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89,分173页显示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页
张季明
张景明
韦明扬
孟匡明(别称 孟匡朝 )
释慧明( 丹阳公 陈 )
僧明瓒(别称 懒瓒、懒残 大明禅师 )
萧昕(字 中明 懿 晋陵郡公、晋陵侯 )
崔明允
史思明(名 窣干 思明 归义王、范阳节度使 别称 应天皇帝 )
苏源明(字 弱夫 别称 苏预 名 预 )
僧利涉(号 明教大师 )
轩辕弥明
贺兰进明
蒋将明
其它辞典(续上)
叶慧明(字 德昭 )张季明
张景明
韦明扬
孟匡明(别称 孟匡朝 )
释慧明( 丹阳公 陈 )
僧明瓒(别称 懒瓒、懒残 大明禅师 )
萧昕(字 中明 懿 晋陵郡公、晋陵侯 )
崔明允
史思明(名 窣干 思明 归义王、范阳节度使 别称 应天皇帝 )
苏源明(字 弱夫 别称 苏预 名 预 )
僧利涉(号 明教大师 )
轩辕弥明
贺兰进明
蒋将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道士。括州括苍人,字德昭。三代为道士,有摄养占卜之术。唐初在世。玄宗开元初,因子叶法善贵,赠银青光禄大夫、歙州刺史,李邕为撰碑。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杜陵人。玄宗开元十八年,自右清道府率授湖州刺史。迁赵州刺史。后官华州刺史。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汉太丘长陈寔之后。晋永嘉南渡。曾祖仲文佐命于陈。封丹阳公。祖令双溪谷熟二县。考令兰陵。遂家焉。明则兰陵产也。丱岁舍父母出家。受具习律。叹曰。自神禹以功有天下。而刑戮滋生。伯成子高弃其诸侯以耕。而况我辈之学空寂者乎。纷纷诤论。一何至于此极哉。乃诣方岩究心法。天宝初。将游五台。会淮汴阻兵不果。仍筑兰若三所于宛陵之石门。先是其地苦虎狼之暴。俗尤嗜弋猎。自明以慈悲化摄。皆革心不相伤忤。五年戾止鱼陂。时有瑀公。神异僧也。见曰。南祖传教菩萨。来何晚也。他日与登鱼陂之颠。见东南有峰。秀拔可爱。因指以谓瑀公曰。告宿缘在兹。庶几其可得乎。八年诏天下度人。州将韦南金。举明高行。黑白状请。隶州之宁化道场。明辞。改隶佛川。即鱼陂所望之峰也。按郡志。地故梁吴筠宅也。昔有于青山之南。斸出古佛二躯。而水随以腾涌。由是其地得名。旁有吴王古祠。巫以祸福撼闾里。致血祭。明至泊舟祠下。风雨骤作。林木屋瓦飞折。顷之霁。一伟丈夫。前拜。谒受戒。且请徙道场其地。及道场之徙。偶获铜盘土中。盘底铭慧明字。建中元年正月十二日。示疾以逝。寿八十四。腊五十一。树塔于寺之西山。而葬灵舆焉。得法弟子。慧解慧敏如知。菩萨戒弟子。刺史卢幼平颜真卿。独孤问俗杜位裴清。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兴福篇第九之一
释慧明。俗姓陈氏。汉太丘长寔之后。世居颖川。永嘉南渡祖为司徒掾。曾祖仲文有佐命于陈封丹阳公。祖为双溪谷熟二县令。考为兰陵长。乃为兰陵人也。明母氏初感之日如持佛戒。足恶履于荤园口不尝于鲜器。神梦髣髴如闻法音。既而诞焉。年渐及丱方祈舍俗。父母偕听。至受具时即开元七年也。习学律藏尝谓人曰。昔者繁刑首作伯成子遁焉。吾虽不舍律仪而恶乎诤论纷纷。若心印心之法。至矣哉。乃西诣方岩顿开心地。天宝中有愿于清凉山。淮汴阻兵明即旋策与禅客遇同游宛陵。于上石门置兰若三所。有大[虥-儿+巾]来扰如抚尨焉。时荐饥。群盗欲至必号呼先告。往往有徵焉。先是此乡好弋猎。明化之皆焚罝网器仗矣。至天宝五年爰止乎鱼陂道场。有瑀公者。白土史宗之流。迹迩行辙世莫之识。始相见曰。南祖传教菩萨来何晚耶。他日同登鱼陂峰顶。见东南有山苍琅独秀。谓瑀公曰。吾与此山宿有缘矣。天宝八年有制度人。州将韦南金举高行黑白状。请隶名州中宁化道场。明固辞改隶佛川。即畴昔鱼陂所望之峰。梁吴均故宅之所。地志云。青山南掘得古佛二躯。莫知年代。获像之地灵泉涌起。因名佛川焉。泉侧有吴王古祠。风俗淫祀滥以牺牲。于是明夜泊庙间雷雨荐至林摧瓦飞。顷之雨收月在。见一丈夫容卫甚盛。明曰。