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05,分347页显示 上一页 212 213 214 215 216 218 219 220 221 下一页
八重无价
八惟无
八无暇
八无碍
八无暇有暇经
九无学
九无为
九无碍道
九无间道
十二无为
十力无等尊
十五种无明
理事无碍十门
十无二
佛类词典(续上)
八十无尽八重无价
八惟无
八无暇
八无碍
八无暇有暇经
九无学
九无为
九无碍道
九无间道
十二无为
十力无等尊
十五种无明
理事无碍十门
十无二
八十无尽
【佛学大辞典】
(名数)无尽意菩萨,说八十种无尽之法门。见无尽意菩萨经。
(名数)无尽意菩萨,说八十种无尽之法门。见无尽意菩萨经。
八重无价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八重真宝也。(参见:八重真宝)。
(名数)八重真宝也。(参见:八重真宝)。
八惟无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作八惟务。八背舍也。八背舍复作八解脱。为八种之禅定,以此禅定思惟色心之空无,谓为惟无。勤行思惟,谓为惟务。玄应音义三曰:「八惟无,或作八惟务,即八背舍也。」(参见:八背舍)
【佛学常见辞汇】
八背舍。
(名数)又作八惟务。八背舍也。八背舍复作八解脱。为八种之禅定,以此禅定思惟色心之空无,谓为惟无。勤行思惟,谓为惟务。玄应音义三曰:「八惟无,或作八惟务,即八背舍也。」(参见:八背舍)
【佛学常见辞汇】
八背舍。
八无暇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八难之异名。八种之难处。无修佛道之闲暇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八无暇,言八难之时,无有閒暇可修善业也。」
(名数)八难之异名。八种之难处。无修佛道之闲暇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八无暇,言八难之时,无有閒暇可修善业也。」
八无碍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八界中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六根中之意根(谓之七心界),六境中之法界也。此八法皆为无障碍之法,故曰无碍。俱舍论二曰:「八无碍者,七心法界。」
(名数)十八界中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六根中之意根(谓之七心界),六境中之法界也。此八法皆为无障碍之法,故曰无碍。俱舍论二曰:「八无碍者,七心法界。」
八无暇有暇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说八难处之有无者。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说八难处之有无者。
九无学
【佛学大辞典】
(名数)无学位有九根之别:(一)一退相,二守相,三死相,四住相,五可进相,六不坏相,七不退相,八慧解脱相,九俱解脱相也。中阿含经第三十福田经曰:「云何九无学人?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是谓九无学人。」成实论第一分别贤圣品曰:「阿罗汉有九种:退相、守相、死相、可进相、住相、不坏相、慧解脱相、俱解脱相、不退相。是诸阿罗汉,以得信等根故有差别。(中略)如是九种,名无学人。先十八人及九无学,是二十七人,名为一切世间福田。」大乘义章第十七本释中阿含之文曰:「九中前七,就根以别,后二约法。前七种,犹如毗昙中六种罗汉。六罗汉者,退、思、护、住、升进、不动。彼阿含经分不动人以为二种,故有七。(中略)后二慧解脱及俱解脱,约法以别。前七人中,不得灭定,名慧解脱,得灭定者,名俱解脱。」(二)一退法,二思法,三护法,四安住法,五堪达法,六不动法,七不退法,八独觉,九佛。俱舍论第二十五曰:「居无学位圣者有九,谓七声闻及二觉者。退法等五,不动分二,后先别故,名七声闻。独觉在觉,名二觉者。由下下等九品根异,今无学圣成九差别。」是为唯就根次第立九种之别者,即退法为下下根,思法为下中根,乃至佛为上上根也。又出俱舍论光记二十五,同颂疏二十五等。(参见:罗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九种罗汉也。(参见:罗汉)
【佛学常见辞汇】
九种的无学位。中阿含经所说的九无学是退相、守相、死相、住相、可进相、不坏相、不退相、慧解脱相、俱解脱相。俱舍论所说的九无学是退法、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不动法、不退法、独觉、佛。
