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02,分334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花明
明星
春明
保明
昆明
明知
明者
明君
明命
朱明
明河
虚明
明经
明哲
明皇
《骈字类编》:花明
唐 李峤 草暗少原绿,花明入蜀红。
唐 李白 横吹曲辞 折杨柳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唐 白居易 荅春 草烟低重水花明,从道风光似帝京。
唐 尹鹗 杏园芳 严妆嫩脸花明,教人见了关情。
《國語辭典》:明星  拼音:míng xīng
1.明亮的星。《庄子。盗蹠》:「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2.比喻杰出的人物。如:「电影明星」、「棒球明星」。
《國語辭典》:春明  拼音:chūn míng
唐时长安城东面三门之一。后亦以代称京城。《新唐书。卷二二五。逆臣传下。黄巢传》:「陷京师,入自春明门,升太极殿。」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八。北东园日记诗》:「三年皮骨走峥嵘,梦到春明身已轻。」
《漢語大詞典》:春明门(春明門)
(1).古 长安 城门名。为城东三门之中门。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莫道两京非远别, 春明门 外即天涯。”新唐书·逆臣传·黄巢:“﹝ 黄巢 ﹞陷京师,入自 春明门 。”
(2).借指京城。 明 李东阳 《木斋先生将登舟以诗见寄次韵》之二:“极目 春明门 外路,扁舟明日定天津。” 清 钱谦益 《戊辰七月奉召赴阙车中言怀》诗之十:“ 春明门 外人来往,《秋水》篇中意有无。”
《漢語大詞典》:保明
(1).使安宁而尊贵。《诗·周颂·访落》:“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郑玄 笺:“美矣,我君考 武王 ,能以此道尊安其身。” 孔颖达 疏:“言尊安其身,则以保为安,明为尊……谓用此 文王 之道以定天下、居天子之位,是安而且尊也。”
(2).谓负责向上申明。《三国志·魏志·鲜卑传》:“我夷狄虽不知礼义,兄弟子孙受天子印綬,牛马尚知美水草,况我有人心邪!将军当保明我於天子。” 宋 岳飞 《奏襄阳府路差补职官措置事宜状》:“州县官如能用心召集流亡,劝课农桑,怀柔百姓,宽恤刑禁,从本司保明申奏朝廷,优异推恩。”《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伏覩制旨,监司于所部保明郡守,郡守于所属保明知县,县令治状显著,令中书、门下省籍记,取旨甄擢。”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石林诗话》:“《魏氏春秋》谓 吕巽 诬其弟 安 不孝。 安 引 康 为证。 康 义不负心,保明其事。”
《漢語大詞典》:昆明
(1).指 汉 代 昆明池 。汉书·元后传:“秋歷 东馆 ,望 昆明 ,集 黄山宫 。” 宋 司马光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以诗谢之》之一:“不唯 汉 帝 昆明 小,更觉 唐 家 曲水 贫。” 清 吴伟业 《桃核船》诗:“ 汉 家水战习 昆明 , 曼倩 偷来下瀨横。”
(2).古代我国西南部族名。汉书·西南夷传:“於是天子乃令 王然于 、 柏始昌 、 吕越人 等十餘辈间出 西南夷 ,指求 身毒国 。至 滇 , 滇王 当羌 乃留为求道。四岁餘,皆闭 昆明 ,莫能通。”
《國語辭典》:明知  拼音:míng zhī
清楚的知道。《文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此其与秦地相什而民相百,大王之所明知也。」《红楼梦》第六一回:「我心里明知不是他偷的,可怜他害怕都承认了。」
《国语辞典》:明者  拼音:míng zhě
有见识、有智慧的人。汉。司马相如〈上书谏猎〉:「盖闻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三国魏。钟会〈檄蜀文〉:「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规福于未萌。」
《國語辭典》:明君  拼音:míng jūn
1.贤能英明的君王。《文选。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舍罪责功者,明君之举也。」《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夫百姓不能自治,故立君以治之;明加不能治,则为臣以佐之。」
2.汉元帝宫人王嫱。参见「王嫱」条。《文选。石崇。王明君词序》:「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触文帝(司马昭)讳,改焉。」《文选。潘岳。笙赋》:「子乔轻举、明君怀归。」
《國語辭典》:明命  拼音:míng mìng
受天意而即帝位。《书经。太甲上》:「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帝迁明命,民神胥悦。」
《國語辭典》:朱明  拼音:zhū míng
1.夏季。《尔雅。释天》:「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朱明感长,敷与万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诎。」也称为「朱光」。
2.太阳。《楚辞。宋玉。招魂》:「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
3.明朝为朱氏所创建,故后世亦称明朝为「朱明」。
《國語辭典》:明河  拼音:míng hé
天河、银河。唐。宋之问明河篇〉诗:「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宋。张孝祥 念奴娇。洞庭青草词:「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分類:天河
《國語辭典》:虚明(虛明)  拼音:xū míng
1.心。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非虚明之绝境,不可穷者。」
2.空明。宋。苏轼碧落洞〉诗:「幽龛入窈窕,别户穿虚明。」
《國語辭典》:明经(明經)  拼音:míng jīng
1.明于经术。《汉书。卷七一。隽疏于薛平彭传。平当》:「以明经为博士,公卿荐当论议通明,给事中。」《后汉书。卷五四。杨震列传》:「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2.唐时以经义所取之士。《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自唐以来,所谓明经,不过帖书、墨义,观其记诵而已。」
3.明清时对贡生的尊称。《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这陆氏因丈夫生前不肯学好,好色身亡,把孩子严加教诲。后来明经出仕,官为别驾之职。」
《國語辭典》:明哲  拼音:míng zhé
明智、深明事理。《三国志。卷一八。魏书。李通传》:「曹公明哲,必定天下。」《文选。陆机。演连珠五○首之一三》:「是以明哲之君,时有蔽壅之累。」
《漢語大詞典》:明皇
唐 玄宗 ( 李隆基 )谥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后世诗文多称为 明皇 。 唐 薛逢 《金城宫》诗:“忆昔 明皇 初御天,玉舆频此驻神仙。” 清 洪升 《长生殿·传概》:“ 天宝明皇 , 玉环 妃子,宿缘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