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锦绣段
  
貂襜褕
  
平子四愁
 
张衡愁
  
张衡四愁
 
酬锦绣
 
平子诗
 
明珠青玉
 
吟青案
 
金错赠
 
锦绣赠
 
遗四愁
 
金刀绣段
 
七字当琼浆
 
珠玑兼绣段
 
错刀赠
 
张衡四愁诗
 
报君无玉案
 
绣段诒
 
每人错刀投
 
平子赋愁
 
四愁人
 
愁心系平子

相关人物
张衡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诗己·杂诗上·四愁诗四首〉~356~
序:「张衡不乐久处机密,阳嘉中,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法度,又多豪右并兼之家。衡下车,治威严,能内察属县,奸滑行巧劫,皆密知名,下吏收捕,尽服摛。诸豪侠游客,悉惶惧逃出境。郡中大治,争讼息,狱无系囚。时天下渐毙,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其辞曰:一思曰: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二思曰: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三思曰: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躅,何为怀忧心烦纡?四思曰。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简释

四愁:咏愁思。唐孟郊《百忧》:“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


例句

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 刘复 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刘禹锡 答柳子厚

云沉鸟去回头否,平子才多好赋愁。 吴融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 孟郊 百忧

平子四愁今莫比,休文八咏自同时。 崔峒 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

张衡愁浩浩,沈约瘦愔愔。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南朝禁脔无人近,瘦尽琼枝咏四愁。 李商隐 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

宋玉怨三秋,张衡复四愁。 李嘉祐 暮秋迁客增思寄京华

张衡殊不乐,应有四愁诗。 李白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馀时流夜郎行至江夏与张公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赠余诗余答以此诗

赖君时一笑,方能解四愁。 李益 宿冯翊夜雨赠主人

路指云汉津,谁能吟四愁。 李群玉 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第十二句下缺八字)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杜甫 又示宗武

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 杜甫 寄韦有夏郎中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 独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一作亭)重阳宴集作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 王维 赋得秋日悬清光

恨无青玉案,何以报高情。 王铎 和于兴宗登越王楼诗

自然堪访戴,无复四愁诗。 皇甫冉 刘方平西斋对雪

北望雁门雪,空吟平子诗。 皎然 送李季良北归

满地霜芜叶下枝,几回吟断四愁诗。 窦庠 冬夜寓怀寄王翰林一作翰林王补阙

方嗟三覆役,又喜四愁来。 章孝标 次韵和光禄钱卿二首

欲除豺虎论三略,莫对云山咏四愁。 护国 别盛安

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韦承庆 凌朝浮江旅思(一作马周诗)

官闲马病客深秋,肯学张衡咏四愁。 高骈 途次内黄马病寄僧舍呈诸友人

典故   
汉阴瓮
    
吴机械
  
无机抱瓮
 
机心抱瓮
 
槔与瓮
 
机事机心
 
抱瓮罂
 
抱瓮天机
 
忘机同汉阴
 
绝机叟
  
汉阴嗤
 
汉阴报瓮
  
天机如汉阴
 
圃田公
 
嗤桔槔
 
灌阴叟
 
无械容机
 
无橘槔
 
桔槔贤抱瓮

相关人物
庄子


《庄子集释》卷五下〈外篇·天运〉~433~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卬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简释

忘机:喻思想纯朴,与人交往没有机心。唐李商隐《赠田叟》:“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汉阴灌:喻心地纯朴无机心。明何景明《立春日作》:“心存汉阴灌,躬学南阳耕。”


例句

已息汉阴诮,且同濠上观。 奚贾 严陵滩下寄常建

还嗟绝机叟,白首汉川阴。 崔湜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 张九龄 与生公寻幽居处

辘轳用智终何益,抱瓮遗名亦至今。 方干 山井

井无桔槔事,门绝刺绣文。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

恨无抱瓮力,庶减临江费。 杜甫

长沙哀糺纆,汉阴嗤桔槔。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日抱汉阴瓮,或成蝴蝶梦。 权德舆 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