居士生为贤人死为明神。奈何使苍生每被血食。岂知此事殃尔业耶。神曰。非弟子本意人自为之。礼忏再三。因与受菩萨戒。神欣然曰。师欲移寺。弟子愿舍此处永奉禅宫。后果移寺于祠侧。获铜盘之底。篆文有慧明二字焉。建中元年正月示疾。其日庭水春染山雨昼冥。猛虎绕垣悲啸而去。十二日奄然长往。春秋八十四。僧腊五十一。二月十二日建塔于寺西山焉传法弟子慧解慧敏如知三人也。若鹙子采菽之伦也。菩萨戒弟子刺史卢幼平颜真卿独孤问俗杜位裴清深于禅味。俾昼公为塔铭焉。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玄宗时禅僧。开元间至嵩山,师北宗僧普寂。后居衡山,性懒而食残,时称懒瓒,或懒残。然出言皆契佛理,时人或以为弥陀佛应身。天宝初,入南岳寺为执役僧。肃宗时,曾预言避居南岳之李泌将领取10年宰相,后果应验。卒谥大明禅师。《宋高僧传》卷一九、《祖堂集》卷三有传。《祖堂集》及《景德传灯录》卷三〇收其长篇歌行1首。北宋黄庭坚曾书此歌,明董其昌误断为王梵志作,《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初谒嵩山普寂禅师。得心法。寻游衡山。执役南岳寺。历二十年。未尝言劳苦。遂隐居石廪峰。以极道趣。李泌方年少读书。嗜静僻。尝筑室其地。不甚远。夜闻梵呗音。且往见之。正值瓒发牛粪火出芋以啖。而泌拜于前。瓒徐指炉旁地曰。可席此。因分半芋以啖之。无复他语。刺史岁脩祀事岳祠下。而颓石碍行路。石甚钜。遣里胥挽除之。役数百人。瓒悯其骚动。悉谢去。稍举足蹴之。转石抵山下。声若雷震。虎害颇众。瓒独坐召一大虎前伏。出尺箠使衔之曰。宜为吾痛鞭诸所害人者。大虎去。虎暴由是遂绝。世率称神异。卒谥大明禅师。有所著歌词。载传镫录。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释明瓒者。未知氏族生缘。初游方诣嵩山。普寂盛行禅法。瓒往从焉。然则默證寂之心契。人罕推重。寻于衡岩闲居。众僧营作我则晏如。纵被诋诃殊无愧耻。时目之懒瓒也。一说伊僧差越等夷。或随众斋餐。或以瓦釜煮土而食。云是弥陀佛应身。未知何證验之。一云好食僧之残食。故残也(残上声呼)或随逐之则时出言语皆契佛理。事迹难知。天宝初至南岳寺执役。尽专一寺之上。夜止群牛之下。曾无倦也。如是经二十年。相国邺公李泌。避崔李之害隐南岳。而潜察瓒所为。曰非常人也。听其中宵梵呗响彻山谷。李公情颇知音能辩休戚。谓瓒曰。经音悽怆而后喜悦。必谪堕之人时将去矣。候中夜李公潜往谒焉。望席门自赞而拜瓒。大诟仰空而唾曰。是将贼我。李愈加郑重。唯拜而已。瓒正发牛粪火出芋啖之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跪捧尽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李拜而退。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路极严忽中夜风雷而一峰颓下。其缘山蹬道为大石所拦。乃以数牛縻绊而挽之。又以数百人鼓噪以推之。物力竭而石愈固。更无他术。瓒曰。奚用如许繁为。我始去之。众皆大笑。瓒遂履石而动。忽转盘而下。声若震雷。山路既开。众僧礼而踊跃。一郡呼为至圣。太守奉如神明。瓒悄然乃怀去意。寺外虎豹忽尔成群。日有杀伤无由禁止。瓒曰。授我一小箠为尔驱除。众曰。大石犹可推虎豹当易制。遂与之荆梃。皆蹑后以观之。出门见一虎衔之而去。瓒既去矣。虎亦绝踪矣。李邺公于天宝末肃宗北巡至灵武即位。遣使访召。会泌自嵩颖奔赴行在所。帝喜用之俾掌枢务权逾宰相判广平王府司马事。肃宗曰。卿为朕师友。今父子三人资卿道义。寻为崔圆李辅国害其能。泌惧乞游衡岳。诏许之。绝粒数年。遂见瓒焉。后终居相位。一如瓒之悬记矣。敕谥大明禅师。塔存岳中云。神僧传·卷第七
