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皇后发
 
汉殿鬓

相关人物
明德马皇后


《东观汉记》卷六〈外戚列传·明德马皇后〉~92~
后长七尺二寸,青白色,方口美发。帝马皇后美发,为四起大髻,但以发成,尚有馀,绕髻三匝,复出诸发。眉不施黛,装不求饰。独左眉角小缺,补之如粟。常称疾而终身得意。

例句

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 李商隐 碧瓦

毛欺皇后发,声感楚姬弦。 杜牧

典故  
相关人物
王昭君

参考典故
毛延寿


《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列传下〉~3803~
郅支既诛,呼韩邪单于且喜且惧,上书言曰:「常愿谒见天子,诚以郅支在西方,恐其与乌孙俱来击臣,以故未得至汉。今郅支已伏诛,愿入朝见。」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单于驩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令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
《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294~
初,单于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师以次当为左贤王。左贤王即是单于储副。单于欲传其子,遂杀知牙师。知牙师者,王昭君之子也。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一〈琴曲歌辞·琴操·怨旷思惟歌〉
王昭君者,齐国王穰女也。昭君年十七时,颜色皎洁,闻于国中。穰见昭君端正闲丽,未尝窥看门户,以其有异于人,求之皆不与。献于孝元帝,以地远既不幸纳,叨备后宫。积五六年,昭君心有怨旷,伪不饰其形容。元帝每历后宫,疏略不过其处。后单于遣使者朝贺,元帝陈设倡乐,乃令后宫妆出,昭君怨恚日久,不得侍列。乃更修饰,善妆盛服,形容光辉而出,俱列坐。元帝谓使者曰:「单于何所愿乐?」对曰:「珍奇怪物,皆悉自备。惟妇人丑陋,不如中国。」帝乃问后宫,欲一女赐单于,谁能行者起?于是昭君喟然越席而前曰:「妾幸得备在后宫,粗丑卑陋,不合陛下之心,诚愿得行。」时单于使者在旁,帝大惊悔之,不得复止。良久太息曰:「朕已误矣,遂以与之。」昭君至匈奴,单于大悦,以为汉与我厚,纵酒作乐,遣使者报汉,送白璧一双、骏马十匹、胡地珠宝之类。昭君恨帝始不见遇,心思不乐,心念乡土,乃作〈怨旷思惟歌〉曰云云。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乐府上·王明君词并序〉~29~
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触文帝讳改焉。匈奴盛,请婚于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昭君配焉。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其造新曲,多哀怨之声,故叙之于纸云尔。

简释

昭君:咏远嫁之妃子、女子。唐罗虬《比红儿诗》之六;“置向汉宫图画里,人胡应不数昭君。”


例句

昭君远嫁已多年,戎狄无厌不复和。汉兵候月秋防塞,胡骑乘冰夜渡河。 屈同仙 燕歌行

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 李商隐

昭君此时怨画工,可怜明月光朣胧。 李如璧 明月

昭君可惜嫁单于,沙场不远只眼前。 卢仝 听萧君姬人弹琴

置向汉宫图画里,入胡应不数昭君。 罗虬 比红儿诗

须知一种埋香骨,犹胜昭君作虏尘。 陆龟蒙 宫人斜

胡笳悲蔡琰,汉使泣明妃。 李敬方 太和公主还宫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杜牧 题木兰庙

神女归巫峡,明妃入汉宫。 蒋冽 巫山之阳香溪之阴明妃神女旧迹存焉

明妃失汉宠,蔡女没胡尘。 陈子昂 居延海树闻莺同作

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归时鬓已秋。 韦庄 绥州作

明妃愁中汉使回,蔡琰愁处胡笳哀。 顾况 刘禅奴弹琵琶歌

典故
明珠买妾
 
明珠换绿珠
 
斛量买婢
 
量珠买娉婷
 
真珠换妾

相关人物
绿珠


《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九〈居处部十七·井〉~047~
《岭表录》:「绿珠井在白州双角山下。昔梁氏之女有容貌,石季伦为交趾使,以真珠三斛买之。梁氏之居,旧井存焉。」
典故
河阳花
 
种桃李
 
满城花
 
花满县
 
河阳令
   
满县花
 
河阳满县花
 
桃李河阳
 
潘令花
 
潘县花
 
花成县
  
潘岳县
 
潘令在河阳
  
潘令河阳
 
种花满县
 
花封贤令尹
 
花明潘子县
  
潘令县中花
 
桃李一城春色
 
栽花潘令
 
栽花潘岳
 
花情似河阳
  
花映河阳
 
要花满县

相关人物
潘岳


《白氏六帖》卷二十一
潘岳为河阳令,种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卷八〈庾信·春赋〉
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殿里作春衣。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卷九〈枯树赋〉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乃为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千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悽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简释