耕田虞讼寝,凿井汉机忘。 卢照邻 山林休日田家

南溪抱瓮客,失意自怀羞。 赵嘏 下第

谁怜北陵井,未息汉阴机。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

典故
报琼瑶
  
报琼瑰
 
赠桃李
 
桃李投
 
瑶琼重
 
无物报投瓜
 
木瓜报珍投
 
琼琚报木瓜
 
木李投君
 
报琼玉
  
木桃报汝
  
投木桃报琼瑶
 
报琼
 
报无瑶琼
 
琼玖先木李
 
木李先琼玖
 
报木瓜投


《毛诗正义》卷三之三〈国风·卫风·木瓜〉~4~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例句

木瓜诚有报,玉楮论无实。 张九龄 叙怀二首

欲买双琼瑶,惭无一木瓜。 贾岛 投张太祝

能迂驺驭寻蜗舍,不惜瑶华报木桃。 钱起 重赠赵给事

典故  
杯中蛇
  
广客蛇
  
画蛇杯
 
赤蛇悬弩影
 
移杯失画蛇
 
照影落清杯
 
清樽照画蛇
 
杯里无蛇
 
挂蛇杯
 
悬蛇疾
 
忘弓莫问蛇
 
酒误蛇
 
映弩
 
盏底弓影
 
弓舌
 
相关人物
杜宣
 
乐广


《晋书》卷四十三〈乐广列传〉~244~
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痾顿愈。
《风俗通义校注》卷九〈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自伤者〉 ~388~
予之祖父郴,为汲令,以夏至日诣见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郴因事过至宣家,窥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铃下侍徐扶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怿,由是瘳平,官至尚书,历四郡,有威名焉。

简释

樽中弩:喻无端多疑,自相惊扰。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


例句

送客屡闻帘外鹊,销愁已辨酒中蛇。 包佶 答窦拾遗卧病见寄

撒枕销行蚁,移杯失画蛇。 李端 酬秘书元丞郊园卧疾见寄

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可叹悬蛇疾,先贻问鵩灾。 苏颋 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

人去门栖鵩,灾成酒误蛇。 卫象 伤李端

典故   
圣贤中
 
徐邈圣
  
圣贤酒
 
中贤圣
 
浊贤清圣
 
中圣中贤
 
酒无贤圣
  
贤圣物
  
酒贤
 
酒号贤人
 
浊酒醉贤人
 
问贤圣
 
樽中圣
 
瓮贮贤人
 
美酒参圣
  
杯中神怪物
 
徐邈酒圣贤
 
徐邈酒仓空
  
贤圣日中
 
徐邈中圣贤


《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徐邈传〉~739~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脩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
《艺文类聚》卷七十二〈食物部·酒〉~247~
《魏略》曰:大祖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者,清酒为圣人。

简释

中贤圣:喻喜饮酒、醉酒。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若不中贤圣,何由外智愚。”’


例句

天意资厚养,贤人肯相违。 孟郊 立德新居

欲知中圣处,皓月临松盖。 李德裕 流杯亭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赠孟浩然

钱神任尔知无敌,酒圣于吾亦庶几。 杜牧 题桐叶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杜甫 对酒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 柳宗元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泛菊贤人至,烧丹姹女飞。 权德舆 晚秋陪崔阁老张秘监阁老苗考功同游昊天观时杨阁老新直未满以诗见寄斐然酬和有愧芜音

离堂驻驺驭,且尽樽中圣。 权德舆 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

唯将酒作圣,不厌谷名愚。 权德舆 过隐者湖上所居

终岁白屋贫,独谣清酒圣。 权德舆 酬蔡十二博士见寄四韵

美禄与贤人,相逢自可亲。 权德舆 醉后

离忧未易销,莫道樽酒贤。 独孤及 下弋阳江篡中代书寄裴侍御

今日羁愁破,始知浊酒贤。 独孤及 初晴抱琴登马退山对酒望远醉后作

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 皮日休 早春以橘子寄鲁望

茂陵罢酒惭中圣,漳浦题诗怯大巫。 许浑 宣城崔大夫召联句偶疾不获赴因献

尝作酒家语,自言中圣人。 陆龟蒙 酒枪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 其二

典故  
新亭风景
 
泣新亭
 
楚囚悲
  
新亭上
   
新亭望
 
新亭举目
 
回首新亭
 
新亭恨
 
对泣新亭
 
访新亭
 
风景非殊
 
涕泪新亭
 
泪阁新亭
 
叹新亭
 
风景异山河
 
新亭楚囚泪
 
惨新亭
 
悲王导
 
无泪学羁囚
 
举目悲风景
 
新亭相泣
 
河山不异
 
茂弘伤情
 
对泣效楚囚
 
不须向新亭

相关人物
王导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92~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晋书》卷六十五〈王导列传〉~747~
过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饮宴。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皆相视流涕。惟导愀然变色曰:「当共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收泪而谢之。俄拜右将军、扬州刺史、监江南诸军事,迁骠骑将军,加散骑常侍、都督中外诸军、领中书监、录尚书事、假节,刺史如故。导以敦统六州,固辞中外都督。后坐事除节。

简释

对泣新亭:指忧国忧民之情。宋陆游《水乡泛舟》:“悲歌易水轻燕侠,对泣新亭笑楚国。”


