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5,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李方子(字 公晦 号 果斋 世称 果斋先生 )
王仑(字 仲潜、伯晦 号 修斋 )
丁煜(字 晦叔、晦父、晦夫 )
汤巾(字 仲能 号 晦静 )
洪秉哲(字 晦叔 )
白玉蟾( 葛长庚 字 白叟、如晦、以阅、众甫、紫清 号 海琼子、海蟾、海南翁、琼山道人、蠙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海琼 紫清明道真人 名 白玉蟾 玉蟾 )
诸葛琰(字 如晦 号 桂隐 )
赵时焕(字 文晦、克勤 名 时敏 )
黄仲炎(字 若晦 )
宋诩( 翊 字 叔晦 )
余晦(字 养明 )
刘秉忠(名 侃 字 仲晦 子聪 号 藏春散人 文正、文贞 世称 聪书记云 秉忠 常山王、赵国公 )
周焱(字 养晦 号 衡斋 )
沈炎(字 若晦 )
其它辞典(续上)
尤煜(字 伯晦 号 木石 庄定 )李方子(字 公晦 号 果斋 世称 果斋先生 )
王仑(字 仲潜、伯晦 号 修斋 )
丁煜(字 晦叔、晦父、晦夫 )
汤巾(字 仲能 号 晦静 )
洪秉哲(字 晦叔 )
白玉蟾( 葛长庚 字 白叟、如晦、以阅、众甫、紫清 号 海琼子、海蟾、海南翁、琼山道人、蠙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海琼 紫清明道真人 名 白玉蟾 玉蟾 )
诸葛琰(字 如晦 号 桂隐 )
赵时焕(字 文晦、克勤 名 时敏 )
黄仲炎(字 若晦 )
宋诩( 翊 字 叔晦 )
余晦(字 养明 )
刘秉忠(名 侃 字 仲晦 子聪 号 藏春散人 文正、文贞 世称 聪书记云 秉忠 常山王、赵国公 )
周焱(字 养晦 号 衡斋 )
沈炎(字 若晦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0—1272 【介绍】: 宋常州无锡人,字伯晦,号木石。尤袤孙。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理宗端平初征为将作监主簿,后为淮西帅,以儒者守边,恩威兼施。累进礼部尚书,拜端明殿大学士,提举秘书省提纲史事。卒谥庄定。全宋诗
尤煜(一一九○~一二七二),字伯晦,号木石,无锡(今属江苏)人。袤孙。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时年十九。历枢密院编修官,将作监主簿。理宗嘉熙四年(一二四○),为淮西总领。淳祐二年(一二四二),权管沿江淮西留司,知建康府兼江东安抚使(《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十二年擢工部尚书(《南宋馆阁录》卷七),官至翰林学士。卒年八十三。事见《咸淳毗陵志》卷一七、《宋元学案》卷五五。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七六八一
尤煜(一一九○——一二七二),字伯晦,号木石,无锡(今江苏无锡)人,袤孙。嘉定元年进士,授山阳法曹,升山阳令,历倅海陵,参淮东制幕。端平间入为军器监簿,迁司农少卿,总饷淮西。入除大理卿,出为福建帅漕,擢秘监、侍讲、兼直院。出知太平州,未赴。擢工部尚书,迁礼部尚书,拜端明殿学士,提举秘书省。丐祠,咸淳八年卒,年八十三。谥庄定。见《咸淳毗陵志》卷一七,《锡山尤氏文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人,字公晦,号果斋。宁宗嘉定七年进士。历泉州观察推官,国子录、通判辰州。受学于朱熹,真德秀以师友礼之。被劾归里,讲论学问,学者毕集。有《禹贡解》、《传道精语》、《朱子年谱》等。全宋诗
李方子,字公晦(明嘉靖《邵武府志》作字正叔),学者称果斋先生,光泽(今属福建)人。从朱熹学。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调泉州观察推官。秩满逾年,始除国子录,史弥远恶其为真德秀党,讽台臣劾罢之。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通判辰州。(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一一)有《禹贡解》、《清源文集》四十卷等,均佚。事见清光绪《邵武府志》卷一九、二九。全宋文·卷六七○二
李方子,字公晦,号果斋,邵武(今福建邵武)人。从朱熹学,登嘉定七年进士,授泉州观察推官。累官国子录,通判辰州,卒。著有《朱子年谱》、《禹贡集解》、《传道精语》等书。见《宋史》卷四三○本传,《宋元学案》卷六九。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字仲潜、伯晦,号修斋。绍兴府新昌县(今浙江绍兴新昌)人。嘉定十三年(1220年)进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九四六