河阳一县花:用作咏花之词,或喻地方之美或地方官善于治理。唐李商隐《县中恼饮席》:“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河阳一县花。”


例句

花县到时铜墨贵,叶舟行处水云和。 刘三复 送黄明府晔赴岳州湘阴任

花县到时铜墨贵,叶舟行处水云和。 刘复 送黄晔明府岳州湘阴赴任

到县馀花在,过门五柳闲。 刘长卿 送张栩扶侍之睦州

花县弹琴暇,樵风载酒时。 刘长卿 陪王明府泛舟

潘郎爱说是诗家,枉占河阳一县花。 司空图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

都门不见河阳树,辇道唯闻建业钟。 孙逖 丹阳行

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 岑参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

洛阳梨花落如霰,河阳桃叶生复齐。 崔国辅 白纻词二首

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 李白 赠崔秋浦三首

河阳富奇藻,彭泽纵名杯。 李白 赠从孙义兴宰铭

平阳花坞,河阳花县。 李贺 春昼

潘令在河阳,无人死芳色。 李贺 贾公闾贵婿曲

南川粳稻花侵县,西岭云霞色满堂。 李颀 寄綦毋三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杜甫 花底

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 杜甫 萧八明府堤外觅桃栽

令尹关中仙史会,河阳县里玉人闲。 武元衡 酬陆三与邹十八侍御

别路经花县,还乡入锦城。 王维 送严秀才还蜀

花情纵似河阳好,客心倍伤边候早。 卢僎 十月梅花书赠

颍阳春色似河阳,一望繁花一县香。 卢纶 中书舍人李座上送颍

潘县花添发,梅家鹤暂来。 卢纶 送黎燧尉阳翟

苹鹿未能移海曲,县花寻已落河阳。 罗隐 箧中得故王郎中书

栾公社在怜乡树,潘令花繁贺版舆。 罗隐 送丁明府赴紫溪任

欲待主人林上月,还思潘岳县中花。 郎士元 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

河阳传丽藻,清韵入歌谣。 钱起 和蜀县段明府秋城望归期

不独丰祥先有应,更宜花县对潘郎。 雍陶 永乐殷尧藩明府县池嘉莲咏

江上柳营回鼓角,河阳花府望神仙。 鲍溶 蔡平喜遇河阳马判官宽话别

典故
黄鹤呼子安

相关人物
陵阳子明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下《陵阳子明》
陵阳子明者,铚乡人也。好钓鱼。于旋溪钓得白龙,子明惧,解钩拜而放之。后得白鱼,腹中有书,教子明服食之法,子明遂上黄山,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三年龙来迎去,止陵阳山上百馀年。山去地千馀丈。大呼山下人令上山半,告言溪中子安当来,问子明钓车在否。后二十馀年,子安死,人取葬石山下,有黄鹤来栖其冢边树上,呜呼子安云。
《水经注》卷二十《沔水》
水出陵阳山下,径陵阳县西,为旋溪水。昔铚县人陵阳子明钓得白龙处。

例句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 李白 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李白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典故
计相

相关人物
张苍明


《史记》卷九十六〈张丞相列传〉~2675~
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身长大,肥白如瓠,时王陵见而怪其美士,乃言沛公,赦勿斩。遂从西入武关,至咸阳。沛公立为汉王,入汉中,还定三秦。陈馀击走常山王张耳,耳归汉,汉乃以张苍为常山守。从淮阴侯击赵,苍得陈馀。赵地已平,汉王以苍为代相,备边寇。已而徙为赵相,相赵王耳。耳卒,相赵王敖。复徙相代王。燕王臧荼反,高祖往击之。苍以代相从攻臧荼有功,以六年中封为北平侯,食邑千二百户。迁为计相,一月,更以列侯为主计四岁。是时萧何为相国,而张苍乃自秦时为柱下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苍又善用算律历,故令苍以列侯居相府,领主郡国上计者。黥布反亡,汉立皇子长为淮南王,而张苍相之。十四年,迁为御史大夫。

