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时难(時難)
古代按时驱除疫鬼的仪式。难,通“ 儺 ”。周礼·夏官·方相氏:“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敺疫。” 孙诒让 正义:“是难以惊敺疫癘之鬼。”
时世的厄难。汉书·叙传上:“﹝ 班彪 ﹞愍狂狡之不息,乃著《王命论》以救时难。”南史·宋纪上·武帝:“﹝ 裕 ﹞仰愤时难,俯悼横流,投袂一起,则皇祀剋復。” 唐 元结 《漫酬贾沔州》诗:“往年壮心在,尝欲济时难。”
《國語辭典》:时变(時變)  拼音:shí biàn
1.时序的迁移。《史记。卷二七。天官书》:「终始古今,深观时变,察其精粗,则天官备矣。」《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四》:「时变感人思,已秋复愿夏。」
2.时局的变迁。《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遭遇时变,以获爵位。」
《國語辭典》:浊世(濁世)  拼音:zhuó shì
1.乱世。《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接舆避世,箕子被发佯狂,此二子者皆避浊世以全其身者也。」
2.尘世。《法华经》卷四:「世尊自当知:浊世恶比丘,不知佛方便随宜所说法。」
《國語辭典》:五浊恶世(五濁惡世)  拼音:wǔ zhuó è shì
佛教谓充满五种不清净的烦恼世界。五浊指一、命浊,众生多作恶业,致寿命极短;二、烦恼浊,众生充满贪、瞋、痴的烦恼;三、劫浊,世代危厄,饥饿、疾病、战争不止。四、众生浊,众生缺乏善根,不信因果、不持戒;五、见浊,邪说横行。《阿弥陀经》:「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國語辭典》:瑞应(瑞應)  拼音:ruì yìng
相传王者至德,能感动天地,于是有珍异的东西出现,为吉祥的感应,称为「瑞应」。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唐。孔颖达。正义:「龟龙白虎,并为瑞应。」《续汉书志。第二五。百官志二》:「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
《國語辭典》:时雍(時雍)  拼音:shí yōng
1.天下太平的景象。《书经。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文选。曹植。王仲宣诔》:「世祖拨乱,爰建时雍。」
2.调和。《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崇光被时雍之美,宣缉熙章明之德者。」
《漢語大詞典》:伤时(傷時)
因时世不如所愿而哀伤。 汉 王逸 有《九思·伤时》篇。 唐 杜甫 《通泉驿》诗:“伤时愧 孔父 ,去国同 王粲 。” 前蜀 韦庄 《中渡晚眺》诗:“ 魏王堤 畔草如烟,有客伤时独扣舷。”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章五:“有的看见禾黍,发出国破的悲吟,有的生逢乱世,发出伤时的哀感。”
《國語辭典》:草昧  拼音:cǎo mèi
世界未开化的原始状态。《易经。屯卦。彖曰》:「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开辟草昧,岁纪绵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
《漢語大詞典》:忧世(憂世)
为时世或世事而忧虑。孔丛子·记义:“ 孔子 读,及《小雅》喟然嘆曰:‘吾……於《节南山》,见忠臣之忧世也。’” 唐 杜甫 《西阁曝日》诗:“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不肖株守 黄麻 一十二年矣,近日方得一览 黄鹤 之胜,尚未眺 晴川 、游 九峯 也,即蒙忧世者有左道惑众之逐。” 郭沫若 《蒲剑集·屈原考》:“他的死因并不像一般轻薄者的怀才不遇,而是忧世愤俗,不忍看到祖国沦亡,人民流离无告。”
《漢語大詞典》:清宁(清寧)
(1).清明宁静。语本《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清 黄鷟来 《题杨人庵总戎无著图》诗:“天地贵得一,清寧以定位。” 清 黄景仁 《过钓台》诗:“乾坤自清寧,道不与消长。”
(2).指时世太平。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今天下清寧,灵物仍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醋钵儿:“四海清寧未有期,诸公衮衮正当时。”
(3).清静,安静。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由此大富,宅遂清寧。”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阿弥陀佛念几声,耳伴清寧到零利。”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然而自然界之秩序,永远保持数学的谨严,那又是何等清宁的状态。”
《漢語大詞典》:时康(時康)
时世太平。 汉 王粲 《无射钟铭》:“休徵时序,人説时康。” 唐 崔沔 《奉和圣制乐游园宴》:“酒酣同抃跃,歌舞咏时康。” 明 高启 《赠薛相士》诗:“要将二三策,为君致时康。”
《漢語大詞典》:论世(論世)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后以“论世”指研究时世。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元 柳贯 《故相东平忠献王挽歌词》:“记功宜显显,论世匪区区。”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
分類:时世
《漢語大詞典》:大平
太平。谓时世安宁和平。诗·周颂·维天之命序:“维天之命,大平告 文王 也。”庄子·天道:“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谋不用,必归其天,此之谓大平,治之至也。”
《漢語大詞典》:危时(危時)
不安宁的时世。 唐 韩偓 《赠易卜崔江处士》诗:“白首穷经通祕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漢語大詞典》:集凤(集鳳)
(1).谓凤停于树。 南朝 陈 贺循 《赋得夹池修竹诗》:“来风韵晚逕,集凤动春枝。”后因以比喻聚集贤才。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议堂犹集凤, 贞观 是元龟。”
(2).谓时世清平。语出太平御览卷九一五引《礼斗威仪》:“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凤集於林菀。”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书》:“闻 汉 相出守,遽彰集凤之仁; 蜀 客寓言,适起攀鸿之志。”
《漢語大詞典》:康时(康時)
(1).太平时世。 南朝 宋 颜延之 《请立浑天仪表》:“精测尚矣,则七晷运变,无匪康时。”
(2).匡时,使时世安定。北史·邢峦传:“臣闻乘机而动,武之善经,未有捨干戚而康时,不征伐而统一。”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山川倒徙,太阶怀息乱之臣;天地离乖,元首佇康时之具。” 宋 苏轼 《南康望湖亭》诗:“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
分類:时世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