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02,分334页显示 上一页 144 145 146 147 148 150 151 152 153 下一页
本末二种无明
独头相应二种无明
十五无明
明法(二)
无明发业
二无明熏
十种智明(二)
明义
杂明
杂明(二)
无明火
无明二义
三无明
六事明经意
佛类词典(续上)
就果位上明大乘之趋向本末二种无明
独头相应二种无明
十五无明
明法(二)
无明发业
二无明熏
十种智明(二)
明义
杂明
杂明(二)
无明火
无明二义
三无明
六事明经意
就果位上明大乘之趋向
【佛学次第统编】
大乘之果位,是即大乘之究竟趋向也。大乘之究竟极果,即是佛耳。所谓佛者,其义不可具说。然姑求括略诠解,则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也。
一、自觉 谓觉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切诸法常无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虚妄,功成妙智,道證圆觉,故名自觉。
二、觉他 谓运无缘慈,度诸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故名觉他。
三、觉行圆满 谓三惑净尽,众德悉备,位登妙觉,行满果圆,故名觉行圆满。
大乘之果位,是即大乘之究竟趋向也。大乘之究竟极果,即是佛耳。所谓佛者,其义不可具说。然姑求括略诠解,则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也。
一、自觉 谓觉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切诸法常无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虚妄,功成妙智,道證圆觉,故名自觉。
二、觉他 谓运无缘慈,度诸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故名觉他。
三、觉行圆满 谓三惑净尽,众德悉备,位登妙觉,行满果圆,故名觉行圆满。
本末二种无明
【佛学次第统编】
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又一切烦恼之异名也,有二种:
一、根本无明 始初之念,法界之理,之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 因根本无明,起三细六粗之惑业,曰枝末无明。
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又一切烦恼之异名也,有二种:
一、根本无明 始初之念,法界之理,之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 因根本无明,起三细六粗之惑业,曰枝末无明。
独头相应二种无明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无明又有二种:
一、独头无明 又云不共无明。如起信论谓:业转现三细之间,无明独起,为独头无明。
二、相应无明 六粗与馀惑相应而起,为相应无明。
复次无明又有二种:
一、独头无明 又云不共无明。如起信论谓:业转现三细之间,无明独起,为独头无明。
二、相应无明 六粗与馀惑相应而起,为相应无明。
十五无明
【佛学次第统编】
髀婆沙论云十五种无明:
一、根本无明 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 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瞋慢疑见等烦恼,是为枝末无明。
三、共无明 谓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诸业,是为共无明。
四、不共无明 谓第七识,无别体相,妄起染心,障蔽无漏圣法,恒不间断,是为不共无明。
五、相应无明 谓第七识恒与贪痴见慢四惑相应,是为相应无明。