例句

从此几迁为计相,蓬莱三刻奏东巡。 李洞 赠长安毕郎中

典故
寄明珰
 
洛浦佩
 
陈思佩
 
洛浦明珰

相关人物
宓妃
 
曹植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洛神赋〉~898~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芳蔼,芳香晻蔼也。《楚辞》曰:建雄虹之采旄。又曰:辛夷车兮结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尔雅曰:岸上曰浒。郭璞曰:厓上地也。毛诗曰:在河之浒。毛苌曰:浒,水厓也。汉书音义,应劭曰:濑,水流沙上也。傅瓒曰:濑,湍也。本草曰:黑芝一名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毛诗曰:子无良媒。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脩,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要,屈也。佳人信脩整,习礼谓立德,明诗谓善言辞。古人指水为信,如有如白水之类也。珶,玉也,徒帝切。潜渊,谓所居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神仙传曰:切仙一出游于江滨,逢郑交甫,交甫不知何人也,目而挑之,女遂解佩与之。交甫行数步,空怀无佩,女亦不见。尔雅曰:犹如麂,善登木。此兽性多疑虑,常居山中。忽闻有声,则恐人来害之,每预上树,久久无度复下,须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决者称犹焉。一曰:陇西俗谓犬子,随人行,每预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言犹豫也。狐之为兽,其性多疑,每渡冰行且听且渡。故疑者称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傍徨。神光离合,乍阴乍 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褂之猗靡兮,翳脩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亡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典故
玉树连
 
琼树倚
  
身倚玉
  
蒹葭琼树
 
偎琼树

相关人物
夏侯玄
 
曹睿(魏明帝)
 
毛曾


《世说新语》下卷上《容止》
「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志》曰:「玄为黄门侍郎,与毛曾并坐。玄甚耻之,曾说形于色。」
《三国志》卷九〈魏书·夏侯尚·(子)夏侯玄〉~295~
玄字太初。少知名,弱冠为散骑黄门侍郎。尝进见,与皇后弟毛曾并坐,玄耻之,不悦形之于色。明帝恨之,左迁为羽林监。正始初,曹爽辅政。玄,爽之姑子也。累迁散骑常侍、中护军。

例句

共济已惊依玉树,随流还许醉金觞。 刘威 晚春陪王员外东塘游宴

小小豫章甲,纤纤玉树姿。 孟郊 子庆诗

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 李昌符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

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 李端 慈恩寺怀旧

若教亲玉树,情愿作蒹葭。 李群玉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露重金泥冷,杯阑玉树斜。 李贺 答赠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杜甫 饮中八仙歌

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 杨凝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

倚玉翻成难,投砖敢望酬。 卢纶 卧病寓居龙兴观枉冯十七著作书知罢摄洛阳赴缑氏因题十四韵寄冯生并赠乔尊师

醉来倚玉无馀事,目送归鸿笑复歌。 钱起 仲春宴王补阙城东小池

皇枝双玉树,吏道二梅仙。 钱起 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惟伯与仲有令誉因美之)

楚山清洛两无期,梦里春风玉树枝。 鲍溶 寄薛膺昆季

典故
閒情赋
 
渊明赋闲情

相关人物
陶潜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十一〈陶潜·闲情赋〉~2096~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并因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典故
劫火烧
 
昆明劫
    
昆池灰
  
劫沙
 
胡僧识
  
寒灰劫尽
 
劫灰池
 
劫未成灰
 
昆池劫墨
 
辨沈灰
 
灰劫昆明
  
劫石成灰
  
昆明事
 
池辨烧灰
 
黑土成灰
   
昆明出劫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一《汉洛阳白马寺竺法兰》
「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以问东方朔,朔云不委,可问西域人。后法兰既至,众人追以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
《搜神记》卷十三~98~
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曰:「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入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馀也。」乃知朔言有旨。

简释

劫灰:喻灾难后的遗迹。唐韩偓《寄禅师》:“劫灰聚散铁辎墨,日御奔驰茧栗红。”


例句

下辇登三袭,褰旒望九垓。林披馆陶榜,水浸昆明灰。 刘宪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劫灰难问理,岛树偶知名。 朱庆馀 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

劫尽灰犹识,年移石故留。 李乂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留欢若可尽,劫石乃成灰。 李白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自有归期在,劳君示劫灰。 李端 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李贺 秦王饮酒

别访栖禅侣,相期语劫沙。 李频 书怀

是法从生有,修持历劫尘。 李频 题栖云寺立上人院

凤纪编生日,龙池堑劫灰。 杜甫 千秋节有感二首之一

移栽北辰不可得,时有西域胡僧识。 杜甫 海棕行

世尘徒委积,劫火定焚烧。 卢纶 题念济寺晕上人院

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 郑愔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韩偓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

劫灰聚散铢锱黑,日御奔驰茧栗红。 韩偓 寄禅师

典故
解明珰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洛神赋〉~900~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唐·李善注引服虔《通俗文》曰:「耳珠曰珰。」
典故
金狄移

相关人物
曹睿(魏明帝)


《三辅黄图》卷三〈建章宫·神明台〉
《庙记》曰:「神明台,武帝造,祭仙人处。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
《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0~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是岁,徙长安诸钟簴、骆驼、铜人、承露盘。盘折,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

例句

金狄移灞岸,铜盘向洛阳。 王绩 过汉故城

典故
金人梦

相关人物
刘庄(汉明帝)


