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9
词典
1
分类词汇
28
共28,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直指
不会
课最
趋跄
时朝
鱼符
伴食
中单
进贤冠
课殿
旌闾
流官
绯鱼袋
券马
敕符
《國語辭典》:
直指
拼音:
zhí zhǐ
1.直言陈述,不加隐讳。《荀子。不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痹也。」《韩非子。说难》:「直指是非,以饰其身。」
2.疾速的直接往前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率乎直指,晻乎反乡。」《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楼船横海之师,直指吴会。」
3.职官名。汉武帝时置,为奉派出巡或至各地处理政事的官员。
分類:
直言
笔直
直指
言指
指出
指向
时朝
朝廷
专管
巡视
地政
政事
官员
《國語辭典》:
不会(不會)
拼音:
bù huì
1.不至于。《三国演义》第六○回:「汝川中不会谄佞,吾中原岂有谄佞者乎?」
2.不见,不会面。《红楼梦》第五三回:「所有贺节来的亲友一概不会,只和薛姨妈、李婶二人说话取便。」
3.不能。如:「这孩子到现还不会说话,真令人担心。」
4.不愿。如:「我绝不会透露他的去处。」
分類:
不会
不可能
领会
以时
时朝
不知道
朝见
见天
太平天国
帝王
《漢語大詞典》:
课最(課最)
(1).古时朝廷对官吏定期考核,检查政绩,政绩最好的称“课最”。
《
汉书·儿宽传
》
:“输租繦属不絶,课更以最。”
《
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四年
》
引此文, 胡三省 注:“课上上曰最。”
《
晋书·贺循传
》
:“刺史 嵇喜 举秀才,除 阳羡 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 宋
刘攽
《方仕致仕》
诗:“息交便尔宾客絶,省事何説课最为。”
(2).泛指成绩上等。 章炳麟
《刘永图传》
:“﹝ 刘永图 ﹞以事归,宿留 上海 中国公学,习理化,卒业课最。”
分類:
时朝
朝廷
成绩
廷对
上等
官吏
定期
期考
考核
检查
政绩
《國語辭典》:
趋跄(趨蹌)
拼音:
qū qiāng
1.快步走。《诗经。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射则臧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尼姑见有客来,趋跄迎进拜茶。」
2.依附权势。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出:「更羡他知书知礼,是一个不趋跄的秀才。」
分類:
疾行
奉承拍马
奉承
疾行貌
奔走
入朝
音乐
侍奉
步趋
拍马
做官
中节
板眼
阿附
出仕
节奏
时朝
朝拜
晋谒
行步
《漢語大詞典》:
时朝(時朝)
(1).谓依四时而朝见。
《公羊传·桓公元年》
:“诸侯时朝乎天子。” 何休 注:“时朝者,顺四时而朝也。”
(2).随时朝见。
《
晏子春秋·杂上十一
》
:“於是令刖跪倍资无征,时朝无事也。” 张纯一 校注:“不必有事,随时可朝。”
分類:
随时
时朝
朝见
四时
何休
《國語辭典》:
鱼符(魚符)
拼音:
yú fú
唐时用为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
陆龟蒙
送董少卿游茅山
诗:「将随羽节朝珠阙,曾佩鱼符管赤城。」也称为「鱼书」。
分類:
鱼符
时朝
朝廷
颁发
符信
铸铜
为鱼
鱼形
《國語辭典》:
伴食
拼音:
bàn shí
陪伴他人用饭。比喻在位不尽职。《旧唐书。卷九八。列传。卢怀慎》:「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宋史。卷三七四。列传。胡铨》:「孙近傅会桧议,遂得参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饿渴,而近伴食中书,漫不敢可否事。」
分類:
陪衬
同进
进食
虚设
时朝
朝会
宰相
相率
尚书省
堂会
《漢語大詞典》:
中单(中單)
亦作“中禪”。
(1).古时朝服、祭服的里衣。 南朝 齐
王俭
《公府长史朝服议》
:“并同备朝服。中单、韦舃率由旧章。”
《
隋书·礼仪志六
》
:“公卿以下祭服,里有中衣,即今中单也。”
《
汉书·江充传
》
“ 充 衣纱縠襌衣” 唐 颜师古 注:“若今之朝服中襌也。”
(2).泛指汗衫。
《
太平御览
》
卷四○三引 晋 虞预
《会稽曲录》
:“民有弟用兄钱者,未还之,嫂诣 弘 诉之, 弘 卖中单为叔还钱。”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
