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78,分179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长孙俭(名 庆明 昌宁郡公 文 )
僧道成( 陶 字 明范 )
陆通(字 仲明 步六孤 )
释慧明( 康 别称 吕姥 )
高浟(字 子深 号 神明 彭城王 )
北周明帝(庙号 世宗 明皇帝、明帝、周明帝 宇文毓 宁都郡公 )
僧明恭
萧方诸(字 智相、明智 )
高湝( 任城王、正平郡公 别称 明察 )
吕苦桃(世称 开皇苦桃 元明皇后、明 )
梁昕(字 元明 贞 )
萧圆肃(字 明恭 宜都郡王、安化县公、棘城郡公 )
陆爽(字 开明 )
陆逞(字 季明、世雄 名 彦 )
其它辞典(续上)
胡明星长孙俭(名 庆明 昌宁郡公 文 )
僧道成( 陶 字 明范 )
陆通(字 仲明 步六孤 )
释慧明( 康 别称 吕姥 )
高浟(字 子深 号 神明 彭城王 )
北周明帝(庙号 世宗 明皇帝、明帝、周明帝 宇文毓 宁都郡公 )
僧明恭
萧方诸(字 智相、明智 )
高湝( 任城王、正平郡公 别称 明察 )
吕苦桃(世称 开皇苦桃 元明皇后、明 )
梁昕(字 元明 贞 )
萧圆肃(字 明恭 宜都郡王、安化县公、棘城郡公 )
陆爽(字 开明 )
陆逞(字 季明、世雄 名 彦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黟人。累官尚书祠部郎、太常丞。以耕籍田奉引熟悉礼仪,迁太常卿。时宗庙祭祀牺牲以面为之,明星上疏切谏。上不允。遂弃官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9 【介绍】: 北周河南洛阳人,本名庆明。长孙嵩五世孙。行方正,有品操。北魏末从尔朱天光破陇右,得宇文泰赏识,参与策谋。以功为西夏州刺史。旋拜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殷勤劝导,民人安业,边境无虞。征为大行台尚书,封昌宁郡公、大将军。武帝天和初转陕州刺史,总管七州诸军事。天和三年以疾还京,四年命为夏州总管。卒谥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2—599 【介绍】: 隋僧。丹阳人。俗姓陶,字明范。少投式法师为徒,住永嘉崇玄寺。具戒之后学业超侪辈,群目之为神童。梁武帝大同时游京师,善说讲,京师耆老咸称后生可畏。著《律大本羯磨》诸经疏三十六卷。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字明范。姓陶氏。丹阳人。祖齐招远将军。永嘉太守。父佥梁贞威将军上虞令。成仪状瑰美。器质浑厚。少入永嘉崇玄寺。事式法师为弟子。具戒后。所学曰进。梁大同初。游京辇之奉诚寺。大律都沙门智文。授以十诵。才经再习。即事开讲。毗昙数论亦如之。时年犹未三十也。禅那忏摩。身心兼谨。三馀之暇。则猎涉文史。是以宿硕咸畏服焉。弟子慧藏法祥等。并分灯利众。模范人天。开皇十九年五月五日。遂卒于兴严寺。寿六十八。其始示疾也。犹勉力阐演。及剧乃称佛合掌而逝。开十诵律菩萨戒。大品法华诸经律等。一百四十遍。观音经讲。一百三十三遍。著律大本羯磨诸经疏三十六卷。皆行世。既卒之三日。当五月八日。窆之奉诚之南山高座寺。沙门慧嵷撰墓志。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明律上
