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昌 → 冐昌”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622,分109页显示 上一页 78 79 80 81 82 84 85 86 87 下一页
郑百昌(字 德馀 号 玄谷、谷口、大滩、天容 )
陈昌胤
陈梁(别称 释广籍、个亭和尚、仑者山翁 字 则梁、梦张 号 浣公、仑者、梁父、散木子 名 昌应 广籍 世称 苋园公 )
胡春生( 吕 字 夏昌 号 赤岸 )
孙昌龄(字 念劬、二如 恭宪 号 元岳 )
唐昌世(字 兴公 号 存少 )
王昌时(字 翊圣 号 稚公 )
祝世昌( 僖靖 )
王源昌(字 绍贻 )
吴洪昌(字 与京 号 亦如 )
易昌第
郭必昌(字 懋丰 号 太薇 )
杨昌祚(字 幼麟 号 昭亭 )
林允昌( 胤昌 字 为磐 号 素庵、让庵 )
其它辞典(续上)
杨嗣昌(字 文弱 号 字微 )郑百昌(字 德馀 号 玄谷、谷口、大滩、天容 )
陈昌胤
陈梁(别称 释广籍、个亭和尚、仑者山翁 字 则梁、梦张 号 浣公、仑者、梁父、散木子 名 昌应 广籍 世称 苋园公 )
胡春生( 吕 字 夏昌 号 赤岸 )
孙昌龄(字 念劬、二如 恭宪 号 元岳 )
唐昌世(字 兴公 号 存少 )
王昌时(字 翊圣 号 稚公 )
祝世昌( 僖靖 )
王源昌(字 绍贻 )
吴洪昌(字 与京 号 亦如 )
易昌第
郭必昌(字 懋丰 号 太薇 )
杨昌祚(字 幼麟 号 昭亭 )
林允昌( 胤昌 字 为磐 号 素庵、让庵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8—1641 【介绍】: 明湖广武陵人,字文弱。杨鹤子。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杭州府教授,累进户部郎中。天启初,引疾归。崇祯初,起河南副使,十年累擢至兵部尚书,用“四正六隅”(十面网)之策围攻农民军。闻熊文灿在闽办海盗有成效,荐之总理六省军务。文灿专主招降,嗣昌既任之,乃曲为之解。十一年,夺情入阁,仍掌兵部。是年清兵再次入关,卢象升主战,嗣昌主和,遇事掣肘,致象升孤军战殁,嗣昌贬三秩,戴罪视事。十二年,文灿招降之张献忠等再起。崇祯帝特旨命嗣昌督师。次年,经襄阳入川驻重庆,追击献忠军。而献忠“以走致敌”,明军疲于奔命。十四年,献忠军长驱出川,破襄阳,杀襄王。时李自成亦破洛阳,杀福王。嗣昌闻之,畏罪自杀。有《杨文弱先生文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文弱,武陵人。万历庚戌进士,历官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维基
杨嗣昌(1588年—1641年),字文弱,号字微,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祖籍直隶建平(今安徽郎溪)。明末政治、军事人物。出身门阀,祖父杨时芳乃武陵名士,父亲杨鹤以督军著世,嗣昌为人雅好文艺,博闻强记、有辩才、文笔,与名流袁宏道、袁中道、钟惺等来往。亦喜军事,设「四正六隅」之策以灭流寇,一度颇有成效,后流寇复起,李自成烹杀福王朱常洵,张献忠焚杀襄王朱翊铭,嗣昌忧悸以病卒,追赠太子太保。葬桃源金厂溪。杨嗣昌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进士。历任杭州府儒学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户部郎中。天启年间因受阉党排挤,称病归里。崇祯元年(1628年),起为河南副使,加右参政。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永平。崇祯三年(1630年)任山石道(抚宁境内山海路、石门路),崇祯六年(1633年)升山海关巡抚。官至兵部尚书。崇祯十年(1637年)三月,帝召杨嗣昌至京师,两人谈话后,帝曰:“恨用卿晚。”六月,被任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崇祯十一年(1638年),奏请修缮常德府城,“三年而完工,撤旧易新,极其壮固”。