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俞旨  拼音:yú zhǐ
皇帝的意旨。《明史。卷二一八。方从哲传》:「从哲乃叩首仁德门跪俟俞旨,帝终不报。」清。陆世廉《西台记》第三出:「已奉俞旨,即宜从事。」
分類:同意圣旨
《國語辭典》:令旨  拼音:lìng zhǐ
1.圣旨,帝王的命令。《梁书。卷四五。王僧辩传》:「鲍郎,卿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勿以故意见待。」《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国王传下令旨,访得著作郎能统率多士。」
2.皇太后的命令。《金史。卷九。章宗本纪一》:「癸卯,以皇太后命为令旨。」
《漢語大詞典》:上旨
亦作“ 上指 ”。 君上的意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公孙弘 ﹞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史记·酷吏列传:“﹝ 张汤 ﹞於是丞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銖钱,笼天下盐铁。”后汉书·宋均传:“每有駮议,多合上旨。”宋书·礼志二:“虽幽遐侧微,心无壅隔。人情上通,上指远喻。”
分類:君上意旨
《漢語大詞典》:旨令
圣旨;号令;指令。例如:谨遵旨令。
《國語辭典》:旨意  拼音:zhǐ yì
1.主旨意趣。汉。王充《论衡。卜筮》:「今以微小之人问巨大,天地安能通其声音?天地安能知其旨意?」
2.帝王的命令。《文明小史》第三五回:「要不然,一道旨意下来,叫把寺院废掉,改为学堂,那时你这寺如何保得住?」
《國語辭典》:意旨  拼音:yì zhǐ
意向旨趣。《史记。卷九七。陆贾传》:「令比诸侯,皆如意旨。」《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慧澄替他宣扬意旨,祝赞已毕,叫一个小尼领了丫鬟别处玩耍。」
《國語辭典》:谕旨(諭旨)  拼音:yù zhǐ
1.皇帝晓谕臣民的诏书。
2.喻示、晓喻。《金史。卷一六。宣宗本纪下》:「以彗星见,改元,大赦。谕旨宰臣。」
《漢語大詞典》:词旨(詞旨)
言辞意旨。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词旨浅末,不足采览,贵露下情,冒颜以闻。”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五:“四六用经史全语,必须词旨相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宫梦弼:“惟一客 宫梦弼 ……词旨清洒, 柳 与寝处时最多。”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 韩愈 《原道》,貌为正论,亦儒家之功臣歟!顾词旨不属,语迫气促,支离而为之,若未完篇也者。”
分類:辞意意旨
《國語辭典》:钧旨(鈞旨)  拼音:jūn zhǐ
大旨,尊称别人的旨意。《水浒传》第三回:「奉著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头。」
《國語辭典》:传旨(傳旨)  拼音:chuán zhǐ
旧时内阁传达皇帝的谕旨。《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那殿门口又有两个太监,传旨出来,宣庄尚志进殿。」
分類:传达谕旨
《國語辭典》:台旨(臺旨)  拼音:tái zhǐ
对长官、上司所下命令的敬称。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因为杨衙内妄奏不实,奉上司台旨,著小官亲身体察。」
《國語辭典》:玄旨  拼音:xuán zhǐ
深奥的义理。唐。张蠙 宿开照寺光泽上人院诗:「静室谭玄旨,清宵独细听。」
分類:深奥义理
《國語辭典》:旨蓄  拼音:zhǐ xù
储备的美味。《诗经。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國語辭典》:宣旨  拼音:xuān zhǐ
传布皇帝的命令。《宋书。卷七七。柳元景传》:「上遣丹阳尹颜竣宣旨慰劳。」《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宫词》:「春早寻花入内园,竟传宣旨欲黄昏。」
《國語辭典》:辞旨(辭旨)  拼音:cí zhǐ
文辞意旨。《后汉书。卷二九。郅恽传》:「厉音正色,辞旨甚切。」《三国志。卷三八。蜀书。许靖传》:「昔在会稽,得所贻书,辞旨款密,久要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