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
词典
1
分类词汇
6
其它
2
分类词汇
馆阁
馆职
儒馆
入馆
馆殿
辞馆
《國語辭典》:
馆阁(館閣)
拼音:
guǎn gé
1.宋朝有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称为「三馆」;又有秘阁、龙图及天章等阁,统称为「馆阁」。
2.明、清两代称翰林院为「馆阁」。
分類:
馆阁
房屋
典雅
雅庄
庄重
建筑
昭文馆
史馆
集贤院
三馆
秘阁
龙图阁
《國語辭典》:
馆阁气(館閣氣)
拼音:
guǎn gé qì
文章的形式华丽典雅。多指馆阁中人的诗文风格。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本朝夏英公亦尝以文章谒盛文肃,文肃曰:『子文章有馆阁气,异日必显。』后亦如其言。」
分類:
文章
风格
庄重
典雅
《國語辭典》:
馆职(館職)
拼音:
guǎn zhí
唐宋时,凡在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等处为直馆、直院等官职,称为「馆职」。《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直馆、直院则谓之馆职,以他官兼者谓之贴职。」。
分類:
馆职
昭文馆
弘文馆
史馆
集贤院
担任
修撰
官职
《漢語大詞典》:
儒馆(儒館)
泛指古代的学术、文化机构。如太学、昭文馆、集贤院之类。
《
后汉书·章帝纪赞
》
:“儒馆献歌,戎亭虚候。” 宋
秦观
《辞史官表》
:“况儒馆之中资任高於臣者不少。” 宋
陆游
《除宝谟阁待制谢表》
:“岂期垂尽之时,更被非常之遇,置之儒馆,命以信书。”
分類:
学术
文化
机构
太学
昭文馆
集贤院
《漢語大詞典》:
入馆(入館)
谓进入三馆供职。馆,三馆。 宋 初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又以广文馆、太学馆、律学馆为三馆。 宋
阮阅
《
诗话总龟·评论四
》
:“ 秦少游 始作 蔡州 教授,意谓朝夕便当入馆,步青云之上。”
分類:
进入
三馆
供职
史馆
昭文馆
集贤院
《漢語大詞典》:
馆殿(館殿)
昭文馆、集贤院、史馆和 集贤殿 、 右文殿 的统称。 唐
钱珝
《授户部巡官秘书省校书郎杨玢武功县尉充集贤校理制》
:“士子由科而进,得为馆殿吏者,俯拾华资,如拾地芥。” 宋
范仲淹
《奏上时务书》
:“ 唐 兴之时,特开馆殿,以待贤俊,得学士十八人,声满天下。”
分類:
昭文馆
集贤院
史馆
集贤殿
《國語辭典》:
辞馆(辭館)
拼音:
cí guǎn
辞去私塾中的教职。《红楼梦》第二回:「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要辞馆别图。」《文明小史》第一四回:「这位孟老夫子自觉赧颜,不到年底,先自辞馆。」
分類:
塾师
辞职
设立
昭文馆
史馆
集贤院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