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00—前154 【介绍】: 姓一作晁。西汉颍川人。习申不害、商鞅刑名之术。文帝时,以文学为太常掌故。奉命受今文《尚书》于伏生。累迁太子家令,为太子(景帝)信用,号智囊。迁中大夫。上书言事,主张徙民备边,抵御匈奴侵扰,削诸侯王权,以固朝廷。景帝立,任内史,迁御史大夫。景帝采纳其意见,更定法令,削诸侯枝郡。前三年,吴楚七国以诛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反。为袁盎所谗,被朝衣斩于市。有《晁错》,已佚,有辑本。
全汉文·卷十八
错,颍川人。初为太常掌故。文帝时历太子舍人门大夫,迁博士,拜太子家令,举贤良文学,对策高第,迁中大夫。景帝即位,以为内史,迁御史大夫。吴楚七国反,斩于东市。有《新书》三卷,集三卷。
《漢語大詞典》:诛晁错(誅鼂錯)
亦作“ 诛晁错 ”。 汉景帝 时, 鼂错 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请削诸侯之地,于是 吴 楚 七国以诛 鼂错 为名反叛。见史记·吴王濞列传《袁盎鼂错列传》。后以“诛鼂错”为清君侧之典。 唐 陈鸿 《长恨传》:“从官郎吏伏上马前,请诛 鼂错 以谢天下。”《白居易集》引作“诛错”。《新五代史·杂传二·李茂贞》:“ 茂贞 地大兵彊,而 唐 力未可以致讨; 凤翔 又近京师,易以自危而难於后悔。佗日虽欲诛 晁错 以谢诸侯,恐不能也。”
《漢語大詞典》:削藩
削夺藩王封地。 汉 晁错 有《削藩策》明史·齐泰传:“先是,帝为太孙时,诸王多尊属,拥重兵,患之,至是因密议削藩。”
《国语辞典》:不地著  拼音:bù dì zhuó
不能久居一地。《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引汉。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生于不地著。」
《国语辞典》:论贵粟疏(论贵粟疏)  拼音:lùn guì sù shù
文章名。汉代晁错撰,是上文帝的奏疏。时商贾富贵奢侈、兼并土地;农民则生活困苦、流离失所。故疏中倡言重农贵粟、入粟得以拜爵免罪,以求国富民立。
《国语辞典》:损有馀,补不足(损有馀,补不足)  拼音:sǔn yǒu yú,bǔ bù zú
减损多馀,补充匮乏。汉。晁错〈论贵粟疏〉:「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馀者也,取于有馀,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馀,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
《国语辞典》:游食之民  拼音:yóu shí zhī mín
游手好閒,坐吃白食的人。汉。晁错〈论贵粟疏〉:「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國語辭典》:东市朝衣(東市朝衣)  拼音:dōng shì cháo yī
汉代晁错因请削诸侯国封地引起七国之乱,遂于东市受死的故事。典出《史记。卷一○一。袁盎晁错传》。后用以指大臣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