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55,分84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星辰
星斗
星斗
星河
星星
明星
客星
日星
星霜
一星
双星
晨星
文星
星月
众星
《國語辭典》:星辰  拼音:xīng chén
星的通称。《淮南子。地形》:「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三国演义》第六九回:「辂自幼便喜仰视星辰,夜不能寐。」
《國語辭典》:星宿  拼音:xīng xiù
1.天空的列星。《列子。天端》:「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寤达旦。」
2.星座。中国古代共分为二十八宿。
3.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朱鸟七宿的第四宿,共七星。
《國語辭典》:星宿  拼音:xīng su
1.天空的列星。
2.术数用语。指人的时运。《红楼梦》第三六回:「二则他的星宿不利,祭了星,不见外人,过了八月才许出二门。」
《漢語大詞典》:星宿
星夜,急速。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晚生今早接到上宪諭票,催促星宿丈量。”
分類:星夜急速
《漢語大詞典》:星斗(星鬭)
古谓星辰运行失常、错位。后汉书·襄楷传:“夫天子事天不孝,则日食星鬭。”
《國語辭典》:星斗  拼音:xīng dǒu
天上的星星。《晋书。卷六。元帝纪。史臣曰》:「星斗呈祥,金陵表庆。」唐。李白 宿清溪主人诗:「檐楹挂星斗,枕席响风水。」
《國語辭典》:星河  拼音:xīng hé
天空联亘如带的星群。唐。杜甫 阁夜诗:「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唐。陈鸿《长恨传》:「迟迟钟漏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也称为「银河」。
分類:天河
《國語辭典》:星星  拼音:xīng xīng
1.头发花白的样子。《文选。谢灵运。游南亭诗》:「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五出:「两年吹角列营,每日调马催征,军逃客散鬓星星,恨压广陵城。」
2.形容零星细小。唐。皮日休〈病孔雀〉诗:「尽日春风吹不起,钿毫金镂一星星。」
《國語辭典》:星星  拼音:xīng xīng
泛称夜空中发光的星体。如:「高山无云的夜空,可以清晰看见满天的星星。」
《國語辭典》:明星  拼音:míng xīng
1.明亮的星。《庄子。盗蹠》:「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2.比喻杰出的人物。如:「电影明星」、「棒球明星」。
《國語辭典》:客星  拼音:kè xīng
1.没有固定轨道、周期,突然出现的亮星。古代常指新星和彗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客星出天庭,有奇令。」《南史。卷二。宋文帝本纪》:「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
2.古代认为不属本座的外来亮星代表造访的客人。后借指来访的宾客。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二折:「尘筵躬洒,专候客星来。」
《骈字类编》:日星
礼记礼运以日星为纪疏纪纲纪也日行有次度星有四方列宿分部昏明敬授人时是法日星为纲纪也礼孔子家语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载于山川 唐书 乐志见天纪下 谢朓为宣城拜章惟天为大日星度其象谓地益厚河岳宣其气日岑士贵凌烟阁赋郑公秉直金石为姿鉴亡言在星 昭垂 欧阳玄辟雍赋日星乎旷世之条风霆乎多士之气
《國語辭典》:星霜  拼音:xīng shuāng
星辰的位置随季节而移动,霜每年遇寒而降。比喻岁月。唐。柳宗元〈代柳公绰谢上任表〉:「历践中外,星霜履移。」唐。白居易 岁晚旅望诗:「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漢語大詞典》:一星
(1).一颗星。晋书·天文志上:“极东一星曰柱下史。”宋书·符瑞志上:“赤方中有两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黄色。”参见“ 一星终 ”。
(2).一点儿。 唐 李群玉 《仙明州口号》诗:“半浦夜歌闻盪桨,一星幽火照叉鱼。”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这头巾在菜园里埋伏许多时,可怎生无半点儿尘丝,一星儿土渍?”《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你使我八两银子,空吃我这许多时草豆,一星活儿不肯替做,我该白养活你不成?” 冰心 《寄小读者》九:“父亲记否我少时的一夜,黑暗里跑到山上的旗台上去找父亲。一星灯火里,我们在山上下彼此唤着。”
(3).衡器上作标记的一个小点。宋史·律历志一:“其衡合乐分册一尺四寸,重一钱半,锤重六钱,盘重四钱,初毫至稍,布二十四銖,下别出一星,等五絫。”
(4).旧时用银为货币时,常称-钱为一星,即沿衡器上的标记而来。
《漢語大詞典》:一星终(一星終)
