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81,分213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时逢
时命
待时
顺时
时论
若时
秋时
失时
时看
圣时
时同
时务
汉时
时月
行时
《骈字类编》:时逢(时逢)
唐 李商隐 即日 几时逢雁足,著处断猿肠。
《國語辭典》:时命(時命)  拼音:shí mìng
1.命运。唐。岑参〈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时命难自知,功业岂暂忘。」《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大丈夫富贵贫贱,各有时命。」
2.当时政府的命令。《晋书。卷九一。儒林列传。杜夷》:「夷虽逼时命,亦未尝朝谒,国有大政,恒就夷咨访焉。」晋。陆机〈猛虎行〉:「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3.大国当时或随时之命。《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适大有五恶,说其罪戾,请其不足,行其政事,共其职贡,从其时命。不然,则重其币帛,以贺其福而吊其凶,皆小国之祸也。」
《國語辭典》:待时(待時)  拼音:dài shí
等待时机。《文选。钟会。檄蜀文》:「今边境又清,方内无事,蓄力待时,并兵一向。」
《國語辭典》:顺时(順時)  拼音:shùn shí
1.按时。如:「记得顺时,不可错乱。」
2.顺乎时宜、不悖时势。《左传。成公十六年》:「礼以顺时,信以守物。」《晋书。卷六。元帝纪》:「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國語辭典》:时论(時論)  拼音:shí lùn
当时的舆论。唐。白居易〈牛僧孺监察御史制〉:「访诸时论,宜当朝选。」
《漢語大詞典》:若时(若時)
(1).此时,现在。《公羊传·定公四年》:“君如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时可矣。”
(2).那时,当时。《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今无若时之急,而使公卿大夫并与厮徒共供事役,闻之四夷,非嘉声也,垂之竹帛,非令名也。”
《骈字类编》:秋时(秋时)
汉 宋子侯 董娇饶诗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分类:秋时
《國語辭典》:失时(失時)  拼音:shī shí
错失机会。《论语。阳货》:「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聊斋志异。卷一。王成》:「成心愿盈溢,惟恐失时。」
《骈字类编》:时看(时看)
宋 陆游 和范舍人书怀 客中常欠尊中酒,马上时看檐上花。
分类:时看
《漢語大詞典》:圣时(聖時)
圣明之时。 唐 张说 《奉和御制》:“大块鎔羣品,经生偶圣时。” 宋 杨万里 《三月二十六日殿试进士待罪集英殿门》诗:“诸儒莫作公孙士,千载何曾遇圣时。” 清 徐氏 《寄子》诗:“丝毫不用南中物,好作清官答圣时。”
分類:圣时圣明
《骈字类编》:时同(时同)
唐 杜甫 洞房 系舟今夜远,清漏往时同。
《韵府拾遗 东韵》:汉书叙传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馀思述循吏传
分类:时同
《國語辭典》:时务(時務)  拼音:shí wù
1.当世的要务。《汉书。卷七。昭帝纪。赞曰》:「光知时务之要,轻繇薄赋,与民休息。」《花月痕》第四六回:「诏中外文武及军民人等,直言时务。」
2.及时的农事。《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方春东作,宜及时务。」晋。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二首之二:「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3.时节、时候。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冬至来一百五日,正是那寒食时务。」
《骈字类编》:汉时(汉时)
唐 王昌龄 出塞二首 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分类:汉时
《漢語大詞典》:时月(時月)
(1).四时和月分。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孔 传:“合四时之气节,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齐一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学者不以时月考之,每语屯田,必为称首,可笑。”
(2).时间;时候。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稽废时月。” 宋 曾巩 《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札子》:“至於 廖恩 之鼠窃,而能稽诛於时月者,盖由追讨之兵不足, 恩 已自归,而所遣北兵,犹在道路。则东南之寡弱,盖可知也。”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紧急时月, 苏 松 兵备暂驻 崇明 , 寧 绍 兵备或海道内推择一人暂驻 舟山 。”
(3).指节令。 晋 张华 《上巳篇》:“姑洗应时月,元巳启良辰。”《宋书·明帝纪》:“自今鳞介羽毛,肴核众品,非时月可採,器味所须,可一皆禁断,严为科制。”
《國語辭典》:行时(行時)  拼音:xíng shí
名望、权势重于一时。《野叟曝言》第一八回:「那两位是房里老师,那两位是班中头役,都是极行时的,不可轻慢了他。」
分類:时行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