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93,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无我观
无见顶相
无戒
无足
无佛世界
无位真人
无沙矩摩
无求
无明
根本枝末二无明
相应独头二无明
无明法性一体
无明父
无明见
佛类词典(续上)
无我想无我观
无见顶相
无戒
无足
无佛世界
无位真人
无沙矩摩
无求
无明
根本枝末二无明
相应独头二无明
无明法性一体
无明父
无明见
无我想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想之一、知一切诸法空寂而灭我想之谓也。
【佛学常见辞汇】
无我的思想。
【三藏法数】
谓观一切诸法毕竟空寂,皆无有我。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灭我想,是名无我想。
(术语)十想之一、知一切诸法空寂而灭我想之谓也。
【佛学常见辞汇】
无我的思想。
【三藏法数】
谓观一切诸法毕竟空寂,皆无有我。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灭我想,是名无我想。
无我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一切诸法为无我之观法也。
【佛学常见辞汇】
观察一切法都无有实我的观法。
(术语)观一切诸法为无我之观法也。
【佛学常见辞汇】
观察一切法都无有实我的观法。
无见顶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三十二相中乌瑟腻沙相中之好也(相为大相,好为小相)。佛顶上有肉块隆起为髻形,谓为乌瑟腻沙相,顶上肉髻相等,于此相中有一切人天不能见之顶点,故名无见顶相。观佛经三曰:「佛顶肉髻生万亿光,光光相次乃至上方无量世界,诸天世人十地菩萨亦不能见。」观无量寿经曰:「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同天台疏曰:「肉髻是相,无见顶是好,此相好表于极果。今作因人,故不及佛。」楞严经七曰:「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
(术语)佛三十二相中乌瑟腻沙相中之好也(相为大相,好为小相)。佛顶上有肉块隆起为髻形,谓为乌瑟腻沙相,顶上肉髻相等,于此相中有一切人天不能见之顶点,故名无见顶相。观佛经三曰:「佛顶肉髻生万亿光,光光相次乃至上方无量世界,诸天世人十地菩萨亦不能见。」观无量寿经曰:「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同天台疏曰:「肉髻是相,无见顶是好,此相好表于极果。今作因人,故不及佛。」楞严经七曰:「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
无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依法而领纳戒体谓之受戒,受戒后毁犯戒体,谓之破戒,自初未受戒谓之无戒。无戒之僧谓之名字比丘。见末法灯明记。
(术语)依法而领纳戒体谓之受戒,受戒后毁犯戒体,谓之破戒,自初未受戒谓之无戒。无戒之僧谓之名字比丘。见末法灯明记。
无足
【佛学大辞典】
(杂名)如蛇等。瑜伽论八十三曰:「无足有情者如蛇等,二足有情者谓人等,四足有情者如牛等,多足有情者如百足等。」
(杂名)如蛇等。瑜伽论八十三曰:「无足有情者如蛇等,二足有情者谓人等,四足有情者如牛等,多足有情者如百足等。」
无佛世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释迦既入灭,弥勒佛未出现之中间时也。此时地藏菩萨出而教化众生。延命地藏经曰:「我每日晨朝入诸定,入诸地狱令离苦,无佛世界度众生,今世后世能引导。」
【佛学常见辞汇】
没有佛在世界上居住的时期,如释迦佛涅槃之后,弥勒佛尚未示现的这一段时期。此时期由地藏王菩萨负责教化众生的工作。
(术语)谓释迦既入灭,弥勒佛未出现之中间时也。此时地藏菩萨出而教化众生。延命地藏经曰:「我每日晨朝入诸定,入诸地狱令离苦,无佛世界度众生,今世后世能引导。」
【佛学常见辞汇】
没有佛在世界上居住的时期,如释迦佛涅槃之后,弥勒佛尚未示现的这一段时期。此时期由地藏王菩萨负责教化众生的工作。
无位真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不属于佛众行位之赤裸裸真人也,如云本来面目。临济录曰:「上堂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證据者看看。」
(术语)不属于佛众行位之赤裸裸真人也,如云本来面目。临济录曰:「上堂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證据者看看。」
无沙矩摩
【佛学大辞典】
(杂名)译曰牛粪。出饰宗记五末。(参见:瞿摩夷)
(杂名)译曰牛粪。出饰宗记五末。(参见:瞿摩夷)
瞿摩夷
【佛学大辞典】
(物名)Gomati^,曰牛粪。密教修法时,于造坛之际涂之。又有为护摩供物之一种,投于炉中者。盖印度吠陀以来,神圣视牛之结果,以其粪为清净者。于祭坛涂之使为清净,其风习入于密教,至于造坛法亦涂牛粪也。大日经疏四曰:「次用瞿摩夷瞿摸怛罗,和合涂之。若浅略释者,此是牛粪及液,为顺彼方俗,以为清净故。」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注曰:「瞿摩夷,乌牛屎是也。」日照译之准胝陀罗尼经曰:「瞿摩夷,唐云牛粪。」演密钞一曰:「瞿摩,牛也。阿夷,粪也。」