例句

莫道新亭人对泣,异乡殊代也沾衣。 吴融 过渑池书事

报国捐躯实壮夫,楚囚垂欲复神都。 唐彦谚 奉使岐下闻唐弘夫行军为贼所擒伤而有作

相携花下非秦赘,对泣春天类楚囚。 李商隐 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间话戏作

悲作楚地囚,何日秦庭哭。 李白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杜甫 十二月一日三首之二

莫作新亭泣,徒使夷吾嗤。 独孤及 癸卯岁赴南丰道中闻京师失守寄权士繇韩幼深

深谷作陵山作海,茂弘流辈莫伤情。 罗隐 台城

典故 
护碧纱
  
阇黎饭后钟
 
罩碧纱
 
斋后钟
 
未饭钟
 
碧纱笼诗
 
纱笼相后先
 
诗壁无纱
 
醉墨纱笼
  
纱笼素碧
 
闻钟过斋
 
斋竟鸣钟


《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九〈文章二·王播〉~494~
唐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照寺木兰院,随僧斋食。后厌怠,乃斋罢而后击钟。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名皆以碧纱罩其诗。播继以二绝句曰:「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未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北梦琐言》卷三
唐段相文昌,家寓江陵,少以贫窭修进,常患口食不给,每听曾口寺斋钟动,辄诣谒餐,为寺僧所厌。自此乃斋后扣钟,冀其晚届而不逮食也。后入登台座,连出大镇,拜荆南节度,有诗《题曾口寺》云「曾遇黎饭后钟」,盖为此也。
《青箱杂记》卷六~60~
世传魏野尝从莱公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

简释

护碧纱:喻名贵所题,为人重视、赏识。宋孙觌《再至》:“悬知不是唐王播,惭愧高僧护碧纱。”

饭后钟:指因贫穷而遭冷遇。宋苏轼《石塔寺》:“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

典故  
桃花流水
   
武陵春
 
避秦人
 
武陵人
   
不知秦
   
桃源境
 
武陵洞
 
洞中人
  
武陵桃花
 
桃源鸡犬
 
不知有汉
 
武陵路
  
武陵水
 
源桃
 
问秦人
 
见秦人
 
流水桃源
  
武陵事
 
避世桃源
 
秦人鸡犬
 
秦人路
 
秦人迹
  
秦人溪
 
逃秦人
  
武陵趣
 
隐桃花
 
如今不是秦
 
避秦村
 
桃花闭洞门
 
迷武陵
 
闻犬洞
 
避秦溪
 
桃源士
 
桃花白云
  
秦汉迷
 
秦渔
 
桃散武陵霞
 
洞犬谢秦人
 
如今已是汉
 
嫌秦
 
寻源
 
山中秦晋
  
秦人南避
 
秦人桃花
 
秦世客
  
避秦路
 
源水无路
 
不识东西晋
 
桃花迷洞口
 
秦人洞天
  
晋客入洞
 
桃源土

相关人物
陶潜

参考典故
阮郎


《陶渊明集》卷六〈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荅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閒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刘歆即遣人随之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简释

桃源:后用以指隐居处或仙境。唐杜甫《不寐》:“多垒满山谷,桃源何处求?”


例句

浮世度千载,桃源方一春。 于武陵 赠王道士

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于鹄 南溪书斋

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 储光羲 玉真公主山居

鸡犬疑沾药,耕桑似避秦。 储嗣宗 春游望仙谷

僻居谋道不谋身,避病桃源不避秦。 刘商 袁十五远访山门

今看水入洞中去,却是桃花源里人。 刘商 题水洞二首

楼台争耸汉,鸡犬亦嫌秦。 刘言史 题茅山仙台药院

兰渚催新幄,桃源识故蹊。 刘长卿 和袁郎中破贼后军行过剡中山水谨上太尉

徘徊未能去,畏共桃源隔。 刘长卿 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

何劳问秦汉,更入武陵溪。 刘长卿 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余干后溪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刘长卿 寻张逸人山居

重见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归。 刘长卿 会赦后酬主簿所问

深藏武陵客,时过洞庭人。 刘长卿 湘中纪行十首云母溪

渡口问渔家,桃源路深浅。 刘长卿 石围峰

初迷武陵路,复出孟尝门。 刘长卿 秦系倾以家事获谤因出旧山每荷观察崔公见知欲归未遂感其流寓诗以赠之

千载桃花春,秦人深不见。 刘长卿 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李延年

柏树荣新垄,桃源忆故蹊。 刘长卿 贾侍郎自会稽使回篇代盈卷兼蒙见寄一首与余有挂冠之期因书数事率成十韵

露冕新承明主恩,山城别是武陵源。 刘长卿 送台州李使君兼寄题国清寺

殷勤嘱归客,莫话桃源人。 刘长卿 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四首

他日山中逢胜事,桃源洞里几人家。 刘长卿 送常十九归嵩少故林

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 刘长卿 过郑山人所居

桃源君莫爱,且作汉朝臣。 刘长卿 题大理黄主簿湖上高斋

春来武陵道,几树落仙家。 包融 赋得岸花临水发

帆色起归越,松声厌避秦。 厉玄 从军行

将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 司空图 丁未岁归王官谷

可是武陵溪,春芳著路迷。 司空图 春山

雨台谁属楚,花洞不知秦。 吴融 倒次元韵

只此无心便无事,避人何必武陵源。 吴融 偶书

何用深求避秦客,吾家便是武陵源。 吴融 山居即事四首之四

依稀小有洞,邂逅武陵源。 吴融 花村六韵

尽日更无乡井念,此时何必见秦人。 唐彦谦 绯桃

杜陵犹识汉,桃源不辨秦。 乔侃 人日登高

桃源若远近,渔子棹轻舟。 奚贾 寻许山人亭子

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孟浩然 南还舟中寄袁太祝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 孟浩然 山中逢道士云公