六、不相应无明 谓第七识不与馀识外缘粗显之境相应,是为不相应无明。
七、迷理无明 谓根本无明,障于中道之理,不能显发,是为迷理无明。
八、迷事无明 谓见思烦恼,障蔽生死之事,不能出离,是为迷事无明。
九、独头无明 谓妄觉之心,不缘外境,孤然生起,生已增广,是为独头无明。
十、俱行无明 谓心心所法,常相随逐,曾不舍离,是为俱行无明。
十一、覆业无明 谓一切结使,覆蔽诸业,不令人知,恐失名誉利养恭敬等,是为覆业无明。
十二、发业无明 谓贪痴我见慢等,悉能发生一切恶业,是为发业无明。
十三、种子子时无明 种子者谓第八藏识,含藏一切染净种子也。子时者,子为十二时之首,以喻藏识为诸识之首也。盖染习种子,蕴在藏识之中,未发显时,是为种子子时无明。
十四、行业果无明 谓于十二因缘中,无明行受取有五者烦恼是业因。识等七者是苦果,是为行业果无明。
十五、惑无明 谓俱生分别及根本随烦恼等惑,是为惑无明。
髀婆沙论云十五种无明:
一、根本无明 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 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瞋慢疑见等烦恼,是为枝末无明。
三、共无明 谓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诸业,是为共无明。
四、不共无明 谓第七识,无别体相,妄起染心,障蔽无漏圣法,恒不间断,是为不共无明。
五、相应无明 谓第七识恒与贪痴见慢四惑相应,是为相应无明。
六、不相应无明 谓第七识不与馀识外缘粗显之境相应,是为不相应无明。
七、迷理无明 谓根本无明,障于中道之理,不能显发,是为迷理无明。
八、迷事无明 谓见思烦恼,障蔽生死之事,不能出离,是为迷事无明。
九、独头无明 谓妄觉之心,不缘外境,孤然生起,生已增广,是为独头无明。
十、俱行无明 谓心心所法,常相随逐,曾不舍离,是为俱行无明。
十一、覆业无明 谓一切结使,覆蔽诸业,不令人知,恐失名誉利养恭敬等,是为覆业无明。
十二、发业无明 谓贪痴我见慢等,悉能发生一切恶业,是为发业无明。
十三、种子子时无明 种子者谓第八藏识,含藏一切染净种子也。子时者,子为十二时之首,以喻藏识为诸识之首也。盖染习种子,蕴在藏识之中,未发显时,是为种子子时无明。
十四、行业果无明 谓于十二因缘中,无明行受取有五者烦恼是业因。识等七者是苦果,是为行业果无明。
十五、惑无明 谓俱生分别及根本随烦恼等惑,是为惑无明。
明法(二)
【佛学次第统编】
何以得解?谓能明耳?明何所明,谓一切法。佛学辞典曰:「法者梵名达磨,通一切之语。如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有法也。」唯识论因以自体任持与轨生物解二义解法。自体任持者,如竹有竹之自体,梅有梅之自体,有形者有有形之自体,无形者有无形之自体,为保任维持其自体也。轨生物解者,如既各有自体,则自体有任持之状,只限于有体不能容无体。谓法者,摄无体该尽一切也。下按开合之不同,以一切法或但为二,是名名色,或开为五,或开为十二、为十八、为百,所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及五位百位是也。设更广之,其数数百乃至无量,非本编范围所及焉。
何以得解?谓能明耳?明何所明,谓一切法。佛学辞典曰:「法者梵名达磨,通一切之语。如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有法也。」唯识论因以自体任持与轨生物解二义解法。自体任持者,如竹有竹之自体,梅有梅之自体,有形者有有形之自体,无形者有无形之自体,为保任维持其自体也。轨生物解者,如既各有自体,则自体有任持之状,只限于有体不能容无体。谓法者,摄无体该尽一切也。下按开合之不同,以一切法或但为二,是名名色,或开为五,或开为十二、为十八、为百,所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及五位百位是也。设更广之,其数数百乃至无量,非本编范围所及焉。
无明发业
【佛学次第统编】