(名数)无学位有九根之别:(一)一退相,二守相,三死相,四住相,五可进相,六不坏相,七不退相,八慧解脱相,九俱解脱相也。中阿含经第三十福田经曰:「云何九无学人?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是谓九无学人。」成实论第一分别贤圣品曰:「阿罗汉有九种:退相、守相、死相、可进相、住相、不坏相、慧解脱相、俱解脱相、不退相。是诸阿罗汉,以得信等根故有差别。(中略)如是九种,名无学人。先十八人及九无学,是二十七人,名为一切世间福田。」大乘义章第十七本释中阿含之文曰:「九中前七,就根以别,后二约法。前七种,犹如毗昙中六种罗汉。六罗汉者,退、思、护、住、升进、不动。彼阿含经分不动人以为二种,故有七。(中略)后二慧解脱及俱解脱,约法以别。前七人中,不得灭定,名慧解脱,得灭定者,名俱解脱。」(二)一退法,二思法,三护法,四安住法,五堪达法,六不动法,七不退法,八独觉,九佛。俱舍论第二十五曰:「居无学位圣者有九,谓七声闻及二觉者。退法等五,不动分二,后先别故,名七声闻。独觉在觉,名二觉者。由下下等九品根异,今无学圣成九差别。」是为唯就根次第立九种之别者,即退法为下下根,思法为下中根,乃至佛为上上根也。又出俱舍论光记二十五,同颂疏二十五等。(参见:罗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九种罗汉也。(参见:罗汉)
【佛学常见辞汇】
九种的无学位。中阿含经所说的九无学是退相、守相、死相、住相、可进相、不坏相、不退相、慧解脱相、俱解脱相。俱舍论所说的九无学是退法、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不动法、不退法、独觉、佛。
九无为
【佛学大辞典】
(名数)九种无为之意。即不为四相所迁之实在法,有九种之别也(一)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缘起支性,九圣道支性。是为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所立。其中前三者,与萨婆多部之三无为同,惟萨婆多部计择灭非择灭为多体而大众部等以之为各一体,虽同实反也。次四者,即四无色所依之定体。彼能依之五蕴,原为有为,今就其所依之处,故为无为。后二者,为十二缘起并八圣道支之理法。缘起支圣道支之差别,虽为生灭,然其理法,寂然不动,而无改易。故立为无为。(二)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不动,五善法真如,六不动法真如,七无记法真如,八缘起真如,九圣道真如。是为化地部所立,其中前三者后二者与前大众部等之说同。第四不动,谓断定障而得。五六七三者,谓为善恶无记三性之理法,真实如常。体各一而性皆善也。出异部宗轮论,同述记等。
【佛学常见辞汇】
九种的无为法,即择灭、非择灭、虚空、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缘起支性、圣道支性。
(名数)九种无为之意。即不为四相所迁之实在法,有九种之别也(一)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缘起支性,九圣道支性。是为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所立。其中前三者,与萨婆多部之三无为同,惟萨婆多部计择灭非择灭为多体而大众部等以之为各一体,虽同实反也。次四者,即四无色所依之定体。彼能依之五蕴,原为有为,今就其所依之处,故为无为。后二者,为十二缘起并八圣道支之理法。缘起支圣道支之差别,虽为生灭,然其理法,寂然不动,而无改易。故立为无为。(二)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不动,五善法真如,六不动法真如,七无记法真如,八缘起真如,九圣道真如。是为化地部所立,其中前三者后二者与前大众部等之说同。第四不动,谓断定障而得。五六七三者,谓为善恶无记三性之理法,真实如常。体各一而性皆善也。出异部宗轮论,同述记等。
【佛学常见辞汇】
九种的无为法,即择灭、非择灭、虚空、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缘起支性、圣道支性。
九无碍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新译曰九无间道。旧译曰九无碍道。(参见:九无间道)
【三藏法数】
无碍者,谓念念修观,断惑不为惑所碍也。盖欲界为一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为四地;无色界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为四地;则三界共为九地。每地各有九品思惑,于一一地修此无碍道以断之也。(思惑言九品者,谓因此惑难断,遂分上中下之三品。于三品中,又各分三品,共九品也。)
(名数)新译曰九无间道。旧译曰九无碍道。(参见:九无间道)
【三藏法数】
无碍者,谓念念修观,断惑不为惑所碍也。盖欲界为一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为四地;无色界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为四地;则三界共为九地。每地各有九品思惑,于一一地修此无碍道以断之也。(思惑言九品者,谓因此惑难断,遂分上中下之三品。于三品中,又各分三品,共九品也。)