相逢武陵客,独送豫章行。 孟浩然 送袁太祝尉豫章

归客莫相待,寻源殊未还。 孟浩然 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母校书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

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 孟郊 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

避秦不是无归意,一度逢花一断肠。 崔涂 江雨望花

不逢秦世乱,未觉武陵深。 崔涂 王逸人隐居

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 张九龄 与生公寻幽居处

待我休官了婚嫁,桃源洞里觅仙兄。 张仲方 赠毛仙翁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张南史 寄静虚上人云门

长揖桃源士,举世同企羡。 张说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

桃花春径满,误识武陵源。 张说 翻著葛巾呈赵尹

何事桃源路忽迷,惟留云雨怨空闺。 张贲 和袭美醉中先起次韵

悔学秦人南避地,武陵原上又徵师。 戎昱 寄梁淑

莫遣桃花迷客路,千山万水访君难。 戎昱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

桃源宁异此,犹恐世人闻。 戴叔伦 晚春

他时愿携手,莫比武陵源。 戴叔伦 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乍疑秦世客,渐识楚人言。 戴叔伦 桂阳北岭隅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霄汉九重辞凤阙,云山何处访桃源。 戴叔伦 汉宫人入道

桃源寂寂烟霞闭,天路悠悠星汉斜。 戴叔伦 赠韩道士

为问桃源客,何人见乱时。 戴叔伦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戴叔伦 过友人隐居

为是仙才登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 方干 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

云水千重绕洞门,独归何处是桃源。 施肩吾 送绝尘子归旧隐二首

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秦。 曲信陵 移居洞庭

玉皇赐妾紫衣裳,教向桃源嫁阮郎。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 朱湾 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

地闲分鹿苑,景胜类桃源。 李君何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

湘浦眠销日,桃源醉度春。 李嘉祐 送韦司直西行

祈门官罢后,负笈向桃源。 李嘉祐 送韦邕少府归钟山

蓬阁桃源两处分,人间海上不相闻。 李峤 送司马先生

洞天应不夜,源树秪如春。 李德裕 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呈迹今重赋此诗兼寄题黄先生旧馆

仙路迷人应有术,桃源不必在深山。 李涉 赠长安小主人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 李白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去去桃花源,何时见归轩。 李白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

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秦人鸡犬桃花里,将比通塘渠见羞。 李白 和卢侍御通塘曲

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李白 拟古十二首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李白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从兹一别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 李白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

谪官桃源去,寻花几处行。秦人如旧识,出户笑相迎。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薜带何辞楚,桃源堪避秦。 李白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见说桃源洞,如今犹避秦。 李益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

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李端 归山居寄钱起

柳市名犹在,桃源梦已稀。 李端 闻吉道士还俗因而有赠

蒲泽逢胡雁,桃源见晋人。 李端 送郭参军赴绛州

武陵花木应长在,愿与渔人更一寻。 李端 送马尊师

武陵洞里寻春客,已被桃花迷不归。 李群玉 恼从兄

谁昔探花源,考槃西岳阳。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金谷园无主,桃源路不通。 李群玉 赠花

锦洞桃花远,青山竹叶深。 李群玉 送秦炼师

曾入桃溪路,仙源信少双。 李质 宿日观东房诗

此花不逐溪流出,晋客无因入洞来。 杜牧 酬王秀才桃花园见寄

多垒满山谷,桃源无处求。 杜甫 不寐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杜甫 北征

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

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 杜甫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

庞公隐时尽室去,武陵春树他人迷。 杜甫 寄从孙崇简

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传语桃源客,人今出处同。 杜甫 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沣朗

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杜甫 赤谷西崦人家

春草封归恨,源花费独寻。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杨凭 千叶桃花

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杨发 南溪书院

步入桃源里,晴花更满枝。 欧阳衮 和项斯游头陀寺上方

桃源在在阻风尘,世事悠悠又遇春。 武元衡 春斋夜雨忆郭通微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武元衡 桃源行送友

一见桃花发,能令秦汉迷。 殷遥 友人山亭

同作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 汪遵 东海

匣里有琴樽有酒,人间便是武陵溪。 汪遵 短歌吟

自言避喧非避秦,薜衣耕凿帝尧人。 沈佺期 入少密溪

漾舟人不见,卧入武陵花。 法振 月夜泛舟

源桃不余欺,先发秦人家。 独孤及 伤春怀归

欲识桃花最多处,前程问取武陵儿。 独孤及 送别荆南张判官

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 王勃 出境游山二首之一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链师院三首

