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宁晷(寧晷)
安定的时刻。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送往迎来,日无寧晷。”
分類:安定时刻
《國語辭典》:打紧(打緊)  拼音:dǎ jǐn
1.要紧。元。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二折:「玉带价值百金,量这桑木梳有甚打紧。」《西游记》第二九回:「浑家,你却多心呐!甚么打紧之事。」
2.实在。《水浒传》第三三回:「打紧这婆娘极不贤,只是调拨他丈夫行不仁的事,残害良民,贪图贿赂。」《红楼梦》第二八回:「你正经去罢。吃不吃,陪著林姑娘走一趟,他心里打紧的不自在呢。」
3.忙乱中。《儒林外史》第二回:「打紧又被这瞎眼的亡人在路上打个前失,把我跌了下来,跌的腰胯生疼。」
《漢語大詞典》:影钞(影鈔)
谓摹写旧时刻本、写本,点画、行款悉依原式。 叶德辉 《书林清话·宋元刻本历朝之贵贱》:“ 宋 元 刻本,在 明 时尚不甚昂贵,观 毛扆 汲古阁 珍藏祕本书目所列之价目,在今十倍而廉矣,中如 宋 版影钞 李鼎祚 周易集解十本,价五两。”
《漢語大詞典》:步晷
测量日影以推算时刻。《文选·陆机〈演连珠〉之四七》:“是以仪天步晷,而脩短可量。” 李善 注:“ 郑玄 尚书大传注曰:‘步,推也。’説文曰:‘晷,日景也。’”
《漢語大詞典》:晷仪(晷儀)
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汉书·律历志上:“乃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於四方,举终以定朔晦分至,躔离弦望。”《后汉书·律历志中》:“自古及今,圣帝明王,莫不取言於 羲和 、 常占 之官,定精微於晷仪,正众疑,祕藏中书,改行四分之原。”
《漢語大詞典》:时晌(時晌)
时间,时刻。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二折:“解利呵过了时晌,下过呵正是时光。”
分類:时间时刻
《国语辞典》:蚀甚(蚀甚)  拼音:shí shèn
一种蚀相。日蚀或月蚀,未至全蚀时,太阳被月亮遮盖最多或月亮被地球阴影遮盖最多时的现象或时刻。也作「食甚」。
《漢語大詞典》:逾晷
超过时刻。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龚蒋两君轶事》:“晚间赋闲,必诣其寓斋,与之作 康駢 之剧谈,为 刘伶 之痛饮,上下古今,逾晷罔倦。” 清 魏耆 《邵阳魏府君事略》:“明日三月朔, 金 廉访 安清 过候,剧谈逾晷。”
《漢語大詞典》:枕甲
枕着铠甲。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明 唐顺之 《升通政司右通政谢表》:“建牙责重,敢忘枕甲於师中?恋闕情深,犹(冀)鸣环於门下。”
《漢語大詞典》:干晷
即日晷仪,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
《漢語大詞典》:平午
(1).正午,中午。 宋 苏舜钦 《丙子仲冬紫阁寺联句》:“日光平午见,雾气半天蒸。”
(2).天文学用语。指平太阳上中天的时刻,即“平太阳时”的十二时。
《漢語大詞典》:区时(區時)
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如:我国现在一律采用 北京 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这就是“北京时间”。
《国语辞典》:大字本  拼音:dà zì běn
1.宋时刻书,多用大字。其版框纸幅,亦皆高大,每行最多不过十七、八字。藏书家称此版本为「大字本」。
2.今泛指字体较大的版本,对视力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如:「儿童刊物多标榜大字本。」
《漢語大詞典》:影柱
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表柱。引申指法规,标准。文子·守无:“无为者即无累,无累之人,以天下为影柱。”
《漢語大詞典》:匝眼
眨眼。比喻极短的时刻。 明 汤显祖 《邯郸记·生寤》:“不离了, 邯郸 道上,一匝眼煑黄粱,锅未响。”
分類:眨眼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