《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天竺传》
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像焉。楚王英始信其术,中国因此颇有奉其道者。后桓帝好神,数祀浮图、老子,百姓稍有奉者,后遂转盛。

例句

金人来梦里,白马出城中。 沈佺期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

典故 
陶靖节
 
陶彭泽
 
陶元亮
 
彭泽令
           
相关人物
陶潜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
宋征士陶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昭明文选》卷五十七〈诔下哀上·诔下·陶徵士诔〉
有晋徵士寻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指达。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愈见其默。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遂乃解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远。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絇纬萧,以充粮粒之费。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有诏徵为著作郎,称疾不到。春秋若干,元嘉四年月日,卒于寻阳县之某里。近识悲悼,远士伤情。冥默福应,呜呼淑贞!……若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有合谥典,无愆前志,故询诸友好,宜谥曰靖节征士。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陶潜〉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裋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义熙末,徵著作佐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例句

悬冠谢陶令,褫佩怀疏傅。 元晦 越亭二十韵

此尊可常满,谁是陶渊明。 元结 窊尊诗

野寺僧房远,陶潜引客来。 刘商 同徐城季明府游重光寺题晃师壁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刘商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诗情逸似陶彭泽,斋日多如周太常。 刘禹锡 答乐天戏赠

今来寄新诗,乃类陶渊明。 刘禹锡 酬湖州崔郎中见寄

歌逢彭泽令,归赏故园间。 孟浩然 秋登张明府海亭

归人须早去,稚子望陶潜。 孟浩然 赠王九

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 孟郊 隐士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崔峒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可惜陶潜无限酒,不逢篱菊正开花。 崔峒 题桐庐李明府官舍

已比子真耕谷口,岂同陶令卧江边。 张乔 七松亭

更欲栖踪近彭泽,香炉峰下结茅庐。 张蠙 赠江都郑明府

邑宰陶元亮,山家郑子真。 张谓 夜同宴用人字

不学陶公醉,无因奈别何。 戴叔伦 永康孙明府颋秩满将归枉路访别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李嘉祐 自常州远江阳途中作

潘郎今发白,陶令本家贫。 李嘉祐 送崔侍御入朝

何当陶渊明,远师劝倾杯。 李山甫 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

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李白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 李白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陶令忽相逢,问我将何事。 李白 江上答崔宣城

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 李白 赠崔秋浦三首之一

何惭宓子贱,不减陶渊明。 李白 赠闾丘宿松

安石还须起,泉明不得归。 李端 冬夜集张尹后阁

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 李端 和张尹忆东篱菊

正是月明夜,陶家见远公。 李端 夜寻司空文明逢深上人因寄晋侍御

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李端 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

阮籍供琴韵,陶潜馀秫田。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莫作隳官意,陶潜未必贤。 李端 晚游东田寄司空曙

谢客才为别,陶公已见思。 李端 赠岐山姜明府

板桥寻谢客,古邑事陶公。 李端 送夏中丞赴宁国任

惠远纵相寻,陶潜祗独酌。 李端 长安书事寄薛戴

借问陶渊明,何物号忘忧。 李群玉 雨夜呈长官

阮公惟饮酒,陶令肯羞贫。 李颀 送乔琳

使印星车适旧游,陶潜今日在瀛洲。 李频 送罗著作两浙按狱

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 杜甫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 杜甫 石柜阁

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杜甫 遣兴五首之三

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武元武 秋怀奉寄朱补阙

路通元亮宅,门对子云居。 牟融 题朱庆余闲居四首

谁知彭泽意,更觅步兵那。 王绩 赠学仙者

莱子多嘉庆,陶公得此生。 皇甫冉 与张諲宿刘八城东庄

虽在风尘裹,陶潜身自闲。 皇甫冉 送朱逸人

素高陶靖节,今重楚先贤。 皎然 哭吴县房耸明府

陶潜见社无妨醉,殷浩谭经不废吟。 皮日休 奉和鲁望寒夜访寂上人次韵

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 卢照邻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心许陶家醉,诗逢谢客呈。 卢纶 春日过李侍御

