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公平秤
商业单位没置的供顾客检验所购商品分量是否准确的标准秤。
《國語辭典》:对保(對保)  拼音:duì bǎo
一种经保證人具书面保證以后,当面向保證人核对,證明保證属实的手续。
《國語辭典》:好大喜功  拼音:hào dà xǐ gōng
喜欢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作风铺张浮誇、不踏实。《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明。梁辰鱼《浣纱记》第六出:「离间其左右,既侈其好大喜功之念,又发其殴贤用佞之心。」
《國語辭典》:查哨  拼音:chá shào
检查岗哨的卫兵或警察执行任务的情形。
《漢語大詞典》:毕业会考
检验毕业生是否合格的统一考试。考试命题限于学科的基础知识部分。属水平考试,不分等第。各门学科成绩合格,即可取得毕业资格。
《漢語大詞典》:调档
变速器,换档机构,使动力传动系统中的齿合或脱开的机构
调阅档案,特指招生工作中把考分达到一定标准的考生的档案调出来,以备查阅后决定是否录取
《漢語大詞典》:电笔(電筆)
测试用电器是否漏电或电源相线是否有电的笔状工具。前端有金属小棒,后端有金属帽,中部装有高值电阻和氖气管。使用时,以金属小棒接触被测用电器或电源的一点,手按后端金属帽,如所测点带电,氖气管就会发光。
《漢語大詞典》:抽样检验
采用抽样的方法,从部分样品的检查结果对一批产品质量是否合格进行统计推断的过程。需按事先设计好的方案进行。一个好的抽样检验方案要求以高概率接受高质的产品批量,又以高概率拒收低质的批量。
《漢語大詞典》:年头月尾(年頭月尾)
(1).谓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 宋 林光朝 《痴顽不识字》诗:“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
(2).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新唐书·杨玚传:“有司帖试明经,不质大义,乃取年头月尾、孤经絶句,且今习春秋三家、仪礼者纔十二,恐诸家废无日,请帖平文以存学家,其能通者稍加优宦,奬孤学。”
《漢語大詞典》:判别式
用以判别一元n次方程是否有重根的表达式。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判别式是δ=b2-4ac,当δ=0时,方程有二重根。
《國語辭典》:审查(審查)  拼音:shěn chá
详细勘验检查。如:「审查法案」、「中小学教科书需由教育部审查通过,才能发行。」也作「审察」。
《國語辭典》:生拉硬拽  拼音:shēng lā yìng zhuài
1.使劲拉拽。如:「他生拉硬拽地把箱子往外拖。」
2.牵强附会。如:「他往往断章取义,生拉硬拽地套用别人的话。」
《漢語大詞典》:试电笔
又称“测电笔”,简称“电笔”。测试线路、用电器等是否带电的电工工具。其结构和使用方法如图所示。常见的有钢笔式和旋凿式两种。使用时,手握金属笔尾,不能碰到笔尖,笔尖触及被测部位,通过氖管的发光与否,可判断被测物体是否带电。
《漢語大詞典》:试样(試樣)
(1).工业生产中为检验质量所采取的样品。
(2).裁缝在精做的服装基本定样时,为了检验其是否合身,请定做者试穿。
《國語辭典》:每下愈况(每下愈況)  拼音:měi xià yù kuàng
估量猪只肥瘦,由脚胫的肉愈多,知猪愈肥。语出《庄子。知北游》:「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正获、监市皆是官名,履狶是用脚踩著猪去试肥瘦。「每下愈况」本指要知道猪的肥瘦,要从最下部不易长肉的小腿部分去试,此处肉愈多,猪就愈肥。比喻从低微之处去看道,道就越明显。此义后世罕用,或混同「每况愈下」,比喻情况愈来愈坏。如:「自从他父亲去世后,他家的经济情形每下愈况。」
《國語辭典》:每况愈下(每況愈下)  拼音:měi kuàng yù xià
情况愈来愈坏。与「每下愈况」原为不同用法,惟后世相混,参见「每下愈况」条。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蓍龟卜筮》:「人人自以为君平,家家自以为季主,每况愈下,由是藉手于达官要人,舟车交错于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