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5,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页
傅昱(字 彦晦 )
孔思晦(字 明道 衍圣公 )
张明卿(字 子晦 号 务光 )
王玙(字 君玉 号 晦岩居士 )
李絅(字 文晦 )
叶朱(号 梅峤 字 孔阳、宗晦 )
师晦文
方炯(字 用晦 号 杏翁、杏林布衣 )
曹文晦(字 伯辉、辉伯 号 新山道人 )
蒋元(字 子晦、晦若 贞节先生 )
陆炯(字 晦叔 号 书篷漫郎 )
朱希晦(字 □□ 别称 雁山三老 )
闵霁(字 仲晦 号 渔隐 )
黎贞(字 彦晦 号 陶陶生、秫坡 )
其它辞典(续上)
鲁晦之傅昱(字 彦晦 )
孔思晦(字 明道 衍圣公 )
张明卿(字 子晦 号 务光 )
王玙(字 君玉 号 晦岩居士 )
李絅(字 文晦 )
叶朱(号 梅峤 字 孔阳、宗晦 )
师晦文
方炯(字 用晦 号 杏翁、杏林布衣 )
曹文晦(字 伯辉、辉伯 号 新山道人 )
蒋元(字 子晦、晦若 贞节先生 )
陆炯(字 晦叔 号 书篷漫郎 )
朱希晦(字 □□ 别称 雁山三老 )
闵霁(字 仲晦 号 渔隐 )
黎贞(字 彦晦 号 陶陶生、秫坡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4—1321 【介绍】: 元耀州人,字彦晦。傅岩起子。武宗至大初累官陕西行省都事,改南台御史。仁宗时进南台都事,迁汉中宪佥,谢病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7—1333 【介绍】: 元曲阜人,字明道。孔子五十四世孙。读书讲求义理,不事词章。举为范阳儒学教谕。仁宗时,袭封衍圣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9—1332 【介绍】: 元天台人,字子晦,号务光。不求仕进,教授里中。学以朱熹为宗。生平不嗜荣名,筑幽斋于智山,列图书左右,抵掌剧谈,酾酒赋诗,望之如世外人。又善画竹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1—1346 【介绍】: 元建德路桐庐人,字君玉,自号晦岩居士。家居不仕。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文晦,济南人。泰定中以汝宁府判迁知济州历福建闽海道廉访副使
人物简介
简介
号梅峤,字孔阳,一字宗晦。休宁人。有诗集。曹弘斋序。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晦文字□□,宛陵人。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宛陵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莆田人,字用晦,号杏翁,又号杏林布衣。工诗,精医术。有《杏林肘后方》、《伤寒书》、《脉理精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台州天台人,字伯辉,号新山道人。曹文炳弟。颖悟多识,雅尚萧散。不应征聘。有《新山稿》。(《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二〇九《元诗纪事》卷二三)元诗选
文晦,字辉伯,天台人。兄文炳,字君焕,号霞间老人。文晦少从之学,颖悟多识,而雅尚萧散。好吟咏,大有情致。鄞邑令许广大聘为儒学教谕,辞不赴。筑室读书,自号新山道人。元季台人能诗者,以辉伯为首称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婺州东阳人,字子晦,一字晦若。从许谦游,不仕而卒。学者私谥贞节先生。有《四书笺惑》、《学则》、《中庸注》。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晦叔,号书篷漫郎,吴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元诗选
希晦,字□□,乐清人。以诗名于元季,隐居瑶川,与四明吴主一、箫台赵彦铭游咏雁山中,时称雁山三老。遭至正之乱,避地所至,名山胜境,游览殆遍。洪武初,始归瑶川,须发皓白,幅巾短策,徐行林壑,望者以为神仙中人也。有司尝以姓名著荐剡,不及领朝命而卒。所居曰「云松巢」,集因以名焉。嘉靖间,七世孙玄谏选辑行世,集中佳句如《春日》云:「日阴团碧树,风暖韵黄鹂。」《写怀》云:「水满鱼儿出,泥香燕子来。」《夏日书怀》云:「白发生涯人已老,绿阴时节雨偏多。」《次竹隐二弟韵》云:「两袖秋风停野骑,半篙秋水漾渔舠。」《幽居》云:「竹吹绿雾沾书帙,花发红云映药栏。」所谓清丽简亮,可振唐人遗响也。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骊兴人,字仲晦,号渔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全粤诗·卷六七
黎贞(一三四六?——一四○五?),字彦晦,号秫坡。新会人。曾学于孙蕡门下。明太祖洪武初补郡庠生。八年(一三七五)以明经荐辟至京师。时例由荐辟者俱赴吏部考试,乃授职。贞独不往,赋诗出郭而归。部使者以其有学行,署为邑训导。贞不就,退筑钓台,以诗酒自乐,故自号陶陶生。晚更号秫坡,学者称之曰秫坡先生。后坐事诬,发戍辽东十三年。居辽时,孙蕡因蓝玉案被株连处死。黎贞抱尸哭,典衣营葬于安山之阳。后又辑编其诗文成集。艰危困厄之中,学愈博而识趣愈高,气愈充而议论愈出。比赦归,声闻益著,学者从之,远近毕至。著有《秫坡集》八卷。《明史》卷二八五有传,附见于孙蕡传中。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一三亦有传。黎贞诗,以香港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二十五年黎翼之刻本为底本(简称康熙本),参校香港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二十二年都会书屋重刻本(简称嘉庆本)、清光绪元年都会三贤居书屋刻本(简称光绪本)。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三
贞字彦晦,新会人。洪武初举训导不就,坐事戍辽东,寻放还。有《秫坡集》七卷。 (《四库总目》:贞少从孙蕡学诗。蕡集即其所编次,虽所造未深,而风格尚为遒上。 田按:竹评彦晦诗多庸实。余录七言断句三章,风韵独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