卷中:“汗衫,盖三代之衬衣也。
《
礼
》
曰中单。 汉高祖 与 楚 交战,归帐中,汗透,遂改名汗衫。”
分類:
中单
时朝
朝服
汗衫
祭服
里衣
《國語辭典》:
进贤冠(進賢冠)
拼音:
jìn xián guān
古时儒者所戴的黑布冠。见《续汉书志。第二九。舆服志上》。
分類:
时朝
朝见
礼帽
为儒
儒者
帝王
《漢語大詞典》:
课殿(課殿)
旧时朝廷对官吏定期考课,政绩最差的称“课殿”。
《
汉书·儿宽传
》
:“后有军发,左内史以负租课殿,当免。”
《
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四年
》
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课下下曰殿。”
《
金史·循吏传·赵重福
》
:“岁饥,民煮卤为盐卖以给食,盐官往往杖杀之。 重福 曰:‘寧使课殿,不忍杀人。’”参见“ 课最 ”。
分類:
时朝
朝廷
廷对
官吏
定期
期考
考课
政绩
《漢語大詞典》:
课最(課最)
(1).古时朝廷对官吏定期考核,检查政绩,政绩最好的称“课最”。
《
汉书·儿宽传
》
:“输租繦属不絶,课更以最。”
《
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四年
》
引此文, 胡三省 注:“课上上曰最。”
《
晋书·贺循传
》
:“刺史 嵇喜 举秀才,除 阳羡 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 宋
刘攽
《方仕致仕》
诗:“息交便尔宾客絶,省事何説课最为。”
(2).泛指成绩上等。 章炳麟
《刘永图传》
:“﹝ 刘永图 ﹞以事归,宿留 上海 中国公学,习理化,卒业课最。”
分類:
时朝
朝廷
成绩
廷对
上等
官吏
定期
期考
考核
检查
政绩
《漢語大詞典》:
旌闾(旌閭)
旌表门闾。旧时朝廷对所谓忠孝节义的人,赐给匾额,挂于门廷之上,或树立牌坊,以示表彰。
《宋书·孝义传·余齐民》
:“ 齐民 越自氓隶,行贯生品,旌閭表墓,允出在兹。” 唐
元稹
《献事表》
:“其餘涤瑕缓死,薄赋恤人,赐帛耆年,旌閭孝悌,修废学,建义仓,莫不曲被殊私,覃于有截。”
分類:
旌表
时朝
朝廷
廷对
《漢語大詞典》:
流官
明 清 时朝廷派遣到 川 滇 黔 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官。因其有一定任期,非世袭,非土著,有流动性,故称。
《
明史·邓廷瓒传
》
:“请改为府县,设流官与土官兼治,庶可久安。”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五》
:“窃闻往者二三藩王皆得以用人杀人,而诸从龙於旧邸者,或出为流官,或中司大柄。” 吴晗
《朱元璋传》
第四章二:“如土司内部发生纠纷,或反抗朝廷失败后,往往被收回境内统治权,直属朝廷,改用流官治理,叫做‘改土归流’。”
分類:
时朝
朝廷
派遣
少数民族
地区
地方官
《漢語大詞典》:
绯鱼袋(緋魚袋)
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 唐 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 宋 因之。 唐
韩愈
《董公行状》
:“入翰林为学士,三年出入左右,天子以为谨愿,赐緋鱼袋。”
《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二年
》
:“右承奉郎、赐緋鱼袋 张宗元 为右宣议郎、直秘阁。”亦省作“ 緋鱼 ”。
《
新唐书·王正雅传
》
:“ 穆宗 时,京邑多盗贼, 正雅 以 万年 令威震豪强,尹 柳公绰 言其能,就赐緋鱼,累擢 汝州 刺史。” 宋
王安石
《梅公神道碑》
:“馆之 集贤 ,赐服緋鱼。”
分類:
鱼符
时朝
朝官
服饰
《漢語大詞典》:
券马(券馬)
宋 时朝廷从边境收购马匹的一种方式。 宋
欧阳修
《论监牧札子》
:“若国家广捐金帛,则券马利厚,来者必多。”
《
宋史·兵志十二
》
:“凡收市马, 戎 人驱马至边,总数十、百为一券,一马预给钱千,官给芻粟,续食至京师,有司售之,分隶诸监,曰券马。”
分類:
时朝
朝廷
边境
收购
马匹
《漢語大詞典》:
敕符
古时朝廷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以竹木或金玉为之,上书文字,剖而为二,各存其一,用时相合以为证信。 宋 王谠
《
唐语林·补遗二
》
:“水部员外 刘约 直宿,会 河内 繫囚,配流 岭 表,夜发敕符。” 明 刘若愚
《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
》
:“﹝尚宝监﹞职掌御用宝璽、敕符、将军印信。”
分類:
时朝
朝廷
传达
达命
命令
调兵遣将
凭证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