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五羖赎

相关人物
晋献公
 
百里傒


《孟子注疏》卷九下〈万章章句上〉~72~
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信乎?」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里奚,虞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于秦,知穆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相秦而显其君于天下,可传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自鬻以成其君,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史记》卷五〈秦本纪〉~86~
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公夫人媵于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当是时,百里傒年已七十馀。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百里傒让曰:「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贤而世莫知。臣常游困于齐而乞食铚人,蹇叔收臣。臣因而欲事齐君无知,蹇叔止臣,臣得脱齐难,遂之周。周王子颓好牛,臣以养牛干之。及颓欲用臣,蹇叔止臣,臣去,得不诛。事虞君,蹇叔止臣。臣知虞君不用臣,臣诚私利禄爵,且留。再用其言,得脱,一不用,及虞君难:是以知其贤。」于是缪公使人厚币迎蹇叔,以为上大夫。

简释

五羖赎:咏求贤。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长怀五羖赎,终著九州箴。”


例句

长怀五羖赎,终著九州箴。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 李白 南都行

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 李白 鞠歌行

百里奚身悲甚似,五羊皮价敢全轻。 李群玉 薜侍御处乞靴

时讹轻五羖,俗浅重三缄。 皮日休 江南书情二十韵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宋先辈垂文二同年

典故
薰获
 
获与薰

相关人物
晋献公


《春秋左传·僖公四年》
「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晋·杜预注:「繇卜兆辞……薰,香草。莸,臭草。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恶难除。」

例句

今我及数子,固无莸与薰。 韩愈 醉赠张秘书

因疾鼻又塞,渐能等薰莸。 韩韩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典故
相关人物
士蔿
 
夷吾
 
晋献公
 
重耳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二〈僖公·传五年〉~206~
初,晋侯使士蔿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寘薪焉。夷吾诉之。公使让之。士蔿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戚,忧必雠焉;无戎而城,雠必保焉。寇雠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雠之保,不忠。失忠与敬,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君其脩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例句