无明支取发业者,如胜鬘经有五住地。即见一处,欲色有及无明住地。前四烦恼障,能发诸业。第五所知障,不能发业。于此五中,唯取前四。于发业中,有能通发总别业者,有但发总报者,有唯发别报者,今取兼发总别及唯发总报者,不取唯别。于中复有助正发业,通取助正。正发行者,唯见所断,谓粗猛故。助者不定,谓助发人天总报之业,亦通修道。助发恶趣总报之行,多唯见断发别报等。少亦通修,又此无明通于相应不共缠及随眠,现行名缠,种名随眠。现行分二,与本惑俱。名为相应,不与本俱。名为不共,然多说是主独行迷因果理。行相细故,不同非主独行无明。
虽诸烦恼,皆能发润,而发业位,无明力增,以具十一殊胜事故,如缘起经说。
一、所缘缘 遍缘染净故。
二、行相胜 隐真显妄故。
三、因缘胜 惑业生本故。
四、等起胜 等能发起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缘起法故。
五、转异胜 随眠缠缚相应不共四转异故。
六、邪行胜 于谛起增益及损灭行故。
七、相状胜 微细自相,遍爱非爱共相转故。
八、作业胜 作流转所依事,作寂止能障事故。
九、障碍胜 障碍胜法及广法故。
十、随转胜 乃至有顶犹随转故。
十一、对治胜 二种妙智所对治故。
所以不说馀惑,亦名发业支也。
无明支取发业者,如胜鬘经有五住地。即见一处,欲色有及无明住地。前四烦恼障,能发诸业。第五所知障,不能发业。于此五中,唯取前四。于发业中,有能通发总别业者,有但发总报者,有唯发别报者,今取兼发总别及唯发总报者,不取唯别。于中复有助正发业,通取助正。正发行者,唯见所断,谓粗猛故。助者不定,谓助发人天总报之业,亦通修道。助发恶趣总报之行,多唯见断发别报等。少亦通修,又此无明通于相应不共缠及随眠,现行名缠,种名随眠。现行分二,与本惑俱。名为相应,不与本俱。名为不共,然多说是主独行迷因果理。行相细故,不同非主独行无明。
虽诸烦恼,皆能发润,而发业位,无明力增,以具十一殊胜事故,如缘起经说。
一、所缘缘 遍缘染净故。
二、行相胜 隐真显妄故。
三、因缘胜 惑业生本故。
四、等起胜 等能发起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缘起法故。
五、转异胜 随眠缠缚相应不共四转异故。
六、邪行胜 于谛起增益及损灭行故。
七、相状胜 微细自相,遍爱非爱共相转故。
八、作业胜 作流转所依事,作寂止能障事故。
九、障碍胜 障碍胜法及广法故。
十、随转胜 乃至有顶犹随转故。
十一、对治胜 二种妙智所对治故。
所以不说馀惑,亦名发业支也。
二无明熏
【佛学次第统编】
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
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
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
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
十种智明(二)
【佛学次第统编】
前为离世间品之所说,又十明品之所说十种智明:
一、善知他心智明。
二、无碍天眼智明。
三、深入过去际无碍宿命智明。
四、深入未来际劫智明。
五、无碍清净天耳智明。
六、安住无畏神力智明。
七、分别一切言音智明。
八、出生无量阿僧祗色身庄严智明。
九、一切诸法真实智明。
十、一切诸法灭定智明。
前为离世间品之所说,又十明品之所说十种智明:
一、善知他心智明。
二、无碍天眼智明。
三、深入过去际无碍宿命智明。
四、深入未来际劫智明。
五、无碍清净天耳智明。
六、安住无畏神力智明。
七、分别一切言音智明。
八、出生无量阿僧祗色身庄严智明。
九、一切诸法真实智明。
十、一切诸法灭定智明。
明义
【佛学次第统编】
「十住心」十住心者,真言宗之教相判释也。其名目虽本于大日经十心品,并大日经疏,亦本于菩提心论,释摩诃衍论。至其本质,实可称为日本弘法大师之独创,故其本据,在弘法之十住心论及秘藏宝钥。
一、异生羝羊心 异生为凡夫六趣四生等各异之生,即如所谓群生也。羝羊为牡羊,其性下劣,除求水草念淫欲外,他非所知,以譬凡夫愚痴闇昧,不解世理,醉生梦死,非道恶人,无信无德者。
二、愚童持斋心 愚童者,愚昧之童子也。持斋者,持八关斋也。恶者非始终为恶,为内薰与外缘所诱,亦修五戒十戒等善,作忠孝仁义礼智等德者是也。
三、婴童无畏心 婴童为母所抱则安,愿生于天,得神佛拥护则满足,如云外道生天,暂得苏息,乃修四禅六行之生天教也。
