更好立个无缝塔。归与禅者谈笑自若。乃曰。老僧明日天台去也。侍者曰。某甲相随得么。曰。骑马趁不及。次日跏趺而逝。世寿七十二。坐夏四十九。奉遗命。塔于所指之处。赐号佛慧圆明正觉普度大师。义初会葬中峰时。笑谓众曰。过后十二年。更为老僧。一会及入灭时。正符其谶。 赞曰。棒头觅落处。何如捞月水中。喝下越端倪。却似分胶膝里。师初扣关。见高峰孤硬。有上山推毂之难。自后立地知此道。平常有顺水放舟之快。想其为人烈丈夫也。故其问道出家之迹。颇与卢行者相若说法。写自心曲。以真实诲人。至今传其语。为禅关策要。宜矣。
《漢語大詞典》:普度群生(普度羣生)
见“ 普度众生 ”。
《漢語大詞典》:五力
(1).佛教语。五种力。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概念。由于信等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能破除障碍,得到解脱的力量,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 南朝 梁 王僧儒 《中寺碑》:“情尘莫捨,心火方赫。是用三明,寔开五力。” 唐 李邕 《东林寺碑序》:“结跏一心,开示五力。” 明 李贽 《又与从吾孝廉》:“彼真正具五力者,向三界中作如意事,入魔王侣为魔王伴,全不觉知是魔与佛也。”参阅《大智度论》卷十九。
(2).佛教语。五种力。指定力、通力、借识力、大愿力和法威德力。此五种力“不可思议”、“不能遮止”,故谓五力不可到。 宋 延寿 《宗镜录》卷四八:“有五力唯识不判。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识力,四大愿力,五法威德力。”
(3).佛教语。五种力。五种扰乱修行的魔力。即色、声、香、味、触五尘。 唐 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八之三:“《增一》二十七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参见“ 五尘 ”。
(2).佛教语。五种力。指定力、通力、借识力、大愿力和法威德力。此五种力“不可思议”、“不能遮止”,故谓五力不可到。 宋 延寿 《宗镜录》卷四八:“有五力唯识不判。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识力,四大愿力,五法威德力。”
(3).佛教语。五种力。五种扰乱修行的魔力。即色、声、香、味、触五尘。 唐 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八之三:“《增一》二十七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参见“ 五尘 ”。
普度
【佛学大辞典】
(杂语)广行剃度也。宋史,尝劝上于征战地修寺。及普度僧尼。
【佛学常见辞汇】
普遍济度。
(杂语)广行剃度也。宋史,尝劝上于征战地修寺。及普度僧尼。
【佛学常见辞汇】
普遍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