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78,分179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冯皇后(世称 文成文明冯后 文明太皇太后 )
陆杲(明霞 质子 )
元弼(邕明 文献 )
常爽(仕明 儒林先生 )
张孟明
萧晃(宣明 白象 长沙王 威 )
明达姓
裴昭明
康绚(长明 南安县男 )
郑绍叔(仲明 东兴县侯 )
房宣明
释明彻( 夏 )
元鸾(宣明 怀 )
太史叔明
徐遵明(子判 )
冯皇后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9 【介绍】: 北魏孝文帝后。长乐信都人。文明太后兄冯熙之女。文明太后欲家世贵宠,乃择熙二女俱入掖庭。有姿媚,初拜左昭仪,后立为后。与中官高菩萨私乱,至公然丑恣。事泄,失宠。帝疾甚,遗命赐自尽。及帝死,长秋卿白整等即入宫强授后药,自尽。
全后魏文·卷十四
后长乐信都人。文成即位,选为贵人,太安二年立为皇后。献文即位,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以幸李奕事露。献文暴崩,孝文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复临朝听政。太和十四年崩,谥曰文明太皇太后。有皇诰十八篇,劝戒歌三百馀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9—532 【介绍】: 南朝梁吴郡吴人,字明霞。少好学,工书画。起家齐中军法曹行参军。后为司徒从事中郎。入梁,为骠骑记室参军。武帝天监五年,迁御史中丞,弹劾不畏权贵,不避亲疏。八年,出为义兴太守,在郡宽惠,为民所称。中大通初,位至扬州大中正。卒谥质子。素信佛法,持戒甚精。有《沙门传》。
全梁文·卷五十三
杲字明霞,吴郡吴人,起家齐中军法曹行参军、太子舍人、卫军主簿,迁尚书殿中郎,免,后为司徒竟陵王外兵参军迁征虏宜都王功曹史、骠骑晋安王咨议参军、司徒从事中郎。梁台建,以为骠骑记室参军,迁相国西曹掾。及受禅,除抚军长史,母忧服阕,拜建威将军中军临川王咨议参军,迁黄门侍郎、右军安成王长史,拜御史中丞,迁秘书监、太子中庶子、光禄卿、出为义兴太守,迁为司空临川王长史,领扬州大中正,历通直散骑侍郎、散骑常侍、司徒左长史、左民尚书、太常卿,普通中历仁威将军、临川内史、金紫光禄大夫,大通初加特进,四年卒,年七十四,谥曰质子。
元弼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邕明。济阴王拓跋小新成孙。以世嫡应袭先爵,为季父尚书仆射元丽夺授同母兄子诞,遂托疾还私第,入嵩山,以穴为室,布衣蔬食卒。追谥文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河内温人,字仕明。少聪明,研习《五经》百家。其先避西晋末世乱,居凉州,太武帝西征,投诚东归,帝嘉之,拜宣威将军。时战争频繁,贵家子弟无暇学术,而爽置馆于温水之右,教授门徒七百余人,立训严厉,教授有方。崔浩、高允称之。时人号为儒林先生。
全后魏文·卷三十二
爽字仕明,河内温人,魏太常卿林六世孙。居凉州。太武西征归款,拜宣威将军。
张孟明 朝代:南北朝

人物简介

简介
张孟明(460年-496年),汉族人,生于敦煌郡。高昌国的君主之一,488年至496年在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0—490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字宣明,小字白象。齐高帝子。起家宋秘书郎。仕宋至豫州刺史。齐高帝即位,封长沙王。每陈政事,辄为典签所裁,晃杀之。高帝怒,手诏赐杖。齐武帝立,迁南徐州刺史。罢还,私载数百人仗还都,为禁司投诸江。武帝禁诸王畜私仗,闻之大怒,将纠以法。豫章王嶷泣救得免。从此不见亲宠。官至护军将军。卒谥威。