二职亚陶公,归程与梦同。 卢纶 送元赞府重任龙门县

谢守通诗宴,陶公许醉过。 卢纶 送宁国夏侯丞

素舸载陶公,南随万里风。 卢纶 送陈明府赴萍县

荷衣半破带莓苔,笑向陶潜酒瓮开。 秦系 山中赠诸暨丹丘明府

陶家岂是无诗酒,公退堪惊日已曛。 章碣 夏日湖上即事寄晋陵萧明府

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罗隐 登高咏菊尽

恭侯有遗躅,何事学泉明。 耿湋 奉和元丞秋忆终南旧居

且共衔杯酒,陶潜不得归。 耿湋 立春日宴高陵任明府宅

陶家旧日应如此,一院春条绿绕厅。 薛能 折杨柳十首之九

陶公缘绿醑,谢傅为苍生。 裴夷直 奉和大梁相公重九日定中宴会之什

更恋陶彭泽,无心议去官。 许浑 晨至南亭呈裴明府

唯闻陶靖节,多在醉乡游。 许浑 送林处士自闽中道越由霅抵两川

饱食鲙鱼榜归楫,待君琴酒醉陶公。 许浑 酬郭少府先奉使巡涝见寄兼呈裴明府

却笑陶元亮,何须忆醉眠。 贾岛 送南康姚明府

何须觅陶令,乘醉自横琴。 赵嘏 经无锡县醉后吟

若教靖节先生见,不肯更吟归去来。 赵嘏 赠桐乡丞

五柳逢秋影渐微,陶潜恋酒不知归。 赵嘏 赠王明府

靖节何须彭泽逢,菊洲松岛水悠溶。 赵嘏 题昭应王明府溪亭

陶潜虽理邑,崔烈徒台衡。 邵谒 送徐群宰望江

朝来相忆访蓬荜,只谓渊明犹卧疾。 钱起 哭曹钧

宁辞园令秩,不改渊明调。 钱起 罢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二首之一

渊明遗爱处,山芥绿芳初。 钱起 蓝上采石芥寄前李明府

稚子只思陶令至,文君不厌马卿贫。 钱起 送褚大落第东归

陶令南行心自永,江天极目澄秋景。 钱起 送马明府赴江陵

渊明醉乘兴,闲门秪掩扉。 钱起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

宁学陶潜空嗜酒,颓龄舍此事东菑。 钱起 锄药咏

稍觉渊明归思远,东皋月出片云还。 钱起 题张蓝田讼堂

还闻拟结东林社,争奈渊明醉不来。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

靖节高风不可攀,此巾犹坠冻醪间。 陆龟蒙 漉酒巾

渊明不待公田熟,乘兴先秋解印归。我为馀粮春未去,到头谁是复谁非。 陆龟蒙 自遣诗三十首之十七

我醉卿可还,陶然似元亮。 陆龟蒙 记事

往往枕眠时,自疑陶靖节。 陆龟蒙 酒床

陶令多真意,相思一解颜。 灵一 酬陈明府舟中见赠

陶潜岂是铜符吏,田凤终为锦帐郎。 韦庄 九江逢卢员外

陶潜政事千杯酒,张翰生涯一叶舟。 韦庄 江边吟

狂歌好爱陶彭泽,佳句唯称谢法曹。平生乐事多如此,忍为浮名隔千里。 韩翃 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

闻道泉明居止近,篮舆相访为淹留。 韩翃 送客归江州

莫起陶潜折腰叹,才高位下始称贤。 黄滔 赠郑明府

闲行闲坐藉莎烟,此贤堪思二古贤。陶靖节古彭泽畔,贺知章在镜池边。 齐己 塘上闲作

秾低似中陶潜酒,软极如伤宋玉风。 齐己 折杨柳词四首之三

典故
镜奁换
 
妆奁暂开

相关人物
刘庄(汉明帝)


《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光烈阴皇后纪》
明帝性孝爱。追慕无已。十七年正月,当谒原陵,夜梦先帝、太后如平生欢。既寤,悲不能寐,即案历,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其日,降甘露于陵树,帝令百官采取以荐。会毕,帝从席前伏御床,视太后镜奁中物,感动悲涕,令易脂泽装具。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焉。