以上为世间三个之住心,摄于胎藏界曼荼罗第三大院外金刚部之众。以下为出世间:
四、唯蕴无我心 入佛之法门最初之住心也。畏生死,厌苦,愿寂灭涅槃者,观四谛之理,执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得唯我空者,即声闻乘之佛法也。如小乘二十部俱舍成实是也。
五、拔业因种心 较前者更进,处于无佛世界,修无言等业,见飞花落叶,观十二因缘之法者,即烦恼所作之因虽拔,而其习气未薰在者,如缘觉乘是也。
以上二乘小乘教之类,摄于胎曼释迦院之眷属。
六、他缘大乘心 他缘与无缘同,住于自他怨亲平等之观,悟真如平等,度众生界,使归入佛界也。正与法相宗所教相当,弥勒菩萨之内證法门也。
七、觉心不生心 从前心之赖耶缘起,进一步入于心境俱空之證,觉悟心性之不生不灭。说三论宗,所谓八不中道,起信论所说当之,此文殊菩萨之内證也。
以上二心为三乘教。
八、一道无为心 又名如实一道心,如实知自心,空性无性心,法华所说。以心即境,无为无相为极意,大日经谓为如实知自心,配于天台宗,观音菩萨之内證也。
九、极无自性心 有浅深之二释。浅释者,华严法界诸相,即真如实相,真如无自性,随变不守自性,染净真妄交辙,事事无碍,重重无尽之义也。深释者,是由毗卢遮那之教觉而无自性。华严之法门当之,以为普贤菩萨之内證。
以上九心,是为显教之摄也。
十、秘密庄严心 秘密者,金胎两部,六大、三密、五相、五智等之无尽法门也。等觉十地,亦不能见闻。其法门之德,谓之庄严,即真言宗教之心地也。
此十住心有横竖二者:横十住心者,于一十住心,又有十住心,委如十住论。横十住心,为胎藏界之十住心。竖十住心,为金刚界之十住心,胎金不二之处,谓为不二之十住心。
「十住心」十住心者,真言宗之教相判释也。其名目虽本于大日经十心品,并大日经疏,亦本于菩提心论,释摩诃衍论。至其本质,实可称为日本弘法大师之独创,故其本据,在弘法之十住心论及秘藏宝钥。
一、异生羝羊心 异生为凡夫六趣四生等各异之生,即如所谓群生也。羝羊为牡羊,其性下劣,除求水草念淫欲外,他非所知,以譬凡夫愚痴闇昧,不解世理,醉生梦死,非道恶人,无信无德者。
二、愚童持斋心 愚童者,愚昧之童子也。持斋者,持八关斋也。恶者非始终为恶,为内薰与外缘所诱,亦修五戒十戒等善,作忠孝仁义礼智等德者是也。
三、婴童无畏心 婴童为母所抱则安,愿生于天,得神佛拥护则满足,如云外道生天,暂得苏息,乃修四禅六行之生天教也。
以上为世间三个之住心,摄于胎藏界曼荼罗第三大院外金刚部之众。以下为出世间:
四、唯蕴无我心 入佛之法门最初之住心也。畏生死,厌苦,愿寂灭涅槃者,观四谛之理,执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得唯我空者,即声闻乘之佛法也。如小乘二十部俱舍成实是也。
五、拔业因种心 较前者更进,处于无佛世界,修无言等业,见飞花落叶,观十二因缘之法者,即烦恼所作之因虽拔,而其习气未薰在者,如缘觉乘是也。
以上二乘小乘教之类,摄于胎曼释迦院之眷属。
六、他缘大乘心 他缘与无缘同,住于自他怨亲平等之观,悟真如平等,度众生界,使归入佛界也。正与法相宗所教相当,弥勒菩萨之内證法门也。
七、觉心不生心 从前心之赖耶缘起,进一步入于心境俱空之證,觉悟心性之不生不灭。说三论宗,所谓八不中道,起信论所说当之,此文殊菩萨之内證也。
以上二心为三乘教。
八、一道无为心 又名如实一道心,如实知自心,空性无性心,法华所说。以心即境,无为无相为极意,大日经谓为如实知自心,配于天台宗,观音菩萨之内證也。
九、极无自性心 有浅深之二释。浅释者,华严法界诸相,即真如实相,真如无自性,随变不守自性,染净真妄交辙,事事无碍,重重无尽之义也。深释者,是由毗卢遮那之教觉而无自性。华严之法门当之,以为普贤菩萨之内證。
以上九心,是为显教之摄也。
十、秘密庄严心 秘密者,金胎两部,六大、三密、五相、五智等之无尽法门也。等觉十地,亦不能见闻。其法门之德,谓之庄严,即真言宗教之心地也。
此十住心有横竖二者:横十住心者,于一十住心,又有十住心,委如十住论。横十住心,为胎藏界之十住心。竖十住心,为金刚界之十住心,胎金不二之处,谓为不二之十住心。
杂明
【佛学次第统编】
有漏无漏 略。
三种有漏 略。
六种有漏 自性、乃至种类。
相等四分 相、见、自證、證自證。
自共二相 自、共。
三境 性、独影、带质。
