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演算法则(演算法则)  拼音:yǎn suàn fǎ zé
一套定义非常明确的程序或一组规则。如果依序执行,则可完成某一特定工作或解决某一特定问题。
《国语辞典》:天理昭昭  拼音:tiān lǐ zhāo zhāo
善恶有报的道理清晰明确。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这一个天理昭昭,谁想到有今朝。」也作「天理昭彰」、「天理昭然」。
《國語辭典》:醉生梦死(醉生夢死)  拼音:zuì shēng mèng sǐ
形容人糊里糊涂地活著,如在醉梦之中。宋。魏了翁 水调歌头。舣棹汉嘉口词:「客亦莞然成笑,多少醉生梦死,转首总成埃。」《孽海花》第六回:「那年法越和约签定以后,国人中有些明白国势的,自然要咨嗟太息,愤恨外交的受愚,但一班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却又个个兴高采烈,歌舞升平起来。」
《漢語大詞典》:嘴清舌白
谓话说得明确清楚。 茅盾 《子夜》八:“连这毛丫头也来放肆了……想烫坏我么?料想她也不敢,还不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么?你给我一句嘴清舌白的回话。”
《国语辞典》:法度严明(法度严明)  拼音:fǎ dù yán míng
标准、规范严正明确。《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
《国语辞典》:旧刊本(旧刊本)  拼音:jiù kān běn
称呼刊刻年代无法明确考證出来的旧籍。
《漢語大詞典》:盖然论
一种主张确定性是不可能的(特别在物理学和社会科学中)而概然性就是支配信仰和行动的理论
一种理论,认为在不可能有确定性的道德问题中,由于对所包括的原则的明确知觉或由于感觉有合适的可靠的权威的支持,因而被看作具有可靠的概然性的任何过程都是可能发生的;特指这样一种理论,它主张在不可能有确定性的道德问题中,任何具有可靠概然性的过程都可能发生,即使当一个相反的过程是或者似乎是具有更大的概然性时仍然是这样
一种理论,它主张在道德问题中不可能有确实性,因此只有遵循盖然性较大的道路
《漢語大詞典》:岗位责任制
明确规定各种工作岗位的职能及其责任并予严格执行的管理制度。它要求明确各种岗位的工作内容、数量和质量,应承担的责任等,以保证各项业务活动能有秩序地进行。有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工人岗位责任制等。
《漢語大詞典》:混含
(1).含糊,不明确。 郭沫若 《断断集·社会发展阶段之再认识》:“﹝ 马克思 ﹞放弃了‘族长制’的那个名词,而采取了‘东洋的社会’或‘ 亚细亚 的生产方式’这样混含的用语。” 老舍 《赵子曰》第二十:“作官的讲究混含不露,讲究探听政治上的隐情。”
(2).混杂包含。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八:“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
《國語辭典》:活话(活話)  拼音:huó huà
不确定的话。如:「他在临走前,留下了三天内可能回来的活话。」
分類:含糊明确
《國語辭典》:光明正大  拼音:guāng míng zhèng dà
胸怀坦白,言行正派。《朱子语类。卷七三。易。鼎》:「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须是先理会个光明正大底纲领条目。」《西游记》第三七回:「我本是个光明正大之僧,奉东土大唐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者。」也作「正大光明」。
《國語辭典》:含糊不清  拼音:hán hú bù qīng
1.发音不清楚。如:「他向来有口吃的毛病,讲起话来总是吞吞吐吐,含糊不清。」
2.做事不明确,没有条理。如:「处事若含糊不清,往往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
《漢語大詞典》:含糊其词(含糊其詞)
亦作“ 含糊其辞 ”。 话说得含含糊糊,不清楚,不明确。《东周列国志》第五七回:“二人先受 岸贾 ( 屠岸贾 )之嘱,含糊其词,不肯替 赵 氏分辨。”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也曾问过,无奈他含糊其词,只説在个‘上不在天,下不着地’的地方住。” 朱自清 《执政府大屠杀记》:“其实这只要看政府巧电的含糊其辞,也就够证明了。”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二章:“ 金树旺 含糊其词说,同情地看着那乡长戴上草帽,失望地出去了。”
《國語辭典》:炳炳凿凿(炳炳鑿鑿)  拼音:bǐng bǐng zuò zuò
形容言语明确有据。《明史。卷二二六。海瑞列传》:「……吕坤,虽非瑞匹,而指陈时政,炳炳凿凿,鲠亮有足称者。」
分類:言论明确
《國語辭典》:半间不界(半間不界)  拼音:bàn jiàn bù jiè
间,通「尴」;界,通「尬」。「半间不界」指对事物的认知不明确、不澈底。如:「做学问不可一知半解,以避免半间不界之弊。」《朱子语类。卷四七。论语。阳货篇》:「便是世间有这一般半间不界底人,无见识,不顾理之是非,一味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