懒残者。唐天宝初衡岳寺执役僧也。退食即收所馀而食。性懒而食残。故号懒残也。昼专一寺之工。夜止群牛之下。曾无倦色。已二十年矣。时邺侯李沙寺中读书。察懒残所为曰非凡物也。听其中宵梵唱响彻山林。李公情颇知音能辨休戚。谓懒残经音先悽惋而后喜悦。必谪堕之人。时将去矣。候中夜李公潜往谒焉。望席门通名而拜。懒残大诟仰空而唾曰。是将贼我。李公愈加谨敬。唯拜而已。懒残正拨牛粪火出。芋啖之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公捧承尽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公又拜而退。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甚严。忽中夜风雷而一峰颓下。其缘山磴道为大石所栏。乃以十牛縻绊以挽之。又以数百人鼓噪以推之。物力竭而石愈固。更无他途可以修事。懒残曰。不假人力我试去之。众皆大笑以为狂人。懒残曰。何必见嗤。试可乃已。寺僧笑而许之。遂履石而动。忽转盘而下。声若震雷。山路既开。寺僧皆罗拜。一郡皆呼至圣。刺史奉之如神。懒残悄然乃怀去意。寺外虎豹忽尔成群。日有杀伤无由禁止。懒残曰。授我箠为尔尽驱除之。众皆曰。大石犹可推虎豹当易制。遂与之荆挺。皆蹑而观之。才出门见一虎啣之而去。懒残既去虎亦绝踪。后李公果十年为相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9或702—791 【介绍】: 唐河南人,祖籍南兰陵,字中明。萧恢七世孙。少补崇文进士,玄宗时二举博学宏辞,累迁宪部员外郎,为哥舒翰掌书记。肃宗时,累迁秘书监,代宗时转国子祭酒。大历初出使回鹘,有折冲之功。德宗时,朱泚乱,昕徒步至奉天从帝,迁太子少傅。贞元初,兼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懿。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9—791 字中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开元十九年(731)首举博学宏词科,天宝初复举宏词,累迁左拾遗、宪部员外郎、起居郎,天宝十四载(755)为兵马元帅哥舒翰判官。萧宗至德年间任中书舍人,张巡亡,萧昕诔其行。迁礼部侍郎,知宝应二年、广德二年贡举。代宗永泰元、二年任国子祭酒。大历三年(768)以右散骑常侍充回鹘吊祭使。十二年迁工部尚书。德宗建中四年(783)拜太子少傅,封晋陵郡公。贞元五年(789)以太子少师致仕,七年夏卒,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懿。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五
昕字中明。河南人。少举崇文进士。再中博学宏词科。累迁左拾遗。哥舒翰为副元帅。辟掌书记。翰败。入蜀。累迁秘书监。代宗幸陕。转国子祭酒。大历初转工部尚书。封晋陵侯。德宗幸奉天。迁太子少傅。爵郡公兼礼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贞元七年卒。年九十三。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懿。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1 【介绍】: 唐宁夷州突厥族人,初名窣干,玄宗赐名思明。通六蕃语。与安禄山同乡里,长相善,俱为捉生将。后迁大将军。天宝中,以功累授平卢兵马使。禄山叛,使思明略定河北。安庆绪杀禄山称帝,思明复并其众归于唐,诏为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朝廷恐其变,使乌承恩密图之,事泄,思明再叛。肃宗乾元二年,僭号称大圣燕王于魏州,遂进兵援庆绪,解邺城之围。寻又杀庆绪等,并其众。还范阳,称大燕皇帝。以子史朝义攻陕,兵败,将诛而释之,后为朝义与其下所杀。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1 本名窣干,营州(今辽宁朝阳)宁夷州突厥杂种胡人。约生于中宗时。玄宗开元间在幽州,为折冲。天宝初,累功至将军、知平卢军事。十一载(752)迁北平太守。安禄山奏为平卢节度都知兵马使。十四载随安禄山叛,率军陷河北诸郡。次年,伪授范阳留后。