洪秉哲,字晦叔,镇江府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嘉泰二年进士。授归安主簿,调真州盐仓。端平初除架阁,迁武学博士,出为嘉兴通判。又除直宝章阁,主管成都玉局观。卒年八十六。见《至顺镇江志》卷一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闽清人,家琼州,字白叟,又字如晦,号海琼子,又号海蟾。入道武夷山。初至雷州,继为白氏子,自名白玉蟾。博览众籍,善篆隶草书,工画竹石。宁宗嘉定中诏征赴阙,对称旨,命馆太乙宫。传其常往来名山,神异莫测。诏封紫清道人。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全宋诗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为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历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为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𦡱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为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乾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乾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为一卷。全粤诗·卷三一
白玉蟾(一一九四 — 一二二九),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为后,改今名。字如晦、白叟、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本闽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善诗文书画。师事陈楠学道,遍历名山。宋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为南五祖之一。相传理宗绍定二年解化于盰江。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明上官崇修唐胄纂正德十六年刊《琼台志》卷四〇有传。词学图录
葛长庚(1194 -?)字如晦、紫清、白叟,为白氏继子,故又名白玉蟾,号蠙庵、海蟾、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闽清(今属福建)人。入道武夷山。嘉定中,诏征赴阙,馆太乙宫,封紫清明道真人。曾举童子科,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楠死,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力传播丹道,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观。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书画,善篆隶草书。杨慎《词品》称 "亦有思致,不愧词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其《虞美人》诸阕,意极缠绵,语极俊爽,可以步武稼轩,远出竹山之右。"又云:"葛长庚词,脱尽方外气,李易安词却未脱尽闺阁气。" 所著《海琼集》,附词一卷《玉蟾诗余》。 又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谢显道编《海琼白真人语录》、《道德宝章》、《海琼词》、彭耜编《海琼问道集》。全宋文·卷六七四六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姓葛,名长庚,父亡,母改适白氏,遂为白氏子,改名玉蟾,字如晦,号海蟾,又号海琼,琼州(治今海南琼山)人。少学道,师翠虚子陈楠于罗浮山。嘉定中游历江南,常居武夷山。徵赴阙,对称旨,诏封紫清真人。绍定中犹在世。博学善属文,工书画,自谓「平生翰墨半天下」。道教奉为南宗第五祖。见《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栖真志》卷四,《图绘宝鉴》卷四及所撰诸文。著作今存《常清静经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上清集》、《玉隆集》、《武夷集》等,后人又辑有《海琼白真人语录》、《海琼问道集》、《海琼传道集》、《紫清指玄集》等。见本集卷首彭耜《琼海玉蟾先生事实》。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二六一
诸葛琰,字如晦,号桂隐,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绍定三年以任子补光泽尉,以平寇功签判信州,致仕归隐。性豪迈,有学术,与白玉蟾友善。元兵南下,诸葛氏一门皆殉难,惟琰得免。见《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三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翊。宋兴化军莆田人。宋煜孙。以祖荫入官。累迁通判汀州。史弥远当国,罢归。理宗端平初,起通判广州,擢知循州,御盗措置有方,民得安乐。全宋诗
