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共进会
清末革命团体。1907年成立于日本。主要领导人有张百祥、焦达峰、孙武等。以同盟会的纲领为纲领。在四川、湖北等地会党中发展组织。后在武昌设立总部,在新军中开展革命活动。1911年与文学社组成起义领导机关,发动了武昌起义。
《國語辭典》:歌舞伎  拼音:gē wǔ jì
一种日本古典戏剧。表演时,演员穿戴古衣冠、绘脸谱,动作和装扮带有誇张性。场上人物只表演动作和说白,另有歌者在旁伴唱。传统剧目中有《劝进帐》等十八出著名作品,称为「歌舞伎十八番」。
《漢語大詞典》:对马海峡
日本九州西北,对马岛同壹岐岛之间的海峡。长222千米,宽46千米。是沟通日本海和东海的通道,航运和战略意义重要。
《漢語大詞典》:二二六事件
日本法西斯军人的武装政变事件。1936年2月26日,日本军队中一批“少壮派”军官在东京发动兵变,杀死多名政府大臣,企图建立法西斯军阀政府。由于军阀集团的内讧,政变于29日被平息。此后上台的广田弘毅内阁,加紧实行全面军国主义化,使日本迅速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漢語大詞典》:读卖新闻
日本报纸。1874年11月创刊于东京。1942年曾与《报知新闻》合并为《读卖报知》,1946年5月恢复刊名。是日本三大综合性报纸之一。在东京、大阪、北海道、北陆、九州、名古屋等地出版。有早刊和晚刊。
《漢語大詞典》:法隆寺
日本现存最古的完整木结构建筑。在奈良县。建于公元607年。由东西两院组成。西院由金堂(佛殿)、五重塔、大讲堂和钟楼等组成;东院由观音殿、回廊、舍利殿、绘殿和传法堂等组成。其布局、结构、形式受中国南北朝建筑风格的影响。
《漢語大詞典》:二十一条
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的秘密条款。1915年1月由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提出。主要内容为: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延长旅顺、大连两港和南满、安奉两铁路的租借期限为九十九年,并承认日本在东三省南部和内蒙古东部的特权;中国警政和兵工厂由中日合办等。袁世凯为了做皇帝,几乎全部接受了日本的要求。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日本的侵略要求未能实现。
《漢語大詞典》:过海和尚(過海和尚)
指 唐 高僧 鉴真 。因其东渡至 日本 传播佛教教义,故称。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天寳 末, 扬州 僧 鉴真 ,始往 倭国 ,大演释教,经 黑海 蛇山 ,其徒号 过海和尚 。” 唐 崔恭 《〈唐右补阙梁肃文集〉序》:“作 过海和尚 塔铭、 幽公 碑铭,释氏制作,无以抗敌。”
《漢語大詞典》:管辖区
地方行政长官统辖的地区(如在罗马帝国、法国或日本)
《漢語大詞典》:关东地方
日本本州岛中南部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地区。包括东京都和附近六个县。面积3.2万平方千米。在日本最大的关东平原上。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区有城市一百三十多个。
《國語辭典》:关东军(關東軍)  拼音:guān dōng jūn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驻屯在大陆东北地区的日本军队。西元一九○五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北设置关东都督府陆军部,一九一九年称其驻东北军队为「关东军」。最初用以控制关东州(旅顺、大连租借地)以及南满铁路。一九三一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全境。一九四五年八月,奉日本天皇命令全军投降后,陆续遣送回日本。
《國語辭典》:关东平原(關東平原)  拼音:guān dōng píng yuán
地名。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为日本最大的平原。
《漢語大詞典》:参战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为夺取德国在华权益,嗾使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参加对德战争。段企图借参战向日本借款购械,扩充皖系实力,遭到总统黎元洪等反对。1917年4月,段指使组成“督军团”、“公民团”,胁迫黎元洪及国会通过参战案,引起府院之争和张勋复辟。8月段拥立冯国璋为大总统,自任国务总理,对德宣战。
《國語辭典》:八百壮士(八百壯士)  拼音:bā bǎi zhuàng shì
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三日,日军大举入侵淞、沪。我军第八十八师团长谢晋元率领八百名战士,孤军苦守上海苏州河边的四行仓库,英勇抗敌,誓死不屈。壮烈事迹举世震撼,史称为「八百壮士」。
《漢語大詞典》:八一三事变
亦称“淞沪会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为了占领中国的经济中心,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淞沪抗战爆发。国民政府下达全国总动员令,调集七十万大军投入淞沪战场。日军兵力也增至三十万。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中国守军被迫撤退。12日,淞沪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