明达姓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九 神化科
康氏。西域康居国人也。童稚出家。及受具足。行业弥峻。胁不至席。日无再饭。天监初。届益部时则巴峡蛮夷。鼓行抄劫。州郡将徵兵讨之。达悯其见杀。乃驰诣贼垒。招抚贼未喻。忽风雨雷电交作。贼惧求达哀救。达使具列千镫以祷。即明霁如故。贼亦敛缩就农亩。而行役往来者。无复患。皆达力也。尝道逢缚豚者。豚伏地作人语曰。愿上圣解我缚。达遽脱衣赎。又夜从田中归。弟子以汤濯足泥不去。达曰。此鱼膏也。恶可濯以汤哉。因易之以水。泥即去矣。至梓州忽发愿欲构精舍。反浮图于牛头山。然初未尝购材而辄访善工。议者莫不笑其诞。时方三月。涪水涸甚。俄使掘水中出钜材以为柱。四月水大涨材木翳江下取。而积之如山。未几寺与塔并就。峻杰壮丽甲一方。 沙门僧救久患挛躄。从达乞治疗。达授杖命之行骤步。以反无所苦。 盗有窥其布萨而负物踰垣者。竟眩惑不知所往。卒复拔寺中。慰喻遣去。间据绳床入禅定。烟焰赫然。众趋灭之则固无火也。天监十五年十二月。终于江陵。寿五十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2 【介绍】: 南朝齐河东闻喜人。裴骃子。宋明帝泰始中,为太学博士。后废帝元徽中,出为长沙郡丞,历祠部通直郎。齐武帝永明三年出使北魏,还为始安内史。齐明帝建武初,为广陵太守。历郡皆有勤绩,常曰:“一身之外,亦复何须?子孙不才,我聚彼散,若能自立,不如一经。”故终身不治产业。
全齐文·卷十八
昭明,河东闻喜人,宋南中郎参军骃子。泰始中太学博士,元徽中出为长沙郡丞。入齐,历祠部通直郎,永明中为始安内史,建武初为安北长史、广陵太守,有集九卷。
康绚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4—520 【介绍】: 南朝梁华山蓝田人,字长明。仕齐为华山太守。齐东昏侯永元元年,萧衍起兵,举郡以应,随王茂攻杀齐将吴子阳。入梁,以功封南安县男,除竟陵太守。累迁太子右卫率。武帝天监年间,梁魏屡生战事,绚有军功。天监十三年,督军役在钟离筑浮山堰,将用淮水灌魏寿阳城。十五年,堰成,引水灌寿阳,城破,魏徙八公山东南筑魏昌城。普通元年,除卫尉卿,未拜,卒。
郑绍叔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4—508 【介绍】: 南朝梁荥阳开封人,字仲明。初仕齐为安丰令,有能名。梁武帝天监初,为卫尉卿,封东兴县侯。天监四年,转司州刺史,广田积谷,招纳流民,百姓安之,亦多所荐举。后征为左卫将军。
房宣明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清河绎幕人。房灵建子。以文学称。孝文帝时为中书博士。迁洛阳,转议郎。试守东清河郡。宣武帝正始中京兆王元愉引为记室参军。愉反,逼为太守。
释明彻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全梁文·卷七十四
明彻俗姓夏,吴郡钱塘人。齐永明中受学僧祐,随出扬都,住建初寺,后往荆州。天监初还都,二宫供养。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夏氏。吴郡钱塘人。六岁丧父。即出家于上虞王国寺。性好学。尤多感激奋厉。尝遇客读晋道安传云。少孤为外兄所养。因歔欷呜咽。良久乃已。他日究寻。见安弘法之美。抚髀叹曰。人生斯世可不尔乎。自是专志。不弃寸阴。其房屋朽故。风吹且仆。众皆惧其压而去。彻习业其下自若。会稽孔广闻以为当成名器。齐永明十年。竟陵王请律师僧祐讲。彻从受十诵。随至杨都。居建初寺。建武初。依旻法师更业经论。太傅萧颖胄领荆州。𢹂以俱就第开净名。太傅薨。赠麈尾软几以别。天监初。反都邑。常为旻公覆述。武帝钦待不次。诏于华林园宝云僧省类集毗尼简要。将成。忽遘沈疾于寿光殿。帝躬临尉问。迁就医于所住寺。中使参候不绝于道。彻有遗表。文多不录。帝省表哀动左右。诏于寺设三百僧斋。帝为制发愿忏悔文。普通三年十二月七日也。诏给东园秘器。窆于定林寺墓。
续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二
