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22,分195页显示 上一页 183 184 185 186 187 189 190 191 192 下一页
李春发
李春波
沙馥(字 山春 )
柳重教(别称 柳孟教 字 稚程 号 省斋、存斋、寿春山人、东岳山人 文简 )
龚承钧(字 春庭 号 湘浦 )
吴鸿恩(字 泽民 号 春海 )
张清瀛(字 海峰 号 远春 )
洪全福( 春魁 字 其元 别称 三千岁 )
赵时熙(字 春台 号 霭臣 )
胡俊章( 多春、俊章 字 效堂、效山、效三、肇鸿 号 笑山、彦升、燕笙、驻春老人 )
陆元鼎(字 春江 号 少徐 )
刘春霖(字 润民 号 润琴、雨山、蒙谷老人 )
浦同瑞(字 子颁 号 视春 )
宜振(字 诜伯、子诜 号 绳斋、春宇 )
其它辞典(续上)
鲍超(字 春霆 忠壮 )李春发
李春波
沙馥(字 山春 )
柳重教(别称 柳孟教 字 稚程 号 省斋、存斋、寿春山人、东岳山人 文简 )
龚承钧(字 春庭 号 湘浦 )
吴鸿恩(字 泽民 号 春海 )
张清瀛(字 海峰 号 远春 )
洪全福( 春魁 字 其元 别称 三千岁 )
赵时熙(字 春台 号 霭臣 )
胡俊章( 多春、俊章 字 效堂、效山、效三、肇鸿 号 笑山、彦升、燕笙、驻春老人 )
陆元鼎(字 春江 号 少徐 )
刘春霖(字 润民 号 润琴、雨山、蒙谷老人 )
浦同瑞(字 子颁 号 视春 )
宜振(字 诜伯、子诜 号 绳斋、春宇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8—1886 【介绍】: 清四川奉节人,字春霆。初从广西提督向荣,后隶湘军水师,以勇敢善战,累擢至参将。咸丰六年后,改领陆军,所部称“霆军”,为湘军主干之一。与太平军转战于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官至提督,封子爵。后又与淮军共同镇压捻军。永隆河之战,使东捻军损失甚重。旋称病离军。卒谥忠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广西人,在家乡参加太平军。咸丰四年授尚书,后与蒙得恩管朝政,守天京江东门雨花台,拒绝英舰挂英旗在长江航行。同治三年天京陷,不知所终。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1—1906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山春。马仙根弟子。画人物花鸟有名于时。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一作柳孟教,字稚程,号省斋、存斋、寿春山人、东岳山人,谥文简。
人物简介
维基
龚承钧(1833年—?),字春庭,号湘浦,湖南湘潭人,清朝官员、榜眼。龚承钧为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官至掌四川道监察御史。四十余岁病逝,未能充分施展才干。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一
吴鸿恩,字泽民,号春海,铜梁人。同治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山西冀宁道署布政使。维基
吴鸿恩(1834年—?),字泽民、号春海,四川铜梁县人,进士出身。咸丰五年,顺天乡试中举。同治元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同治四年,任翰林院编修,后升任国史馆协修、国史馆纂修。同治七年,任监察御史。同治十一年,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同治十三年,任云南道监察御史。光绪元年,稽查海运仓、管理五城街道。光绪三年,任广西平乐府知府。光绪十三年,任山西宁武府知府。光绪十六年,调署山西太原府知府。光绪十七年,护理山西河东道。光绪十八年,调署山西泽州府知府。有子吴钟琇、吴钟琳,婿陈时政、陈启鹏。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清瀛,字海峰,号远春,山西夏县人。晚清政治人物。张清瀛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科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二甲第一百一十名进士。咸丰元年(1851年),任河南温县知县。咸丰三年(1853年),捻军骚扰县境,清瀛率领练勇数十名抗击。不久,因母丧归里。起复委用后,调任粮台办转运,被保荐以直隶州任用,调署陈留县。同治十二年(1873年),充癸酉科乡试同考官。光绪《夏县志》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洪全福(1835年-1904年)原名洪春魁,字其元,广东省花县人,寄籍东莞县凤岗镇塘坜洞洪屋围,曾参与太平天国运动及广州起义。洪全福原为洪秀全一族,参加金田起义,太平天国领袖之一,先后被封为左天将、瑛王,又称三千岁。
人物简介
维基
赵时熙(1835年—1903年),字春台,号霭臣,河南开封府郾城县人,同进士出身。同治三年(1864年),河南乡试中举;同治四年(1865年),会试入贡;同治七年(1868年),殿试登进士三甲第三十名,历任广西道、甘肃道监察御史。外放广西桂林府知府,任内绘制的《广西中越全界之图》。
人物简介
维基