九无间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三界分为九地,一地之修惑,又分九品断之各有无间解脱二道。正断惑之智,谓之无间道,解脱既断了,而解脱惑之智,谓之解脱道。一地之惑有九品,则有九无间九解脱也。(参见:九解脱道及九品惑)。新译曰无间道。旧译曰无碍道。间即碍之义,观真智理,不为惑所间碍也。
(名数)三界分为九地,一地之修惑,又分九品断之各有无间解脱二道。正断惑之智,谓之无间道,解脱既断了,而解脱惑之智,谓之解脱道。一地之惑有九品,则有九无间九解脱也。(参见:九解脱道及九品惑)。新译曰无间道。旧译曰无碍道。间即碍之义,观真智理,不为惑所间碍也。
十二无为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名十二真如,十二空。(参见:真如)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十二真如,或十二空。(参见:十二真如)
(名数)又名十二真如,十二空。(参见:真如)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十二真如,或十二空。(参见:十二真如)
真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语出于金刚经之梵本,译曰真如性),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唯识论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皆同体异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真以简妄,如以别倒。初简所执,后简依他。或真以简有漏非虚妄故,如以简无漏非有为故。真是实义,如是常义,故名真如。」探玄记八曰:「不坏曰真,无异曰如。前则非四相所迁,后则体无差别,此约始教。又不变曰真,顺缘称如。由前义故,与有为法非一。由后义故,与有为法非异。二义同为一法,名曰真如。」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往生论注下曰:「真如是诸法正体。」教行信證證卷曰:「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则弥陀如来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杂阿含经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得真如法。」
【佛学常见辞汇】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与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佛学次第统编】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二真如:
一、安立真如 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谓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 谓真如之法,从本已来,性自清净,离一切相,寂灭无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变随缘二真如」又起信论疏云二真如:
一、不变真如 谓真如之体,从本已来,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体恒清净,无一异相,故名不变真如。
二、随缘真如 谓真如之性,本无生灭,然因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无,故名随缘真如。
【三藏法数】
真名不伪,如名不异。谓常以妙观观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显发,是名真如。
【三藏法数】
真如者,乃真实无妄之理,即法性土之体也。此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无相,土亦如是,身土虽分,体原不二,故真如为体也。
【三藏法数】
