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82,分213页显示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未时
辰时
化时
时失
时升
卒时
时满
拜时
忤时
时饮
时小
时权
时措
徇时
时趋
《國語辭典》:未时(未時)  拼音:wèi shí
旧时指下午一点至三点这段时间。
《國語辭典》:辰时(辰時)  拼音:chén shí
旧式计时法指上午七点到九点的时间。
《骈字类编》:化时(化时)
唐享太庙乐章化时以俭卫文以武
分类:化时
《漢語大詞典》:时失(時失)
节候不正常。左传·隐公九年:“庚辰,大雨雪,亦如之。书,时失也。” 杜预 注:“ 夏 之正月,微阳始出,未可震电;既震电,又不当大雨雪,故皆为时失。”
《骈字类编》:时升(时升)
易升彖柔以时升
《漢語大詞典》:卒时(卒時)
(1).尽时。谓度过三个月。国语·晋语一:“吾闻以乱得聚者,非谋不卒时,非人不免难,非礼不终年,非义不尽齿,非德不及世,非天不离数。” 韦昭 注:“卒,尽也。三月为一时。”
(2).度过时日。 晋 张协 《七命》:“乐以亡戚,游以卒时。”
《骈字类编》:时满(时满)
素问滑则病脾风疝涩则病积心腹时满
《漢語大詞典》:拜时(拜時)
旧时婚姻欲速成时采取的权宜措施。古制婚有六礼,若遇非常之时,急于嫁娶,也可临时变通。其制以纱縠蒙新妇首,至夫家,夫揭去蒙纱,因拜舅姑,便成夫妇,六礼悉舍,名为“拜时”。参阅通典·礼十九。参见“ 六礼 ”。
《國語辭典》:六礼(六禮)  拼音:liù lǐ
1.古代在确立婚姻过程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明。孟称舜《桃花人面》第五出:「小生与姐姐,虽无六礼之期,偶有半面之雅。」
2.古代冠、婚、丧、祭、乡、相见等士礼。《礼记。王制》:「司徒脩六礼,以节民性。」
3.古享祭宗庙之礼,指肆献、馈食、祠、礿、尝、烝。见《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唐。贾公彦。疏。
4.古代朝见之礼,指朝、宗、觐、遇、会、同。见《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
《漢語大詞典》:忤时(忤時)
不合流俗。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公祖大人直道不容,以致忤时。敝乡士民迄今廑想明德。”
分類:合流流俗
《骈字类编》:时饮(时饮)
唐 杜甫 又示宗武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分类:时饮
《骈字类编》:时小(时小)
史记匈奴传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馀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尚矣其世传不可得而次云 素问见时大下
分类:时小
《骈字类编》:时权(时权)
战国策故刚平之残也中牟之堕也黄城之队也棘蒲之烧也此皆非赵魏之欲也然二国劝行之者何也卫明于时权之藉也
分类:时权
《漢語大詞典》:时措(時措)
《礼记·中庸》:“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故时措之宜也。” 郑玄 注:“时措,言得其时而用也。” 孔颖达 疏:“措犹用也。言至诚者成万物之性,合天地之道,故得时而用之,则无往而不宜”。后以“时措”谓因时制宜。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八年:“大抵治狱以宽厚为本,而刑新国则宜用轻典,若执而不变,非时措之道也。”
分類:因时制宜
《漢語大詞典》:徇时(狥時)
曲全时局。 宋 曾巩 《韩琦制》:“及受末命,戡济艰难,以己狥时,坐定大议。”
分類:时局
《漢語大詞典》:时趋(時趨)
亦作“ 时趣 ”。
(1).犹时势。晋书·儒林传·范弘之:“ 比干 处三仁之中, 箕子 为名贤之首。后人用捨,参差不同,各信所见,率应而至,或荣名显赫,或祸败係踵,此皆不量时趣,以身尝祸,虽有硜硜之称,而非大雅之致,此亦下官所不为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忧危竑议:“ 赵御史 之倾危,寂无人指摘,则时趋使之然。”
(2).犹时尚,时俗。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七:“低心逐时趋,苦勉祗能暂。” 明 胡应麟 诗薮·宋:“ 大历 而后,学者溺於时趋,罔知反正。”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广赓虞之死:“﹝ 賡虞 ﹞举趾迂缓,不入时趋,惟以驱奸逐恶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