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洋刀
外国刀(多指 日本 军用大刀)。 高玉宝 《高玉宝》第六章:“台阶上下立着十来个穿得挺阔气的财主,围着一个带洋刀穿 日本 军服的高个子军官在说话。”
《漢語大詞典》:伊藤氏
伊藤博文。曾任日本首相,执政期间曾发动侵华战争。戊戌政变时正在华访问,以探明中国政局。例如: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梁启超《谭嗣同传》
《國語辭典》:伊藤博文  拼音:yī téng bó wén
人名。(西元1841~1900)日本政治家。明治维新时,任第一次内阁总理,手定日本宪法,三次组阁,先后与我国缔结天津条约、马关条约。后任朝鲜总监,赴哈尔滨,被韩人安重根刺杀而死。
《國語辭典》:一二八事变(一二八事變)  拼音:yī èr bā shì biàn
民国二十一年(西元1932)一月二十八日,上海日军乘夜袭击闸北,遭我驻军第十九路军抵抗,日军终不能得逞。后经美、英等国调停,双方于同年五月签订停战协定。是役史称为「一二八事变」。也称为「淞沪之战」。
《漢語大詞典》:邪马台国(邪馬臺國)
日本 古国名。约公元一世纪末二世纪初出现在 九州 北部,公元四世纪末亡于 古大和国 。
《國語辭典》:新民丛报(新民叢報)  拼音:xīn mín cóng bào
清末改革派的重要刊物。西元一九○二年,由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刊。初期以介绍西方政治学说为主,宣导变法维新,抨击守旧顽固派;一九○三年起则坚持立宪保皇,反对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革命,与民报的言论对垒。
《国语辞典》:南进政策(南进政策)  拼音:nán jìn zhèng cè
1.苏俄向南面扩张领土的政策。苏俄自彼得大帝开始,即确定南进政策,以黑海为基地,用武力并吞南面国家,扩张国家的领土。
2.日本帝国自明治维新至二次大战期间的南侵政策。在西元一八七九年先吞并琉球,而后侵占台湾和澎湖,最后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今东南亚等地区。
《国语辞典》:明治天皇  拼音:míng zhì tiān huáng
帝号。(西元1852~1912)名睦仁,生于日本京都,为日本皇帝。在位初期,日本开始维新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建立天皇专权制度。并实行义务教育、公布日本宪法、取消西方人治外法权等多项政策。死后葬于京都伏见桃山。
《国语辞典》:幕府时代(幕府时代)  拼音:mù fǔ shí dài
日本武家政治时代,计有镰仓、室町、江户三幕府,分别由源赖朝、足利尊氏、德川家康所创建,由幕府将军掌握政权,至明治维新时废除。
《国语辞典》:平家物语(平家物语)  拼音:píng jiā wù yǔ
书名。原作三卷,于镰仓初期编成,是日本军纪物语的最高成就。全篇以佛教的因果、无常观为基调,叙述平家一族的荣华、没落、以至灭亡。其行文的方式是在和汉混淆中,加上对话的散文体叙事诗编写而成。
《国语辞典》:弥生文化(弥生文化)  拼音:mí shēng wén huà
日本绳文时代与古坟时代之间的古文化。约当西元前二世纪到三世纪的五百年之间,从九州开始发展。属于初期农耕文化,生产工具有石刀、木锹、铜镞、铁镞。由于发现汉代铜镜和王莽时代的货泉,證明与中国古代文化有密切关系。
分类:日本文化
《国语辞典》:松尾芭蕉  拼音:sōng wěi bā jiāo
人名。(西元1644~1694)名宗房,号桃青,日本江户初期最著名的俳句诗人,有「俳圣」之称。曾游历各地,留下许多名句与纪行文。著有《俳谐七部集》、《野晒纪行》、《笈小文》、《更科纪行》、《奥之细道》等。
《国语辞典》:日治时代(日治时代)  拼音:rì zhì shí dài
特指台湾被日本统治的年代。清末甲午战败,清光绪二十一年(西元1895)割让台湾给日本,民国二十六(1937)年发动侵华战争,至民国三十四年日本战败,台湾乃告光复。日本统治台湾五十年期间,因抗拒日本殖民,亦有将这段时期解读为日本占据台湾。参见「日据时代」条。
《国语辞典》:日据时代(日据时代)  拼音:rì jù shí dài
特指台湾被日本统治的年代。从清光绪二十一年(西元1895)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光复为止,共五十年。参见「日治时代」条。
《国语辞典》:日俄战争(日俄战争)  拼音:rì é zhàn zhēng
西元一九○四至一九○五年,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三省境内的战争。结果由美国调停,双方签定朴资茅斯条约,内容大致为俄国承认日本为朝鲜的宗主国,且转让长春以南的势力给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