宋诩,字叔晦,归善(今属广东)人。以荫补官。历知程乡、归善县。理宗端平初通判广州。二年(一二三五),知循州。事见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三、一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府昌国人。余天锡从子。理宗宝祐元年累官权刑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代余玠知重庆府,兼四川总领财赋。尝置义庄,以赡宗族。素与利西路安抚王惟忠有隙,适惟忠兵败失阆州,即诬奏其潜通元兵,有丧师、庇叛等罪,至下狱并处斩于市,为士论所非。全宋诗
余晦,字养明,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理宗绍定间知高邮军(清道光《高邮州志》卷八)。淳祐十年(一二五○),知镇江府。十一年,知平江府(《至顺镇江志》卷一五)。十二年,知临安府(《咸淳临安志》卷四九)。宝祐元年(一二五三),为四川安抚制置使、知重庆府(《宋史》卷四三《理宗本纪》三)。五年,为淮西总领。六年,知平江府兼发运使(《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景定元年(一二六○),除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宝庆四明志》卷一)。全宋文·卷七九三七
余晦,庆元府昌国(今浙江定海)人。天锡从子。淳祐中以右司郎官兼知临安府,调大理少卿。宝祐元年以四川安抚制置使代余玠知重庆府,次年五月召赴阙。又以大中大夫、户部侍郎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景定初以知庆元府除户部侍郎知临安府,官至尚书,出帅全蜀。尝置义庄,以赡宗族。然在蜀以违言论知阆州王惟忠死,士论少之。见《咸淳临安志》卷四九,《宋史》卷四一九《余天锡传》附,《景定建康志》卷二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6—1274 【介绍】: 元邢州人,初名侃,字仲晦。为僧时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博学多艺,尤邃于《易》及邵雍《皇极经世》。初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寻弃去,隐武安山中为僧。乃马真后元年,忽必烈在潜邸,召留备顾问。上书数千百言,引汉初陆贾“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之言,陈说天下大计。宪宗时,从灭大理,每以天地之好生,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及即位,秉忠采祖宗旧典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中统五年,还俗改名,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建议以燕京为首都,改国号为大元,以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一代成宪,皆自秉忠发之。卒谥文正。有《藏春集》。元诗选
秉忠,初名侃,字仲晦,其先瑞州人也。曾祖官邢州,徙家焉。秉忠少补邢台节度府令史,慨然投笔去,隐武安山谷间。久之,从浮屠法,更名子聪。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邀与俱入见,大悦之。留赞大计,人称聪书记云。世祖正位,一时规模制作,皆所草定。至元元年,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更名秉忠。诏以翰林侍讲学士窦默女妻之,赐第奉先坊。十一年秋八月,端坐而逝。赠太傅赵国公,谥文贞。成宗时,改谥文正,赠太师。仁宗时,追封常山王。仲晦自幼好学,至老不衰。既贵,斋居蔬食澹然不异平昔。书得鲁公笔法,行草独师二王。天文、卜筮、算数,皆有成书。自号藏春散人,有集十卷,学士阎复序之,谓当云霾草昧之世,赞成文明。至于裁云镂月之章,白雪阳春之曲,在公乃为馀事。史称其诗萧散閒澹,类其为人。盖以佐命元臣,寄情吟咏,其风致殊可想也。词学图录
刘秉忠(1216-1274) 初名侃,改名子聪,拜官后更今名,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忽必烈即位,拜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奏建国号曰大元,定朝仪官制,为一代成宪。卒赠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诗词多萧疏平易。有《藏春集》、《藏春乐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2—? 【介绍】: 宋吉州吉水人,字养晦,号衡斋。理宗宝祐四年进士。历官南昌知县。宋亡誓不复仕,闭门著书以娱老。有《通鉴论断》、《四书衍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嘉兴人,字若晦。理宗宝庆二年进士。历官侍御史,尝按劾福建转运使高斯得、观文殿学士李曾伯、沿江制置司参谋官刘子澄、左丞相吴潜,论罢右丞相丁大全及其党羽。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