桃源勿遽返,再访恐君迷。 王维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寺即陈左相宅所施之作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王维 田园乐七首

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王维 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王维 蓝田山石门精舍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王维 送钱少府还蓝田

斜溪横桂渚,小径入桃源。 王绩 游仙四首

不知今有汉,唯言昔避秦。 王绩 田家三首

不知今有汉,唯言昔避秦。 王绩 田家三首之二

更说桃源更深处,异花长占四时天。 白行简 赠毛仙翁

草遍颍阳山,花开武陵水。 皇甫冉 春早

花源君若许,虽远亦相寻。 皇甫冉 赋得荆溪夜湍送蒋逸人归义兴山

我来隐道非隐身,如今世上无风尘。路是武陵路,人非秦代人。 皎然 兵后西日溪行

应向秦时武陵路,花间寂历一人行。 皎然 西白溪期裴方舟不至

门开芳杜径,室距桃花源。 卢照邻 三月曲水宴得尊字

桃源迷处所,桂树可淹留。 卢照邻 过东山谷口

宁知武陵趣,宛在市朝间。 祖咏 题韩少府水亭

如今非是秦时世,更隐桃花亦笑人。 秦系 山中赠耿拾遗湋兼两省故人

一似桃源隐,将令过客迷。 秦系 春日闲居三首

向此隐来经几载,如今已是汉家朝。 秦系 题章野人山居

武陵缘源不可到,河阳带县讵堪誇。 窦群 假日寻花

人言上皇代,犬吠武陵家。 綦毋潜 若耶溪逢孔九

疏属便同巫峡路,洛川真是武陵溪。 罗虬 比红儿诗

迹似桃源客,身撄竹使符。 羊士谔 郡斋读经

地非樵者路,武陵又何逢。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

青野雾销凝晋洞,碧山烟散避秦溪。已是大仙怜后进,不应来向武陵迷。 胡曾 早发潜水驿谒郎中员外

方驰桂林誉,未暇桃源美。 萧颖士 蒙山作

常恐便随巫峡散,何因重有武陵期。 薛涛 牡丹

闻说花源堪避秦,幽寻数月不逢人。 苏广文 自商山宿隐居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裴迪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闻说桃源好迷客,不如高卧眄庭柯。 裴迪 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何妨将我去,一看武陵春。 贯休 江边道士

带月时闻山鸟语,郡城知近武陵溪。 贾岛 夏夜上谷宿开元寺

无云秦汉隔,别访武陵花。 郑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献诗四首

谁谓桃源里,天书问考槃。 钱起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居人散山水,即景真桃源。 钱起 初黄绶赴蓝田县作

桃源数曲尽,洞口两岸坼。 钱起 寻华山云台观道士

宛谓武陵洞,潜鹰造化移。 钱起 山居新种花药与道士同游赋诗

桃源应渐好,仙客许相寻。 钱起 岁暇题茅茨

秦人入云去,知向桃源里。 钱起 洞仙谣

忽忆武陵事,别家疑数秋。 钱起 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

那知幽石下,不与武陵通。 钱起 石井

桃花洞里举家去,此别相思复几春。 钱起 送毕侍御谪居

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 钱起 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

幸入桃源因去世,方期丹诀一延年。 钱起 题嵩阳焦道士石壁

何必武陵源上去,涧边好过落花中。 陆希声 阳羡杂咏十九首桃花谷

前年相送灞陵春,今日天涯各避秦。 韦庄 江上别李秀才

终期王母摘,不羡武陵深。 韦处厚 桃坞

桃源洞口来否,绛节霓旌久留。 韩偓 六言三首

棹寻闻犬洞,槎入饮牛津。 韩偓 无题

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韩愈 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以同寻三字为韵。愈分得寻字)

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韩愈 同窦书寻刘尊师不遇

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桂水遥相忆,花源暗有期。 韩翃 寄武陵李少府

闻君招隐地,髣髴武陵春。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缉芰知还楚,披榛似避秦。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之一

时有桃源客,来访竹林人。 骆宾王 畴昔篇

自堪成独往,何必武陵源。 高适 同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

典故
映污渠
  
新凉灯火
 
无根潦
 
襟裾牛马汝
 
鞭蛆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一〈符读书城南〉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案:音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锄。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典故 
消魂别
 
无魂可销
 
别魂为君销
   

《昭明文选》卷十六〈赋辛·哀伤·别赋〉~750~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悽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恍若有亡。日下壁而沈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曾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唐·李善注:「黯,失色将败之貌。言黯然魂将离散者,唯别而然也。夫人魂以守形,魂散则形毙。今别而散,明恨深也。」说文曰:「黯,深黑也。」楚辞曰:「魂魄离散。」家语,孔子曰:「黯然而黑。」贾逵曰:「唯,独也。」
典故 
雁传书
 
