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78,分179页显示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1  42  43  4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徐陟(光明、公用、公明 )
易著明(晦之 )
林殆庶(希颜 )
王允明
明镐(化基 文烈 )
王明
曹克明(尧卿 )
孙复(明复 世称 泰山先生 )
刘娥( 章献明肃皇后、章献皇后、章献皇太后 )
刘明恕
王克明(克明 )
郑向(公明 )
李柬之(公明 )
张明
贾昌朝(子明 魏国公、许国公 文元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光明,一字公用。少有文名。真宗大中祥符进士。累官以朝奉郎判永州。尝作《白马谣》励守边者。
全宋诗
徐陟,字公明,浦城(今属福建)人。年未冠,孙何上其奏议五十卷,召试,会有家难,不赴。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进士(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一五)。仁宗天圣间以朝奉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权判永州军事(清嘉庆《湖南通志》卷二七一《艺文志》一七、卷二一○《金石》一三)。
全宋文·卷三二八
徐陟,字光明,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大中祥符二年进士及第,天圣中,以朝奉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权永州军事判官。见雍正《福建通志》卷四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袁州宜春人,字晦之。博学精声律。累被乡荐,与石延年为诗友。真宗天禧二年,赐三班奉职。官终左班殿直。
林殆庶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闽县人,字希颜。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累官秘阁校理、知明州。醇懿孝友,时人重之。
王允明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四
王允明,大中祥符四年任河东路劝农使,七年为比部员外郎。天禧四年至乾兴元年知扬州。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三之一八,《北宋经抚年表》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9—1048 【介绍】: 宋密州安丘人,字化基。真宗大中祥符间进士。为蕲州防御推官。仁宗时,历京东、益州、陕西、河东转运使。入知开封府。以河北宣抚副使协同文彦博平定贝州王则起事,擢权三司使。庆历八年,拜参知政事。卒谥文烈。
全宋文·卷三六六
明镐(九八八——一○四八),字化基,密州安丘(今山东安丘)人。中进士第,补蕲州防禦推官。真宗崩,改大理寺丞,为秦州节度推官、益州录事参军、益州通判。明道初,为开封府推官。继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转运使。宝元二年为益州路转运使。康定元年为陜西转运使。继知陕州,为河东都转运使。庆历初知并州,改知成德军,入知开封府。王则叛,为体量安抚使。庆历八年四月拜参知政事,六月以疽发背而卒,享年六十。著有《真颂》、《六冗书》。《宋史》卷二九二有传。
王明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二七
王明,天禧中为秘阁楷书,充翰林书艺。仁宗即位,授待诏。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七。
曹克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雅州百丈人,字尧卿。曹光实从子。喜兵法,善骑射,补为衙内都虞候。光实战没,秘不发丧,潜入敌中,获光实尸以还。李顺陷雅州,克明募众万人收复之。擢西头供奉官、黎州兵马监押。平邓绍、王珂,为温、台等七州都巡检使。真宗景德中知邕州,招附蛮洞,平定陈进,迁江、淮、两浙都大提举,知辰州。大中祥符九年,徙宜、融等十州都巡检使兼安抚使,降抚水蛮。历知桂、滁、鼎、邕、登、舒、邵诸州,复徙鼎州卒。
全宋文·卷三一七
曹克明,字尧卿,雅州百丈(今四川名山东北)人。喜兵法,善骑射。从父光实战殁,潜入敌中,护其尸以还,葬京师,由是显名。李顺反,陷雅州,募数万人收复之,擢西头供奉官、黎州兵马监押,权邛州驻泊巡检。景德中知邕州。抚水蛮叛,徙宜、融等十州都巡检使兼安抚使。后迁西上閤门使,历知登、舒、邵州,复徙鼎州,卒。见《宋史》卷二七二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2—1057 【介绍】: 宋晋州平阳人,字明复。举进士不第,遂退居泰山,研学《春秋》,世称泰山先生,石介等皆师事之,李迪以弟女妻之。范仲淹、富弼荐其经术,除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召为迩英阁祗候说书。以讲说多异先儒,出为州县佐官。复召入,累迁殿中丞。有《春秋尊王发微》、《孙明复小集》等。
全宋诗
孙复(九九二~一○五七),字明复,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举进士不第,退居泰山。治《春秋》,为时人推重,世称泰山先生,石介等皆师事之。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以范仲淹、富弼荐,除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屡迁殿中丞。嘉祐二年卒,年六十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七《孙明复先生墓志铭》)。《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孙复无诗集传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孙明复小集》载诗三首,今即以此影印本为底本,并从《古今岁时杂咏》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四○一
孙复(九九二——一○五七),字明复,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四举进士不第,退居泰山,学者称泰山先生。石介等皆师事之。因范仲淹、富弼言,除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为迩英阁祗候说书。后知长水县,签书应天府判官等,迁殿中丞。嘉祐二年卒。复治《春秋》,所论弃传(左传)从经,上祖陆淳,下开胡安国。宋以来出新意解《春秋》者,自复与刘敞始。著有《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存)、《睢阳子集》十卷。见欧阳修《孙明复墓志铭》及《宋史》卷四三二《儒林传》。

人物简介

简介
