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仑 → 仑崙”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昆岳(崑嶽)
亦作“ 崑岳 ”。 即 昆仑山 。 南朝 齐
王俭 《灵丘竹赋》:“振芳条乎 崑岳 ,敷緑采於高岑。”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火炎 崑岳 ,砾石与琬琰俱焚。”
见“ 崑岳 ”。
《漢語大詞典》:昆陵(崑陵)
即 昆仑山 。古代传说为神仙所居之地。 汉 桓驎
《西王母传》:“洎九圣七真,凡得道授书者,皆朝 王母 於 崑陵 之闕焉。”
《云笈七籤》卷一○六:“盘桓 崑陵 宫, 玄都 可驰骋。”
《漢語大詞典》:昆华(崑華)
昆仑山 和 华山 的并称。 晋
陶潜 《形影神·影答形》诗:“诚愿游 崑 华 ,邈然兹道絶。”
《拾遗记·周》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崑 华 不足以匹其高,沧溟未得以方其广。”
《漢語大詞典》:疏圃
(1).传说中 昆仑山 上的池名。
《淮南子·览冥训》:“过 昆仑 之 疏圃 ,饮 砥柱 之湍瀨。” 高诱 注:“ 疏圃 在 昆仑 上。”
(2). 汉 殿名。
《三辅黄图·汉宫》:“﹝ 建章宫 ﹞又有 玉堂 、 神明堂 、 疏圃 ……二十六殿。”
《漢語大詞典》:昆岫(崑岫)
亦作“崐岫”。 指 昆仑山 。借指仙山。 南朝 齐
谢朓 :“霾华 崑 岫,灭采上春。” 北魏
阳固 《演赜赋》:“出 崐 岫之峥嶸兮,入 汜林 之杳鬱。”
《國語辭典》:不周山 拼音:bù zhōu shān
神话传说中的山名。据闻在上古时代,共工与颛顼为争夺帝位,一怒之下,击坏天柱,致此山缺坏不周,故称为「不周山」。《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山海经。西山经》:「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崇岳之山。」
《漢語大詞典》:总极(總極)
指 葱岭 。古代对今 帕米尔高原 和 昆仑山 、 天山 西段的统称。 汉 代属 西域 都护统辖。总,通“ 葱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奄息 总极 氾滥水嬉兮,使 灵媧 鼓瑟而舞 冯夷 。” 裴駰 集解引
《汉书音义》:“ 总极 , 葱领山 也,在 西域 中也。”按,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作“奄息 葱极 氾滥水娭兮”,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 葱极 , 葱领山 也,在 西域 中。”
《漢語大詞典》:昆仑墟(崑崙墟)
(1). 昆仑山 的基部。亦指 昆仑山 。 南朝 宋 颜延之 :“覲 王母 於 崑墟 ,要 帝臺 於 宣岳 。” 唐
李白 《赠崔侍御》诗:“风涛儻相因,更欲凌 崑墟 。”
(2).指 方丈山 。
《山海经·海外南经》:“ 崑崙墟 在其东,墟四方。” 毕沅 注:“此 东海 方丈山 也。”
《漢語大詞典》:琼山禾(瓊山禾)
传说中 昆仑山 上的大木禾。
《文选·张协〈七命〉》:“ 大梁 之黍, 琼山 之禾。” 李善 注:“ 琼山 禾,即 崑崙之山 木禾。曰:‘崑崙之上有大禾,长五寻,大五围。’”参见“ 玉山禾 ”。
《漢語大詞典》:玉山禾
传说中的 昆仑山 的木禾。 南朝 宋 鲍照
《代空城雀》诗:“诚不及青鸟,远食 玉山 禾。” 唐
李白 《天马歌》:“虽有 玉山 禾,不能疗苦飢。”
《漢語大詞典》:陆吾(陸吾)
传说中的 昆仑山 神名。即 肩吾 。人面虎身虎爪而九尾。
《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 昆仑之丘 ,是实惟帝之下都,神 陆吾 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 郭璞 注:“即 肩吾 也。 庄周 曰‘ 肩吾 得之,以处大山’也。”
《漢語大詞典》:玄圃台(玄圃臺)
昆仑山 顶之台,为神仙所居。
《海内十洲记·聚窟洲》:“﹝ 崑崙山 ﹞三角……其一角正西,名曰 玄圃臺 。”参见“ 玄圃 ”。
《國語辭典》:玄圃 拼音:xuán pǔ
1.神话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在昆崙山顶。《文选。张衡。东京赋》:「左瞰旸谷,右睨玄圃。」也作「县圃」、「悬圃」。
2.太子居处北方的园圃。《梁书。卷四。简文帝本纪》:「高祖所制五经讲疏,尝于玄圃奉述,听者倾朝野。」
《漢語大詞典》:昆崚(崑崚)
即 昆仑山 。
《海内十洲记·聚窟洲》:“ 崑崙 号曰 崑崚 ,在 西海 之戌地, 北海 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
《漢語大詞典》:中巴公路
从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塔科特。因翻越喀喇昆仑山脉,又称喀喇昆仑公路。全长1036千米,中国境内喀什至红其拉甫达坂口岸长420千米。1979年建成通车。是联系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国际公路干线。
《漢語大詞典》:公格尔山
昆仑山脉主峰。在新疆西南部。海拔7719米。山顶终年积雪,有巨大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