传雁
 
鸿雁书
 
上林雁
  
传书雁
 
天涯芳信
  
鸿雁北来
   
书鸿
 
上林书
 
秋鸿春燕
  
寄锦书
 
上林消息
 
寄南飞鸿
 
云边翼
 
系雁书
 
雁来音信
  
寄双飞燕
 
上林鸿雁
 
断鸿书
 
归鸿书
 
寄南飞翼
 
燕去鸿归
 
断鸿难倩
 
漫写羊裙
 
传帛
 
见雁思乡信
 
寄书鸿雁
 
音书凭过雁
 
云间一纸书
 
传雁足
  
望飞燕
 
裂帛附双燕
 
归鸿无信
 
裂帛待燕鸿
 
系边书
 
系书翠羽
 
上苑传书
 
衔来相思字
 
乡书雁少
 
北海雁书
 
北雁连书
 
书归玉塞
 
雁鸿附书
 
子卿归信
 
南雁惠佳音
 
音信绝南鸿
 
难觅征鸿
 
上林过雁
 
上林书绝
  
书倩秋鸿
 
南雁传尺素
 
书到雁应还
 
书因北雁稀
 
书凭燕翼
  
认上林欲下
  
鸿来雁度
 
鸿羽芳信
  
飞燕归信
 
锦书寄飞翼
 
过鸿来燕
 
赤书凭雁
 
燕翎寄笺
 
诗凭燕翼
 
吴鸿传信
 
塞雁音书
 
塞鸿传书
 
寄情无雁
 
寄书雁来时
 
寄书雁翼
  
弋雁问消息
 
微辞寄归雁
 
愁怀逐归鸿
 
凭鸿
 
断鸿谁倩
 
书托过鸿
 
书无去鸿
 
书无过雁
 
书系双飞翼
 
书雁
 
借片鸿
 
归鸿谁寄
 
独雁征书
 
空回春雁
 
系帛
 
苏武逢雁
  
朔燕传书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苏武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苏武〉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传书燕〉
长安豪民郭行先,有女子绍兰,适巨商任宗,为贾于湘中,数年不归,复音信不达。绍兰目?堂中有双燕戏于梁间,兰长吁而语于燕曰:「我闻燕子自海东来,往复必经由于湘中。我婿离家不归数岁,蔑有音耗,生死存亡弗可知也,欲凭尔附书授于我婿。」言讫泪下,燕子飞鸣上下,似有所诺。兰复问曰:「尔若相允,当泊我怀中。」燕遂飞于膝上。兰遂吟诗一首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慇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兰遂小书其字,系于足上,燕遂飞鸣而去。任宗时在荆州,忽见一燕飞鸣于厅上,宗讶视之,燕遂泊于肩上,见有一小封书系在足上。宗解而视之,乃妻所寄之诗。宗感而泣下,燕后飞鸣而去。宗次年归,首出诗示兰。后文士张说传其事,而好事者写之。

简释

雁书:喻书信。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诗》:“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例句

当日苏武单于问,道是宾鸿解传信。 刘商 胡笳十八拍

家书欲寄雁飞远,客恨正深秋又来。 刘威 早秋归

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刘沧 留别崔浣秀才昆仲

系帛何须雁,金乌日日飞。 吴融 送僧归日本国

宛转结蚕书,寂寥无雁使。 乔知之 从军行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李商隐 离思

鸿雁向西北,飞书报天涯。 李白 千里思

莫惜一雁书,音尘坐胡越。 李白 送友人游梅湖

经时停尺素,望尽云边翼。 李群玉 小弟艎南游近书来

芳草萋萋新燕飞,芷汀南望雁书稀。 李群玉 恼从兄

因书天末心,系此双飞翼。 李群玉 我思何所在

信已凭鸿去,归唯与燕期。 杜牧 偶题二首之二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 天末怀李白

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 杜甫 寄高三十五詹事

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杜甫 归雁二首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沈如筠 闺怨二首之一

鸿雁飞不到,音尘何由达。 独孤及 代书寄上李广州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王勃 采莲曲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勃 蜀中九日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王涯 秋思赠远二首

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董思恭 咏弓

归牛疑燧落,过雁误书迟。 韦蟾 上元三首之一

雁足应难达,狐踪浪得疑。 韩偓 春闷偶成十二韵

阵去金河冷,书归玉塞寒。 骆宾王 秋雁

莫劳雁足传书信,愿向凌烟阁上看。 鲍溶 赠远

典故 
床头易
 
床头周易
 
叔不痴
 
济叔痴
 
周易在床头
 
床头易在
 
周易床头
 
病中看周易
 
病观周易
 
笑叔痴
 
床头无易
 
王湛看周亦
 
痴人看周易
 
痴叔读易

相关人物
司马炎(晋武帝)
 
