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78,分179页显示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6  47  48  49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刘忱(明复 )
张克明
王资深(取道 )
蒋静(叔明 )
郭附(明仲 )
席汝明
满中行(思复 )
韩晋卿(伯修 )
黄知微(明道 别称 养正先生 )
蒋浚明(彦昭 )
张璪(邃明 简翼 )
王子韶(圣美 )
梁彦明
王颙(天常 熙、颙 鸡林侯 庙号 肃宗 明孝 )
赵颢( 翼王、楚王、吴王、祁国公、昌王、岐王、扬王 仲糺 仲明 荣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河南人,字明复,以字行。神宗熙宁八年尝知邓州,官至直龙图阁。善画山水,师李成。
张克明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八二九
张克明,熙宁间以内殿崇班知黔州,元丰间为梓夔路钤辖、管勾泸南沿边安抚司兼知泸州,官骐骥副使、皇城使、果州刺史,直至元祐六年。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三、三三一、四六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0—1127 【介绍】: 宋楚州山阳人,字取道。第进士。累官尚书郎。擢御史,首论在廷大臣,草具将上,蔡京遣所亲讽“慎勿言,当以此位相处”,不答。出知扬州,寻改明州。徽宗大观元年,由显谟阁待制知密州,特责授衡州司马,新州安置。官至中书舍人。有《摭史》、《周书》、《方言》。
全宋文·卷二五九四
王资深(一○五○——一一二八),字取道。朐山(今江苏连云港)人。第进士,尝为监察御史。忤蔡京意,出知扬、越、密州。大观初责授衡州司马,新州安置。后复职,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元年卒,年七十八。著有《摭史》四卷、《周书》及《方言》二十卷。见《道乡集》卷一七《王资深除监察御史制》,《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一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宋史》卷二○七,《北宋经抚年表》卷四,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四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常州宜兴人,字叔明。神宗元丰二年进士。调安仁令,俗好巫,静论巫罪,毁淫祠神像三百躯。徽宗初,上言多诋元祐间事。迁国子司业,进祭酒,为中书舍人。以显谟阁待制知寿州,徙江宁府、睦州,奉祠。后起知洪州,复告归,加直学士。卒年七十一。
全宋诗
蒋静(一○五○~一一二○),字叔明,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咸淳毗陵志》卷一一)。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知安仁县(《景定建康志》卷四四)。移知陈留县。徽宗初立,以附蔡京迁国子司业。出知寿州。崇宁五年(一一○六)徙江宁府(同上书卷一三),睦州。因病提举杭州洞霄宫,越九年,召为大司成,出知洪州。复告归提举洞霄宫。宣和二年卒,年七十一(《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一)。《宋史》卷三五六有传。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二五九三
蒋静(一○五○——一一二○),字叔明,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兴)人。元丰二年进士,调安仁令,禁巫觋,毁淫像。知陈留县。徽宗初立,求言,静上书,多非元祐间事,擢职方员外郎。迁国子司业、祭酒、中书舍人,以显谟阁待制知寿州。崇宁五年徙江宁府,寻改睦州。大观元年徙知越州,移病,提举杭州洞霄宫。政和六年,召为大司成。出知洪州。复告归,加直学士。宣和二年卒,年七十一。《宋史》卷三五六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一之二八、仪制一一之一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吴郡人,字明仲。仁宗嘉祐八年进士。知洪州新建县,除民疾苦。神宗熙宁中差权知昆山县,历殿中丞、两浙转运司管勾公事、大理寺丞。言者论其为吕惠卿妹夫,知昆山时搀夺职田米四百余石,追两官勒停。哲宗元符中为朝散大夫,后以朝奉大夫致仕。幅巾策杖,穷山林诗酒之适十八年,东南高士,皆从之游。卒年八十四。
全宋诗
郭附,字明仲,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知洪州新建县。后以朝奉大夫致仕,幅巾策杖,穷山林诗酒之适十八年,东南高士多从之游。卒年八十四。事见《吴郡志》卷二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席汝明,洛阳(今属河南)人(清雍正《河南通志》卷四五)。旦父(《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四)。神宗元丰四年(一○八一)为夔州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卷三一五)。
全宋文·卷二一一四
席汝明,元丰间为夔州路转运判官。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一、三二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满中行,字思复,金乡(今属山东)人。登进士第。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以国子监直讲、著作佐郎擢馆阁校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年,权监察御史里行(同上书卷三○二)。五年,知无为军(《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七之三七)。七年,知相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四)。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明州(同上书卷三七六)。有《昌邑集》二十卷,已佚。事见清乾隆《金乡县志》卷一八。
全宋文·卷一八三○
