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痛痒(痛癢)  拼音:tòng yǎng
1.痛或痒的感觉。如:「他已失去知觉,不知痛痒。」
2.利害相关。《晋书。卷九一。儒林传。范弘之传》:「于下官之身有何痛痒,而当为之犯时干主邪!」
3.紧要的事。如:「此事不关痛痒,慢慢来!」
《漢語大詞典》:世病
时弊。 宋 梅尧臣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濠上庄生台》诗:“安能小 仲尼 ,岂不识世病?”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金应珪 《词选后序》云:‘近世为词,厥有三蔽……故论诗则古近有祖禰,而谈词则《风》《骚》若河汉,非其惑歟!’此论深中世病。”
分類:时弊
《漢語大詞典》:时患(時患)
(1).犹时弊。 唐 元结 《酬孟武昌苦雪》诗:“不能救时患,讽諭以全意。”
(2).时祸。 唐 韩愈 《答冯宿书》:“以此自谓庶几无时患,不知犹復云云也。”
分類:时弊
《漢語大詞典》:救时(救時)
匡救时弊。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明皇 以侈致乱,故 少陵 以俭为救时之砭剂。”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生以救时,死以明道。”
《漢語大詞典》:中病
击中时弊。 唐 孙樵 《与王霖秀才书》:“储思必深,摛词必高,道人之所不道,到人之所不到。趋怪走奇,中病归正。”
《漢語大詞典》:矫时(矯時)
(1).匡正时弊。 汉 蔡邕 《郭有道碑》:“砥节励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后汉书·朱穆传:“﹝ 穆 ﹞常感时浇薄,慕尚敦篤,乃作《崇厚论》……又著《絶交论》,亦矫时之作。”
(2).故违时俗。 唐 元结 《吕公表》:“公明不尽人之私……直不指人之耻,故名不异俗,跡不矫时。”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三状》:“今臣等勤勤恳恳,且愿竭力塞下,岂置身艰苦,违人情之所乐以矫时干誉者哉。”
《漢語大詞典》:刺世
针砭时弊。后汉书·明帝纪:“昔应门失守,《关雎》刺世。” 李贤 注“《春秋説题辞》曰:‘人主不正,应门失守,故歌《关雎》以感之。’”
分類:针砭时弊
《國語辭典》:格正  拼音:gé zheng
1.匡正时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从会稽还。」刘孝标注引《恭别传》曰:「恭清廉贵峻,志存格正。」
2.平正挺直。如:「军警的制服总是那么格正。」
《国语辞典》:济世匡时(济世匡时)  拼音:jì shì kuāng shí
拯救世人,矫正时弊。清。黄宗羲〈黎眉郭公传〉:「垂髫读书,错综今古,尝怀济世匡时之略,运会不偶。」
《漢語大詞典》:救时厉俗(救時厲俗)
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 先秦 学者生当乱世,目击民艰,其立论大率以救时厉俗为主。”
《国语辞典》:匡济之才(匡济之才)  拼音:kuāng jì zhī cái
1.人有匡正时弊、拯救社稷的才能。《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公抱匡济之才,何往不利?可实对肃言,将欲何往?」
2.具有匡时济世才能的人。如:「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匡济之才,这次组阁,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