例句

镜奁换粉黛,翠羽犹葱胧。 杜甫 往在

只有朝陵日,妆奁一暂开。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漢語大詞典》:昭君
汉 南郡 秭归 (今属 湖北省 )人,名 嫱 ,字 昭君 晋 避 司马昭 讳,改称为 明君 ,后人又称 明妃 。 元帝 宫人。 竟宁 元年, 匈奴 呼韩邪 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以结和亲,她自请嫁 匈奴 。入 匈奴 后,被称为 宁胡閼氏 。生一男。 呼韩邪 死,其前阏氏子代立, 成帝 又命她从胡俗,复为后单于的阏氏。生二女。卒葬于 匈奴 。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南有 昭君 墓,世称青冢。她的故事成为后来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参阅汉书·元帝纪《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
《國語辭典》:明妃  拼音:míng fēi
汉元帝宫人王嫱。参见「王嫱」条。
《國語辭典》:昭君怨  拼音:zhāo jūn yuàn
1.乐曲名。为古琴曲。描述汉代王昭君出塞和番的故事。全曲的曲调性甚强,乐句整齐,节奏规律,有歌舞曲的特徵。
2.词牌名。属双调。为叙述汉代王昭君出塞和番的故事。也称为「洛妃怨」、「一痕沙」、「宴西园」。
《國語辭典》:河阳(河陽)  拼音:hé yáng
1.阳,山之南、水之北。河阳泛指河水之北。《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二》:「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2.地名。春秋晋邑,在今河南省孟县西。《文选。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3.晋朝潘岳曾任河阳县令,故后多以河阳指称潘岳。唐。王维为人祭李舍人文〉:「名高江夏之童,貌夺河阳之美。」
《國語辭典》:河阳一县花(河陽一縣花)  拼音:hé yáng yī xiàn huā
晋朝潘岳曾任河阳(今河南省孟县西)县令,于县城内遍植桃李花,传为美谈。宋。叶庭圭《海录碎事。卷一二。臣职部下。县令门》:「河阳一县花:潘岳为河阳令,种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后借写花美。北周。庾信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漢語大詞典》:潘安县(潘安縣)
古代 河阳县 的别称。 晋 潘岳 (字 安仁 )曾为 河阳 令,故称。 唐 杜甫 《花底》诗:“恐是 潘安县 ,堪留 卫玠 车。” 仇兆鳌 注:“ 晋 潘安仁 为 河阳 令,县皆树花。”参见“ 潘令 ”、“ 潘安 ”。
分類:潘岳安仁
《漢語大詞典》:潘岳花
见“ 潘花 ”。
《漢語大詞典》:潘花
据 晋 潘岳 《闲居赋》载, 潘岳 曾为 河阳令 ,于县中满种桃李,后因以“潘花”为典,形容花美,或称赞官吏勤于政事,善于治理。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 陶 柳应慙弱, 潘 花只竞红。”亦作“ 潘岳花 ”。 清 孙枝蔚 《赠钱塘县丞季孚公》诗:“颇胜 长江 簿,即看 潘岳 花。”
《漢語大詞典》:潘花
据 晋 潘岳 《闲居赋》载, 潘岳 曾为 河阳令 ,于县中满种桃李,后因以“潘花”为典,形容花美,或称赞官吏勤于政事,善于治理。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 陶 柳应慙弱, 潘 花只竞红。”亦作“ 潘岳花 ”。 清 孙枝蔚 《赠钱塘县丞季孚公》诗:“颇胜 长江 簿,即看 潘岳 花。”
《漢語大詞典》:花县(花縣)
晋 潘岳 为 河阳 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见白孔六帖卷七七。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 唐 李贺 《春昼》诗:“ 平阳 花坞, 河阳 花县。” 明 阮大铖 《燕子笺·入幕》:“连营刁斗月如霜……花县接壶浆,蹔得与故人欢畅。” 清 吴伟业 《赠昆令王莘云尊人杏翁》诗:“快马柳城常命酒,软舆花县暂闻琴。”参见“ 河阳一县花 ”。
《國語辭典》:河阳一县花(河陽一縣花)  拼音:hé yáng yī xiàn huā
晋朝潘岳曾任河阳(今河南省孟县西)县令,于县城内遍植桃李花,传为美谈。宋。叶庭圭《海录碎事。卷一二。臣职部下。县令门》:「河阳一县花:潘岳为河阳令,种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后借写花美。北周。庾信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漢語大詞典》:倚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魏明帝 使后弟 毛曾 与 夏侯玄 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案此言二人品貌极不相称。后以“倚玉”谓高攀或亲附贤者。 唐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登龙有直道,倚玉阻芳筵。” 唐 韩愈 《和席八十二韵》:“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 唐 黄滔 《元薛推先辈启》:“虽惭陋质,粗抱丹心。既得地以戴丘,倍推诚而倚玉。” 明 李贽 《雨后访段严庵禅室兼怀焦弱侯旧友》诗之二:“兴来聊倚玉,老去欲抽簪。”