离妄曰真,不异曰如。即诸佛所證真实无妄之德,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术语)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语出于金刚经之梵本,译曰真如性),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唯识论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皆同体异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真以简妄,如以别倒。初简所执,后简依他。或真以简有漏非虚妄故,如以简无漏非有为故。真是实义,如是常义,故名真如。」探玄记八曰:「不坏曰真,无异曰如。前则非四相所迁,后则体无差别,此约始教。又不变曰真,顺缘称如。由前义故,与有为法非一。由后义故,与有为法非异。二义同为一法,名曰真如。」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往生论注下曰:「真如是诸法正体。」教行信證證卷曰:「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则弥陀如来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杂阿含经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得真如法。」
【佛学常见辞汇】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与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佛学次第统编】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二真如:
一、安立真如 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谓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 谓真如之法,从本已来,性自清净,离一切相,寂灭无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变随缘二真如」又起信论疏云二真如:
一、不变真如 谓真如之体,从本已来,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体恒清净,无一异相,故名不变真如。
二、随缘真如 谓真如之性,本无生灭,然因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无,故名随缘真如。
【三藏法数】
真名不伪,如名不异。谓常以妙观观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显发,是名真如。
【三藏法数】
真如者,乃真实无妄之理,即法性土之体也。此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无相,土亦如是,身土虽分,体原不二,故真如为体也。
【三藏法数】
离妄曰真,不异曰如。即诸佛所證真实无妄之德,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十二真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名十二空十二无为。(参见:真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名十二无为,十二空:一真如,二法界,界者所依之义。是为诸法所依之所也。三法性,是乃诸法之体性,故曰法性。四不虚妄性,对于诸法有为之虚妄性而云不虚妄性。五不变异性,对于诸法之生灭变异而云不变异性,六平等性,对于诸法之差别不同而云平等性。七离生性,离生灭故云离生性。八法定,法性常住,故云法定。九法住,诸法住于真如之法位,故云法住。十实际,是为诸法性真实之际极,故云实际。十一虚空界,以喻理体之周遍法界,故云虚空界。十二不思议界,理体绝言思,故云不思议界。见大涅槃经。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十二无为,或十二空。一、真如,即诸法的体性真实如常;二、法界,界是所依之义,即诸法所依之所;三、法性,即诸法的体性;四、不虚妄性,即毫无虚妄;五、不变异性,即没有生灭变异;六、平等性,即没有差别不同;七、离生性,即离生灭;八、法定,即法性常住;九、法住,即诸法住于真如的法位;十、实际,即诸法性真实到极点;十一、虚空界,喻理体周遍于法界;十二、不思议界,即理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名数)又名十二空十二无为。(参见:真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名十二无为,十二空:一真如,二法界,界者所依之义。是为诸法所依之所也。三法性,是乃诸法之体性,故曰法性。四不虚妄性,对于诸法有为之虚妄性而云不虚妄性。五不变异性,对于诸法之生灭变异而云不变异性,六平等性,对于诸法之差别不同而云平等性。七离生性,离生灭故云离生性。八法定,法性常住,故云法定。九法住,诸法住于真如之法位,故云法住。十实际,是为诸法性真实之际极,故云实际。十一虚空界,以喻理体之周遍法界,故云虚空界。十二不思议界,理体绝言思,故云不思议界。见大涅槃经。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十二无为,或十二空。一、真如,即诸法的体性真实如常;二、法界,界是所依之义,即诸法所依之所;三、法性,即诸法的体性;四、不虚妄性,即毫无虚妄;五、不变异性,即没有生灭变异;六、平等性,即没有差别不同;七、离生性,即离生灭;八、法定,即法性常住;九、法住,即诸法住于真如的法位;十、实际,即诸法性真实到极点;十一、虚空界,喻理体周遍于法界;十二、不思议界,即理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十力无等尊