释道成。字明范。俗姓陶氏。丹阳人也。祖诞齐招远将军永嘉大守。文佥梁贞威将军上虞令。成少而入道。住永嘉崇玄寺。事式法师为弟子。仪貌瑰美奇姿拔众。群伍目曰神童。具戒之后学超侪辈。大同之初栖游京辇受业奉诚寺大律都沙门智文。十诵才经两遍。年逾未立别肆开筵。数论毗昙染神便悟。无繁工倍闻一知十。是以京邑耆老咸称后生可畏。讲十诵律菩萨戒大品法华诸经律等一百四十遍。又讲观音一日三遍。著律大本羯磨诸经疏三十六卷。至于意树心花增晖旦曜。析理质疑听者忘倦。学士慧藏法祥等。并游方讲说法轮常转。传兹后焰利益弘多。咸蔬素洁己珠戒居心。神解严明深禅在念。兼六时虔忏。三馀暇日䱷猎文史。欲令知无不为也。然其性用安庠威仪合度。天人揩揩罕有其俦。软语爱言。不常忤物。后现疾旬馀。犹牵讲演。以开皇十九年五月五日。迁神于兴严寺。春秋六十有八。大渐之际惟称念佛。肢节软暖合掌分明。即以其月八日。窆于奉诚寺之南山。墓志高坐寺僧慧嵷所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2 【介绍】: 北周吴郡人,字仲明。陆政子。北魏时,从尔朱荣。尔朱氏灭,归宇文泰,为帐内督,昼夜陪侍,甚被亲礼。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解洛阳围,以战功授骠骑大将军、太仆卿,赐姓步六孤,爵绥德郡公。周武帝时,迁大司马。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不知何许人。以其状貌类胡。世以胡明目之。汎采经论。博览书史。然其奇辨宏论。捷出曲引。侪辈莫之抗。天嘉中。朝廷每营斋福。民俗风靡。明独骋其利口。多致迎聘。众亦推让。弗与较。于是明牵引古今。包括孔老。务使听者忻惬而已。大建五年。将事北伐。遣大都督程文季等。领兵淮浦。气加齐垒。而胜负未分。上甚忧之。乃于大极殿。命龟以卜。忽腹纹长裂。君臣相顾。有惧色。率以为不祥之兆也。即斋百僧。既行香讫。始陈斋意。明遽应声敷叙。又述其缘起曰。卜征龟破。可谓千里路通。盖龟腹之纹。俗所谓千里也。当时以为一期浮饰尔。及军次大小岘。所战辄克。取秦泾和合四州以归。下诏奖谕。故明承此为业益隆。其于宗猷。尤号达悟。后莫知其终。续高僧传·卷第三十 杂科声德篇第十
释慧明。不知何人。貌仪象胡。故世以胡明为目。然其利口奇辩锋涌难加。摛体风云铭目时事。吐言惊世闻皆讽之。后乃听采经论。傍寻书史。捃掇大旨不存文句。陈文御世多营斋福。民百风从其例遂广。众以明骋衒唇吻机变不思。诸有唱导莫不推指。明亦自顾才力有馀。随闻即举。牵引古今包括大致。能使听者欣欣恐其休也。宣帝在位大建五年。将事北征观兵河上。已遣大都督程文季等。领军淮浦与齐对阵。雄气相倾。帝甚忧及。乃于太极殿命龟卜之。试卦腹文飒然长裂。君臣失色为不祥也。即请百僧斋。时一会临中。獊猝未测所由。及行香讫乃陈卜意。明抗声叙致又述缘曰。卜征龟破。可谓千里路通。既其文季前锋岂不一期程捷。时以为浮饰也。至四月中。次大小岘与齐大战。俘虏援兵二十馀万。军次谯合。吕梁彭越前无横阵。故下敕云。今岁出师薄伐边服。所获梁土。则江淮二百许城。东西五千馀里。然龟腹长文号千里也。远验明言宛同符契。故明承此势。为业复隆。偏意宗猷。达悟登白者。其量弘矣。不测其终。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
释慧明。姓康。康居人。祖世避地于东吴。明少出家止章安东寺。齐建元中与沙门共登赤城山石室。见猷公尸骸不朽而禅室荒芜高踪不继。乃雇人开剪。更立堂室造卧佛并猷公像。于是栖心禅诵毕命枯槁。后于定中见一女神。自称吕姥。云常加护卫。或时有白猿白鹿白蛇白虎游戏阶前。驯伏宛转不令人畏。齐竟陵文宣王闻风祇挹。频遣三使慇勤敦请。乃暂出京师到第。文宣敬以师礼。少时辞还山。苦留不止。于是资给发遣。以建武之末卒于山中。春秋七十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3—564 【介绍】: 北齐宗室。字子深。高欢第五子。东魏孝静帝元象二年,为通直散骑常侍。武定六年出为沧州刺史,为政严察,号为神明。北齐文宣帝天保初封彭城王。四年,征为侍中,累迁尚书令、太保。武成帝即位,迁太师、录尚书事。河清三年,群盗谋劫浟为主,不从,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4—560 【介绍】: 即宇文毓。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小名统万突。宇文泰长子。宇文护废孝闵帝宇文觉,迎立毓,称天王。后改称帝,年号武成。以明敏有识量,为宇文护所惮,被毒死。在位三年。庙号世宗。全后周文·卷一