胡俊章(1836年—1906年),原名多春,字效堂、效山、效三、肇鸿,号笑山、彦升,别号燕笙,晚号驻春老人,汉军正蓝旗人(家族属正蓝旗汉姓满洲旗人),籍奉天铁岭。清朝官员,进士出身。工诗,善书,通目录学和校勘学。乡试榜名多春,后更名俊章。16岁时中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顺天乡试举人(时隶正蓝旗汉军德英额佐领下),初任国史馆 (清朝)誊录官,后在京师以诗课授徒二十余年。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进士第三甲,授工部主事,同年改工部郎中,参与编修《钦定工部则例(光绪朝)》。八年(1882),任户部广西司郎中。十三年(1887),改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六年(1890),任广东道监察御史。十七年(1891),改户科给事中,担任《钦定台规》(清都察院刊本,1892)分校官(总阅官进士延煦 (清朝宗室),分校官同榜进士贵贤)。十九年(1893),转工科给事中,后任工科掌印给事中。二十四年(1898)戊戌,补授户科掌印给事中。二十五年(1899),简放陕西延榆绥道(治所在今榆林市)。二十六年(1900)庚子改陕西粮道(驻西安),同年以病乞休。从陕西任上退休后,胡俊章去了杭州、苏州,中途在湖北武昌停留访友(可能拜会亲戚、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两人系咸丰二年(1852)壬子顺天乡试同榜;或者亲家、时任武昌府同知的内务府正黄旗汉军杨长坦,即翰林杨钟羲之父;或者诗友、时任湖北巡抚的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住在武昌兰陵街。他在途中写给好友镶白旗蒙古延清的诗中写道:“今年宦长安,天旱久不雨。长安十万家,无麦无禾黍。......因之减粮价,欢欣遍蓬户。......小寓兰陵街,雨雪滞庭宇。我欲诘天心,界限太分割。将雨移长安,绝长短可补。万民乐丰年,岂止富仓庾”(见延清《庚子都门纪事诗》)。晚年(1900-1906)就养吴中(苏州),与俞樾、汪鸣銮、陆元鼎、镶白旗满洲恩寿(字艺棠)、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字云伯,号月汀)唱和最久(俞樾癸卯1903年诗注记,“俞与诸君子皆有年世谊”)。为俞樾的著书校阅。据俞樾,“[胡效山(胡俊章)]少年时文名颇盛,在都下以授徒为业,门下多贵显者。今溥玉岑(溥良)尚书即其一也”(引自《春在堂楹联录存(五)》)。购得阮元《两浙輶轩录》抄本,与俞樾各享一半。俞樾在1906年《胡效山观察俊章挽词》中写道:“安定先生松柏姿,岁寒标格最堪思。人钦京国知名早,我恨苏台把臂迟。……居易方欣交梦得,伯牙何意失钟期”(引自《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三)。另有俞樾写给胡俊章的《俞曲园先生手札》(手稿本)现藏于日本中央图书馆古书资料库(曾由日本诗人会津八一收藏)。胡俊章在咸丰八年戊午(1858)(?)孟秋二十二岁时的一首书法无题诗写道:“秋风凌古渡,夕日下荒基。铜雀久飞去,君王安再来。至今松柏语,犹杂管弦哀。呜咽漳河水,东流无从回”。与咸丰六年进士、监察御史钟孟鸿交友,于同治三年甲子(1864)赠书法行书节录《文心雕龙》、楷书节录《小园赋》。与光绪十五年进士、监察御史杨深秀友善。光绪十九年(1893),与儿玉瀛、侄玉泽、正白旗宗室恩煦(与玉瀛光绪八年壬午顺天乡试同榜,阖家殉难于庚子国变,其胞兄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进士宗室恩景)、正蓝旗宗室毓隆(其父进士宗室溥良)及友杨深秀等作诗跋于冀以和的《乐天园山池记》(此园林位于山西介休)。与儿、侄曾同时作诗跋于友人镶白旗蒙古延清(字子澄)收藏的一幅清代画家张士保于1865年画的《太常仙蝶图》,胡俊章的题诗写道:“容台深处是仙家,绿醉酣红阅岁华。果与寻常胡蝶异,年年修到见梅花。飞来两度画堂东,红杏香探及第风。一任仙衣能变幻,庐山真面在图中”。为延清的《锦官堂试帖》(1885)作序(胡俊章之子胡玉瀛参校)。任职工部期间,曾负责监修北京紫禁城城垣修复工程(据《翁文恭公日记》)。在京长期参加并主持“绚秋诗社”,诗友有内务府镶黄旗汉军杨佳氏宜振(胡俊章师从宜振)、镶白旗满洲索绰罗氏麟魁、大兴范德馨(字桂山,号小岩,同治元年壬戌科进士)、正红旗蒙古萨尔图氏百勤(字铁岩,同治乙丑科进士,妻正蓝旗蒙古玛拉特氏松筠之孙女)、镶白旗满洲彦佳氏玉瓒(胞叔敬和)、镶白旗宗室盛昱、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祖父承龄)等;诗社活动地点有东城法华寺 (北京法华寺街)(据奭良《野棠轩文集》)。胡俊章在京师授课的学生包括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正蓝旗宗室溥良(载《顺天乡试同年齿录:光绪元年乙亥恩科》),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榜眼、正蓝旗宗室寿耆(据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据奭良《野棠轩文集》),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翰林大兴王祖光(字莲孙)之弟王观光(字莲汀)(据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家族世系《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满洲旗分内的尼堪姓氏(hala)旗人,在康熙朝之前,多任八旗参领、佐领;从康熙朝至乾隆朝,多任内务府御前侍卫、满洲副都统和怡亲王府佐领;在乾隆朝,出文、武科举人;道光朝至光绪朝,连中五位文科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9—1910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春江,号少徐。同治十三年进士。光绪间,官江苏巡抚。察吏治,修圩塘,清厘积案。于中外交涉,俱能据理力争。二十三年,调京协办资政院事务。维基