【佛学大辞典】
(杂语)佛具十力三界无与等者,故称十力无等尊。
(杂语)佛具十力三界无与等者,故称十力无等尊。
十五种无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无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根本无明,由无始之际,一念不觉,而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之诸惑烦恼者名之。二枝末无明,心心所相应而起,有贪瞋慢疑见等之烦恼者名之。三共无明,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之诸业者名之。四不共无明,第七识别体之相无,妄起染心障蔽无漏之圣法而恒无间断者名之。五相应无明,第七识恒与贪痴见慢四惑相应而起者名之。六不相应无明,缘粗显之境不与馀识相应者名之。七迷理无明,根本无明,障中道之理而不能显发者名之。八迷事无明,见思之烦恼,障蔽生死之事而不能出离者名之。九独头无明,妄觉之心不缘外境,孤立生起,生已增广者名之。十俱行无明,心心所之法常相随逐而曾不舍离者名之。十一覆业无明,一切之结使覆蔽诸业,使人不知名誉利养恭敬等者名之。十二发业无明,以贪疑我见慢等悉能发生一切恶业而名。十三种子子时无明,种子者藏识,子时者子刻也。子时为十二时之首,藏识为诸识之首,故以为喻。染习此种子在于藏识中而未发显者名之。十四行业果无明,以十二因缘中无明,行,爱,取,有之五者烦恼,为业因,他之七者为苦果而名。十五惑无明,以名俱生分别及根本随烦恼等之惑。见毗婆沙论二。
【三藏法数】
(出鞞婆撤论)
〔一、根本无明〕,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瞋慢疑见等烦恼,是为枝末无明。(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也。)
〔三、共无明〕,谓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诸业,是为共无明。(结使者,谓一切烦恼,能缠缚驱使于人入于生死也。)
〔四、不共无明〕,谓第七识无别体相,妄起染心,障蔽无漏圣法,恒不间断,是为不共无明。(第七识,即意识也。无漏者,谓不漏落生死也。)
〔五、相应无明〕,谓第七识,恒与贪痴见慢四惑相应而起,是为相应无明。
〔六、不相应无明〕,谓第七识,不与馀识外缘粗显之境相应,是为不相应无明。(粗显之境者,谓色等五尘之境也。)
〔七、迷理无明〕,谓根本无明,障于中道之理,不能显发,是为迷理无明。
〔八、迷事无明〕,谓见、思烦恼障蔽生死之事,不能出离,是为迷事无明。
〔九、独头无明〕,谓妄觉之心,不缘外境,孤然生起,生已增广,是为独头无明。
〔十、俱行无明〕,谓心、心所法,常相随逐,曾不舍离,是为俱行无明。
〔十一、覆业无明〕,谓一切结使,覆蔽诸业,不令人知,恐失名誉、利养、恭敬等,是为覆业无明。
〔十二、发业无明〕,谓贪痴我见慢等,悉能发生一切恶业,是为发业无明。
〔十三、种子、子时无明〕,种子者,谓第八藏识,含藏一切染净种子也。子时者,子为十二时之首,以喻藏识为诸识之首也。盖染习种子,蕴在藏识之中,未发显时,是为种子、子时无明。
〔十四、行业果无明〕,谓于十二因缘中,无明、行、爱、取、有,五者,烦恼是业因;识等七者,是苦果,是为行业果无明。(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十五、惑无明〕,谓俱生分别及根本随烦恼等惑,是为惑无明。(俱生分别者,谓最初托胎,一念之识,与形俱生,即有分别也。根本随烦恼者,即前根本无明也。)
(名数)(参见:无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根本无明,由无始之际,一念不觉,而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之诸惑烦恼者名之。二枝末无明,心心所相应而起,有贪瞋慢疑见等之烦恼者名之。三共无明,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之诸业者名之。四不共无明,第七识别体之相无,妄起染心障蔽无漏之圣法而恒无间断者名之。五相应无明,第七识恒与贪痴见慢四惑相应而起者名之。六不相应无明,缘粗显之境不与馀识相应者名之。七迷理无明,根本无明,障中道之理而不能显发者名之。八迷事无明,见思之烦恼,障蔽生死之事而不能出离者名之。九独头无明,妄觉之心不缘外境,孤立生起,生已增广者名之。十俱行无明,心心所之法常相随逐而曾不舍离者名之。十一覆业无明,一切之结使覆蔽诸业,使人不知名誉利养恭敬等者名之。十二发业无明,以贪疑我见慢等悉能发生一切恶业而名。十三种子子时无明,种子者藏识,子时者子刻也。子时为十二时之首,藏识为诸识之首,故以为喻。染习此种子在于藏识中而未发显者名之。十四行业果无明,以十二因缘中无明,行,爱,取,有之五者烦恼,为业因,他之七者为苦果而名。十五惑无明,以名俱生分别及根本随烦恼等之惑。见毗婆沙论二。
