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78,分179页显示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裴谓(士明 )
浑惟明
苏源明(弱夫 别称 苏预 预 )
于颀(休明 )
张志和(子同 玄真、元真子、烟波钓叟、烟波钓徒、玄真子、玄贞子 龟龄 志和 )
赵微明(别称 赵徵明 徵明 )
郭幼明
杨休明
殷佐明
刘昌(公明 南川郡王 )
严砺(元明 )
僧如会( 传明大师、传明塔号永际 )
崔述(元明 )
李叔明(别称 鲜于叔明 晋、晋卿 能吏 蓟国公 鲜于 襄 )
论惟明( 大 )
裴谓 朝代: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0—794 字士明,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礼部尚书裴宽子。少举明经。肃宗至德二载(757)官襄邓营田判官。史思明再陷洛阳后,授伪官。因全活宗室数百人,乱平后除太子中允。代宗时,历任虔、饶、庐、亳四州刺史。德宗建中初,贬阆州司马。贞元三年(787)拜吏部侍郎,后曾任兵部侍郎、河南尹。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字里不详。玄宗天宝末为永王李璘部将。肃宗至德元载(756)十二月,随李璘趋广陵。次年初,率兵攻吴郡采访使李希言,兵败后奔江宁。事迹见《旧唐书·永王璘传》。敦煌遗书伯三六一九录存浑惟明诗4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武功人,字弱夫。初名预。玄宗天宝进士。累官国子司业。安禄山陷京师,源明以病不受伪官。肃宗时擢知制诰,数陈时政得失。终秘书少监。善诗文,与杜甫、元结等友善。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4 字弱夫,初名预,避代宗讳改今名。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玄宗开元、天宝间进士及第,又中制举,尝任州县卑官,后迁太子谕德。累为东平太守、国子司业。尝为郑虔集取名《会稡》。至德间,荐元结于肃宗。安禄山陷京师,称病不受伪职。至德二载(757)擢为考功郎中、知制诰,乾元元年(758)正除中书舍人,入为翰林院学士,转秘书少监。代宗广德二年(764)卒。生平详见《新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一九。源明工文辞,有盛名于天宝间,雅善杜甫、郑虔、元结、梁肃。《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苏源明前集》2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三
源明。京兆武功人。初名预。字弱夫。天宝中进士。更试集贤院。累迁太子谕德。出为东平太守。召拜国子司业。安禄山陷京师。以病不受伪署。肃宗复两京。擢考功郎中知制诰。终秘书少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6—799 【介绍】: 唐河南人,字休明。初为京兆士曹参军,累迁京兆尹,为政烦碎。与元载厚善,载得罪,出为郑州刺史,徙河南尹。卢杞以其柔佞易制,荐为御史大夫。历迁大理卿、太子少保、工部尚书。被劾,以太子少师致仕。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三
颀字休明。河南人。累官京兆尹。徙河南尹。三迁工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30—约810 【介绍】: 唐婺州金华人,字子同。初名龟龄。年十六举明经。肃宗时待诏翰林,赐名志和。后坐事贬南浦尉。赦还,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善歌词,多写闲散生活,又能书画、击鼓、吹笛。其词今存《渔父》五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初名龟龄,字子同,号烟波钓徒,玄真子,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肃宗乾元、上元间游太学,登明经第,献策肃宗,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未几因事贬南浦尉。遇赦还,浪迹江湖,隐越州会稽多年。代宗大历九年(774)为湖州刺史颜真卿幕客,撰《渔歌子》词五首,真卿等和之。后不知去向,约未几卒。生平见颜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铭》、《新唐书》本传。工诗词,《渔歌子》(一称《渔父》)为早期文人词名作,“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尤传诵人口。宪宗曾写真求访。日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四年(穆宗长庆三年,823)作《和张志和〈渔歌子〉五首》,为日本填词开山。《全唐诗》存诗词9首。