性境二种 无本质、有本质。
独影境二种 无质、有质。
带质境二种 真、似。
性境三不随 性、种、系。
带质三通情本 性、种、系。
三量 现、比、非。
非量二种 似现、似比。
三性 善、恶、无记。
二无记 有覆、无覆。
四无覆 异熟、威仪、工巧、变化。
欲界四心 善、不善、有覆、无覆。
色无色界三心 善、有覆、无覆。
三分别 自性、随念、计度。
二自性分别 寻伺、非寻伺。
三计度分别 寻伺、非寻伺。
二门 真如、生灭。
真如二义 空、不空。
阿梨耶识二义 觉、不觉。
觉 本、始、究竟、非究竟、相似、随分、不。
本觉随染二相 智净、不思议。
觉体四相 如实空、因薰习、法出离、缘薰习。
不觉三相 无明业、能见、境界。
不觉六相 智、相续、执取、计名字、起业、业系苦。
觉不觉二相 同、异。
意五种 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
染心六种 执相应染、乃至根本业不相应染。
生灭二相 粗、细。(相应、不相应。)
生灭二依 依因、依缘。(不觉、妄作境界。)
薰习四义 净法、一切染因、妄心、妄境界。
二妄境薰 增长念、增长取。
二妄心薰 业识根本增长、分别事识。
二无明薰 根本、所起见爱。
妄心薰习二种 分别事识、意。
真如薰习二种 自体相、用。
用薰习二 差别缘、平等缘。
差别缘二 近、远。
近远缘二 增长行、受道。
体用薰习二 相应、未相应。
有漏无漏 略。
三种有漏 略。
六种有漏 自性、乃至种类。
相等四分 相、见、自證、證自證。
自共二相 自、共。
三境 性、独影、带质。
性境二种 无本质、有本质。
独影境二种 无质、有质。
带质境二种 真、似。
性境三不随 性、种、系。
带质三通情本 性、种、系。
三量 现、比、非。
非量二种 似现、似比。
三性 善、恶、无记。
二无记 有覆、无覆。
四无覆 异熟、威仪、工巧、变化。
欲界四心 善、不善、有覆、无覆。
色无色界三心 善、有覆、无覆。
三分别 自性、随念、计度。
二自性分别 寻伺、非寻伺。
三计度分别 寻伺、非寻伺。
二门 真如、生灭。
真如二义 空、不空。
阿梨耶识二义 觉、不觉。
觉 本、始、究竟、非究竟、相似、随分、不。
本觉随染二相 智净、不思议。
觉体四相 如实空、因薰习、法出离、缘薰习。
不觉三相 无明业、能见、境界。
不觉六相 智、相续、执取、计名字、起业、业系苦。
觉不觉二相 同、异。
意五种 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
染心六种 执相应染、乃至根本业不相应染。
生灭二相 粗、细。(相应、不相应。)
生灭二依 依因、依缘。(不觉、妄作境界。)
薰习四义 净法、一切染因、妄心、妄境界。
二妄境薰 增长念、增长取。
二妄心薰 业识根本增长、分别事识。
二无明薰 根本、所起见爱。
妄心薰习二种 分别事识、意。
真如薰习二种 自体相、用。
用薰习二 差别缘、平等缘。
差别缘二 近、远。
近远缘二 增长行、受道。
体用薰习二 相应、未相应。
杂明(二)
【佛学次第统编】
三业清净 身、口、意。
四威仪具足 行、住、坐、卧。
三千威仪 略。
八万细行 略。
三业供养 身、口、意。
三业相应 身、口、意。
三秘密 印契、真言、观想。
三句 菩提心、大慈悲、方便。
十二合掌 坚实、虚心、未敷莲、初割莲、显露、持水、归命、反叉、反背互相著、横拄指、覆手向下、覆手。
四种拳 莲华、金刚、外缚、内缚。
三衣 下(五条)、中(七条)、上(九至二十五条)。
苦行 略。
乞食 略。
长坐不卧 略。
忏悔五法 略。
三种忏悔 作法、取相、无生。
事理二忏 事、理。
三品忏悔 上、中、下。
忏仪 略。
发心 略。
观照 略。
观察 略。
观念 略。
观想 略。
发愿 总愿、别愿。
四弘誓愿 度、解、安、涅槃。
二利 自利、利他。
二十五方便 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
具五缘 持戒清净等。
诃五欲 诃色、声、香、味、触。
弃五盖 弃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调五事 调心、身、息、眠、食。
行五法 欲、精进、念、巧慧、一心。
七方便 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煖、顶、忍、世第一。
