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913
典故
154
词典
1633
分类词汇
12
佛典
525
其它
2589
共4913,分328页显示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明教
明两
彰明
明效
明诗
妙明
明断
明备
斋明
景明
明了
目明
泉明
松明
明洁
《國語辭典》:
明教
拼音:
míng jiào
1.由摩尼教发展而成的秘密宗教组织。混合有道教、佛教等思想。尊张角为教祖,敬摩尼为光明之神,并崇拜日月。在五代、宋、元时,常被利用作为组织作乱的工具。最著名的有方腊之乱、王念经之乱。
2.高明的指教。《战国策。魏策一》:「寡人不肖,未尝得闻明教。今主君以赵王之诏,诏之敬以国从。」
分類:
高明
修明
摩尼教
明教
教育
指教
人言
言论
秘密
密宗
宗教
书札
组织
敬语
《國語辭典》:
明两(明兩)
拼音:
míng liǎng
明两原指易经中的离卦。离卦论象为日,日又有明之意。因离卦有上下二体,故称为「明两」。为两明前后相续之象。语出《易经。离卦。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后指帝王贤能可明照四方。《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王粲诗》:「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文选。谢瞻。张子房诗》:「明两烛河阴,庆宵薄汾阳。」唐。李善。注:「郑玄曰:『明两者,取君明上下以明德相承,其于天下之事,无不见也。』」
分類:
帝王
太子
离上
明前
前后
后相
相续
《漢語大詞典》:
彰明
(1).颁示;昭示。
《
司马法·仁本
》
:“其有失命乱常、背德逆天之时,而危有功之君,徧告于诸侯,彰明有罪。” 唐
李翱
《论李尚书事状》
:“虽有大罪,犹不忍彰明。”
(2).显豁,明显。 唐
元稹
《进田弘正碑文状》
:“不隐实功,不为溢美,文虽朴野,事颇彰明。” 鲁迅
《坟·论睁了眼看》
:“有时遇到彰明的史实,瞒不下,如 关羽 岳飞 的被杀,便只好别设骗局了。”
分類:
彰明
显豁
明显
昭示
《漢語大詞典》:
明效
明显的效果。
《
汉书·匈奴传赞
》
:“此则和亲无益,已然之明效也。” 三国 魏
曹植
《陈审举表》
:“ 伯乐 驰千里,明君致太平,诚任贤使能之明效也。” 清
端方
《请平满汉畛域密折》
:“又如驻 藏 使节,亦已采用 汉 人,凡此皆出自朝廷为地择人之权衡,亦隐示两族耦俱无猜之明效。”
分類:
明显
效果
《国语辞典》:
明诗(明诗)
拼音:
míng shī
明白诗的旨趣。《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羌习礼以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文选。史岑。出师颂》:「允文允武,明诗悦礼。」
分类:
明白
旨趣
《骈字类编》:
妙明
宋 韩驹
送东林圭老游闽五绝句 其四
诗如雪窦加奇峭,禅似云居更妙明。
《國語辭典》:
明断(明斷)
拼音:
míng duàn
明确的判断是非。《后汉书。卷三一。孔奋传》:「为政明断,甄善疾非。」《三国演义》第一二○回:「皓才识明断,堪为帝王。」
分類:
明确
清明
英明
公平
明白
辨别
果断
决断
别是
是非
判决
判决书
公正
判断
黎明
《漢語大詞典》:
明备(明備)
明确完备。 宋
苏洵
《衡论下·申法》
:“律令之所禁画一明备,虽妇人孺子皆知畏避。” 明
李东阳
《京都十景诗》
序:“今承平既久,民物繁庶,制度明备。”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上》
:“迹其学校规制,大略相同,而 德国 尤为明备。” 康有为
《〈日本杂事诗〉序》
:“简要,欲其易诵也;繁条,欲其明备也。”
分類:
明确
完备
《漢語大詞典》:
斋明(齋明)
谨肃严明。 明
李东阳
《西北备边事宜状》
:“臣愿陛下斋明治心,励精图治。” 清
曾国藩
《五箴·居敬箴》
:“儼恪斋明,以凝女命。女之不庄,伐生戕性。”
分類:
严明
《漢語大詞典》:
景明
宋 加南岳帝后之名号。
《
宋史·礼志五
》
:“﹝ 太平兴国 八年﹞又加上五岳帝后号。东曰 淑明 ,南曰 景明 ,西曰 肃明 ,北曰 靖明 ,中曰 正明 。”
分類:
南岳
《國語辭典》:
明了
拼音:
míng liǎo
1.清楚知道或了解。如:「你的意思我明了,就这样办吧!」元。王恽〈
送焦和之
〉:「祸福无端倚伏,问古今、几人明了?」
2.清晰、明白。《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下。华佗》:「鲁女生数说显宗时事,甚明了,议者疑其时人也。」
分類:
明了
明白
清楚
楚地
清晰
知道
懂得
《韵府拾遗 庚韵》:
目明
后汉书王常传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无遗恨
《漢語大詞典》:
泉明
指 晋 陶渊明 。 渊明 为 彭泽 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见
《晋书·隐逸传·陶潜》
。后遂借指欲作归隐之计的县令。 唐
李白
《送韩侍御之广德》
诗:“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 泉明 。” 王琦 注:“
《
野客丛书
》
:‘
《
海録碎事
》
谓 渊明 一字 泉明 , 李白 诗多用之。不知称 渊明 为 泉明 者,盖避 唐高祖 讳耳。犹 杨渊 之称 杨泉 ,非一字 泉明 也。’
《
齐东野语
》
:‘ 高祖 讳 渊 ,渊字尽改为泉。’”
分類:
陶渊明
彭泽
弃官
归隐
《國語辭典》:
松明
拼音:
sōng míng
松枝含脂,可燃烧用以代替烛火,称为「松明」。宋。
苏轼
〈
夜烧松明火
〉诗:「夜烧松明火,照室红龙鸾。」
分類:
松明
油脂
劈成
细条
照明
《漢語大詞典》:
明洁(明潔)
亦作“ 明絜 ”。
(1).清白;高洁。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
:“物忌坚芳,人讳明洁。”
(2).明净,洁净。 宋
沈括
《
梦溪笔谈·象数一
》
:“天气明絜,燥而无风,此之谓逆。”
《
红楼梦
》
第一回:“见着这块鲜莹明洁的石头,且又缩成扇坠一般,甚属可爱。”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
:“咬紧牙,一口气跑出两三里,头也不回,但是眼泪滴到他的衣襟上,已经冻成许多点明洁的冰花了。”
分類:
明洁
明净
清白
高洁
洁净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