唐诗汇评
张志和(约744-约773),始名龟龄,诏改志和。字子同,号玄贞子。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约于乾元年间明经擢第。曾献策肃宗,受赏识,命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寻贬南浦尉。得量移,不之任,乃归隐,自称“烟波钓徒”。志和善诗、画,与颜真卿、陆羽友善。有《太易》十五卷,《玄贞子》十二卷,又二卷。宪宗诏求访,已不能致。《全唐诗》存诗九首。
词学图录
张志和,生卒年待考。初名龟龄,字子同,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婺州金华人。能书画,善歌词,有《玄真子》,词存《渔父》五首。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
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始名龟龄。擢明经。以策干肃宗。特见赏重。待诏翰林。授金吾卫录事参军。赐今名。后以亲老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徵明。唐天水人。玄宗、肃宗朝人。工书能诗,诗格高古,元结录其诗三首入《箧中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一作赵徵明。天水(今属甘肃)人。隐于山颠水涯,为苦学贞士。事迹散见窦象《述书赋》注、《唐才子传》卷三《张众甫传》。孙望《箧中集作者事辑》有赵微明条。其诗吟咏性灵,陶陈衷素,诗格高古,元结录其诗3首入《箧中集》。《全唐诗》存诗3首。
唐诗汇评
赵微明,生卒年不详,或作赵徵明,误。天水(今甘肃天水西南)人。工书,窦暨《述书赋》称之。乾元三年,元结编沈千运等七人诗为《箧中集》,微明诗入选。《全唐诗》存诗三首。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同在一时(按指与张众甫同时)者,有赵微明、于逖、蒋涣、元季川,俱山颠水涯,苦学贞士。名同兰茝之芳,志非银黄之术,吟咏性灵,陶陈衷素,皆有佳篇,不能湮落。
《唐诗别裁》
(微明)见《箧中集》……沈千运以下诸诗,生趣独造,与元次山相近,故次山收入《箧中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3 【介绍】: 唐华州郑县人。郭子仪弟。为人谨慎无过,不工武艺,喜宾客宴饮,居家御众,皆得其欢心。以子仪故,终少府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虢州弘农人。代宗大历元年,任河西节度使,徙镇沙州,任伊西北庭节度使。固守西陲,以御吐蕃。陷吐蕃后遇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陈郡长平人。代宗初在当涂与李白游。历太子正字。大历八、九年间,在湖州,与颜真卿、皎然等过从唱和。又曾预撰《韵海镜源》。官至仓部郎中。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约于代宗宝应元年(762)在当涂,与李白过从。历太子正字。大历八、九年(773,774)在湖州,预撰《韵海镜源》,并参预真卿、皎然等数十人之联唱,结集为《吴兴集》10卷。后官至仓部郎中。事迹散见李白《酬殷佐明见赠五云裘歌》、颜真卿《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并序》、《元和姓纂》卷四。《全唐诗》存联句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汴州开封人,字公明。玄宗天宝末从张介然讨安禄山。刘玄佐为宣武节度使,擢昌左厢兵马使,以兵三千守宁陵,李希烈率兵五万攻之,不能克,加检校工部尚书。德宗贞元三年入朝,累迁四镇、北庭行营兼泾原节度使,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封南川郡王。守边十五年,边境安宁。卒年六十四,一说六十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3—809 【介绍】: 唐盐亭人,字元明。严震从祖弟。初为浮屠法,太守表为玄武尉,累除兴州刺史。德宗贞元十五年,拜山南西道节度使。贪沓苟得,士民不胜其苦。刘辟叛,以储备有素,进检校左仆射,节度东川,卒。