五停心 不净、慈悲、数息、因缘、念佛。
别相念 不净、苦、无常、无我。
十二头陀行 住阿阑若、乃至但坐不卧。
三慧 闻、思、修。
三断 见、修、非、三所断。
四正断 断、律仪、随护、修、四断。
四对治 厌患、断、持、远分。
一行 略。
二行 顿成、遍成。
二观行 寻伺、真如。
三种忍行 身、口、意。
四安乐行 身、口、意、誓愿。
身安乐行 远离豪执等四。
口安乐行 不乐说人及经典过四。
意安乐行 不嫉谄四。
入道四行 理入、行入。(报冤、随缘、无所求、称法。)
五行 声、梵、天、婴儿、病。
修忍五相 众生、法、无常、苦、无我、我所。
六调伏 性乃至熟调伏印。
二种资粮 福德、智慧。
近善知识等四善法 近善知识、乃至如说修行。
乐住林间等四善法 乐住林间、乃至勤行精进。
修行四法 不舍菩提心、乃至不舍阿练若。
十种修三昧法 摧抑我慢、乃至常念三昧。
破二执 我、法。
除二障 理、事。
印二空 境空、识空。
无得 略。
二转依 转烦恼依菩提、转生死依涅槃。
转依六种 损力益能转至广大转。
四种转依 能转道、所转依、所转舍、所转得。
能转二种 能(伏、断)道。
所转二种 持种依、迷悟依。
所转舍 所断舍、所弃舍。
所转得 所显得、所生得。
转蕴成身 转五蕴、成五分法身。
五分法身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三德 法身、解脱、般若。
转五蕴成三德 色成法身,受、想、行三成解脱,识成般若。
转识成智 八识、成四智。
三学对治三毒 略。
六度对治六敝 略。
三密对治三业 略。
教理行證四 略。
教理行果四 略。
教行證三 略。
境行果三 略。
境智行三 略。
境教理行果五 略。
总持 略。
教观 略。
持律 略。
参禅 略。
念佛三种 称名、观想、实相。
念佛四种 定业、散业、有相、无相。
持明 闻、义、咒、忍。
持念 略。
持诵 略。
二种却魔法 修止、修观。
六种却魔法 觉悟无惑,乃至增进功行。
治心病 对粗病真实修行,对细病不存执见。
治身病 正、助。
正治身病 略。
助治身病 信、乃至遮禁十。
三部灌顶 事业、密印、心授。
五部灌顶 三部加光明、甘露。
事业灌顶三种 结缘、学法、传法。
四种檀法 息灾、增益、降伏、爱敬。
五种檀法 四种、加钩召。
三业清净 身、口、意。
四威仪具足 行、住、坐、卧。
三千威仪 略。
八万细行 略。
三业供养 身、口、意。
三业相应 身、口、意。
三秘密 印契、真言、观想。
三句 菩提心、大慈悲、方便。
十二合掌 坚实、虚心、未敷莲、初割莲、显露、持水、归命、反叉、反背互相著、横拄指、覆手向下、覆手。
四种拳 莲华、金刚、外缚、内缚。
三衣 下(五条)、中(七条)、上(九至二十五条)。
苦行 略。
乞食 略。
长坐不卧 略。
忏悔五法 略。
三种忏悔 作法、取相、无生。
事理二忏 事、理。
三品忏悔 上、中、下。
忏仪 略。
发心 略。
观照 略。
观察 略。
观念 略。
观想 略。
发愿 总愿、别愿。
四弘誓愿 度、解、安、涅槃。
二利 自利、利他。
二十五方便 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
具五缘 持戒清净等。
诃五欲 诃色、声、香、味、触。
弃五盖 弃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调五事 调心、身、息、眠、食。
行五法 欲、精进、念、巧慧、一心。
七方便 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煖、顶、忍、世第一。
五停心 不净、慈悲、数息、因缘、念佛。
别相念 不净、苦、无常、无我。
十二头陀行 住阿阑若、乃至但坐不卧。
三慧 闻、思、修。
三断 见、修、非、三所断。
四正断 断、律仪、随护、修、四断。
四对治 厌患、断、持、远分。
一行 略。
二行 顿成、遍成。
二观行 寻伺、真如。
三种忍行 身、口、意。
四安乐行 身、口、意、誓愿。
身安乐行 远离豪执等四。
口安乐行 不乐说人及经典过四。
意安乐行 不嫉谄四。
入道四行 理入、行入。(报冤、随缘、无所求、称法。)
五行 声、梵、天、婴儿、病。
修忍五相 众生、法、无常、苦、无我、我所。
六调伏 性乃至熟调伏印。
