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02,分334页显示  上一页  147  148  149  150  151  153  154  155  156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无明随眠
明还日轮
清明还霁
有明了性
增明前说
智慧明了
聪明憍如鹊
能作光明
明缘
缘分明转变
所作分明转变
本性佛明了见
主伴圆明具德门
明修行普
无明昏闇
无明随眠
【三藏法数】
无明者,无所明了也。谓此无明种子,潜伏藏识,随附不舍,能生种种粗重烦恼,故名无明随眠。
明还日轮
【三藏法数】
经云: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曜,而言还者,谓此讲堂,日出则明,无日则暗,是则明因于日,故复还于日也。然明是所见之尘境,非能见之性也。以尘境则有生灭,见性元无生灭。是故所见之明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明时无复见其暗矣。故曰明还日轮。
清明还霁
【三藏法数】
经云:澄霁歛氛,又观清净,而言还者,以澄霁则见清净,昏暗则不能见其明净矣。是则清明属霁,故复还于霁也。当知所见清明之象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明时无复见其昏暗矣。故曰清明还霁。
有明了性
【三藏法数】
谓此识于一切善恶无记三性诸法,皆悉明了分别,无有暗昧,是名有明了性。(无记性者,谓不善不恶之性也。)
增明前说
【三藏法数】
谓初于长行文中,说义未尽,后于重颂,广明其义也。
智慧明了
【三藏法数】
智慧明了者,谓人听闻佛经,广解其义。以是功德,开发本有智慧,照彻无碍也。
聪明憍如鹊
【三藏法数】
谓人恃己聪利明达,凌慢于他,如鹊性至聪,能报人吉凶,故名聪明憍如鹊。
能作光明
【三藏法数】
谓此珠于夜闇中能作光明,遍照百由旬,如秋月行空,远离云翳;又能昼日热时,放冷光明,除诸热恼,而得清凉也。
【三藏法数】
菩萨出现于世,放智慧光明,说种种法,破除一切有情愚痴暗障;如日行空,放大光明,破除幽暗,照临万象也。
明缘
【三藏法数】
明者,日月之光,能显诸色相也。谓眼因明而见,无明则不能发于眼识,故明为眼识之缘也。
缘分明转变
【三藏法数】
缘即一切事缘,分明者,见处明了也。外道见一切因缘之事,分明晓了,皆从变灭,遂计为转变也。
所作分明转变
【三藏法数】
所作即一切造作也,外道见世间诸所作为,分明晓了,生灭不定,遂计为转变也。
本性佛明了见
【三藏法数】
谓如来本觉真性,清净湛然,洞彻明了。菩萨称佛明了而见,是名本性佛明了见。
主伴圆明具德门
【三藏法数】
谓如来说圆教之法,理无孤起,必眷属随生,故十方诸佛、菩萨,互为主伴,重重交参,同时顿唱圆教法门。如净空明月,列星围绕,净器百川,近远炳现。名主伴圆明。一一法会所说法门,称性极谈,具足众德,名为具德。经云:法界修多罗,以佛刹微尘数修多罗以为眷属。是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
明修行普
【三藏法数】
行有五种不同:一者,圣行,谓戒定慧;二者,梵行,谓慈悲喜舍;三者,天行,谓證第一义天,由理成行故;四者,婴儿行,谓示同三乘七方便人所修之行;五者,病行,谓示为六道之身,现有三障之相,此之次第。五行虽菩萨所修,而未名为普。如涅槃经云:复有一行,名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槃。大乘是圆因,涅槃是圆果。菩萨能修此之一行,故名修行普。(慈悲喜舍,即四无量心也。第一义天者,天即天地自然之义,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自然而然,非造作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七方便者,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此三位名外凡;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此四位名内凡;是七方便位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三障者,业障、报障、烦恼障也。)
无明昏闇
【三藏法数】
谓诸众生,从无始来,闇识昏迷,无所明了;烦恼所醉,于一切法,妄计人我,起诸爱见,想计颠倒,起贪瞋痴,广造诸业,是以流转生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