嗣昌力主“安内方可攘外”,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战术,各个击破。所谓“四正”是陕西、河南、湖广、凤阳四镇,“六隅”则是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六区。集合“四正六隅”为十面罗网,各有侧重,协同配合,“随贼所向,专任剿杀”。嗣昌增兵十四万,加饷银二百八十万两。由熊文灿为五省军务总理,剿抚兼施。此举在一年内颇见成效。张献忠、罗汝才等闯军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著刘宗敏等残部17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同年冬天,清军三路大军第四度南侵,燕京震动,崇祯帝和战不定,杨嗣昌时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力主议和。嗣昌深知朝廷兵力、财力不足以支持两线作战,故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建议;但卢象升主张坚决抵抗,遂率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军战于庆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然嗣昌手握兵权,事事掣肘象升,象升屡战失利,最后战死沙场。大学士杨嗣昌却一意诬陷象升临阵脱逃,派士卒俞振龙等三人前往查看。俞振龙不畏淫威,坚持指认象升遗体,「嗣昌怒,鞭之三日夜,且死,张目曰:『天道神明,无枉忠臣。』」 千总杨国栋因为不肯顺从杨嗣昌意思修改塘报,坚持象升已战死,而被处极刑。崇祯急调洪承畴部北上勤王,剿寇策略遂功亏一篑。后李自成往河南发展。崇祯十三年(1640年)二月七日,朝廷特命杨嗣昌以大学士督师,赐尚方宝剑,前赴湖广指挥围剿张献忠等。嗣昌与陕西副将贺人龙、李国奇夹击张献忠于太平县玛瑙山(今四川万源),史载“大破之,斩馘三千六百二十,坠岩谷死者无算。”崇祯表示嘉许,有手谕曰:“卿自昨年九月初六日辞朝至今,半载有余,无日不悬朕念,与行间将士劳苦倍尝,而须发尽白,深轸朕怀。又闻卿调度周密,赏罚严明,深慰朕平寇安民之意图”。接下来寒溪寺、盐井、木瓜溪等地连战皆捷。但此时明朝官军内部矛盾重重,诸将多不用命,贺人龙与左良玉皆拥兵自重,不听使唤。杨嗣昌下令:赦免农民军将领罗汝才等人的罪状,唯独张献忠不赦,有擒张献忠者,赏白银五千两,锦衣卫指挥使世袭;斩杀张献忠者二千两,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张献忠则戏谑地回应称:“有斩督师(杨嗣昌)来者,赏银三钱。”还四处张贴,嗣昌非常害怕且惊讶,认为左右都是张献忠的卧底。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陷洛阳,烹福王朱常洵。二月初四半夜,张献忠一日夜驰三百里出四川,奇袭襄阳,初五日,在西门城楼杀襄王朱翊铭。朝野震惊,时人认为藩王遇难,将领必须负责,所以嗣昌忧惧交加,嗣昌在给湖广巡抚宋一鹤的信中写道:“天降奇祸,突中襄藩,仆呕血伤心,束身俟死,无他说矣。”旧病复发,吐血甚多,已病入膏肓,监军万元吉问他为何不报知皇上?杨嗣昌只吐出两个字:“不敢!”二月初一日,病死沙市徐家园。杨嗣昌死,自此战争主动权转入闯军手中。兵部尚书陈新甲以陕西三边总督丁启睿接替督师,并起用原兵部尚书傅宗龙继任陕西三边总督,负责剿寇。此后张献忠攻破武陵,特恨杨嗣昌,掘其七世祖坟,焚其夫妇灵柩,并把其尸体斩断出血。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德馀,号玄谷、谷口、大滩、天容。
人物简介
维基
陈昌胤,福建宁德人。同进士出身。陈昌胤为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同年接替陈四宾任上海县知县一职,崇祯三年(1630年)由熊经接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海盐人,字则梁,号浣公,一号仑者,又号梁父,晚号散木子。初名昌应,字梦张。幼年曾出家,法名广籍。喜读异书,凡书画、著作皆自创。明亡后造庵居住,称个亭和尚,僧服茹荤。有《苋园集》、《个亭集》等。槜李诗系·卷二十
