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瞬刻
犹片刻;时刻。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六:“平常五哥和五嫂差不多是瞬刻不离的,那晚他却为诗谜所缠缚着了。” 郭沫若 《海涛集·南昌之一夜》:“‘但他总有一天会觉察到,谁是在为他革命的生命着想,谁是阿谀着他断送他的革命的生命的。’这是 择生 ( 邓演达 )临到那样的瞬刻所说的话。”
分類:片刻时刻
《國語辭典》:茶馀酒后(茶餘酒後)  拼音:chá yú jiǔ hòu
泛指閒暇无事之时。如:「摆龙门阵是四川人茶馀酒后的休閒活动。」也作「茶馀饭饱」、「茶馀饭后」。
《漢語大詞典》:矢在弦上,不得不发(矢在弦上,不得不發)
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做或有话非说不可的时刻。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 晋 王沉 魏书:“ 陈琳 作檄,草成,呈 太祖 。 太祖 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 琳 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疾病。’ 太祖 平 鄴 ,谓 陈琳 曰:‘君昔为 本初 作檄书,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 琳 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 太祖 爱其才,不咎。”
《國語辭典》:生死关头(生死關頭)  拼音:shēng sǐ guān tóu
情势迫切,攸关生或死的关键时刻。如:「在这生死关头的时刻,只有努力坚持下去,日后才能东山再起。」
《國語辭典》:当时(當時)  拼音:dāng shí
1.从前、那时候。《荀子。儒效》:「脩百王之法,若辨白黑,应当时之变,若数一二。」
2.即时、立刻。《三国演义》第五二回:「众军拜谢,将降将陈、鲍二人当时斩了。」
《國語辭典》:一时(一時)  拼音:yī shí
1.一个时辰。《朱子语类。卷一。太极天地上》:「一年又有一年之阴阳,一月又有一月之阴阳,一日一时皆然。」
2.一个季节。《国语。周语上》:「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汉书。卷九。元帝纪》:「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使失一时之作,亡终岁之功。」
3.一段时间。《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文选。东方朔。答客难》:「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4.当代、一个时代。《文选。曹丕。与吴质书》:「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隽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数年之间,聚贿千万,累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兼授右仆射,一时薰灼无比。」
5.同时。《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耶。」《文选。张悛。为吴令谢诣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凡诸绝祚,一时并祀。」
6.短时间内,即刻、突然。《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死是一时死不来,我明日就做和尚去。」《红楼梦》第五七回:「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的抬不起头来。」也作「一时间」、「一时之间」。
7.一旦。《汉书。卷三五。吴王刘濞传》:「吴与胶西,知名诸侯也,一时见察,不得安肆矣。」《红楼梦》第四回:「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
《國語辭典》:天气(天氣)  拼音:tiān qì
1.气候。在一定区域和一定时间内,多种气象要素综合显示的大气状况。《文选。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唐。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2.空气。天空中轻清之气。《礼记。月令》:「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
3.运命的徵候。汉。赵晔《句践伐吴外传》:「吾诚已说于国人,国人喜悦;而子昔日云:『有天气即来陈之。』」
4.时候。指某一时刻。《水浒传》第八回:「两个公人带了林冲出店,却是五更天气。」《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莫如趁天气还早,躲了她。」
《國語辭典》:后天(後天)  拼音:hòu tiān
1.人出生后对身体的养护,及因环境、教养等而形成的性质。相对于先天而言。《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只是她天生的那好动不好静的性儿,仗著后天这片心,怎生扭得过先天的性儿去。」
2.明日的次日。如:「她后天会来吗?」也作「后日」、「后儿」。
3.后于天时而行事。《易经。乾卦》:「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汉。王充《论衡。初禀》:「如必须天有命,乃以从事,安得先天而后天乎?」
《漢語大詞典》:三天
(1).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有浑天、宣夜、盖天三家,称为“三天”。宋书·律历志序:“《天文》虽为该举,而不言天形,致使三天之説,纷然莫辨。”详“ 宣夜 ”。
(2).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汉武帝内传:“是三天上元之官,统领十万。”海内十洲记·方丈洲:“ 方丈洲 在 东海 中心……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之处。”云笈七籤卷八:“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
(3).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天。 唐 李白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王琦 注:“三天,谓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也。” 明 何景明 《咏天宁寺塔》诗:“镜现三天象,珠含四日光。”
(4).泛指天空。《西游记》第十六回:“ 行者 道:‘你不曾见夜间那火,光腾万里,亮透三天,且休説二十里,就是二百里也照见了。’”
(5).指 清 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前、中、后三殿。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世称上斋曰三天,盖由从前列圣每岁驻蹕 澄清园 ,诸王公即读书园庐,其地为殿三层,皆有 世宗 皇帝御书匾额,前曰‘前垂天貺’,谓之前天;中曰‘中天景物’,谓之中天;后曰‘后天不老’,谓之后天,统谓之三天。”
《国语辞典》:未晚  拼音:wèi wǎn
1.不算太迟。如:「为时未晚」。《三国演义》第二回:「权且教省家铨注微名,待后却再理会未晚。」
2.还未到日暮时刻。如:「趁天色未晚,早点动身。」
《漢語大詞典》:酒半
犹酒次。指宴饮间酒至数巡的时刻。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公( 王仲舒 )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阁子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宋史·陈规传:“ 规 大饗将士,酒半,问曰:‘ 兀术 拥精兵且至,策将安出?’” 元 戴表元 《喜友堂赋》:“与客饮酒,酒半,有客离席而叹。”
《國語辭典》:夜漏  拼音:yè lòu
古代以铜壶滴漏计算时间,故称夜间时刻为「夜漏」。《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微行以夜漏下十刻乃出,常称平阳侯。」唐。韦应物骊山行〉:「禁仗围山晓霜切,离宫积翠夜漏长。」
《國語辭典》:梨枣(梨棗)  拼音:lí zǎo
旧时雕版印书,用梨木枣木,故称书版为「梨枣」。清。孙诒让〈扎移〉:「复以竹帛梨枣,钞刊屡易,则有三代文字之通假,有秦汉篆隶之变迁。」
《國語辭典》:银箭(銀箭)  拼音:yín jiàn
古代计时器上银制的漏箭。唐。宋之问 寿阳王花烛图诗:「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唐。李白 乌栖曲:「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國語辭典》:晷刻  拼音:guǐ kè
时刻。如:「正午晷刻」、「傍晚晷刻」。
《國語辭典》:月相  拼音:yuè xiàng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变化。主要月相有四个,即朔、上弦、望、下弦。也常以新月、眉月、残月、凸月等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