(物名)Gomati^,曰牛粪。密教修法时,于造坛之际涂之。又有为护摩供物之一种,投于炉中者。盖印度吠陀以来,神圣视牛之结果,以其粪为清净者。于祭坛涂之使为清净,其风习入于密教,至于造坛法亦涂牛粪也。大日经疏四曰:「次用瞿摩夷瞿摸怛罗,和合涂之。若浅略释者,此是牛粪及液,为顺彼方俗,以为清净故。」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注曰:「瞿摩夷,乌牛屎是也。」日照译之准胝陀罗尼经曰:「瞿摩夷,唐云牛粪。」演密钞一曰:「瞿摩,牛也。阿夷,粪也。」
无求
【佛学大辞典】
(杂语)传心法要上曰:「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
(杂语)传心法要上曰:「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
无明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阿尾你也Avidya%,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佛学常见辞汇】
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惑业,若逆溯之,其源无不归纳于无明。盖一切惑业,无非由执。由有执故,乃能成障。所以执者,为有著故。所以著者,原无明故。无明之外,无别他因。故此一切惑业,无不归纳于无明也。
【三藏法数】
谓过去世烦恼之惑,覆于本性,无所明了,故曰无明。
【三藏法数】
谓于事理等法,无所明了,障覆真性也。
(术语)梵语阿尾你也Avidya%,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佛学常见辞汇】
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惑业,若逆溯之,其源无不归纳于无明。盖一切惑业,无非由执。由有执故,乃能成障。所以执者,为有著故。所以著者,原无明故。无明之外,无别他因。故此一切惑业,无不归纳于无明也。
【三藏法数】
谓过去世烦恼之惑,覆于本性,无所明了,故曰无明。
【三藏法数】
谓于事理等法,无所明了,障覆真性也。
根本枝末二无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起信论分无明为根本枝末之二、迷于法界理之原始一念,为根本无明,因根本无明而起三细六粗之惑业,为枝末无明。依此判,则小乘之无明局于枝末无明,不问根本无明也。以彼不会真如不断法执故也。根本无明一名无始无明,真言称之为无始间隔,台家号之为微细无明与障中无明,胜鬘所说五住地中之无明住地,即谓此也。而此障中微细无明之品数虽为无量,姑分为四十二品,于初住已上至佛果之四十二位断之,其中第四十二之无明为始觉之智最后所断者,谓之最后品无明,迷于真如之原始无明,谓之元品无明,是台家圆教之判也。(参见:无始无明)
(名数)起信论分无明为根本枝末之二、迷于法界理之原始一念,为根本无明,因根本无明而起三细六粗之惑业,为枝末无明。依此判,则小乘之无明局于枝末无明,不问根本无明也。以彼不会真如不断法执故也。根本无明一名无始无明,真言称之为无始间隔,台家号之为微细无明与障中无明,胜鬘所说五住地中之无明住地,即谓此也。而此障中微细无明之品数虽为无量,姑分为四十二品,于初住已上至佛果之四十二位断之,其中第四十二之无明为始觉之智最后所断者,谓之最后品无明,迷于真如之原始无明,谓之元品无明,是台家圆教之判也。(参见:无始无明)
相应独头二无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独头无明,又云不共无明。俱舍论唯识论谓无明与其馀贪等五大惑共起为相应无明,无明独起,为独头无明,又云不共无明。起信论谓业转现三细之间无明独起,为独头无明,至于六粗与馀惑相应而起为相应无明。
(名数)独头无明,又云不共无明。俱舍论唯识论谓无明与其馀贪等五大惑共起为相应无明,无明独起,为独头无明,又云不共无明。起信论谓业转现三细之间无明独起,为独头无明,至于六粗与馀惑相应而起为相应无明。
无明法性一体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性与无明,如冰与水,无明之冰即诸性之水也。但非谓吾人之心性,本来为冰,法性之水,后为无明之冰,仅谓无始无明之体即为本觉之法性而已。玄义五曰:「若有无明烦恼性相,即是智慧观照性相。(中略)如冰是水,如水是冰。」止观辅行六曰:「为迷冰者指水为冰,为迷水者指冰为水,如迷法性即指无明,如迷无明即指法性。若失此意,俱迷二法。故知世人非但不识即无明之法性,亦乃不识即法性之无明。」(参见:无始无明)
(术语)法性与无明,如冰与水,无明之冰即诸性之水也。但非谓吾人之心性,本来为冰,法性之水,后为无明之冰,仅谓无始无明之体即为本觉之法性而已。玄义五曰:「若有无明烦恼性相,即是智慧观照性相。(中略)如冰是水,如水是冰。」止观辅行六曰:「为迷冰者指水为冰,为迷水者指冰为水,如迷法性即指无明,如迷无明即指法性。若失此意,俱迷二法。故知世人非但不识即无明之法性,亦乃不识即法性之无明。」(参见:无始无明)
无明父
【佛学大辞典】
(譬喻)无明与贪爱相和而生我,无明比父,贪爱譬母也。楞伽经三曰:「贪爱名为母,无明则为父。」四教仪曰:「永别无明父母,究竟登涅槃山顶。」
【佛学常见辞汇】
无明与贪爱结合而生我,因此无明好比是父,贪爱好比是母。
(譬喻)无明与贪爱相和而生我,无明比父,贪爱譬母也。楞伽经三曰:「贪爱名为母,无明则为父。」四教仪曰:「永别无明父母,究竟登涅槃山顶。」
【佛学常见辞汇】
无明与贪爱结合而生我,因此无明好比是父,贪爱好比是母。
无明见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种见之一。为无明不了事理执种种之邪见也。
【三藏法数】
谓于真实理地,无所明了,执著邪见,是名无明见。
(术语)十种见之一。为无明不了事理执种种之邪见也。
【三藏法数】
谓于真实理地,无所明了,执著邪见,是名无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