满中行,字思复,昌邑(今山东昌邑)人。治平中举进士,元丰二年,以国子监直讲、著作佐郎为馆阁校勘,次年迁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又明年,直集贤院,兼侍御史知杂事。元丰五年,出知无为军,寻知相州。元丰八年,以司封郎中为起居郎。元祐元年四月,迁直龙图阁、知明州。著有《昌邑集》二十卷。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一四、三七六及《渑水燕谈录序》、《宋诗纪事补遗》卷二三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密州安丘人,字伯修。以五经科登第。历知同州、寿州,以奏课第一,擢刑部郎中。哲宗元祐中为大理卿,持平考核,无所上下,才干为神宗所称。每事连贵要而屡鞠弗成之讼案,必以委之。后卒于官。
全宋诗
韩晋卿(?~一○九一),字伯修,密州安丘(今属山东)人。以《五经》中第,历肥乡、嘉兴主簿,安肃军司法参军、平城令、大理详断,审刑详议官,通判应天府,知同州、寿州。哲宗元祐初知明州。二年(一○八七),以两浙转运副使、朝请大夫知滁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官至右朝议大夫、试大理卿,六年,卒于官(同上书卷四六六)。《宋史》卷四二六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黄知微,字明道,江州(今江西九江)人。神宗元丰间居庐山太平宫,时称养正先生。事见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明州奉化人,字彦昭。学术修明,神宗时诣阙上书,言论剀切,为帝采纳。授溧阳县簿,辞不就。后以荐除大理评事,迁尚书金部员外郎。抗疏反对新法被斥,将谪远州,以母老得免。卒赠金紫光禄大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3 【介绍】: 宋滁州全椒人,初名琥,字邃明。张洎孙。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历凤翔法曹,缙云令。神宗熙宁中,王安石引入同编修中书条例,寻授集贤校理,数月间骤迁知谏院、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历知蔡州、判司农寺、知河阳。元丰初,入权度支副使,进知制诰、知谏院,判国子监。四年,拜参知政事,次年改中书侍郎。哲宗立,谏官、御史合攻其依附王安石、吕惠卿,构陷冯京、苏轼。罢知郑州,累徙扬州。卒谥简翼。
全宋诗
张璪(?~一○九三),初名琥,字邃明。瑰弟。滁州全椒(今属安徽)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历凤翔法曹、缙云令。神宗熙宁中,同编修中书条例,同修起居注。以事出知蔡州。元丰初,入权度支副使,知制诰、知谏院。鞫治苏轼狱,谋致轼于死。四年(一○八一),拜参知政事,改中书侍郎。哲宗立,罢知郑州,徙河南、定州、大名府。元祐八年卒于知扬州任。谥简翼。事见《钱塘集》卷一六《张公行状》,《宋史》卷三二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一八
张璪(?——一○九三),初名琥,字邃明,滁州全椒(今安徽全椒)人,洎孙。未冠登第,历凤翔法曹、缙云令。王安石引为同编修中书条例,授集贤校理、知谏院、直舍人院。出知蔡州,复知谏院兼侍御史知杂事。判司农寺,出知河阳。元丰初,入权度支副使,遂知制诰、知谏院,判国子监。四年,拜参知政事,改中书侍郎。哲宗立,谏官、御史合攻之,踰岁,乃以资政殿学士知郑州,徙河南、定州、大名府,进大学士,知扬州。元祐八年卒,谥简翼。璪善探情变节,左右从顺,往往以危机陷人,时论鄙之。《宋史》卷三二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太原人,字圣美。未冠中进士。神宗熙宁二年,为监察御史里行。三年,以疏奏与面奏事反复不一,贬知上元县,累迁提举两浙常平。元丰二年,入为集贤校理,参与修定《说文》。哲宗元祐七年,历秘书少监,迎伴辽使。以御下苛刻,为军吏刃伤,出知济州。绍圣二年,复入进秘书监。三年,知明州。时人以其善交结要人子弟,称为“衙内钻”。
全宋诗
王子韶,字圣美,太原(今属山西)人。未冠举进士。后擢监察御史里行。出知上元县,迁湖南转运判官。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贬知高邮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九)。于提举两浙常平时入对论字学,留为资善堂修定《说文》官。元丰元年(一○七八),为集贤校理(《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一六)。哲宗元祐间历吏部郎中、卫尉少卿,卫尉卿。四年(一○八九),知沧州。五年,入为秘书少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七、四五三)。出知济州,再入进秘书监,拜集贤殿修撰。绍圣三年(一○九六),知明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一八),卒于任。《宋史》卷三二九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六三二
王子韶,字圣美,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中进士第,王安石引入条例司。熙宁中擢监察御史里行。出知上元县,迁湖南转运判官,由司农丞提举两浙常平。元丰初神宗与论字学,留为修定《说文》官,为礼部员外郎。元祐间历吏部郎中、卫尉少卿,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寿州、济州。以太常少卿召,进秘书监,拜集贤殿修撰、知明州卒。喜结交要人子弟,有「衙内钻」之称。《宋史》卷三二九有传。
梁彦明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元丰七年(1084)官越州知州。

人物简介

简介
王颙(1054年—1105年),高丽王朝第15任君主(1095年—1105年在位)。字天常,原名熙,1101年因避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之名讳而改名颙。他是高丽文宗之子,高丽顺宗、高丽宣宗之弟,早年受封鸡林侯,后升为鸡林公,1095年消灭外戚李资义之势力,并接受侄儿高丽献宗之禅让而成为高丽国王。任内营建南京(今韩国首尔),铸造货币,晚年与完颜部女真交恶,用兵失利后设立“别武班”,强化军力。死后庙号肃宗,谥号明孝,葬于英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英宗次子。初名仲糺,字仲明。哲宗朝,历成德、横海、淮南、荆南节度使。嗜学,好图书,博求善本。工飞白。善射。累封楚王。卒年四十七。谥荣。徽宗时改封吴王。
全宋文·卷二五九五
赵颢(一○五○——一○九六),字仲明,初名仲糺,英宗子。嘉祐八年四月自右内率府副率为和州防禦使,迁明州观察使,封祁国公。治平初进保宁军节度使、东阳郡王。四年,加武昌武安等军节度使,封昌王。又徙泰宁军节度使,封岐王。神宗立,进雍王。哲宗即位,封扬王,寻迁徐王、翼王、楚王。绍圣三年九月卒。颢颖异嗜学,工飞白,喜藏异书。见《宋会要辑稿》帝系一之三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六,《宋史》卷二四六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