帝讳毓,小名统万突,文帝长子,大统中封宁都郡公,行华州事,拜宜州刺史。恭帝末授大将军,镇陇右。孝闵受禅,进柱国,转岐州刺史,以元年九月奉迎即天王位,其三年八月称皇帝,改元武成,明年四月为宇文护所毒崩,谥曰明皇帝,庙号世宗,有《集》十卷。(《随志》作九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8—622 【介绍】: 隋僧。在俗时力大若有神,为时所忌。后厌世出家,住郑州会善寺。时会善寺与超化寺争地,超化寺召无赖百余夺会善寺秋苗。明恭至超化寺手持大钟作碗而饮,又拈弄数百斤大石如玩土块。无赖皆骇走。隋末聚众者逼寺办食具,独会善寺以明恭勇力不敢犯而得免。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住郑州会善寺。其未出家时。以勇力称。与一齐名者。俱为犳骑。事文皇帝。帝深忌之。间得罪乃为二大饼餤。其一内实生鹿角一具。其一内实盐五升。使各尽食于前。食盐者出至外廷。即腹裂死。食鹿角者。殊无恙。盖恭也。寺与邻刹超化争地。集无赖百人。持仗来斗。寺众咸惧。恭曰无畏。独诣超化。取大钟仰置于地。以炊巾塞蒲牢隙。乾糒六升。和以水。投其中。徐以左手擎钟。右手捞糒啖之。傍有石。大可坐三四十人。恭既饭曰。石颇碍行路。请徙而他。遂拈去如土块。超化气慑。隋季贼起。所至僧寺。必先使击羊豕治具。会善亦然。贼方列坐举匕箸。而恭柱杖以出。贼挹使坐让食。恭铺饼满案。裹大脔。略咀嚼。盘饤为尽。贼大惊。 尝山行遇虎豕争。豕且困。恭语虎曰。可放豕去。虎不听。因捉虎首尾。掷之岩下。然亦有不可知者。客游沙弥。能以指折灶下。臂大乾竹而不能取柱下衣。恭能挟柱压衣而复取之。且不能折竹。此其故何哉。恭固持戒严谨。常依众食。所食不过如恒人。遇有事缘。则所费辄至二百人食者。武德二年。终于本寺。春秋八十五。续高僧传·卷第三十五 感通篇中
释明恭。住郑州会善寺。昔在俗。是隋高下犳骑。与伴三人膂力相似。而时所忌。帝深虑以事除之。作两裹饼啖。一饼裹一具生鹿角。一饼裹五升盐。俱赐食之并尽。其啖盐者出至朝堂。腹裂而死。恭啖鹿角全无所觉。厌俗出家住会善寺。其力若神不可当者。曾与超化寺争地。彼多召无赖者百馀人。来夺会善秋苗。众咸忧恼。恭曰勿愁。独诣超化。脱其大钟塞孔。以乾饭六升投中。水和可啖。一手承底一手取啖。须臾并尽。仍取大石。可三十人转者。恭独拈之如小土块。远掷于地。超化既见一时惊走。又隋末贼起。周行抄掠。先告寺曰。明当兵至。可办食具。并大猪一头。寺无力制。随言为办。至时列坐。铺奠食具。恭不忍斯。负拄杖会所。与贼言议。贼先让食。恭乃铺饼数十。安猪裹之。从头咬拉。须臾并尽。贼众惊伏。恭召为护寺檀趣。群贼然之。故会善一寺。隋唐交军。绝贼往来。恭之力也。又曾山行。虎猪交斗。猪渐不如。恭语虎曰。可放令去。虎不肯。便一手捉头。一手撮尾。抛之深谷。斯气力也。说多难信而实有之。恭戒洁贞严。常依众食。所啖如恒人。一食有值机候。便啖二百人料。众但深讶。莫知其所由。武德五年。终于本寺。春秋八十五。时会善有客游沙弥。口作吴语。厨下然火。乾竹大如臂。两指折而烧之。恭时怪讶。亦以指折而不得。沙弥出后。恭抱厨柱起。以沙弥衣置磉上。柱压之。沙弥来求衣不得。见在柱下。欲取不得。恭笑为捧柱取衣。此亦难可思者。神僧传·卷第五