【三藏法数】
(出鞞婆撤论)
〔一、根本无明〕,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瞋慢疑见等烦恼,是为枝末无明。(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也。)
〔三、共无明〕,谓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诸业,是为共无明。(结使者,谓一切烦恼,能缠缚驱使于人入于生死也。)
〔四、不共无明〕,谓第七识无别体相,妄起染心,障蔽无漏圣法,恒不间断,是为不共无明。(第七识,即意识也。无漏者,谓不漏落生死也。)
〔五、相应无明〕,谓第七识,恒与贪痴见慢四惑相应而起,是为相应无明。
〔六、不相应无明〕,谓第七识,不与馀识外缘粗显之境相应,是为不相应无明。(粗显之境者,谓色等五尘之境也。)
〔七、迷理无明〕,谓根本无明,障于中道之理,不能显发,是为迷理无明。
〔八、迷事无明〕,谓见、思烦恼障蔽生死之事,不能出离,是为迷事无明。
〔九、独头无明〕,谓妄觉之心,不缘外境,孤然生起,生已增广,是为独头无明。
〔十、俱行无明〕,谓心、心所法,常相随逐,曾不舍离,是为俱行无明。
〔十一、覆业无明〕,谓一切结使,覆蔽诸业,不令人知,恐失名誉、利养、恭敬等,是为覆业无明。
〔十二、发业无明〕,谓贪痴我见慢等,悉能发生一切恶业,是为发业无明。
〔十三、种子、子时无明〕,种子者,谓第八藏识,含藏一切染净种子也。子时者,子为十二时之首,以喻藏识为诸识之首也。盖染习种子,蕴在藏识之中,未发显时,是为种子、子时无明。
〔十四、行业果无明〕,谓于十二因缘中,无明、行、爱、取、有,五者,烦恼是业因;识等七者,是苦果,是为行业果无明。(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十五、惑无明〕,谓俱生分别及根本随烦恼等惑,是为惑无明。(俱生分别者,谓最初托胎,一念之识,与形俱生,即有分别也。根本随烦恼者,即前根本无明也。)
理事无碍十门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事(现象)、与理(本体)之关系立十门:一理偏于事,一、真法界之理遍在一切之事法,虽理无分限,事有分限,而事既即于理,则亦无分限,故一一微尘具足真理。二、事遍于理,理既遍于事,事亦遍于理,以有分限之事,具无分限之理,故遍在一微尘法界。三、依理成事,依真如之理,成世间之事,事无别体,全揽理而成,如波依于水,水全成波也。四、事能显理,理无形相,即事而明,事既依理而成,则理乃依事而显,如波相尽而水体全显也。五、以理夺事,事相既虚,全体是理,故一切之事法不可得。般若心经所谓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是也。六、事能隐理,真理既随缘而成事相,遂今事显而理不现,如水之成波,波显水隐也。经所谓法身转五道名曰众是也。七、真理即是,真如之理性即是事相。真如之外,非有事相,如水即是波,波之外别无水。般若心经所谓空即是色是也。八、事法即理,世间一切事法本无自性,皆由因缘会集而有,举体即是真性,真性之外无事法,般若心经所谓色即是空是也。九、真理非事,事即真理,而非是事,盖理为真而绝诸相,事为妄而带差别,真妄既异。故即妄之真异于妄。如水之湿性。即非波之动相也。十、事法非理,为全理之事,而非是理,盖理性平等,事相差别也。性相既异,故举体全为事,而事相宛然,如波之动相。非是水之湿性也。说见华严大疏二。
(名数)于事(现象)、与理(本体)之关系立十门:一理偏于事,一、真法界之理遍在一切之事法,虽理无分限,事有分限,而事既即于理,则亦无分限,故一一微尘具足真理。二、事遍于理,理既遍于事,事亦遍于理,以有分限之事,具无分限之理,故遍在一微尘法界。三、依理成事,依真如之理,成世间之事,事无别体,全揽理而成,如波依于水,水全成波也。四、事能显理,理无形相,即事而明,事既依理而成,则理乃依事而显,如波相尽而水体全显也。五、以理夺事,事相既虚,全体是理,故一切之事法不可得。般若心经所谓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是也。六、事能隐理,真理既随缘而成事相,遂今事显而理不现,如水之成波,波显水隐也。经所谓法身转五道名曰众是也。七、真理即是,真如之理性即是事相。真如之外,非有事相,如水即是波,波之外别无水。般若心经所谓空即是色是也。八、事法即理,世间一切事法本无自性,皆由因缘会集而有,举体即是真性,真性之外无事法,般若心经所谓色即是空是也。九、真理非事,事即真理,而非是事,盖理为真而绝诸相,事为妄而带差别,真妄既异。故即妄之真异于妄。如水之湿性。即非波之动相也。十、事法非理,为全理之事,而非是理,盖理性平等,事相差别也。性相既异,故举体全为事,而事相宛然,如波之动相。非是水之湿性也。说见华严大疏二。