王湛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赏誉〉~428~
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清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妙言奇趣,济所未闻,叹不能测。」
《晋书》卷七十五〈王湛列传〉~959~
兄子济轻之,所食方丈盈前,不以及湛。湛命取菜蔬,对而食之。济尝诣湛,见床头有周易,问曰:「叔父何用此为?」湛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济请言之。湛因剖析玄理,微妙有奇趣,皆济所未闻也。济才气抗迈,于湛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慄然,心形俱肃。遂留连弥日累夜,自视缺然,乃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之罪也。」

例句

王湛床头见周易,长康传里好丹青。 李颀 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

痴叔去时还读易,仲容多兴索衔杯。 杜牧 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

典故 
病相如
 
相如病
 
文园多病
 
多病文园
 
相如消渴
   
司马渴
 
马卿多病
 
多病马卿
 
相如渴病
 
病渴人
 
临邛渴
 
文园病客
 
病损文园
 
相如病久
 
相如酒渴
  
马卿带疾
  
相如渴疾
 
茂陵无病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2999~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閒居,不慕官爵。常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彘,驰逐野兽,相如上疏谏之。……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西京杂记》卷二~076~
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遂相与谋于成都卖酒。相如亲著犊鼻裈涤器以耻王孙。王孙果以为病。乃厚给文君。文君遂为富人。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传于世。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00~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尽倾。

简释

相如渴病:指渴饮或有疾病。唐唐彦谦《奏捷西蜀题沱江驿》:“锦江不识临邛酒,且免相如渴病归。”


例句

君王正年少,终日在长杨。 司马扎 猎客

锦江不识临邛酒,且免相如渴病归。 唐彦谦 奏捷西蜀题沱江驿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李商隐 寄令狐郎中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李商隐 汉宫词

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 李商隐 病中早访招国李十将军遇挈家游曲江

文园终病渴,休咏白头吟。 杜牧 为人题赠二首之一

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

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不达长卿病,从来原宪贫。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

长卿久病渴,武帝元同时。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长卿消渴再,公干沈绵屡。 杜甫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途穷悲阮籍,病久忆相如。 牟融 有感

相如方老病,独归茂陵宿。 王维 冬日游览

相如今老病,归守茂陵园。 王维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谁知长卿疾,歌赋不还邛。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

不知一盏临邛酒,救得相如渴病无。 罗隐 听琴

老信相如渴,贫忧曼倩饥。 许浑 早秋三首

相如渴后狂还减,曼倩归来语更多。 许浑 春日郊园戏赠杨嘏评事

蟹螯只恐相如渴,鲈鲙应防曼倩饥。 许浑 舟行早发庐陵郡郭寄滕郎中

殷勤润取相如肺,封禅书成动帝心。 陆龟蒙 奉和袭美谢友人惠人参

典故
病维摩
  
问维摩
  
似维摩
 
维摩示病
 
示疾维摩
 
摩诘病
 
文殊问疾
 
示病维摩
 
维摩多病
 
多病维摩
 
文殊一问
 
摩诘身
 
病依居士室
 
病著维摩
 
维摩无疾
 
问疾来方丈
 
卧疾致文殊

相关人物
菩萨维摩诘


《维摩诘所说经》卷中〈方便品〉
长者维摩诘。以如是等无量方便饶益众生。其以方便现身有疾。以其疾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诸王子并馀官属。无数千人皆往问疾。其往者。维摩诘因以身疾广为说法。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
《维摩诘所说经》卷中〈文殊师利问疾品〉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詶对。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诸佛秘藏无不得入降伏众魔游戏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虽然当承佛圣旨诣彼问疾。于是众中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师利维摩诘共谈。必说妙法。即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皆欲随从。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围绕入毗耶离大城。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文殊师利既入其舍。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时维摩诘言。善来文殊师利。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文殊师利言。如是居士。若来已更不来。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宁可忍不。疗治有损不至增乎。世尊慇勤致问无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
典故  
伯道暮年
 
哭邓攸
 
无儿悲邓攸
  
伯道孤单
 
伯道无后
 
邓攸无儿

相关人物
邓攸


《晋书》卷九十〈良吏列传·邓攸〉~2339~
永嘉末,没于石勒。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时干,识攸,攸求纸笔作辞。干候勒和悦,致之。勒重其辞,乃勿杀。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勒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车马。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勒夜禁火,犯之者死。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吏按问,胡乃诬攸。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散发温酒为辞。勒赦之。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石勒过泗水,攸乃斫坏车,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儿及其弟子绥。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耳。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泣而从之,乃弃之。其子朝弃而暮及。明日,攸系之于树而去。至新郑,投李矩。三年,将去,而矩不听。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悯帝徵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皆不果就。后密舍矩去,投荀组于许昌,矩深恨焉,久之,乃送家属还攸。攸与刁协、周顗素厚,遂至江东。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子。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吴人歌之曰:「紞如打五鼓,鸣天欲曙。邓侯拖不留,谢令推不去。」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拜侍中。岁馀,转吏部尚书。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永昌中,代周顗为护军将军。太宁二年,王敦反,明帝密谋起兵,乃迁攸为会稽太守。初,王敦伐都之后,中外兵数每月言之于敦。攸已出在家,不复知护军事,有恶攸者,诬攸尚白敦兵数。帝闻而未之信,转攸为太常。时帝南郊,攸病不能从。车驾过攸问疾,攸力病出拜。有司奏攸不堪行郊而拜道左,坐免。攸每有进退,无喜愠之色。久之,迁尚书右仆射。咸和元年卒,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祠以少牢。攸弃子之后,妻不复孕。过江,纳妾,甚宠之,讯其家属,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攸素有德行,闻之感恨,遂不复畜妾,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弟子绶服攸丧三年。

