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93,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70  71  72  73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辩才无碍
二种无漏因果
无明二义
二种无心约教
二种无量
二种无碍
二种无义语报
三种无常
三无明
三时无悔
四谛──通教无生四谛
四谛──别教无量四谛
四谛──圆教无作四谛
四义──灭尽定与无想定四义不同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俗语佛源】
释迦牟尼说法之初,便讲「苦谛」。佛教认为,众生在「生死轮回」中,遭受著种种「苦报」;生死之苦茫茫无边,称为「苦海」。《法华经·寿量品》谓:「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佛教为了救渡众生出于苦海,指出了一个超越生死的「彼岸」作为修行的归宿。苦海是由无数恶业造成的。那么,要出离苦海,到达彼岸,就要回头修一切善事,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民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正是劝人去恶向善的话。例如元曲《来生债》谓:「兀那世间的人贪财好贿,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何不早结善缘也!」(李明权)
辩才无碍
【俗语佛源】
能言善辩,谓之「辩才无碍」。如《三国演义》第六四回:「口似悬河,辩才无碍。」原指佛、菩萨具有「广长舌」,善于说法。如《华严经》说:「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若能辩才无障碍,则能开演无边法。」「辩才」出于智慧。据《起信论》说,佛、菩萨在完全了解「宿命」、「未来」和「他心」等基础上对机说法,故能义理贯通、言辞畅达、方便善巧、毫无滞碍。《华严经》说有「四辨」,即法无碍辨、义无碍辨、辞无碍辨和乐说无碍辨。在娑婆世界,佛主要以音声为佛事,重视「声教」。佛说法既有超越时空,专为圣贤而说的「密音声」;也有应时对机,广为凡夫而说的「不密音声」。(李明权)
【三藏法数】
谓菩萨获大辩才,于大小乘种种诸法,随众生机,纵辩宣扬,悉使通达,皆无疑碍,是为辩才无碍。
二种无漏因果
【三藏法数】
(出大涅槃经)
〔一、无漏因〕,谓二乘之人,由修戒定慧之因,能断三界生死之苦果,则戒定慧名无漏因,即道谛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无漏果〕,谓二乘之人,既断三界生死逼迫之苦,證真空涅槃寂灭之乐,是真空涅槃名无漏果,即灭谛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无明二义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疏)
〔一、无体即空义〕,谓无明之惑,皆依众生妄心,违于真如而起。妄境元空,体本不有;故云无体即空义。
〔二、有用成事义〕,谓无明虽无自体,而能成办世间、出世间一切事业;故云有用成事义。
二种无心约教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约即要约,亦依约之义。谓如来之教,本离心缘言说之相。众生依教而修,舍离妄著之心,安住真实之理,则于圣道自然成就。故云:千经万论,莫不说离身心,破于执著。是也。
〔一、澄湛令无〕,谓诸众生,若能摄念安禅,澄神静虑,能令定体湛然,不为妄尘所挠,是名澄湛令无。
〔二、当体是无〕,谓诸众生,直了心源本寂,法亦无生,以一念起处,了不可得;是名当体是无。
二种无量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实无量〕,谓涅槃佛性之理,譬如虚空,实无限量,一切菩萨不能量度,故名实无量。
〔二、不知为无量〕,谓如须弥山、大海之水,唯诸佛菩萨能知斤两、滴数多少,诸天、世人智力浅劣,所不能知,故名不知为无量。(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二种无碍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智慧于境无碍〕,境即法界之理也。谓菩萨以平等智,證于法界之理,理事融通,无有障碍,故名智慧于境无碍。
〔二、神通作用无碍〕,谓菩萨由内心證于法界之理,故能以种种神通,应现十方世界,随机化度,皆无障碍,故名神通作用无碍。
二种无义语报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人不信受〕,人不信受者,谓因前世语言无义,即是虚妄,故感今生虽有言说,人亦不信受也。
〔二、不能明了〕,不能明了者,谓因前世语言无义,皆因暗昧,故感今生有所言说,而亦不明了也。
三种无常
【三藏法数】
(出顺中论)
〔一、念念坏灭无常〕,谓根、尘相对所起心念,前念既灭,后念复生,生已还灭,念念不住,皆悉无常,是名念念坏灭无常。(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二、和合离散无常〕,谓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本无实体;若因缘别离,即便散坏。且如众生由四大和合而成其身,若四大别离,即便散灭,是名和合离散无常。(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三、毕竟无常〕,毕竟,犹决定也。谓决定了知一切诸法皆假因缘和合而生,虚幻不实,终归坏灭,是名毕竟无常。
三无明
【三藏法数】
(出佛说决定义经)
〔一、痴无明〕,谓人愚痴暗钝,无所明了,而于正法不能生信,唯逐邪师邪教,妄执倒见,是名痴无明。
