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59,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昭显
显言
显白
微显
显发
显贵
显异
明显
显要
显设
高显
宜显
显服
显王
显列
《國語辭典》:昭显(昭顯)  拼音:zhāo xiǎn
1.明显、显著。如:「他为官清廉,政绩昭显,深受百姓爱戴。」汉。蔡邕荐太尉董卓可相国并自乞閒冗章〉:「三月之中,充历三台,光荣昭显,非臣愚蔽不才所当盗窃,非臣碎首糜躯所能补报。」
2.显扬。如:「昭显祖德」。
《漢語大詞典》:显言(顯言)
明言。隋书·房陵王勇传:“令 杨素 陈东宫事状,以告近臣。 素 显言之。” 唐 刘禹锡 《答道州薛郎中论书仪书》:“ 夔 独窃笑之而已,然犹不敢显言詆之。”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且 梅村 身閲兴亡,时事多所忌讳,其作诗命题,不敢显言,但撮数字为题,使閲者自得之。”
分類:明言
《漢語大詞典》:显白(顯白)
(1).表明;显示。史记·秦始皇本纪:“圣智仁义,显白道理。” 唐 刘禹锡 《谢门下武相公启》:“詔命始下,周章失图。吞声咋舌,显白无路。”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言公中:“作者如有知,但欲其説显白于天下,而不必明之自我也。” 管桦 《村长》:“我可不是显白这光荣旗,我是叫大家看看我们没误了生产。”
(2).明显。 唐 柳宗元 《辩〈晏子春秋〉》:“又往往言 墨子 闻其道而称之,此甚显白者。” 宋 苏轼 《论给田募役状》:“疑谤消释,恩德显白。”
《漢語大詞典》:微显(微顯)
谓显现微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夫神道阐幽,天命微显,马龙出而大兴,神龟见而《洪范》燿。”参见“ 微显阐幽 ”。
分類:显现微妙
《漢語大詞典》:微显阐幽(微顯闡幽)
谓显现微妙之处,阐明幽深之理。易·繫辞下:“夫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韩康伯 注:“《易》无往不彰,无来不察,而微以之显,幽以之阐。”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微显阐幽,裁成义类者,皆据旧例而发义,指行事以正褒贬。”
《漢語大詞典》:显发(顯發)
显彰阐发。 宋 叶适 《信州重修学记》:“道之凝聚显发,此最其盛者。”
分類:显彰阐发
《國語辭典》:显贵(顯貴)  拼音:xiǎn guì
1.显要富贵。《汉书。卷八八。儒林传。辕固传》:「诸齐以诗显贵,皆固之子弟也。」《三国演义》第一六回:「今吾所求,终无一获;而汝父子俱各显贵,吾为汝父子所卖耳!」也作「显达」。
2.泛指声望显赫之人。《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传》:「与钱徽、蒋乂、杜元颖、薛存诚善,取士如许康佐、郑朗……,皆知名显贵云。」也作「显达」。
《漢語大詞典》:显异(顯異)
(1).谓有显明的差异。 汉 刘向 新序·节士:“ 汉 尊 武 ( 苏武 )以为典属国,显异於他臣也。”汉书·楚孝王刘嚣传:“夫行纯茂而不显异,则有国者何勗哉?”
(2).显现的奇异现象。 宋 沈括 梦溪笔谈·神奇:“ 彭蠡 小龙,显异至多,人人能道之,一事最著。”
《國語辭典》:明显(明顯)  拼音:míng xiǎn
明白显露。《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论曰》:「神迹诡怪,则理绝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
《國語辭典》:显要(顯要)  拼音:xiǎn yào
荣显重要的地位,或具有此位势的人。《晋书。卷七七。诸葛恢传》:「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我想夫人兄弟及相公伯叔辈,多是显要,夫人想一门路指引他,这珠子便不消钱了。」
《漢語大詞典》:显设(顯設)
(1).犹显用。重用。荀子·君道:“能羣也者,何也?曰:善生养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显设人者也。” 王先谦 集解:“设,用也。显设人,犹言显用人。”
(2).显著光大。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天下之变故,其聚也不可犯,其散也不可一,其来也不可豫,其去也不可逐,其显设也不可跡,其倚伏也不可究。”
《漢語大詞典》:高显(高顯)
(1).宏大显敞。《后汉书·文苑传·杜笃》:“宫室寝庙,山陵相望,高显弘丽,可思可荣。” 宋 司马光 《秀州真如院法堂记》:“ 真如 故有堂,庳狭不足以庥学者, 清辨 与同术 惠宗 治而新之,今高显矣。”
(2).宏大辉煌的建筑。汉书·五行志上:“ 定公 二年‘五月,雉门及两观灾’……先是, 季氏 逐 昭公 , 昭公 死于外。 定公 即位,既不能诛 季氏 ,又用其邪説,淫於女乐,而退 孔子 。天戒若曰,去高显而奢僭者。”
(3).高耸,突出。左传·昭公十八年“ 宋 、 衞 、 陈 、 郑 皆火。 梓慎 登 大庭氏 之库以望之” 晋 杜预 注:“ 大庭氏 ,古国名,在 鲁 城内, 鲁 於其处作库,高显,故登以望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县北有 女观山 ,厥处高显,回眺极目。”
(4).高贵显赫的位置。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援之幽穷之中,推之高显之上。”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唐纪·玄宗》:“ 林甫 种种之谋,亦既愚甚矣。何至倚腹心于 胡 虏,托高显于寒微,岂不益速其祸哉!”
《骈字类编》:宜显(宜显)
魏文帝以张登为大官令诏:名位虽卑,直谅宜显。
《漢語大詞典》:显服(顯服)
官服。借指官爵。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畴咨羣后,改授显服,屯骑是抚,雍容皇甸。” 宋 王安石 《朝奉郎守殿中丞前知兴元府成固县杨公墓志铭》:“王以家朝,相随内属,有子有姓,尚多显服。”
分類:官服官爵
《漢語大詞典》:显王(顯王)
名声显赫的帝王。新唐书·循吏传序:“ 尧 舜 ,五帝之盛帝, 文 武 ,三王之显王,不能去是而治,后世可乎哉?”
《漢語大詞典》:显列(顯列)
高位。汉书·赵充国传:“臣得蒙天子厚恩,父子俱为显列。” 唐 王勃 《三国论》:“居显列则陷犯忤之诛,伏閭巷则婴党錮之戮。”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虽然,贤者得其大者,故位极人臣,常十有二三,登显列常有六七。”
分類: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