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亮开(亮開)
敞开;显露。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三章:“脑筋亮开点吧!只要贫雇农拧成一股劲,走互助合作的路,中农就得跟着来。” 郭小川 《登九山》诗:“而今呢?亮开自己的肩,伸出自己的手,软塌塌,肉茸茸,还有多少钢铁战士的劲头?”
《漢語大詞典》:闪露(閃露)
闪现;显露。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可惜的是大约作者过于珍惜他有限的‘哀愁’,不久就更加不欲像先前一般的闪露。” 巴金 《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这个参军八年、负伤五次、不肯复员的人民功臣、讲话有风趣,一张带着坚决表情的脸上有一对闪露智慧光辉的眼睛。” 曹禺 《雷雨》第三幕:“无星的天空时而打着没有雷的闪电,蓝森森地一晃,闪露出来池塘边的垂柳在水面颤动着。”
分類:闪现显露
《漢語大詞典》:启露
暴露;显露。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大峪山用舍:“上忽颁諭,谓奉藏体魄已二十载,启露风尘,摇撼远道,朕心不寧。” 楼适夷 《盐场》:“ 成和 回到家来的时候,漫漫的冬夜已经启露了曙光。”
分類:暴露显露
《漢語大詞典》:开率(開率)
犹显露。晋书·谢尚传:“﹝ 谢尚 ﹞及长,开率颖秀,辨悟絶伦,脱略细行,不为流俗之事。好衣刺文袴,诸父责之,因而自改,遂知名。”
分類:显露
《漢語大詞典》:阳察(陽察)
显露。国语·越语下:“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后则用阴,先则用阳;近则用柔,远则用刚。后无阴蔽,先无阳察,用人无艺,往从其所。” 韦昭 注:“后动者太舒静,为阴蔽也。先动者太显露,为阳察也。” 马王堆 汉 墓帛书《十六经·观》:“夫是故使民毋人埶,举事毋阳察,力地毋阴敝。”
分類:显露马王
《国语辞典》:揭盖儿(揭盖儿)  拼音:jiē gài ér
比喻事情的披露或显露。如:「你知道他的底细就好了,何必当众揭盖儿,令人难堪呢?」
分类:披露显露
《漢語大詞典》:表曝
暴露;显露。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六:“也就在这八九月间,反动派有更显著的阴谋,表曝在光天化日之下了。” 夏衍 《谈自己》:“可是愿意做常人的人,把自己表曝出来却只是一种苦痛。”
分類:暴露显露
《漢語大詞典》:贲露(賁露)
显露。賁,通“ 奋 ”。 宋 司马光 《上许州吴给事书》:“是敢復缮缀近所为文,凡五卷而荐之,非敢以为文也,賁露下情而已。”
分類:显露
《國語辭典》:自见(自見)  拼音:zì xiàn
自我炫耀、表现。三国魏。曹丕 典论论文:「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度内耳,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
《國語辭典》:崚嶒  拼音:léng céng
1.山势高峻重叠。南朝梁。沈约〈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诗:「郁嵂构丹巘,崚嶒起青嶂。」唐。陈子昂 送魏兵曹使巂州得登字诗:「勿以王阳道,迢递畏崚嶒。」也作「嶒棱」、「嶒崚」。
2.形容人性情刚直、坚贞不屈。如:「傲骨崚嶒」。
《漢語大詞典》:无隐(無隱)
(1).没有隐瞒或掩饰。《礼记·檀弓上》:“事君有犯而无隐。” 晋 僧朗 《答晋主昌明书》:“夫至人无隐,德生为圣。” 宋 徐铉 《送高郎中出为婺源建威军使》诗:“危言昔日尝无隐,壮节今来信不凡。” 清 赵翼 簷曝杂记·王云锦:“上问其元日何事,具以实对。上嘉其无隐。”
(2).没有隐士。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扬雄 《连珠》:“明君取士,贵拔众之所遗……是以巖穴无隐,而侧陋章显也。”
(3).没有隐蔽,完全显露。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循吏:“海边有 越王石 ,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 愿 往观试,清彻无隐。”
《國語辭典》:滩头(灘頭)  拼音:tān tóu
沙滩。如:「这条船受到巨浪袭击而搁浅在滩头。」
《漢語大詞典》:先见(先見)
事前显露。见,同“ 现 ”。《易·繫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岁将飢,小民餐必倍,俗谚谓之作荒,此天地之气先见也。”
《國語辭典》:大白  拼音:dà bái
1.较土粉子为白的土块。可以用来粉刷墙壁。
2.完全清楚。如:「你应该把他的恶行公诸于天下,使真相得以大白。」
3.酒杯。汉。刘向《说苑。卷一一。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任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宋。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词:「举大白,听金缕。」
《國語辭典》:抖擞(抖擻)  拼音:dǒu sǒu
1.奋发、振作。《三国演义》第五九回:「目射神光,威风抖擞。」《平妖传》第九回:「脚穿一双把滑的多耳麻鞋,手提一根檀木棍儿,抖擞精神,飞也似的一般奔去。」也作「抖搜」、「陡搜」。
2.振动、拂开。唐。孟郊〈夏日谒智远禅师〉诗:「抖擞尘埃定,谒师见真宗。」《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那东西抖擞身上的毛,发起威来。」
3.涤除烦恼。宋。王炎〈夜半闻雨再用前韵〉:「抖擞胸中三斗尘,强欲吟哦无好语。」也作「斗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