梁字则梁,亦称梁父。初名昌应,字梦张。海盐人。年十八,皈依莲池大师,法名广籍。未几,走长安上书,不用。晚年无意于世,自称散木子。有《苋园诗》。人称苋园公。有仑者菑浣笔池藏稿。或称仑者山翁。亦称浣公。自题其墓曰:“生无愧怍,去无牵缠。”其联云:“与尔同龛枕米汁,至今孤冢有梅花。”有《个亭集》。为文光怪崛特,奇不可句,而事必准古,言足垂世,诗亦如之。评者谓其如湘川乱云,峨嵋残雪,知言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则梁,海盐人。有苋园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歙县人,本姓吕,字夏昌,号赤岸。明末移家池州,又迁南京。以医为业。善画山水,尺幅有千里之势。有《赤岸集》。人物简介
胡春生,字夏昌,号赤岸,歙县人,徙居江都,顺康间布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宁晋人,字念劬。明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吏部主事。清顺治初授吏部考功郎中,条议时事,累千百言。累迁副都御史,奏免正定属邑荒地逋赋。卒谥恭宪。维基
孙昌龄(?—1649年),字二如,又字念劬,号元岳,北直隶真定府赵州宁晋县(今河北省宁晋县)人,明朝进士。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领乡荐,四十七年,登己未科进士。除山东登州府推官,署理文登县,天启元年本省同考,行取吏部稽勋司主事,四年典试陕西,冬谢病归。崇祯四年调文选司员外郎,抵夏,力求终养去。八年,晋考功司郎中,移文选司。以事遣戍清源。十六年冬以荐起,补验封司郎中,旋归隐广阿。清朝顺治年间,给事中孙承泽推荐,担任吏部考功司郎中,二年(1645年)秋七月转尚宝司卿,任山西乡试考官。顺治三年(1646年)丙戌担任右通政。顺治四年,升任太仆寺卿。次年,升任左副都御史。顺治七年己丑七月七日卒,赠右都御史,谥“恭宪”。
人物简介
维基
唐昌世,字兴公,号存少,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匠籍。昌世幼事祖母孝,比长,能文章。入为青浦县学生,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礼部会试会魁,二甲三十六名进士,官工部营缮司主事,时阉党用事,乡人中有夤缘得卿寺者,昌世胥吏将谋大木厂缺,怀金夜见曰:愿得公门生一帖与崔尚书,事即谐矣。昌世峻拒之。时崔呈秀方以都御史兼工部事,既而呈秀以司礼监总户工事建署,昌世题榜无称颂意,益不为要人所喜,因目为小东林。崇祯元年,呈秀败,监明德陵工,木商馈以金,昌世怒,欲执付法司,哀恳去,而台省先已入商贿,故事木分三等估直,台省命概以上等算,昌世争之,笑曰:此商人不识时务耳。昌世勃然曰:公无轻谅天下士,某非藉此骉官为仆、货真马计者也。必依此,宁向御前奏辨。台省中馁,诸商亦耳语却馈事,遂心折款语,移覆减十馀万金,强项声益著。崇祯二年清兵围京城,十一月京师戒严,昌世为广宁门监督,助守御。先是昌世与中官共事,辞色不少假,至争陵木,与台省相失,益目摄,几不敢钧礼。及城守,司礼大珰王希忠统军至,昌世与争体统不合,适盔甲厂运到一炮,借端题参,以都城悬帘狭薄,下工部尚书张凤翔及主事史维堡、唐昌世于刑部狱。司官同郡朱长世等受杖死,遂并夺昌世职。而昌世亦以亲老得遂色养,遂归。十五年,工部尚书范景文疏荐,不报。福王时,张凤翔起巡抚,复荐之,时年已六十,连丧二亲,哀毁骨立,所跪席双趺隐然。比服阕,南都破,遂屏居不复出,卒年八十九。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昌时(1590年—1647年),字翊圣,号稚公,山东兖州府沂州人。明末政治人物。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山东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吏部观政,六年授行人司行人,十年行取,十一年钦选南户部江西司主事,十二年出任淮安府知府,十三年考察,调赣州府。赣州营兵索饷哗乱,包围巡道署衙门,王昌时出面调解,被都御史李永茂举荐,擢升本道分守参议,升江西按察司岭北道副使,致仕归乡时,士民欢送者塞满道路。