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二
砺字元明。少为浮屠法。从兄震荐。为兴州刺史检校尚书左仆射。领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四年卒。赠司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4—823 【介绍】: 唐僧。韶州始兴人。大历间止国一禅师门下,后归大寂法集。时禅客仰慕,蜂拥请问,室不能容,床榻为之陷折,时号“折床会”。后居长沙东寺,与相国崔群为师友。长庆间圆寂,敕谥传明大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韶州始兴人。大历八年。谒国一于径山后见大寂于是道德进。而名誉起矣。时丛林谓之折床会以其勤于坐禅。而床为之折也。未几出世。说法长沙之东寺。盖俗所谓夹山者。四方玄侣辐辏。大寂之风益振。相国崔公群以𧮂得罪宪宗南迁。为观察使。见会问曰。师于此事。自何而得。答曰见性得。会时方病眼。公因讥之曰。既去见性。其奈眼何。答曰性非眼见。病者非眼。公稽首谢之。仰山来参。会曰已相见了。更不用上来。仰曰。恁么相见莫不当否。会便闭却方丈门。仰归举似沩山。沩云寂子是什么心行。仰云若不恁么。争识得佗。长庆癸卯终于寺。寿八十。建塔寺之城南。及李公翱之廉问也。凡坟塔之近城者。命悉毁以全形胜。然独留会所葬塔。且曰庶几以别贤愚。谥传明塔号永际。镏膳部轲著文勤铭。
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如会。韶州始兴人也。大历八年止国一禅师门下。后归大寂法集。时禅客仰慕决求心要。僧堂之内床榻为之陷折。时号折床会。犹言凿佛床也。后徇请居长沙东寺焉。自大寂去世其法门鼎盛时无可敌。谚谓东寺为禅窟。断可知矣。时相国崔公群慕会之风来谒于门。答对浏亮辞咸造理。自尔为师友之契。初群与皇甫镈。议上宪宗尊号。因被镈搆出为湖南观察。闲豫归心于会也。至穆宗长庆癸卯岁终于寺。春秋八十。时井泉预枯异香馝馥。迁塔于城南。廉使李翱尽毁近城坟塔。唯留会所瘗浮图。以笔题曰。独留此塔以别贤愚矣。刘膳部轲著碑焉。敕谥传明大师。塔曰永际。亦呼所居为夹山和尚是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5—801 【介绍】: 唐博陵安平人,字元明。始为宫卫,迁蓝田尉,有嘉声。累迁侍御史,出佐寿、潭、洪三州,入为虞部员外郎。德宗十二年,除房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7 【介绍】: 即鲜于叔明。唐阆州新政人,字晋。本鲜于氏,世为右族。肃宗时,擢明经,累官洛阳令,招徕遗民,号能吏,迁京兆尹。历官东川节度使及遂、梓两州刺史。德宗建中初,以破吐蕃功,加检校户部尚书。德宗幸兴元,出家赀助军,悉衣币献宫掖,加太子太傅,封蓟国公。深恶道、佛不事生产,曾上言限定僧道名额,余皆还俗为民。帝善之。素豪侈,在蜀殖财,广置第舍田产。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四
叔明字晋卿。阆州新政人。本姓鲜于氏。擢明经。乾元中为司勋员外郎。累除太子右庶子。拜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移镇梓州。建中初检校户部尚书。迁左仆射。德宗幸兴元。出家赀助军。加太子太傅。封蓟国公。朝京师。拜尚书右仆射。贞元三年卒。谥曰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德宗建中中为庆州刺史。德宗出逃奉天,惟明以兵三千来赴,次泥泉,与朱泚兵相遇,还奉天,命统卫军。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7 先世为吐蕃(今西藏)大姓。其祖论弓仁,于武后圣历二年(699)归唐,玄宗开元间官至朔方副大使。论惟明于德宗建中间任庆州刺史。建中四年(783)朔方军乱,德宗奔奉天,乃与邠宁留后韩游瑰率兵3千赴难。授右金吾大将军。贞元二年(786),出为鄜坊观察节度使。次年卒。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九、《奉天录》卷四、《旧唐书·德宗纪》等。《奉天录》收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