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至察
(1).极分明。荀子·礼论:“至文以有别,至察以有説。” 杨倞 注:“言礼之至文,以其有尊卑贵贱之别;至察,以其有是非分别之説。”又引 司马贞 曰:“説,音悦。言礼之至察,有以明鸿杀委曲之情文,足以悦人心也。”
(2).过于明察。 汉 东方朔 《答客难》:“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漢語大詞典》:极辨(極辨)
(1).分辨得很清楚;明辨。 宋 叶适 《同安县学朱先生祠堂记》:“余每见 朱公 极辨於毫釐之微,尤激切而殷勤,未尝不为之叹息也。” 清 熙祚 《〈日闻录〉跋》:“末篇极辨佛氏之欺诞,博而能精,尤足徵学识。”
(2).非常明察。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方今天下,当五阳之会,处极辨之朝。”
《漢語大詞典》:秉鉴(秉鑑)
持镜。比喻明察。 清 陈确 《呈学请削籍词》:“伏惟师臺无私秉鑑,以德爱人。”
分類:明察
《漢語大詞典》:察允
明察允许。 唐 韩愈 《上郑尚书相公启》:“言语精神,不能自明,不蒙察允,遽以慙归。”
分類:明察允许
《國語辭典》:公生明  拼音:gōng shēng míng
公正能明察事理。语出《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闇、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后来旧衙署堂前常刻立「公生明」一石,以警戒官吏。
《漢語大詞典》:察士
(1).明察之士。庄子·徐无鬼:“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説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誶之事则不乐,皆囿於物者也。”韩非子·八说:“察士然后能知之,不可以为令,夫民不尽察。”
(2).特指名辩家。吕氏春秋·不屈:“六曰察士以为得道则未也。虽然,其应物也,辞难穷矣。” 陈奇猷 校释:“察士者,指名辩家言也。”
《國語辭典》:僬僬  拼音:jiāo jiāo
1.明察的样子。《荀子。不苟》:「其谁能以己之僬僬,受人之掝掝者哉?」
2.形容走得很急促。《礼记。曲礼下》:「士跄跄,庶人僬僬。」
《漢語大詞典》:刑察
谓明察刑事。吴子·料敌:“赏信刑察,发必得时。”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职官志四:“六察者:吏察、户察、礼察、兵察、刑察、工察也。”
分類:明察刑事
《漢語大詞典》:烛察(燭察)
明察,洞察。韩非子·孤愤:“重人不能忠主而进其仇,人主不能越四助而烛察其臣,故人主愈弊而大臣愈重。”
分類:明察洞察
《漢語大詞典》:几决(幾決)
谓明察隐微而决断。后汉书·杨修传:“ 脩 之几决,多有此类。”
《漢語大詞典》:电瞩(電矚)
古代敬词。犹明察。随园诗话卷三引 清 卢见曾 《生祭蒋萝村文》:“我闻 阎罗 ,即 包孝肃 :其家 庐州 ,僕曾为牧。牧不负神,神应电瞩。”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升迁·四大禀启》:“仰冀渊涵,俯垂电瞩。”
分類:敬词明察
《漢語大詞典》:鉴衷(鑑衷)
亦作“鉴衷”。 明察心意。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君其奚憾,不余鉴衷。”
分類:明察心意
《漢語大詞典》:沈审(沈審)
亦作“沉审”。 深沉明察;沉稳谨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世目 杨朗 沉审经断。”隋书·虞世基传:“ 世基 貌沉审,言多合意,是以特见亲爱,朝臣无与为比。” 宋 范仲淹 《奏为荐胡瑗李觏充学官》:“知 保州 安军 刘拯 ,有机智胆勇,性亦沉审。”
《國語辭典》:察相  拼音:chá xiàng
精敏明察、长于理政的宰相。《管子。小匡》:「则唯有明君在上,察相在下也。」《战国策。齐策五》:「素用强兵而弱之,则察相不事。」
分類:明察
《漢語大詞典》:雅鉴(雅鑒)
敬词。犹明察。 宋 苏舜钦 《上杜侍郎启》:“盖俗浮易扇,染而难回,非惟损明府之雅鉴,实亦隳风化之一节也。” 清 曾国藩 《与朱仲我书》:“因来函陈义颇坚,輒復贡其肤末,以相质证,惟希雅鉴。”
分類:敬词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