著有《稚公稿廉平传》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0 【介绍】: 明末清初辽阳人。本为明辽东镇江城游击。天启元年,辽阳陷落后,率众降后金(清),仍授游击,隶汉军镶红旗。入关后,授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次年,与尼堪会师击灭大同姜镶。卒谥僖靖。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源昌,字绍贻,湖广黄州府黄冈县人。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湖广乡试亚魁,天启五年(1625年)联捷乙丑科进士,授礼部主事,晋郎中,出知恒阳府,时中使监军,威权日肆,源昌抗不为礼,以清直闻。崇祯七年任福建分巡漳南道佥事,改镇河南禹州,流冠陷洛阳,将窥禹,源昌饬练乡兵,防御周密,禹卒无患。崇祯十三年以参议兼佥事分巡大梁,时宗室怙宠骄恣,源昌涖任乃止。时八年不登,岁旱人相食,大盗蜂起,设法赈济防御,郡赖以全。升布政司参政兼按察司副使,去任时,士民遮道哭送者百余里。后起补江西按察司副使,值宗室骄恣,悉持法裁抑不少贷。未几乞终养归,年九十卒。子王树仁,世其学行。普安堂,下伍重乡山上,邑绅王源昌、朱霞远读书处,山左岩石壁立刻有“峰回路转”,字甚劲。
人物简介
维基
吴洪昌(1593年—?年),字与京,号亦如,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吴洪昌是佥事吴正志之子,天启元年(1624年)中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成进士,获授建德知县,任内清操自励,以德政治民,升任礼部仪制司主事。弘光年间,改任精膳司郎中,因病辞官归乡,建德人为其立祠祭祀。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维基
郭必昌,字懋丰,号太薇,福建晋江人,同进士出身。天启五年(1625年)登乙丑进士,授杭州府推官,七年分较浙闱,崇祯三年典试江西,四年十一月升任广西道监察御史,巡视芦沟桥、印马屯田,又巡按浙江,以平寇功推京堂,为忌者所挤,出任江西湖西道参政。后丁内艰归。隆武时,授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后升兵部尚书。1646年,隆武政权覆没,九月,清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 遣泉州绅士郭必昌持书往安平招抚郑芝龙,许以闽粤总督。
人物简介
维基
杨昌祚,字幼麟,号昭亭,直隶宣城(今属安徽)人,明朝官员。崇祯七年(1634年)登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左中允。因剃发降清,被南明界定为“刑辱诸臣之一”,令夹二夹。入清后下落不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胤昌。明福建晋江人,字为磐,号素庵。天启二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有《易史象解》、《经史耨义》。维基
林胤昌(1595年—1657年),字为磐,号让庵(或素庵),福建晋江县人,进士出身。治诗经,行二,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正月二十九日生。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乡试二十二名,天启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进士,户部观政,六月授南京户部广东司主事,调南兵部职方司。崇祯元年(1628年),补吏部稽勋司主事,后补吏部验封司郎中、擢文选郎中。因忤逆杨嗣昌,被削籍为民。之后不再出仕。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冬十月卒于家,年六十三。著有《茧草经史耨义》等书,子林逢泰、林逢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