《国语辞典》:蒹葭倚玉树(蒹葭倚玉树)  拼音:jiān jiā yǐ yù shù
低贱的芦荻倚著高贵的玉树。比喻两个品貌、地位极不相称的人相处在一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
《漢語大詞典》:劫尘(劫塵)
亦作“刧尘”。亦作“刼尘”。
(1).凡尘,人世。 清 黄宗羲 《陈定生先生墓志铭》:“贞元朝士无多,劫尘冷落。” 清 洪升 《长生殿·闻乐》:“药捣长生离刼尘,清妍面目本来真。”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轶事一》:“觉当时尚有秋水一泓,兹则尽成平陆,亦刧尘之小变也夫。”
(2).谓兵火战乱之馀烬。 元 耶律楚材 《过沁园有感》诗:“垣頽月榭经兵火,草没诗碑覆劫尘。”
《漢語大詞典》:劫后灰(劫後灰)
亦作“刧后灰”。 劫后所剩的灰烬。 苏曼殊 《为调筝人绘像》诗:“湘弦洒遍胭脂泪,香火重生刧后灰。”
《漢語大詞典》:劫火
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
(1).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唐 张乔 《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 终南 在,应随劫火烧。” 宋 李纲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刧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晋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还随刦火烟。” 清 龚自珍 《忏心》诗:“佛言刼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释子又常谓 东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 康 昭 二明楼,并遭劫火亡。” 清 纳兰性德 《南歌子·古戍》词:“何年劫火賸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 龙堆 。”
《國語辭典》:劫灰  拼音:jié huī
1.劫火烧剩的灰烬。古印度人认为世界将毁坏时,劫火出现,烧毁一切,世界都成灰烬。唐。李商隐 寄恼韩同年二首时韩住萧洞诗:「年华若到经风雨,便是胡僧话劫灰。」
2.战争烧杀后,残存的东西。
分類:劫火
《漢語大詞典》:昆明劫灰
见“ 昆明灰 ”。
《漢語大詞典》:昆明灰
劫火的馀灰。后以指战乱。 北周 庾信 《奉和阐弘二教应诏》:“无劳问待詔,自识 昆明 灰。” 倪璠 注引三辅黄图:“ 武帝 初,穿 昆明池 ,得黑土。帝问 东方朔 , 朔 曰:‘ 西域 胡人知之。’乃问胡人,胡人曰:‘烧劫之餘灰也。’”亦作“ 昆明劫灰 ”。 元 王士熙 《骊山宫图》:“月中人去青山在,始信 昆明 有劫灰。” 清 钱谦益 《和高中丞平仲乘城记事》之五:“请看 襄 雒 新烽火,还道 昆明 旧劫灰。”
分類:劫火战乱
《漢語大詞典》:昆明灰
劫火的馀灰。后以指战乱。 北周 庾信 《奉和阐弘二教应诏》:“无劳问待詔,自识 昆明 灰。” 倪璠 注引三辅黄图:“ 武帝 初,穿 昆明池 ,得黑土。帝问 东方朔 , 朔 曰:‘ 西域 胡人知之。’乃问胡人,胡人曰:‘烧劫之餘灰也。’”亦作“ 昆明劫灰 ”。 元 王士熙 《骊山宫图》:“月中人去青山在,始信 昆明 有劫灰。” 清 钱谦益 《和高中丞平仲乘城记事》之五:“请看 襄 雒 新烽火,还道 昆明 旧劫灰。”
分類:劫火战乱
《国语辞典》:昆池劫灰  拼音:kūn chí jié huī
传说汉武帝凿昆明池,挖出许多黑土,有西域高僧说这黑土是世界将尽时,劫火灼烧所留下的馀灰。见汉。无名氏《三辅黄图。卷四。汉昆明池》。后用以喻灾难的遗迹。
《漢語大詞典》:池灰
三辅黄图·池沼:“ 武帝 初穿池得黑土。帝问 东方朔 , 东方朔 曰:‘ 西域 胡人知。’乃问胡人,胡人曰:‘劫烧之餘灰也。’”后因以“池灰”指兵火毁坏后的残迹。 唐 章孝标 《次韵和光禄钱卿》之一:“废兴今古事,何必叹池灰。”
分類:兵火毁坏
《漢語大詞典》:灰劫
(1).佛教语。指大三灾中火劫后的余灰。 唐 杜甫 《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药囊亲道士,灰劫问胡僧。” 宋 米芾 《山光寺》诗:“仙来石畔怀灰劫,鹤语池边劝后生。”
(2).指被兵火毁坏后的残迹。 清 叶燮 《集吴天章传清堂感旧限红字》:“忽惊灰劫餘芳砌,重愴 山阳 拭槁桐。”
《漢語大詞典》:元亮
晋 诗人 陶潜 字 元亮 ,曾任 彭泽 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后常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 宋 范成大 《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之一:“ 元亮 折腰嘻已久,故山应有欲芜田。” 明 陈所闻 《驻马听·宿栖霞寺翠微庵》曲:“无缘捉尘对 支郎 ,空劳载酒来 元亮 。”
《國語辭典》:彭泽(彭澤)  拼音:péng zé
1.湖泊名。在江西省北部。即今鄱阳湖。简称为「彭泽」。
2.县名。参见「彭泽县」条。
《国语辞典》:彭泽宰(彭泽宰)  拼音:péng zé zǎi