肃宗至德二载(757)降唐,封归义王、范阳节度使。次年底复叛。乾元二年(759),潜称大圣周王。旋杀安庆绪,改国号大燕,自称应天皇帝。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史思明好作诗,但不知押韵。《全唐诗》存诗一首。另《安禄山事迹》卷下另存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武功人,字弱夫。初名预。玄宗天宝进士。累官国子司业。安禄山陷京师,源明以病不受伪官。肃宗时擢知制诰,数陈时政得失。终秘书少监。善诗文,与杜甫、元结等友善。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4 字弱夫,初名预,避代宗讳改今名。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玄宗开元、天宝间进士及第,又中制举,尝任州县卑官,后迁太子谕德。累为东平太守、国子司业。尝为郑虔集取名《会稡》。至德间,荐元结于肃宗。安禄山陷京师,称病不受伪职。至德二载(757)擢为考功郎中、知制诰,乾元元年(758)正除中书舍人,入为翰林院学士,转秘书少监。代宗广德二年(764)卒。生平详见《新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一九。源明工文辞,有盛名于天宝间,雅善杜甫、郑虔、元结、梁肃。《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苏源明前集》2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三
源明。京兆武功人。初名预。字弱夫。天宝中进士。更试集贤院。累迁太子谕德。出为东平太守。召拜国子司业。安禄山陷京师。以病不受伪署。肃宗复两京。擢考功郎中知制诰。终秘书少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西域人。结侣东游,遇玄奘得度。玄宗开元中住京兆大安国寺。时有韦玎请废释道二教,玄宗将从之,利涉抗言力争,事遂罢。后徙南阳龙兴寺。有《立法幢论》。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本西域天竺人,婆罗门种姓。早年结侣欲游中国,途遇玄奘,遂同来长安。通群经众论,为奘门贤哲,深得中宗及朝中显贵礼遇。玄宗开元中,曾在大安国寺宣讲《华严经》,尝与韦玎内殿辩论,赋诗相讥。晚年谪居汉东,寻移南阳龙兴寺。《续高僧传》卷一七有传。《全唐诗》存诗1首。另《敦煌掇琐》中存其诗偈4首。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西域人。婆罗门种姓也。蚤年结侣。捋游震旦。会玄奘三藏。方东反。遇诸金梭岭。而获师事焉。遂为奘门高弟。宏放冲达。中宗尤器重之。朝野士贵。莫不愿交。开元中。讲华严于安国寺。四众奔拥。无容膝地。檀施云委。而忮求者颇侧目。 时有大理评事总校韦打。上言。释道二教。蠹政久矣。臣乞与较所学。若果优长。则国家存之。何不可者。诏三教各选百人。集内殿辨论。定其胜负。于是玎先升高座。唱所问难。道士叶静能。沙门思明。皆屈挫。涉次升座。辞指注射。往复数百千转。而端绪条畅。彼常不足。而此常有馀。旁观为之骇汗。涉乃从容问玎曰。子先升座。岂非主耶。然则主人何姓。以儒则姓孔。以道则姓李。以佛则姓释。如是则子其姓孔矣。玎曰。姓韦。涉即于座长哦曰。我之佛法是无为。何故今朝得有韦。无韦始得三数载。不知此复是何韦。待卫百僚。闻之悚然。上因忆韦后事。遽变色曰。玎是庶人族。辄敢轻蔑祖教。淩𨏦释门哉。玎惧下殿。俯伏待罪。叩头言。臣非庶人族属。上怒终不解。诏贬象州。赐涉号明教大师。助钱帛。造明教寺以彰其能。后以小罪。谪居汉东。徙南阳龙兴寺。慧忠国师以山野进见。涉识之曰。汝将来当以道德。为天子模范。勉之。非吾辈敢比也。且遗之衣物。其藻监类此。著立法幢论一卷行世。大历中。西明寺翻经沙门圆照。为作传成十卷。则其美言懿行之富。可知。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护法篇第五