古人划周天为十二次,以为木星一年行一次,十二年满一周天,故以十二年为一星终,用以纪年。《左传·襄公九年》:“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 杜预 注:“岁星十二岁而一周天。” 宋 王十朋 《白帝城》诗:“火德重兴六合同,金行数止一星终。”
《國語辭典》:双星(雙星)  拼音:shuāng xīng
1.牵牛、织女二星。比喻夫妇二人。元。李俊民 七夕诗:「云汉双星聚散频,一年一度事还新。」元。马祖常 拟唐宫。银河七夕度双星词:「银河七夕度双星,桐树逢秋叶未零。」
2.两颗恒星因重力吸引而环绕其共同质心运动,称为「双星」。
《國語辭典》:晨星  拼音:chén xīng
清晨稀疏的星。唐。韦应物饯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诗:「丝竹促飞觞,夜宴达晨星。」
分類:稀少
《漢語大詞典》:文星
星名。即文昌星,又名文曲星。相传文曲星主文才,后亦指有文才的人。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词海跳波涌,文星拂坐悬。” 唐 裴说 《怀素台歌》:“ 杜甫 、 李白 与 怀素 ,文星酒星草书星。” 宋 杨无咎 《南歌子》词之四:“直教笔底有文星,欲状此时情,若为成。”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祝胡东樵寿》:‘人指所居为福地,天留此老应文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两江月旦归名士,又报文星入座来。”参见“ 文昌 ”。
《漢語大詞典》:文昌
(1).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南史·宋纪中·文帝:“﹝ 元嘉 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
(2).指星神。《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3).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旧时传说主文运,故俗又称文曲星或文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俗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故祠文星以祈科第,因其近斗也,故亦称文昌司命云。傅会甚矣。至以 蜀 梓潼神 为文昌化身者,又可笑也。”《平山冷燕》第一回:“前钦天监臣奏文昌光亮。主有翰苑鸿儒为文明之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故自戊辰至于丑五科状元……珠联璧合,名应文昌,非偶然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今之学塾于 孔子 之外,乃兼祀文昌魁星等……夫文昌者,槱燎司命,或称为天神。”参见“ 文曲星 ”、“ 文星 ”。
(4).即 文昌帝君 。 清 袁枚 续新齐谐·牟尼泥:“生死隶东岳,功名隶 文昌 。”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三四:“秀孝都居弟子行,人人阴騭诵 文昌 。”参见“ 文昌帝君 ”。
(5).指文昌省。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礼闈通政本,文昌总国钧。” 唐 韩愈 《举韦顗自代状》:“文昌政本,侍郎官重,尚德之举, 顗 宜当之。” 前蜀 韦庄 《南省伴直》诗:“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簷种露桃。” 宋 苏辙 《生日谢表》之二:“时当生育,情方切以怀亲;职贰文昌,恩忽惊於捧詔。”参见“文昌省”。
(6).宫殿名。文选·左思〈魏都赋〉:“造 文昌 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观。” 张载 注:“ 文昌 ,正殿名也。” 南朝 梁 沈约 《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讲 金华 兮议 宣室 ,昼武帐兮夕 文昌 。” 唐 骆宾王 《畴昔篇》:“挥戈出武帐,荷笔入 文昌 。”
《骈字类编》:星月
唐 杜甫 草阁 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
唐 李益 水宿闻雁 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
唐 朱庆馀 湖中闲夜遣兴 风波不起处,星月尽随身。
唐 戴叔伦 赠慧上人 云霞色酽禅房衲,星月光涵古殿灯。
《漢語大詞典》:众星(衆星)
群星。《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盖语曰,众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 胡采 《序〈在和平的日子里〉》:“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和美好心灵,有如夜空的众星,互相交辉。”
分類: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