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光明念诵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种念诵之一。行者念想口出光明,而唱佛名或真言也。秘藏记末曰:「光明念诵者,念想口出光明,持诵而已,其出声不出,常作是念耳。」
光明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唐善导,念佛口放光明,高宗皇帝于善导死后赐光明之寺额。见新修往生传中。
光明大师
【佛学大辞典】
(人名)善导死后,赐光明之寺额,自此尊师为光明大师,光明和尚等。
光明童子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光明童子因缘经之略名。
光明童子因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四卷,宋施护译。说王舍城善贤长者之息,光明童子,依佛之證言在火中不死,遂成长,出家證果。
光明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金光明经之略称。
光明玄
【佛学大辞典】
(书名)金光明玄义之略名。智者大师说。
光明文句
【佛学大辞典】
(书名)金光明经文句之略名。智者大师说。
光明疏
【佛学大辞典】
(书名)谓光明大师善导之观经疏也。四卷。
光明名号因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弥陀佛以光明与名号之因与缘,普救众生。众生得往生弥陀之报土者,由于与以名号之因。其所以得名号之因者,由于名之计量。名号为能生之因,如父。光明为所生之缘,如母。名号与光明,乃众生往生净土之他力因缘也。信心为内因,故光明与名号为外缘。又信心为众生心内所发之涅槃真因,而光明名号,乃自如来使外计量而起信心之因缘也。
光网童子印明
【佛学大辞典】
(印相)以左手作拳申头指,稍屈第三节,如钩形,立大指而押之。是钩印也。真言曰:「归命系系俱摩啰摩耶揭多。」
合部金光明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八卷二十四品。隋宝贵天竺三藏阇那堀多Jn^a%nagupta(译德志)以自译之一品与前朝之昙无谶Dharmaraks!a译,真谛Parama%rtha译之诸品,合为一经二十四品者。故谓之合部金光明经。
印明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印者印相。明者陀罗尼也。(参见:一印二明)
【佛学常见辞汇】
即是印相,明是陀罗尼。
一印二明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胎两部之大日菩萨印,皆为遍法界无所不至之塔印,其真言,金大日为,胎大日为之五字明。金刚顶经曰:「诸法本不生(二地),自性离言说(二水),清净无垢染(二火),回业等虚空(二风二空)。」是说无所不至之塔印也。【又】大日经真言品曰:「我觉本不生(二地),出过语言道(二水),诸过行解脱(二火),远离于因缘(二风),知空等虚空(二至)。」是亦说无所不至之塔印也。然则两部之大日,俱以塔婆为三昧耶行。故为一印。而两部大日之种子两相交替。故为二明。是曰一印二明。初传法时。为秘而不授之印明。原双纸云:「师传云:体不变故,印为一也。说交替故,真言为两种也。」口传云:体不变故,为六大法界之体,无相无分别之义,说交替故,为设说之义也。又体不变者为口决云,两部皆为一种之法身,故印为一也,住于理而说胎,名曰胎藏部。住于智而说金,名曰金刚顶部。故说有两种。问以等五字为六大法界之真言可乎,以之一字,亦为法界之真言如何?答曰:为水大之种子,此字引长,则其响为字即地大之种子,而于此地大之方形。切于角违。即为字之三角火转,又折半此水圆形。即为之半月风轮,又于风大之半月合火大之三角,则为字之团形虚空轮,故字具五大之种子。见赖瑜秘记。
延命印明
【佛学大辞典】
(真言)延命招魂法之印明也。
自在悦满意明
【佛学大辞典】
(真言)自在天变现欲乐之真言也。大日经疏十一曰:「如欲界有自在悦乐意明,(中略)自在天主以此悦乐意明力故,现种种杂色欲乐之具能满于一切,(中略)为一切天子天女等示现内外有情无情之境,如现食味音乐一一可提现前受用,若见女色等身亦可五欲自娱,各随彼心之所欲,何况如来真言而不能普现色身作佛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