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60
词典
1
分类词汇
259
共260,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洞冥
朣朣
暗弱
雨暝
叆靅
暗月
墨墨
晻晻
暧然
阴蒙
偏盲
冥莫
惨黩
晻昧
昏晦
《漢語大詞典》:
洞冥
(1).洞察昏暗之处。比喻目光锐利,看得深远。 汉 陆贾
《
新语·术事
》
:“登高及远,达幽洞冥。”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 文成 作师,通幽洞冥…… 武关 是闢, 鸿门 是寧。”
《隋书·音乐志中》
:“韜光戢耀,贯幽洞冥。”
(2).通晓鬼神之道。
《
晋书·艺术传论
》
:“ 什 ( 鳩摩罗什 )既兆见星象, 澄 ( 佛图澄 )乃驱役鬼神,并通幽洞冥,垂文阐教。”
(3).指幽深之处。 晋
葛洪
《
抱朴子·至理
》
:“怀重规於絳宫,潜九光於洞冥。”
(4).志怪小说集
《
洞冥记
》
的省称。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
:“夫荒唐之词,发端於 漆园 ,怪诞之説,滥觴乎
《洞冥》
。”
分類:
通晓
洞察
志怪小说
幽深
昏暗
鬼神
目光
锐利
看得
深远
《漢語大詞典》:
朣朣
昏暗不清貌。
分類:
昏暗
不清
《漢語大詞典》:
暗弱
(1).谓懦弱而不明事理。
《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
》
:“否德暗弱,窃贪遗绪。” 宋
苏轼
《代普宁王贺冬表》
:“臣猥以暗弱,仰荷诲怜,敢先百辟之朝,以祝万年之寿。”
《三国演义》
第三回:“酒行数巡, 卓 按剑曰:‘今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庙。’”
(2).昏暗微弱。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
第一部二:“周围的窗户全给黑布遮上,一丝阳光也透不进来,舞池两边的卡座上一盏盏暗弱的灯光,使人们感到已经是深夜时分了。”
分類:
暗弱
昏暗
懦弱
微弱
事理
《漢語大詞典》:
雨暝
下雨时天色昏暗。 元
虞集
《灵惠冲虚通妙真君王侍宸记》
:“渡 扬子江 ,既济,行野泽中,雨暝迷路。”
分類:
下雨
雨时
天色
昏暗
《漢語大詞典》:
叆靅(靉靅)
昏暗貌。
《
文选·木华〈海赋〉
》
:“气似天霄,靉靅云布。” 李善 注:“靉靅,昬闇貌。”
分類:
昏暗
昏暗貌
《漢語大詞典》:
暗月
昏暗的月光。 宋
苏轼
《石鼻城》
诗:“独穿暗月朦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分類:
昏暗
月光
《國語辭典》:
墨墨
拼音:
mò mò
1.昏暗的样子。《管子。四称》:「政令不善,墨墨若夜。」
2.默默,无声无息。《史记。卷六八。商君传》:「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
3.不得意的样子。《汉书。卷五二。窦婴传》:「而婴失窦太后,益疏不用,无势,……故婴墨墨不得意。」也作「默默」、「嚜嚜」。
分類:
失意
昏暗
默默
昏暗貌
失意貌
意貌
《國語辭典》:
晻晻
拼音:
yǎn yǎn
夕阳西下黯然无光的样子。《楚辞。刘向。九叹。惜贤》:「熟契契而委栋兮,日晻晻而下颓。」《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分類:
迅速
迅速貌
《漢語大詞典》:
暧然(曖然)
(1).昏暗不明貌。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瞿溪山饭僧》
诗:“同游息心客,曖然若可睹。” 唐 沈佺期
《饯远》
诗:“曖然清轩暮,浩思非所任。”
(2).繁茂貌。 唐
蒋防
《日暖万年枝》
诗:“谁道凌寒质,从兹不曖然?”
分類:
昏暗
繁茂
繁茂貌
《漢語大詞典》:
阴蒙
同“阴濛”
昏暗迷茫。
分類:
昏暗
昏暗迷茫
迷茫
《漢語大詞典》:
阴濛(陰濛)
昏暗迷茫。 明
高攀龙
《武林游记》
:“雨丝阴濛,水烟笼树,远山层迭,浓淡相间。”
分類:
昏暗
昏暗迷茫
迷茫
《國語辭典》:
偏盲
拼音:
piān máng
1.瞎了一眼,视野有限。《汉书。卷六○。杜周传》:「少好经书,家富而目偏盲,故不好为吏。」
2.模糊不清。《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其月有薄蚀,有珲珥,有偏盲。」
分類:
现代
一目
医学
失明
昏暗
病变
侵犯
一眼
半边
视野
双眼
《漢語大詞典》:
冥莫
(1).昏暗的暮色。莫,“ 暮 ”的古字。 唐
宋之问
《陪群公登箕山赋得群字》
诗:“ 许由 去已远,冥莫见幽坟。”
苏曼殊
《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处士》
诗:“江南春已晚,淑景付冥莫。”
(2).指阴间,鬼神世界。 宋
苏舜钦
《滕子京哀辞》
:“冥莫知谁主,贤愚岂更分。江头送丹旐,哭向九华云。” 宋
沈括
《
梦溪笔谈·乐律一
》
:“鬼神之情,当以类求之。朱弦越席,太羹明酒,所以交于冥莫者,异乎养道,此所以变其律也。”
分類:
昏暗
阴间
暮色
鬼神
世界
《漢語大詞典》:
惨黩(慘黷)
昏暗貌。惨,通“ 黲 ”。 北周
庾信
《竹杖赋》
:“若乃世变市朝,年移陵谷,猿吟鹰厉,风霜惨黷。” 唐
李白
《为宋中丞祭九江文》
:“今万乘蒙尘,五陵惨黷,苍生悉为白骨,赤血流于紫宫。” 宋
司马光
《投梅圣俞》
诗:“九衢季冬月,风沙正惨黷。”
分類:
昏暗
昏暗貌
《國語辭典》:
晻昧
拼音:
ǎn mèi
1.形容幽暗不明。《汉书。卷九。元帝纪》:「然而阴阳未调,三光晻昧。」
2.暧昧、不光明。《汉书。卷六六。杨敞传》:「恽宰相子,少显朝廷,一朝〔以〕晻昧语言见废,内怀不服。」
3.隐藏埋没。《汉书。卷三○。艺文志》:「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
分類:
昏暗
愚昧
埋没
不光
昏暗不明
义理
光明正大
愚昧之人
湮没
光明磊落
《漢語大詞典》:
昏晦
(1).指光线昏暗。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序》
:“
《
易
》
称‘悬象著明,莫大乎於日月’,然时有昏晦;
《
诗
》
美‘滔滔 江 汉 ,南北之纪’,然时有壅滞。” 唐 薛用弱
《
集异记·韦宥
》
:“纔及中流,风浪皆皆,蒸云走雷,咫尺昏晦。” 元
马臻
《德清夜泊》
诗:“远色变昏晦,卸帆依浅沙。” 清 郑还古
《苏四郎传》
:“风雨骤来, 遵言 与僕等隐大树下,於时昏晦,默亡所覩。”
(2).指行文混乱而晦涩。 金
王若虚
《〈史记〉辨惑十一》
:“语意重迭昏晦甚矣。” 明
归有光
《与吴三泉书》
之八:“病中遣辞昏晦,终不足以尽意,乞亮之。”
分類:
光线
行文
光线昏暗
昏暗
混乱
晦涩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