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 杜甫 草堂

《国语辞典》:晋献公(晋献公)  拼音:jìn xiàn gōng
春秋晋武公之子,名诡诸;始都绛,在位二十六年,灭虞、虢诸小国。卒谥献。
《漢語大詞典》:二五
(1).指别卦中的第二爻与第五爻。京氏易传·大过:“以金土定吉凶,去本末,取二五,为过之功。”《易·乾》“利见大人” 三国 魏 王弼 注:“利见大人,唯二五焉。”按:易·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故云“利见大人,唯二五焉。”
(2).指阴阳与五行。 宋 周敦颐 《太极图说》:“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曹端 述解:“二,阴阳也。五,五行也。” 清 曾国藩 《居敬箴》:“天地定位,二五胚胎。”
(3).指 春秋 时 晋献公 嬖人 梁五 与 东关五 。国语·晋语一:“ 驪姬 赂二 五 ,使言於公。” 韦昭 注:“二 五 , 献公 嬖大夫 梁五 与 东关五 也。”参见“ 二五耦 ”。
(4).两个五,即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鬭 晋 、 楚 也; 晋 、 楚 不鬭, 越 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5).方言。即二百五。犹言傻里傻气。 王安忆 《冷土》一:“她那么二五,害得 拽子哥 跟着挨人戳脊梁骨。”
《國語辭典》:二五耦  拼音:èr wǔ ǒu
春秋时晋献公所宠幸的梁五与东关嬖五,二人朋比为恶,祸殃晋室,如农夫相并而耕,故晋人称为「二五耦」。见《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后用以比喻狼狈为奸。
《国语辞典》:申生  拼音:shēn shēng
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晋献公太子。献公宠骊姬,姬谮申生,欲立其子奚齐,使申生居曲沃。骊姬复进谗,公将杀之。有劝之行,申生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乃自杀。
《國語辭典》:骊姬(驪姬)  拼音:lí jī
人名。(西元前?~前651)春秋时晋献公的夫人。晋献公攻打骊戎时,获骊姬,立为夫人。生子奚齐。后因欲立奚齐为太子而陷害申生,公子重耳、夷吾逃亡国外。也作「孋姬」、「丽姬」。
《漢語大詞典》:优施(優施)
(1). 春秋 晋国 优人。曾助 晋献公 夫人 骊姬 杀害太子 申生 。事见国语·晋语一韩非子·备内
(2). 春秋 齐国 优人。《穀梁传·定公十年》:“ 齐 人使 优施 舞於 鲁 君之幕下, 孔子 曰:‘笑君者罪当死。’使司马行法焉。” 优施 、 汉 陆贾 新语·辨惑作“优旃”。参见“ 优旃 ”。
《國語辭典》:优旃(優旃)  拼音:yōu zhān
人名。秦国伶人,生卒年不详。侏儒,常以谐笑反语讽谏始皇、二世的奢华。
《漢語大詞典》:二姬
(1).指 春秋 时同嫁 晋献公 的 骊姬 与其妹。左传·庄公二十八年:“群公子皆鄙,唯二 姬 之子在 絳 。” 杨伯峻 注:“二 姬 即 骊姬 与其娣。”
(2).指 姬 姓二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楚子 ﹞夜出, 文芈 送于军。取 郑 二 姬 以归。” 杨伯峻 注:“谓 楚成王 取 姬 姓二女。 郑 , 姬 姓。”
(3).二妾。北齐书·魏收传:“后病甚,恐身后嫡媵不平,乃放二姬。”
《漢語大詞典》:三公子
指 春秋 晋献公 之三子: 申生 、 重耳 、 夷吾 。左传·僖公九年:“九月, 晋献公 卒, 里克 、 平郑 欲纳 文公 ,故以三公子之徒作乱。” 杜预 注:“三公子: 申生 、 重耳 、 夷吾 。”
《漢語大詞典》:宫奇
即 春秋 虞国 大夫 宫之奇 。 晋献公 曾向 虞 借道攻 虢 , 虞君 应允, 宫之奇 以“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为喻相谏, 虞君 终不听,因而率族奔 曹 。三月后, 晋 灭 虢 , 虞 亦被袭而灭。旧题 汉 黄宪 《天禄阁外史》卷四:“诸侯之懈德,未有甚于 魏王 也。色荒于宫,禽荒于田,吾数諫而不听。是效 宫奇 之愚而不为 百里奚 之智也。” 汉 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 宫奇 在 虞 , 晋 不加戎。”
《漢語大詞典》:集苑
亦作“ 集菀 ”。 春秋 时, 晋献公 宠幸 骊姬 ,人多向 骊姬 之子 奚齐 。惟独大夫 里克 仍亲近不得势的太子 申生 。 优施 于是作歌讽喻之。歌曰:“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於苑,己独集於枯。” 里克 笑曰:“何谓苑?何谓枯?” 优施 答曰:“其母为夫人,其子为君,可不谓苑乎?其母既死,其子又有谤,可不谓枯乎?枯且有伤。” 里克 遂中立,不助 申生 。 韦昭 注:“集,止也。苑,木茂貌。己, 里克 也。”见国语·晋语二。后遂以“集苑”喻趋炎附势。 宋 苏轼 《答丁连州启》:“固无心於集苑,而有力於嘘枯。” 清 顾有孝 《和陶寄毛子晋》:“集菀实可贱,进德我所欣。”
《國語辭典》:二五耦  拼音:èr wǔ ǒu
春秋时晋献公所宠幸的梁五与东关嬖五,二人朋比为恶,祸殃晋室,如农夫相并而耕,故晋人称为「二五耦」。见《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后用以比喻狼狈为奸。
《漢語大詞典》:恭世子
称 春秋 晋献公 世子 申生 。礼记·檀弓上:“ 晋献公 将杀其世子 申生 …… 申生 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陈澔 集说:“ 申生 自经而死,陷父於不义,不得为孝,但得諡恭而已。”
《漢語大詞典》:灭虢取虞(滅虢取虞)
鲁僖公 五年(公元前655年), 晋献公 假道 虞国 ,出师伐 虢国 。灭 虢 后,又回师灭掉 虞国 。后以“灭虢取虞”为典故,谓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又消灭掉乙国的谋略。《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今先定 西蜀 ,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併吞 东吴 ,此‘灭虢取虞’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五羊皮
见“ 五羖皮 ”。
《漢語大詞典》:五羖皮
(1).五张公羊的皮。孟子·万章上:“ 百里奚 自鬻於 秦 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 秦穆公 。”史记·秦本纪:“﹝ 秦繆公 ﹞闻 百里奚 贤,欲重赎之,恐 楚 人不与,乃使人谓 楚 曰:‘吾媵臣 百里奚 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 楚 人遂与之。”两说有所不同。后因以“五羖皮”比喻出身低贱之士或微贱之物。 唐 刘禹锡 《说骥》:“繇是而言,方之於士,则八十其緡也,不犹愈於五羖皮乎?” 宋 苏轼 《送程之邵签判赴阙》诗:“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亦作“ 五羊皮 ”。 唐 李白 《鞠歌行》:“ 秦穆 五羊皮,买死 百里奚 。”
(2).借指五羖大夫。 金 元好问 《解剑行》:“君不见, 秦 相 五羖皮 ,去时烹鸡炊扊扅。”
《漢語大詞典》:五羖
见“ 五羖大夫 ”。
《國語辭典》:五羖大夫  拼音:wǔ gǔ dà fū
百里傒的别称。参见「百里傒」条。
分類:秦国大夫
《漢語大詞典》:五羖皮
(1).五张公羊的皮。孟子·万章上:“ 百里奚 自鬻於 秦 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 秦穆公 。”史记·秦本纪:“﹝ 秦繆公 ﹞闻 百里奚 贤,欲重赎之,恐 楚 人不与,乃使人谓 楚 曰:‘吾媵臣 百里奚 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 楚 人遂与之。”两说有所不同。后因以“五羖皮”比喻出身低贱之士或微贱之物。 唐 刘禹锡 《说骥》:“繇是而言,方之於士,则八十其緡也,不犹愈於五羖皮乎?” 宋 苏轼 《送程之邵签判赴阙》诗:“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亦作“ 五羊皮 ”。 唐 李白 《鞠歌行》:“ 秦穆 五羊皮,买死 百里奚 。”
(2).借指五羖大夫。 金 元好问 《解剑行》:“君不见, 秦 相 五羖皮 ,去时烹鸡炊扊扅。”
《國語辭典》:一国三公(一國三公)  拼音:yī guó sān gōng
春秋时晋献公命士蔿为重耳和夷吾筑城,士蔿敬守君命,但为免除后患,只得草率完工,赋诗:「孤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典出《左传。僖公五年》。后比喻政令出于多门,事权不统一,使人无所适从。唐。刘子元〈上萧至忠论史书〉:「十羊九牧,其命难行,一国三公,适从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