益州华阳(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真宗病重,朝政多由刘娥裁决。宋真宗病逝时,遗命刘娥为皇太后,权同听政,辅佐仁宗。仁宗即位时,年龄幼小,刘娥垂帘听政。听政期间,听从王曾和吕夷简等人建议,把天书随同真宗一起葬入永定陵,下令禁止兴建宫观,废除宫观使。设置谏院以了解下情,严惩贪污以澄清吏治,重视水利以发展农业,发行官交子以通天下之有无。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明恕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天圣元年(1023)任京东路转运使。
王克明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六七
王克明,景德间为同管勾客省閤门公事,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四之一九。又王审琦曾孙亦名克明,明道初为四方馆使、连州刺史,左降为左武卫大将军、寿州都监,景祐中复官,勾当皇城司,至西上閤门副使,见宋庠《元宪集》卷二○《王克明可四方馆使制》,《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二,《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一之四六、五七之三五,《宋史》卷二五○《王审琦传》。未知是否一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陈留人,字公明。登进士第。为大理评事。累迁度支员外郎、盐铁判官。出为两浙转运副使,疏润州蒜山漕河抵于长江,人以为便。复为盐铁判官,擢知制诰,使契丹。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有《开皇纪》。
全宋文·卷三二一
郑向(?——一○三六),字公明,开封陈留(今河南开封)人。景德四年中进士甲科,为大理评事,通判蔡州。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知濠州,徙蔡州。召试集贤院,除三司户部判官,修起居注。迁度支员外郎,为盐铁判官,出为两浙转运副使。疏润州蒜山漕河抵于江,人以为便。天圣末擢知制诰。景祐元年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三年四月卒。著有《五代开皇纪》三十卷。见《宋史》卷三○一本传、《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之八、《北宋经抚年表》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6—1073 【介绍】: 宋濮州人,字公明。李迪子。以献文召试,赐进士出身。通晓当朝典故。为馆阁校勘,累进直集贤院。仁宗时,历知荆南、河阳、澶州,判西京留司御史台。英宗即位,富弼荐其学行,复旧职,兼侍读。神宗时拜太子少保致仕,再迁少师。
全宋诗
李柬之(九九六~一○七三),字公明,濮州(今山东鄄城北)人。以献文召试,赐进士出身,为宣化军使,进直集贤院。历知邢、汉、庐、凤翔等州府,京东、陕西转运使、河北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知荆南、河阳、澶州,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英宗即位,为翰林侍读,未几以太子少保致仕。神宗熙宁六年卒,年七十八。《宋史》卷三一○有传。
全宋文·卷四七七
李柬之(九九六——一○七三),字公明,迪子,幽州(治今北京)人。少受知于寇准。献文召试,赐进士出身,仁宗时为馆阁校勘,宣化军使。进直集贤院、判吏部南曹、开封府推官、盐铁判官,历知邢、汉、庐州、凰翔府,京东、陕西转运使,擢侍御使知杂事。拜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知荆南、河阳、澶州,改集贤院学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英宗即位,富弼荐其学行,复旧职兼侍读,知通进银台司。治平四年以太子少保致仕。熙宁六年卒,年七十八。《宋史》卷三一○有传。
张明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大中祥符九年(1016)任邕州知州。天圣五年(1027)任登州知州。景祐二年(1035)任洺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8—1065 【介绍】: 宋开封人,祖籍真定获鹿,字子明。贾琰从孙。真宗天禧初,献文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国子监说书。仁宗朝,历崇政殿说书、天章阁侍讲、知制诰。累迁权御史中丞兼判国子监。时用兵西夏不利,上备边六事,多施行之。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四年,充枢密使。五年,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七年,罢相判大名府。英宗即位,徙凤翔节度使,进封魏国公。卒谥文元。博学善论说。有《群经音辨》、《通纪》、《本朝时令》、《奏议》及文集等。
全宋诗
贾昌朝(九九八~一○六五),字子明,开封(今属河南)人。真宗天禧元年(一○一七)赐同进士出身,补常州晋陵县主簿。累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仁宗庆历元年(一○四一),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三年,拜参知政事。四年,为枢密使。五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数与参知政事吴育争事,出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司、河北安抚使。嘉祐元年(一○五六),又兼侍中,寻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枢密使。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拜凤翔节度使、左仆射。二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卒,年六十八。谥文元。有文集三十卷,不传。事见宋王圭《华阳集》卷五六《贾昌朝墓志铭》,《宋史》卷二八五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四八一
贾昌朝(九九八——一○六五),字子明,真定获鹿(今河北鹿泉)人。天禧元年献颂,赐同进士出身,授晋陵主簿。历知宜兴、东明县。迁尚书礼部郎中、史馆修撰,擢知制诰、权判吏部流内铨兼侍讲,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次年,以工部侍郎充枢密使。五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仍兼枢密使。七年,出判大名府,移山南东道节度使。后除尚书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嘉祐元年,进封许国公。英宗即位,进封魏国公。治平二年卒,年六十八。著《群经音辨》十卷(今存本为七卷)、《春秋要论》十卷、《通纪》八十卷、《本朝时令》十二卷,奏议、文集各三十卷。见王圭《华阳集》卷三七《贾文元公昌朝墓志铭》,《宋史》卷二八五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