十无二
【佛学大辞典】
(名数)诸佛世尊有十种之无二行自在法:一、一切诸佛悉能善说授记之言说,决定无二也。二、一切诸佛悉能随顺众生之心念,使其意满,决定无二也。三、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诸佛与其所化一切众生之体性平等,决定无二也。四、一切诸佛悉能知世法及诸佛之法性无差别,决定无二也。五、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诸佛所有之善根同一善根,决定无二也。六、一切诸佛悉能现觉一切诸法,演说其义,决定无二也。七、一切诸佛悉能具足去来今诸佛之慧,决定无二也。八、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刹那。决定无二也。九、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佛刹入于一佛刹之中,决定无二也。十、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佛之语,即一佛之语,决定无二也。见宗镜录九十九。
【佛学常见辞汇】
诸佛具有十种决定无二的自在法,即一、一切诸佛悉能善说授记之言说,决定无二;二、一切诸佛悉能随顺众生之心念,使其意满,决定无二;三、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诸佛,与其所化一切众生之体性本等,决定无二;四、一切诸佛悉能知世法及诸佛之法性无差别,决定无二;五、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诸佛所有之善根同一善根,决定无二;六、一切诸佛悉能观觉一切诸法,演说其义,决定无二;七、一切诸佛悉能具足去来今诸佛之慧,决定无二;八、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刹那,决定无二;九、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佛刹入于一佛刹之中,决定无二;十、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佛之语,即一佛之语,决定无二。
(名数)诸佛世尊有十种之无二行自在法:一、一切诸佛悉能善说授记之言说,决定无二也。二、一切诸佛悉能随顺众生之心念,使其意满,决定无二也。三、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诸佛与其所化一切众生之体性平等,决定无二也。四、一切诸佛悉能知世法及诸佛之法性无差别,决定无二也。五、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诸佛所有之善根同一善根,决定无二也。六、一切诸佛悉能现觉一切诸法,演说其义,决定无二也。七、一切诸佛悉能具足去来今诸佛之慧,决定无二也。八、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刹那。决定无二也。九、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佛刹入于一佛刹之中,决定无二也。十、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佛之语,即一佛之语,决定无二也。见宗镜录九十九。
【佛学常见辞汇】
诸佛具有十种决定无二的自在法,即一、一切诸佛悉能善说授记之言说,决定无二;二、一切诸佛悉能随顺众生之心念,使其意满,决定无二;三、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诸佛,与其所化一切众生之体性本等,决定无二;四、一切诸佛悉能知世法及诸佛之法性无差别,决定无二;五、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诸佛所有之善根同一善根,决定无二;六、一切诸佛悉能观觉一切诸法,演说其义,决定无二;七、一切诸佛悉能具足去来今诸佛之慧,决定无二;八、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刹那,决定无二;九、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佛刹入于一佛刹之中,决定无二;十、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佛之语,即一佛之语,决定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