释利涉者。本西域人也。即大梵婆罗门之种姓。夙龄疆志机警溢伦。宗党之中推其达法。欲游震旦结侣东征。至金梭岭遇玄奘三藏。行次相逢礼求奘度。既而群经众论凿窍通幽。特尔远尘归乎正道。非奘难其移转矣奘门贤哲辐凑。涉季孟于光宝之间。其为人也犹帛高座之放旷。中宗最加钦重。朝廷卿相感义与游。开元中于安国寺讲华严经。四众赴堂。迟则无容膝之位矣。檀施繁炽利动人心。有颖阳人韦玎。垂拱中中第。调选河中府文学。迁大理评事秘校。见涉讲筵币帛堆积。就乞选粮所获未厌。表请释道二教定其胜负。言释道蠹政可除玄宗诏三教各选一百人。都集内殿。韦玎先陟高座。挫叶静能及空门思明。例皆辞屈。涉次登座解疑释结。临敌有馀。与韦往返百数千言。条绪交乱相次抗之。棼丝自理正直有归。涉重问韦曰。子先登席可非主耶。未审主人何姓。玎曰。姓韦。涉将韦字为韵揭调长吟。偈词曰。我之佛法是无为。何故今朝得有为。无韦始得三数载。不知此复是何韦。涉之吟作百官悚然。帝果忆何韦之事。凛然变色曰。玎是庶人宗族敢尔轻懱朕玄元祖教。及凌𨏦释门。玎下殿俯伏待罪。叩头言。臣非庶人之属。涉贵其钳利口以解疏狂。奏曰。玎是关外之人。非玄贞之族类。敕贬象州百姓。赐涉钱绢助造明教寺。加号明教焉。二教重熙涉之力也。因著立法幢论一卷。公卿间有言曰。涉公是韦掾之膏盲也。涉曰。此举也矢在弦上不得不发。自此京城无不改观。言谈讲者以涉为最焉。晚节遭其谴谪汉东。寻属宽宥移徙南阳龙兴寺。时惠忠国师知重涉名。聊款关相谒曰。纳衣小僧向前某被门徒朝要连坐于此。适观师当有贵气。可作高道国德。勿同吾也。乃开箧提衣物令忠师曳娄。由此襄邓之人皆惊涉如此悬记。忠师道声又光阐焉。盖涉望重之故也。上元二年诏忠师入供养。肃宗时入宫起居。太上皇乃引忠见上皇曰。此人何如利涉。则知涉才业优长帝王器重。复多著述。大历中西明寺翻经沙门圆照撰涉传成一十卷。足知言行之多也矣。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开元十六年登进士第。天宝末为北海太守。安禄山叛,进明赴肃宗行在灵武,授河南节度使兼御史大夫。以重兵守临淮,日与诸将张乐高会。尹子奇围睢阳,张巡遣南霁云至临淮告急,进明拥兵不救,睢阳遂陷。后贬溱州司马。进明好古博雅,工诗能文。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玄宗开元十六年(728)进士及第,历仕殿中侍御史兼内供奉,主客员外郎。天宝中,始以尚书郎超拜名郡,进明遂任信安郡太守。安史乱起,徙为北海太守,后率兵至平原,与颜真卿合师抗安史军。肃宗至德二载(757)因谗毁房琯,符肃宗意,授御史大夫、河南节度使。安史乱军围睢阳,进明拥兵观望,张巡遣南霁云乞师,进明不肯出兵。乾元二年(759)坐第五琦党,贬溱州员外司马,后不知所终。生平散见李华《衢州刺史厅壁记》、《唐诗纪事》卷一七、《唐才子传》卷二。进明善诗能文,殷璠《河岳英灵集》选其诗7首,评曰:“有古诗八十首,大体符合阮公。又《行路难》五首,并多新兴。”《全唐诗》存诗7首。唐诗汇评
贺兰进明,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开元十六年(728)登进士第,累官主客员外郎。天宝末,任信安太守。安史乱起,徙北海太守,赴肃宗灵武行在,授御史大夫、河南节度使,驻临淮。安史叛军围睢阳,张巡遣南霁云突围至临淮求救,进明不肯出兵,致睢阳陷落。后坐第五琦党,贬溱州员外司马,不知所终。《全唐诗》存其诗七首。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六
进明。开元十六年进士。肃宗朝历北海太守。移南海太守。摄御史大夫。充岭南节度使。旋正授御史大夫河南节度使。后贬秦州司马。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常州义兴人,徙居河南。玄宗天宝末,辟河中使府。安禄山叛,以计佐其帅,全并、潞等州。两京陷,被拘,乃阳狂以免。后虢王引致幕府,历迁侍御史、左司郎中、国子司业、集贤殿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