陆元鼎(1839年—1910年),字春江,号少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进士出身,清朝官员。陆元鼎是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后被朝廷任以知县,历任江苏省江宁县知县、泰州知州、苏松督粮道、江苏布政使、光绪二十九年(1903)漕运总督、光绪三十年湖南巡抚、光绪三十至三十二年(1904-1906)江苏巡抚等。任泰州知州时,他曾经组织疏浚城河,并整修了里下河水道,续修了范公堤,建设了斜丰港,从而暂时消除了泰州和东台的水患。任江苏巡抚时,他查禁赌博,整顿吏治,整修了塘圩和道路,曾几次上疏谈治国策略。光绪六年(1880年)任江宁县知县时,他曾经根据条约拒绝了法国传教士强占中国的古刹。不久,如皋发生烧毁教堂的事件,外国传教士提出了一些无理要求,他据理同这些传教士进行斗争。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江阴发生了教堂被毁事件,美国驻上海领事出面干预,他拒绝干涉,保护中国的司法主权。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他到北京协助开办资政院事务。宣统元年(1909年),他任浙江学务公所议长。与俞樾、正蓝旗汉军胡俊章、镶白旗满洲恩寿、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等在苏州有诗歌唱和(与恩寿及胡俊章表兄正红旗汉军曹氏保昌 (同治进士)进士三甲同榜)。著有《退思斋稿》2卷:文稿一卷、诗稿一卷,光绪32年刻本,又有民国36年曾孙女筠宝钞本(据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1910年,陆元鼎逝世。2021年,晚清漕运总督陆元鼎的五世孙陆琳、陆玮和他们的家人向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博物馆捐赠陆元鼎遗物。
人物简介
维基
刘春霖(1840年—1913年),字润民,号润琴、雨山、蒙谷老人,江西省安福县人。清朝官员。早年读书于道观河紫霞寺。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云南广南府知府、云南迤南道、临安开广道,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署云南布政使,次年任云南按察使,实授云南布政使,又改广西布政使、湖南布政使。官至江西布政使。
人物简介
简介
浦同瑞,字子颁,号视春,无锡人,廪贡生,同治庚午举人,五品衔,拣选知县,工诗。
人物简介
维基
宜振(?—1881年),字诜伯、子诜,号绳斋、春宇,杨佳氏,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人(属内务府镶黄旗汉姓满洲旗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历任江苏学政、诸部侍郎,武会、会试副考官。籍奉天辽阳。道光十九年己亥科举人,二十五年乙巳科二甲进士出身。后来散馆授编修。咸丰十一年十月九日由内阁学士迁礼部左侍郎,同治三年四月任工部右侍郎,兼属吏部左侍郎;同治三年七月至五年二月(1864-1866)外放江苏学政,兼工部、礼部右侍郎,同治五年二月因病解学政职;十年,属仓场侍郎;十一年回任工部右侍郎,管钱法堂事,兼属正蓝旗护军统领。同治十二年,任恭办普祥峪定东陵工程(咸丰帝孝贞显皇后即慈安太后的陵寝)承修大臣。光绪元年,奉旨查验应行急修工程。光绪二年,奉旨督办明孝陵大碑楼修缮工程。光绪三年,任武会试副考官,奉旨督办清西陵之慕东陵宝城修缮工程。光绪四年,兼属刑部左侍郎。光绪五年(1879)正月调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同年兼署吏部右侍郎。光绪七年四月病免。在京创立“绚秋诗社”,诗友有正蓝旗汉军胡俊章(胡俊章师从宜振,两人系亲戚,曾在工部共事)、镶白旗满洲索绰罗氏麟魁、镶白旗宗室盛昱、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祖父承龄)等。在京师的寓所名“蝶园”。视学江苏期间,发现与提拔有学之才,包括京口驻防镶白旗蒙古、同治十三年甲戌进士延清。著有《宾月轩试律》二卷(光绪十七年(1891)丹阳束氏刊刻)、《蝶喜斋试律》。曾藏有康熙年间僧人画家上睿的设色山水大帧(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高凤翰的《菊石》立帧(上有高凤翰左腕书题七绝一首)、《迁乔图》立帧(款署“莲”)。家族世称内务府“钟杨家”,宅邸在北京旧鼓楼大街马家厂(今前马厂胡同、后马厂胡同),“户舍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