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鳱旦
见“ 鳱鴠 ”。
《漢語大詞典》:鳱鴠
鸟名。似鸡。冬无毛,昼夜常鸣。《淮南子·时则训》:“﹝仲冬之月﹞冰益壮,地始坼,鳱鴠不鸣。” 高诱 注:“鳱鴠,山鸟。是月阴盛,故不鸣也。”《文选·枚乘〈七发〉》:“朝则鸝黄鳱鴠鸣焉。” 李善 注:“礼记曰:‘仲冬曷旦不鸣。’ 郑玄 曰:‘曷旦,求旦鸟也。’”
分類:鸟名昼夜
《漢語大詞典》:风月旦
传统戏剧行当名。即贴旦。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贴旦谓之风月旦,又名作旦,兼跳打,谓之武小旦。”参见“ 贴旦 ”。
分類:戏剧行当
《國語辭典》:贴旦(貼旦)  拼音:tiē dàn
传统戏剧的角色名,为次要旦角。元。关汉卿《鲁斋郎。楔子》:「(贴旦引二徕上云)妾身姓李,夫主姓张。」《金瓶梅》第七四回:「安郎中唤戏子:『你每唱个宜春令奉酒。』于是贴旦唱道:『第一来为压惊,第二来因谢诚。杀羊茶饭,来时早已安排定。』」
《漢語大詞典》:高悬月旦(高懸月旦)
后汉书·许劭传:“初, 劭 与 靖 ( 许靖 )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题,故 汝南 俗有‘月旦评’焉。”后以“高悬月旦”比喻主持考试。儒林外史第二回:“累年蹭蹬,忽然际会风云;终岁凄凉,竟得高悬月旦。”
分類:主持考试
《漢語大詞典》:鸡鸣戒旦(雞鳴戒旦)
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语本诗·齐风·鸡鸣序:“《鸡鸣》,思贤妃也。 哀公 荒淫怠慢,故 陈 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晋书·文苑传·赵至:“鸡鸣戒旦,则飘尔晨征;日薄西山,则马首靡託。”亦作“ 鸡鸣候旦 ”。 宋 徐铉 《和张先辈见寄》之二:“鸡鸣候旦寧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漢語大詞典》:鸡鸣候旦(雞鳴候旦)
见“ 鸡鸣戒旦 ”。
《漢語大詞典》:鸡鸣戒旦(雞鳴戒旦)
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语本诗·齐风·鸡鸣序:“《鸡鸣》,思贤妃也。 哀公 荒淫怠慢,故 陈 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晋书·文苑传·赵至:“鸡鸣戒旦,则飘尔晨征;日薄西山,则马首靡託。”亦作“ 鸡鸣候旦 ”。 宋 徐铉 《和张先辈见寄》之二:“鸡鸣候旦寧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分类字锦》:鸡鸣昧旦(鸡鸣昧旦)
诗女曰鸡鸣士曰昧旦郑笺此夫妇相警觉以夙兴言不留色也
《漢語大詞典》:魂旦
戏曲中扮演女鬼的角色。 清 洪升 《长生殿·冥追》:“魂旦白练繫颈上,服色照前《埋玉》折。”
《國語辭典》:毁于一旦(毀於一旦)  拼音:huǐ yú yī dàn
形容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毁灭。如:「由于小王一时大意,使我们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國語辭典》:祸在旦夕(禍在旦夕)  拼音:huò zài dàn xì
灾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要降临。《旧五代史。卷九七。晋书。杨光远传》:「承勋虑祸在旦夕,与诸弟同谋,杀节度判官丘涛。」《黄绣球》第四回:「既是一个妇道家,叫人会兴起偌大的谣言,事也不在小处,倘是认真办起来,你老是跑不掉,拖下去家破人亡,祸在旦夕。」也作「祸在朝夕」。
《國語辭典》:闺门旦(閨門旦)  拼音:guī mén dàn
饰演少女脚色的旦角。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國語辭典》:禾旦  拼音:hé dàn
传统戏剧中扮演农村妇女的角色。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二折:「(禾旦云)俺这江南,青的是山,绿的是水。」
《漢語大詞典》:卜旦
即卜儿。因 元 明 戏曲中呼老妇人为卜儿,故名。详“ 卜儿 ”。
《國語辭典》:卜儿(卜兒)  拼音:bǔ ér
1.戏曲中饰演老妇人的角色,如京戏的老旦。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卜儿蔡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二折:「(卜儿上云)老身刘氏,乃是秋胡的母亲。」
2.旧时称开设妓院,蓄养幼女使成娼妓,或诱惑控制妇女卖淫的女人。也称为「鸨母」。
《国语辞典》:秉烛达旦(秉烛达旦)  拼音:bǐng zhú dá dàn
手中拿著烛火,通宵不睡。语本《三国演义》第二五回:「操欲乱其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
分类:烛火通宵
《漢語大詞典》:秉烛待旦(秉燭待旦)
执烛以待天明。言心情迫切,夜不能寐。《水浒传》第九五回:“ 宋江 秉烛待旦。” 郭沫若 《行路难》下三:“他接着便说出了一段‘秉烛待旦’的故事来。”
《國語辭典》:搽旦  拼音:chá dàn
传统戏曲角色之一。多扮演活泼或轻浮泼辣的女子。元杂剧中称花旦为「搽旦」。
分類:杂剧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