二种资粮 福德、智慧。
近善知识等四善法 近善知识、乃至如说修行。
乐住林间等四善法 乐住林间、乃至勤行精进。
修行四法 不舍菩提心、乃至不舍阿练若。
十种修三昧法 摧抑我慢、乃至常念三昧。
破二执 我、法。
除二障 理、事。
印二空 境空、识空。
无得 略。
二转依 转烦恼依菩提、转生死依涅槃。
转依六种 损力益能转至广大转。
四种转依 能转道、所转依、所转舍、所转得。
能转二种 能(伏、断)道。
所转二种 持种依、迷悟依。
所转舍 所断舍、所弃舍。
所转得 所显得、所生得。
转蕴成身 转五蕴、成五分法身。
五分法身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三德 法身、解脱、般若。
转五蕴成三德 色成法身,受、想、行三成解脱,识成般若。
转识成智 八识、成四智。
三学对治三毒 略。
六度对治六敝 略。
三密对治三业 略。
教理行證四 略。
教理行果四 略。
教行證三 略。
境行果三 略。
境智行三 略。
境教理行果五 略。
总持 略。
教观 略。
持律 略。
参禅 略。
念佛三种 称名、观想、实相。
念佛四种 定业、散业、有相、无相。
持明 闻、义、咒、忍。
持念 略。
持诵 略。
二种却魔法 修止、修观。
六种却魔法 觉悟无惑,乃至增进功行。
治心病 对粗病真实修行,对细病不存执见。
治身病 正、助。
正治身病 略。
助治身病 信、乃至遮禁十。
三部灌顶 事业、密印、心授。
五部灌顶 三部加光明、甘露。
事业灌顶三种 结缘、学法、传法。
四种檀法 息灾、增益、降伏、爱敬。
五种檀法 四种、加钩召。
无明火
【俗语佛源】
「无明」即痴味,无慧,昧于事理,系从梵语Avldya意译而来的。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四:「言无明者,痴暗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无明」居「十二因缘」之首,谓由「无明」不觉,造种种业,结识入胎,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楞严经》卷四说:「贪爱名为母,无明则为父。」二者相合,就产生出生命。南朝齐·萧子良《净住子净行法门》说:「将恐烦恼炽火,无由而灭;无明重暗,开了未期。」经中对「无明」有各种详尽的分析。修行佛法的归宿成佛,也就是要彻底破除无明。无明包括贪欲和嗔怒等。在俗文学中,亦作无明火,无明业火,一般指怒火。如《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一:「平白以无明火,不改从前穷性气。」元·佚名《昊天塔》第四折:「这厮待放蒙挣,早拨起咱无明火不邓邓。」《水浒传》第三回:「心头那一把无明业火,焰腾腾的按纳不住。」也指贪欲,欲火。如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怎管的闲花风月自冤业,无明火未断绝,又生出闲枝节。」(李明权)
「无明」即痴味,无慧,昧于事理,系从梵语Avldya意译而来的。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四:「言无明者,痴暗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无明」居「十二因缘」之首,谓由「无明」不觉,造种种业,结识入胎,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楞严经》卷四说:「贪爱名为母,无明则为父。」二者相合,就产生出生命。南朝齐·萧子良《净住子净行法门》说:「将恐烦恼炽火,无由而灭;无明重暗,开了未期。」经中对「无明」有各种详尽的分析。修行佛法的归宿成佛,也就是要彻底破除无明。无明包括贪欲和嗔怒等。在俗文学中,亦作无明火,无明业火,一般指怒火。如《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一:「平白以无明火,不改从前穷性气。」元·佚名《昊天塔》第四折:「这厮待放蒙挣,早拨起咱无明火不邓邓。」《水浒传》第三回:「心头那一把无明业火,焰腾腾的按纳不住。」也指贪欲,欲火。如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怎管的闲花风月自冤业,无明火未断绝,又生出闲枝节。」(李明权)