释明彻。姓夏。吴郡钱唐人。六岁丧父。仍愿出家。住上虞王园寺。学无师友从心自断。每见胜事。未曾不留心谛视。遇客读释道安传云。闻安少孤为外兄所养。便歔欷呜咽。良久乃止。他日借传究寻。见安弘法之美。因抚膝叹曰。人生居世。复那可不尔乎。自是专务道学功不弃日。尝与同学数辈住师后房。房本朽故。忽遭飘风吹屋。欹斜欲倒。师行不在。无物支持。众人皆走。彻习业如故。会稽孔广闻之叹曰。孺子风素殊佳。当成名器。时伦因事推伏。驰名东越。齐永明十年。竟陵王请沙门僧祐。三吴讲律。中涂相遇。虽则年齿悬殊。情同莫逆。彻因从祐受学十诵。随出杨都住建初寺。自谓律为绳墨宪章仪体。仍遍研四部校其兴废。当时律辩莫有能折。建武之中移业经论。历采众师备尝深义。以旻法师标正经论妙会机神。谭思通微易钩深奥。乃从其成业。齐太傅萧颖深相钦属。及领荆州携游七泽。请于内第开讲净名。每日诸经文句。既是应机所说。或有委曲深微。或复但拘名字先来英旧人各厝情。谬当今日望此玄宗。远无髣髴深怀愧恻。时咸重其谦退。及萧氏将薨。赠别麈尾软几。彻以遗命所留。凭抚以尽其寿。天监之初始返都邑。又从旻受业。少长祈请常为覆述。究博深文洞明奥旨。盘根交结了无遗滞。远树名闻徵屈重叠。乍经乍论四时不辍。听受之众不远云集。武帝钦待不次长名进于内殿。家僧资给岁序无爽。帝以律明万行条章富博。愿撮取简要以类相从。天监末年敕入华林园。于宝云僧省。专功抄撰。辞不获免。每侍御筵对扬奥密。皇储赏接特加恒礼。故使二宫周供寒暑优洽。当时名辈并蒙殊致。未有恩渥如此之隆。以其鸠聚将成。忽遘疾沈积。于寿光殿移还本寺。天子亲自怡色温言躬临慰喻。知当不振退而流涕。中使参候晨宵不绝。彻自惟将卒奉启告辞。皇心载轸于万寿殿。时内外枢揆一时恸绝。以呈彻表故也。其文曰。因果深明倚伏何逭。明彻虽复愚短。忝窥至籍。将谢之间岂复遗吝。但知恩知庆。辄欲言之。明彻本出东荒贱民而已。微有善识得厕释门。契阔少年绸缪玄觉。虽未能体道。微得善性。运来不辍。遇会昌时。遂亲奉御筵。提携法席。且仁且训备沐恩奖。恒愿舒慕丹诚奉扬慈化。岂意报穷便归尘土。仰恋圣世何可而言。特愿陛下永劫永住益荫无涯。具足庄严道场训物。天垂海外同为净土。胜果遐流雍容远集。明彻以奉值之庆论道之善。脱亿代还生犹冀奉觐。惟生惟死俱希济拔。临尽之间忽忽如梦。虽欲申心心何肯尽。不胜悲哀之诚。谨遣表以闻。敕答省疏增其忧耿。人谁不病。何以遽终过甚。法师至性坚明道行纯备。往来净土去留安养。方除四魔理无五畏。唯应正念诸佛不舍大愿与般若相应。直至种智发菩提心。彼我相摄方结来缘。敬如所及。菩萨行业非千百年。善思至理勿起乱想。览笔悽懑不复多云。帝因于寺为设三百僧会。令彻忏悔。自运神笔制忏愿文。事竟遂卒寺房。即普通三年十二月七日也。窆于定林寺之旧墓。敕给东园秘器。凶事所资随由备办。主者监护有崇敬焉。
元鸾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1—505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宣明。城阳王次子。袭爵。以武艺著称。孝文帝时屡任各镇都大将,迁都洛阳后为邺郡留守。宣武帝时累迁定州刺史。爱佛道,修持五戒,积岁长斋,起佛寺,公私费扰,颇为民患。宣武帝尝诏诫之。卒谥怀。
太史叔明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5—547 【介绍】: 南朝梁吴兴乌程人。少善《庄》、《老》,兼治《孝经》、《礼记》,尤精三玄。每讲说,听者常五百余人。历官国子助教。邵陵王萧纶好其学,出为江州,迁郢州,皆请叔明随府讲授,江外人士传其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5—529 【介绍】: 北魏华阴人,字子判。幼孤,好学,从数师俱未终业。后悟真师实在自心,乃摒世事,苦读,不出家门六年,博通诸经。撰《春秋义章》三十卷。后以授徒为业,海内宗仰。唯好聚敛,有损风范。孝庄帝永安二年元颢入洛,为乱军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