〔二、迷无明〕,谓人昏迷不了,惑于五尘等境,不能观察其患,及起贪染之心,是名迷无明。(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三、颠无明〕,谓人无所明了,而于正法起邪倒见,如常计无常,乐计非乐等,是名颠无明。
三时无悔
【三藏法数】
(出四教仪集注)
三时无悔者,谓人造作五逆等罪,若于欲作、正作、作已,三时之中,心无改悔者,是名上品极恶之业,即感地狱之报也。(五逆者,一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也。)
〔一、加行心时〕,加行犹方便也。谓人欲作恶业之时,必先起心,方便加行,是名加行心时。
〔二、根本心时〕,谓人正作恶业时之心也。其心决定不可拔动,由此生于加行,是名根本心时。
〔三、后起心时〕,谓人作恶业已后,复起心缘念往所作事,是名后起心时。
四谛──通教无生四谛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通教者,谓通前藏教,通后别、圆也。无生四谛者,谓此教三乘之人根利,用体空观,体达五阴诸法,当体即空,如幻如化。故云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灭无生相,道不二相也,是名通教无生四谛。(通前藏教者,谓此教钝根菩萨,但證真空之理,与前藏教是同也。通后别、圆者,谓此教利根菩萨,即于真空之理,能知不空,證入中道之理;与后别、圆二教是同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一、苦谛〕,谓此教三乘用观巧故,审实五阴生死等苦,当体即空,而无逼迫之相,故名苦谛。
〔二、集谛〕,谓此教三乘用观巧故,审实惑业之因,当体即空,了无惑业和合之相,故名集谛。
〔三、灭谛〕,谓此教三乘用观巧故,审实五阴生死等苦,昔本无生,今亦无灭,故名灭谛。
〔四、道谛〕,道即戒定慧之道。谓此教三乘用观巧故,审实所破之集,能破之道,同一真空,无有二相,故名道谛。
四谛──别教无量四谛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别教者,别前藏、通,别后圆教也。无量四谛者,谓此教独菩萨法;菩萨所化众生既无量,其所用法门亦无有量。故云:苦有无量相,十法界果报不同故;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故;道有无量相,恒沙法门不同故;灭有无量相,诸波罗蜜不同故,是名别教无量四谛。(别前藏、通者,此教纯是菩萨所修之法,不同藏、通二教,是三乘共修也。别后圆教者,此教所明法门行相,隔历次第,不同圆教一切圆融也。十法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五住烦恼者,一切见住地惑、欲爱住地惑、色爱住地惑、有爱住地惑、无明住地惑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也。)
〔一、苦谛〕,谓此教菩萨,谛审十界众生生死诸苦,一一不虚,故名苦谛。(十界众生,佛亦在列者,大论云:众生无上者,即佛是也。)
〔二、集谛〕,谓此教菩萨,谛审十界众生惑业。实能招集生死之苦,故名集谛。
〔三、道谛〕,谓此教菩萨,谛审无量道法,实能自利利他,故名道谛。
〔四、灭谛〕,谓此教菩萨,谛审六度之行,实能證于涅槃寂灭之理,故名灭谛。(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四谛──圆教无作四谛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圆教者,谓事理无碍,法法融摄也。无作四谛者,大乘菩萨圆观诸法,事事即理,无有造作;故云阴入皆如,无苦可舍;尘劳本清净,无集可除;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證,是名圆教无作四谛。(阴入皆如者,阴即色受想行识五阴也。入即六根六尘,互相涉入,通为十二入也。此阴入之法皆言如者,如即理也;边邪皆中正者,谓空有二边邪倒之见,皆即中正也。)
〔一、苦谛〕,谓此教菩萨,谛审五阴十二入之法,皆即真如,实无苦相可舍,故名苦谛。
〔二、集谛〕,谓此教菩萨,谛审一切烦恼尘劳,性本清净,实无招集生死之相,故名集谛。
〔三、道谛〕,谓此教菩萨,谛审一切诸法,皆即中道,离边邪见,实无烦恼之惑可断,亦无菩提之道可修,故名道谛。
〔四、灭谛〕,谓此教菩萨,谛审生死涅槃,体元不二,实无生死逼迫之苦可断,亦无涅槃之寂灭可乐、可證,故名灭谛。
四义──灭尽定与无想定四义不同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灭尽定者,谓受想心灭,出入息尽,身證此定,能断见、思烦恼,而證圣果。无想定者,谓能于定中心想不起,如冰鱼蛰虫,不能断惑,證入圣果。故此二定,有四种胜劣之义也。(见、思即见、思二惑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名见惑;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起诸贪爱,名思惑也。)
〔一、约得人异〕,谓罗汉圣人,由受想心灭而證灭尽之定;外道凡夫由妄计无想以为至道,而證无想之定。此之二定,有世间、出世间之不同,故云约得人异也。(受想者,受谓领受;想谓想像,即五阴中之二也。)
〔二、祈愿异〕,谓入灭尽定者,则息诸想念,断除贪爱之心,唯求出世功德;入无想定者,则妄计心无想虑,以为解脱,唯求世间乐果,故云祈愿异也。
〔三、感果不感果异〕,谓无想定,是有漏业,能感无想天果报;灭尽定,是无漏业,不感三界生死果报。故云感果不感果异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四、灭识多少〕,谓灭尽定既灭第六识已,兼能灭第七识染分;无想定但灭第六识分别之见,而诸邪见则未能尽断,故云灭识多少也。(第六识即意识,第七识即传送识,又云执我识。染分者,我痴、我见、我慢、我爱之四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