释明恭。住郑州会善寺。其力若神。尝山行见虎猪交斗猪渐不如。恭语虎曰。可放令去虎不肯。恭以一手捉头一手撮尾。掷之山下。又以僧衣置磉下。僧怪之。恭笑为捧柱取衣。大业末贼起抄掠。令其寺办数十人大猪食具。恭延贼食贼让恭先。恭乃铺饼数十安猪啖之。须臾食尽贼众惊伏。恭召为护寺檀越。群贼许之。故隋唐交军。其境绝贼往来。恭之力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7—551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智相,一作明智。梁元帝子。聪警博学,明《老》、《易》,善谈玄。简文帝大宝元年,元帝尚为湘东王,拜方诸为中抚军以自副,出为郢州刺史,镇江夏,以鲍泉为行事,防遏下流。方诸年十五,童心未革,恃徐文盛在近,不恤军政,日与鲍泉蒲酒为乐。二年,侯景将宋子仙袭之。城陷被执,寻被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8 【介绍】: 北齐宗室。高欢第十子。文宣帝天保初封任城王。历并、冀、青、瀛四州刺史,时称明察。及北周军逼晋阳,后主(高纬)奔邺。加大丞相。周兵入邺,后主潜逃济州,禅位于湝。募众拒周军,败,被擒,至长安,与后主同被杀。全北齐文·卷二
湝,神武第十子,天保元年封任城王;孝昭、武成时屡镇晋阳,总并省事,历司徒、太尉,并省录尚书事;天统中拜太保、并州刺史,别封正平郡公;武平初,迁太师、司州牧,出为冀州刺史,加太宰,迁右丞相、都督青州刺史,拜左丞相,转瀛州刺史。后主奔邺,加大丞相。寻受禅。为周齐王宪所擒至长安,与后主同死。
人物简介
简介
齐郡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出身贫寒,嫁给大将军杨忠,生下三男二女,包括隋文帝杨坚,北周天和末年,去世,隋朝建立后,追封皇后,谥号为明,史称元明皇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安定乌氏人,字元明。初为萧宝夤行台参军,镇压万俟丑奴,有功。后从尔朱天光,拜右将军、太中大夫。宇文泰见而赏异之,授右府长流参军。从战弘农、沙苑累迁东荆州刺史,流民归附之。武帝天和初拜工部中大夫,出为陕州总管府长史。卒谥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9—584 【介绍】: 南朝梁宗室。字明恭。萧纪子。梁武帝孙。梁元帝承圣二年,纪在蜀称帝。令圆肃副萧撝守成都。西魏将尉迟迥攻蜀,纪败死,圆肃与撝俱降,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北周武帝保定五年,为咸阳郡守,有政绩。隋文帝开皇初,授贝州刺史,以母老请归。有文集十卷,及《文海》、《淮海乱离志》等书。全隋文·卷十三
圆肃字明恭,梁武陵王纪子。纪称尊号,封宜都郡王,除侍中、宁远将军。纪东下,副萧撝守成都,兵败,与撝俱降于魏。授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安化县公。入周,至明帝初,进封棘城郡公。保定中,除畿伯中大夫,拜咸阳郡守。建德中,授太子少傅,出为丰州刺史,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宣政初,入为司宗中大夫,授洛州刺史。大象末,进位大将军。隋受禅,授贝州刺史。开皇四年卒。有《广堪》十卷,《淮海乱离志》四卷,《文海》四十卷,《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9—591 【介绍】: 隋魏郡临漳人,字开明。少聪敏,九岁就学,日诵二千余言。初仕北齐,为中书侍郎。齐灭,北周武帝征之,独载书数千卷入关,任宣纳上士。入隋,迁太子洗马。与宇文恺等撰《东宫典记》。朝廷以其博学有口辩,常令接待陈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吴郡人,字季明,初名彦,字世雄。陆通弟。起家羽林监。骁勇兼文雅。武帝时,官至太子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