彭泽县的地方官。指晋陶渊明。用以比喻清雅之人。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诗:「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唐。卢照邻〈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诗:「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
《漢語大詞典》:泉明
指 晋 陶渊明 。 渊明 为 彭泽 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见《晋书·隐逸传·陶潜》。后遂借指欲作归隐之计的县令。 唐 李白 《送韩侍御之广德》诗:“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 泉明 。” 王琦 注:“野客丛书:‘海録碎事谓 渊明 一字 泉明 , 李白 诗多用之。不知称 渊明 为 泉明 者,盖避 唐高祖 讳耳。犹 杨渊 之称 杨泉 ,非一字 泉明 也。’齐东野语:‘ 高祖 讳 渊 ,渊字尽改为泉。’”
《漢語大詞典》:渊明(淵明)
深远明达。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分類:深远明达
《漢語大詞典》:陶令
指 晋 陶潜 。 陶潜 曾任 彭泽 令,故称。 元 赵孟俯 《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无酒难供 陶令 饮,从人皆笑 酈生 狂。” 毛泽东 《登庐山》诗:“ 陶令 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 里可耕田?”
分類:陶潜彭泽
《漢語大詞典》:陶公
(1).指 晋 陶侃 。晋书·陶侃传:“尚书 梅陶 与亲人 曹识 书曰:‘ 陶公 机神明鉴似 魏武 ,忠顺勤劳似 孔明 , 陆抗 诸人不能及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陶公 性检厉,勤於事。” 唐 李商隐 《潭州》诗:“ 陶公 战舰空滩雨, 贾傅 承尘破庙风。”
(2).指 陶安公 。传说中的神仙。 汉 刘向 列仙传·陶安公:“ 陶安公 者, 六安 铸冶师也。” 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 陶公 矍鑠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
(3).指 唐 陶沔 。 唐 开元 末, 陶沔 与 李白 、 孔巢父 、 韩準 、 裴政 、 张叔明 居 泰安府 徂徕山 下之 竹溪 ,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 唐 李白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诗:“ 陶公 有逸兴,不与常人俱。筑臺像半月,迥向高城隅。” 王琦 题注:“山东通志: 半月臺 ,在旧 单县 城东北隅,相传 陶沔 所筑。”
(4).指 晋 陶潜 。 南朝 梁 萧统 《十二月启·南吕八月》:“既传 苏子 之书,更汎 陶公 之酌。” 唐 李白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诗:“恭陪竹林宴,留醉与 陶公 。” 明 高启 《因病不饮》诗:“斯味 禹 所恶,摄生笑无功。从此便可止,赋诗继 陶公 。”按, 陶潜 有《止酒》诗。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 陶公 以名臣之后,际易代之时,欲言难言,时时寄託,不独《咏荆軻》一章也。”
《漢語大詞典》:陶家
(1).谓烧制陶器与从事稼穑。家,通“ 稼 ”。大戴礼记·五帝德:“﹝ 帝舜 ﹞ 蟜牛 之孙, 瞽叟 之子也,曰 重华 。好学孝友,闻于四海,陶家事亲,宽裕温良。” 王聘珍 解诂:“‘家’当为‘稼’。孟子曰:‘自耕稼陶渔。’”
(2).烧制陶器的人。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 广州 陶家皆作土锅鑊,烧熟,以土油之,其洁浄则愈于铁器,尤宜煮药。”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陶埏:“凡陶家为缶属,其类百千。大者缸瓮,中者鉢盂,小者瓶罐。”
(3).指 晋 诗人 陶潜 。 唐 司空图 《杨柳枝》词:“ 陶 家五柳簇衡门,还有高情爱此君。” 唐 薛能 《折杨柳》诗之九:“众木犹寒独早青,御沟桥畔 曲江亭 , 陶 家旧日应如此,一院春条满遶厅。” 唐 皎然 《酬乌程杨明府华雨后小亭对月见呈》:“夜凉喜无讼,霽色摇閒情。暑退不因雨, 陶 家风自清。”参见“ 陶叟 ”。
《漢語大詞典》:陶叟
指 晋 陶潜 。 明 高启 《初开北窗晚酌》诗:“幽怀悟澹泊,末事辞纷揉。更拟长夏眠,风期结 陶叟 。”
分類:陶潜
《國語辭典》:陶渊明(陶淵明)  拼音:táo yuān míng
人名。指晋朝文人陶潜。参见「陶潜」条。
《国语辞典》:陶潜(陶潜)  拼音:táo qián
人名。(西元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陶侃的曾孙,一名渊明,字元亮,安贫乐道,尝作〈五柳先生传〉以自比,世称「靖节先生」,诗名尤高,堪称古今隐逸诗人的宗师。
《漢語大詞典》:靖节(靖節)
见“ 靖节徵士 ”。
《漢語大詞典》:靖节先生(靖節先生)
见“ 靖节徵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