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33,分109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一明
明试
陶渊明
明农
慈明
贞明
独明
明秀
明前
质明
鉴明
明教
明两
彰明
明效
《骈字类编》:一明
宋史选举志旧试六题一明一暗时考官命题多暗僻失求言之意臣僚请遵天圣元祐故事以经题为第一篇然后杂出九经语孟内注疏或子史正文以见尊经之意从之
又晋书皇甫谧传一明一昧得道之槩一弛一张合体之方一浮一沉兼得其真元易林寒暑相推一明一微赫赫宗周荣光灭衰 太 经一明一幽跌刚跌柔知阴者逆知阳者流
《漢語大詞典》:明试(明試)
明白考验。《书·舜典》:“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孔颖达 疏:“诸侯四处来朝,每朝之处, 舜 各使陈进其治理之言,令自説己之治政。既得其言,乃依其言明试之。”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往在 贞元 ,俱从宾荐,司我明试,时维邦彦。”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三》:“敷奏而明试,吾闻之乎 唐 虞 。”
分類:明白考验
《國語辭典》:陶渊明(陶淵明)  拼音:táo yuān míng
人名。指晋朝文人陶潜。参见「陶潜」条。
《漢語大詞典》:明农(明農)
尽力务农;劝勉农业。明,通“ 勉 ”。《书·洛诰》:“兹予其明农哉。” 宋 刘克庄 《水龙吟·辛亥安晚生朝》词:“纵擎天力倦,明农心切,先还取、中书考。”
《漢語大詞典》:慈明
犹慈光。 清 侯方域 《为吴氏祷子疏》:“伏祈慈明俯照,鍊力永孚,大降英雄菩萨之灵,曲成儿女帷房之愿。”参见“ 慈光 ”。
《漢語大詞典》:慈光
佛教语。诸佛大慈之光明。赞阿弥陀佛偈:“慈光遐被施安乐。”
《漢語大詞典》:贞明(貞明)
(1).谓日月能固守其运行规律而常明。易·繫辞下:“日月之道,贞明者也。” 孔颖达 疏:“言日月照临之道,以贞正得一而为明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善言之往,无远不悦,恶辞之来,靡近不忤;犹日月无谢於贞明,枉矢见忘於暂出。” 北周 庾信 《徵调曲》之一:“乾坤以含养覆载,日月以贞明照临。”
(2).指日月或日月之光辉。 唐 王勃 《乾元殿颂》:“贞明啟运,齐玉镜於鸞门;易简成功,偃铜符於鹤仗。”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重轮赫赫遮星月,独擅贞明照万方。”
(3).坚贞清白的节操。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女子叹曰:‘嗟乎!妾独与母居三十年,自守贞明,不愿从适,何宜馈饭而与丈夫,越礼亏义,妾不忍也。’”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 贾逵 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 韩瑶 之妇,嫁 瑶 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
(4).指坚贞贤明。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李公 峻直贞明,凛凛可惧,真社稷之臣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幼承义方,长怀大愿,秉性宽厚,立行贞明。”
(5).坚致透明。初学记卷十六引 汉 郭宪 洞冥记:“ 汉武帝 悬浮金轻玉之磬。浮金者,自浮於水上;轻玉者,其质贞明而轻也。”
(6).纯正。旧唐书·苗晋卿裴遵庆等传论:“ 遵庆 学术贞明,为 国忠 所出;恭俭谨密,遇 萧华 素知。”
《漢語大詞典》:独明(獨明)
独见之明。管子·霸言:“夫王者有所独明,德共者不取也,道同者不王也。”管子·霸言:“独明者天下之利器也。”
《國語辭典》:明秀  拼音:míng xiù
聪明俊秀。《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子重,字景重,明秀有才名,为会稽王道子骠骑长史。」
《國語辭典》:明前  拼音:míng qián
一种绿茶。清明节前采取的细嫩芽尖制成。也称为「莲心」。
《國語辭典》:质明(質明)  拼音:zhí míng
天大亮时。《礼记。礼器》:「他日祭,子路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唐。沈既济〈任氏传〉:「质明,复视其所,见土垣车门如故。」
分類:刚亮时候
《漢語大詞典》:鉴明(鑑明)
亦作“鉴明”。
(1).镜面明净。庄子·德充符:“鑑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2).审察明白。京剧《审龙珠》第十二场:“贼王府陷害我送官究办,望大人细体察鉴明此寃。”
《國語辭典》:明教  拼音:míng jiào
1.由摩尼教发展而成的秘密宗教组织。混合有道教、佛教等思想。尊张角为教祖,敬摩尼为光明之神,并崇拜日月。在五代、宋、元时,常被利用作为组织作乱的工具。最著名的有方腊之乱、王念经之乱。
2.高明的指教。《战国策。魏策一》:「寡人不肖,未尝得闻明教。今主君以赵王之诏,诏之敬以国从。」
《國語辭典》:明两(明兩)  拼音:míng liǎng
明两原指易经中的离卦。离卦论象为日,日又有明之意。因离卦有上下二体,故称为「明两」。为两明前后相续之象。语出《易经。离卦。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后指帝王贤能可明照四方。《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王粲诗》:「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文选。谢瞻。张子房诗》:「明两烛河阴,庆宵薄汾阳。」唐。李善。注:「郑玄曰:『明两者,取君明上下以明德相承,其于天下之事,无不见也。』」
《漢語大詞典》:彰明
(1).颁示;昭示。司马法·仁本:“其有失命乱常、背德逆天之时,而危有功之君,徧告于诸侯,彰明有罪。” 唐 李翱 《论李尚书事状》:“虽有大罪,犹不忍彰明。”
(2).显豁,明显。 唐 元稹 《进田弘正碑文状》:“不隐实功,不为溢美,文虽朴野,事颇彰明。” 鲁迅 《坟·论睁了眼看》:“有时遇到彰明的史实,瞒不下,如 关羽 岳飞 的被杀,便只好别设骗局了。”
《漢語大詞典》:明效
明显的效果。汉书·匈奴传赞:“此则和亲无益,已然之明效也。” 三国 魏 曹植 《陈审举表》:“ 伯乐 驰千里,明君致太平,诚任贤使能之明效也。” 清 端方 《请平满汉畛域密折》:“又如驻 藏 使节,亦已采用 汉 人,凡此皆出自朝廷为地择人之权衡,亦隐示两族耦俱无猜之明效。”
分類: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