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2
典故
7
词典
3
分类词汇
52
共52,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星翻
星旄
祭星
星土
先神
陵历
辰序
炎躔
辰斗
恒文
幽禜
避次
形想
光纬
廿八躔
《漢語大詞典》:
星翻
谓星辰转移。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
:“星翻汉迴,晓月将落。” 唐
张说
《江路忆郡》
诗:“雾歛江早明,星翻汉将没。”
分類:
星辰
转移
《漢語大詞典》:
星旄
亦作“ 星施 ”。 绘有星辰的旄。亦泛指旌旗。
《
逸周书·王会
》
:“ 楼烦 以星施。星施者,珥尾。” 孔晁 注:“施所以为旄羽珥。” 朱右曾 校释:“愚案:
《
説文
》
云:‘施,旗皃。珥,瑱也。’盖垂旄于旗若珥然。”
《
文选·扬雄〈甘泉赋〉
》
:“流星旄以电爥兮,咸翠盖而鸞旗。” 张铣 注:“旄,以旄牛尾为之,饰以星文,其光如电,悬於竿上以指麾也。” 清
王夫之
《九昭》
:“左威蕤之翠羽兮,右离褷之星施。” 章炳麟
《东夷诗》
之八:“葳星施从风颺,雷鼓喧郊甸。”
分類:
星辰
旌旗
《漢語大詞典》:
祭星
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每年春至,天子出东郊设坛而祭祀星辰。
《
管子·轻重己
》
:“天子东出其国九十二里而坛,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号曰祭星。”
《孔丛子·论书》
:“主於郊宫,所以祭日也;夜明,所以祭月也;幽禜,所以祭星也。”
《
尔雅·释天
》
:“祭星曰布。” 郝懿行 义疏:“祭星者,盖为坛祭之。
《祭法》
云:‘幽宗,祭星也。’ 郑 注:‘宗,当为禜。幽禜,亦谓星坛也。’
《
释文
》
引 李巡 曰:‘祭星者以祭布露地,故曰布。’ 孙炎 曰:‘既祭,布散於地,似星辰布列也。’”
分類:
祭星
祭礼
每年
年春
出东
祭祀
星辰
帝王
春分
《漢語大詞典》:
星土
古时以为山川之精,上应星辰,故以星宿分主九州地域或诸侯封域。这些地域或封域即称星土。
《
周礼·春官·保章氏
》
:“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 郑玄 注:“星土,星所主土也。” 孙诒让 正义:“
《御览·天部》
引
《春秋感精符》
云:‘地为山川,山川之精,上为星辰,各应其州域分野,为作精神符验也。’”
分類:
为山
山川
上应
星辰
星宿
九州
地域
或诸
诸侯
《漢語大詞典》:
先神
星辰山川之神。
《
左传·昭公十三年
》
:“先神命之,国民信之。” 杜预 注:“先神,谓羣望。”
《
墨子·非命中
》
:“ 紂 夷之居,而不肯事上帝,弃闕其先神而不祀也。”
分類:
先神
星辰
山川
《漢語大詞典》:
陵历(陵歷)
谓星辰超越本来轨道而进入他星轨道,常指日月蚀现象。
《
汉书·天文志
》
:“及五星所行,合散犯守,陵歷鬭食,彗孛飞流,日月薄食。” 宋
王安石
《原过》
:“天有过乎?有之,陵歷鬭蚀是也。”
分類:
星辰
超越
轨道
进入
《漢語大詞典》:
辰序
星辰运行的次序。
《
管子·宙合
》
:“半星辰序,各有其司,故曰天不一时。” 尹知章 注:“半星辰序,言其星辰昼隐夜出常见半,至於次序,有司以为法也。”
分類:
星辰
运行
次序
《漢語大詞典》:
炎躔
南方星辰运行的度次。 清
查慎行
《谒南海神庙》
诗:“ 祝融 分位当炎躔,紫霞红浪上下两摩盪,中有万点风檣竿。”
分類:
南方
星辰
运行
《漢語大詞典》:
辰斗
星辰,星斗。
《
梁书·侯景传
》
:“盖悬象在天,四时取则於辰斗;羣生育地,万物仰照於大明。”
分類:
星辰
星斗
《漢語大詞典》:
恒文(恆文)
亦作“恒文”。 指星辰。
《
文选·班固〈典引〉
》
:“悬象闇而恒文乖,彝伦斁而旧章缺。” 吕向 注:“日月暗昧,星辰乖错。”
分類:
星辰
《漢語大詞典》:
幽禜
祭名。古代设坛祈祭星辰之称。
《
礼记·祭法
》
:“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四坎坛,祭四方也。” 郑玄 注:“宗皆当为禜字之误也。幽禜,亦谓星坛也。星以昏始见。禜之言营也。” 孔颖达 疏:“幽,闇也。宗当为禜。禜,坛域也。星至夜而出,故曰幽也。为营域而祭之,故曰幽禜也。”
《
孔丛子·论书
》
:“幽禜所以祭星也,雩禜所以祭水旱也。” 明
李东阳
《郊坛分献再得星辰》
诗:“制传幽禜从
《
周礼
》
,歌罢重辉协 汉 祥。”
分類:
祭名
祭星
星辰
《漢語大詞典》:
避次
谓星辰运行不在原处的躔次上。 宋
葛长庚
《沁园春·送王侍郎帅三山》
词:“昨履声渐近,星辰避次,竹符重剖,湖海生光。”
分類:
星辰
运行
不在
原处
躔次
《漢語大詞典》:
形想
古代迷信,以日月光照、星辰云气的形象和色彩以附会人事,辨吉凶。
《
周礼·春官·眡祲
》
“眡祲掌十煇之灋……十曰想” 汉 郑玄 注:“想,杂气有似,可形想。” 贾公彦 疏:“以其云气杂,有所相似,故可形想。”
《
隋书·天文志下
》
:“
《
周礼
》
眡祲氏掌十煇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十曰想,谓气五色,有形想也:青饥,赤兵,白丧,黑忧,黄熟。或曰,想,思也,赤气为人兽之形,可思而知其吉凶。”
分類:
迷信
日月
月光
光照
星辰
云气
形象
色彩
附会
人事
《漢語大詞典》:
光纬(光緯)
指日、月、星辰。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封第三表》
:“莫不下协河岳,上踵光纬。”
分類:
星辰
《漢語大詞典》:
廿八躔
指躔次在黄道赤道附近一周天的二十八宿等星辰。 清
赵翼
《苏州玄妙观登三层楼》
诗:“眼廓三千界,胸罗廿八躔。”
分類:
躔次
黄道
赤道
附近
一周
周天
二十八宿
星辰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