无明二义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疏)
〔一、无体即空义〕,谓无明之惑,皆依众生妄心,违于真如而起。妄境元空,体本不有;故云无体即空义。
〔二、有用成事义〕,谓无明虽无自体,而能成办世间、出世间一切事业;故云有用成事义。
(出起信论疏)
〔一、无体即空义〕,谓无明之惑,皆依众生妄心,违于真如而起。妄境元空,体本不有;故云无体即空义。
〔二、有用成事义〕,谓无明虽无自体,而能成办世间、出世间一切事业;故云有用成事义。
三无明
【三藏法数】
(出佛说决定义经)
〔一、痴无明〕,谓人愚痴暗钝,无所明了,而于正法不能生信,唯逐邪师邪教,妄执倒见,是名痴无明。
〔二、迷无明〕,谓人昏迷不了,惑于五尘等境,不能观察其患,及起贪染之心,是名迷无明。(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三、颠无明〕,谓人无所明了,而于正法起邪倒见,如常计无常,乐计非乐等,是名颠无明。
(出佛说决定义经)
〔一、痴无明〕,谓人愚痴暗钝,无所明了,而于正法不能生信,唯逐邪师邪教,妄执倒见,是名痴无明。
〔二、迷无明〕,谓人昏迷不了,惑于五尘等境,不能观察其患,及起贪染之心,是名迷无明。(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三、颠无明〕,谓人无所明了,而于正法起邪倒见,如常计无常,乐计非乐等,是名颠无明。
六事明经意
【三藏法数】
(出五苦章句经)
经云:佛有三达之智,来今往古,靡不通焉。佛经众多,以虚空为量;佛智弘深,以无造为原。经中所演,不可思议,或有反覆,难了难明,粗以六事可知其意。(三达即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也。)
〔一、正道〕,谓佛所说之经,旨意深奥,无作无为,无行无得,自然合道,是为正道。
〔二、善权〕,谓佛说经,善权变化,无有方所,或出或处,皆顺机宜,随类开演,令人悟解,悉得證入,是为善权。
〔三、至教〕,谓如来说经,为诸众生指示罪福,令知作如是因,得如是果。未有作善得罪,作恶得福,其事明白,至为易晓,是为至教。
〔四、诱导〕,谓如来说经,盖为蒙昧愚痴之人,难便开化,故以现世可获福报因缘等,劝诱引导,令其欢喜顺从,而生正信,是为诱导。
〔五、福德〕,谓佛说经,为令众生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行,调伏诸根,无所放逸,则得天人果报,长乐无穷,是为福德。
〔六、禁戒〕,谓佛说经,制诸禁戒。令一切众生,摄持身口意业,清净不犯,即能超脱三恶趣苦,是为禁戒。(三恶趣者,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出五苦章句经)
经云:佛有三达之智,来今往古,靡不通焉。佛经众多,以虚空为量;佛智弘深,以无造为原。经中所演,不可思议,或有反覆,难了难明,粗以六事可知其意。(三达即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也。)
〔一、正道〕,谓佛所说之经,旨意深奥,无作无为,无行无得,自然合道,是为正道。
〔二、善权〕,谓佛说经,善权变化,无有方所,或出或处,皆顺机宜,随类开演,令人悟解,悉得證入,是为善权。
〔三、至教〕,谓如来说经,为诸众生指示罪福,令知作如是因,得如是果。未有作善得罪,作恶得福,其事明白,至为易晓,是为至教。
〔四、诱导〕,谓如来说经,盖为蒙昧愚痴之人,难便开化,故以现世可获福报因缘等,劝诱引导,令其欢喜顺从,而生正信,是为诱导。
〔五、福德〕,谓佛说经,为令众生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行,调伏诸根,无所放逸,则得天人果报,长乐无穷,是为福德。
〔六、禁戒〕,谓佛说经,制诸禁戒。令一切众生,摄持身口意业,清净不犯,即能超脱三恶趣苦,是为禁戒。(三恶趣者,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