简释

邓家无子:指没有子嗣。唐白居易《老来生计》:“陶令有田唯种黍,邓家无子不留金。”


例句

往年鬓已同潘岳,垂老年教作邓攸。 元稹 哭子十首

有鸟哭杨震,无儿悲邓攸。 元稹 阳城驿

伯道共悲无后嗣,孀妻老母断根蓬。 刘商 同诸子哭张元易

有酒刘伶醉,无儿伯道穷。 徐夤 赠严司直

颜渊徒有德,伯道且无儿。 李嘉祐 故吏部郎中赠给事中韦公挽歌二首

故人坟树立秋风,伯道无儿迹更空。 李涉 重到襄阳哭亡友韦寿朋

李固有冤藏蠹简,邓攸无子续清风。 李玖 四丈夫同赋

流传江鲍体,相顾免无儿。 杜甫 赠毕四

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 白居易 哭崔儿

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 白居易 阿崔

伯道暮年无嗣子,欲将家事托门生。 苗发 送孙德谕罢官往黔州

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 韩愈 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

《漢語大詞典》:四愁
(1).“ 四愁诗 ”的省称。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四愁七哀:“《四愁》, 汉 张衡 所作,伤时之文也。” 唐 李嘉祐 《暮秋迁客增思寄京华》诗:“ 宋玉 怨三秋, 张衡 復‘四愁’。” 清 姚鼐 《送一青归因寄仲郛》诗:“天末‘四愁’思莫致,秋来‘九辨’送将归。”
(2).泛指愁思。 唐 王维 《送丘为往唐州》诗:“四愁连 汉水 ,百口寄随人。” 唐 孟郊 《百忧》诗:“智士日千虑,愚夫惟四愁。”参见“ 四愁诗 ”。
分類:愁思
《國語辭典》:四愁诗(四愁詩)  拼音:sì chóu shī
诗名。东汉张衡所作。内容描写怀人的愁思,为张衡做河间相时郁郁不得志所作。
《國語辭典》:四愁诗(四愁詩)  拼音:sì chóu shī
诗名。东汉张衡所作。内容描写怀人的愁思,为张衡做河间相时郁郁不得志所作。
《漢語大詞典》:报珠(報珠)
相传 隋侯 见大蛇伤断,为敷药救治,后蛇衔明月珠相报。见《淮南子·览冥训》 高诱 注。后用为报恩之典。 唐 杜甫 《寄韦有夏郎中》诗:“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
《漢語大詞典》:青玉案
(1).青玉所制的短脚盘子。名贵的食用器具。《文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刘良 注:“玉案,美器,可以致食。”一说为青玉案几。见 李善 注。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琼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2).借指回赠之物。 唐 刘复 《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诗:“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 唐 皮日休 《酬鲁望见迎绿罽次韵》:“酬赠既无青玉案,纤华犹欠赤霜袍。”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斤》:“未办报君青玉案, 建溪 新饼截云腴。”
(3).泛指古诗。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仇兆鳌 注:“青玉案,谓古诗。” 宋 叶适 《怀远堂》诗:“句中青玉案,壁上乌丝行。” 明 刘兑 《娇红记》:“从今后把緑纱窗红烛下,写春情的鸞歌凤曲,推敲得稳。把青玉案锦笺中,寄别恨的鴈帖鱼封,对勘得真。”
(4).词牌名。名本 汉 张衡 《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此调一般以 宋 贺铸 所作“凌波不过横塘路”一首为正格,故又名《横塘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参见《词谱》卷十五。
《國語辭典》:忘机(忘機)  拼音:wàng jī
不存心机,淡泊无争。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逃名溷俗,纵酒忘机。」
《漢語大詞典》:抱瓮(抱甕)
见“ 抱瓮灌园 ”。
《漢語大詞典》:抱瓮灌园(抱甕灌園)
传说 孔子 的学生 子贡 ,在游 楚 返 晋 过 汉阴 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后以“抱瓮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投竿垂饵,晦幽蹟於 渭 滨;抱瓮灌园,絶机心於 汉 渚。”亦省作“ 抱瓮 ”。《初学记》卷七引 晋 孙楚 《井赋》:“抱瓮而汲,不设机引,絶彼淫饰,安此璞慎。” 唐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 宋 王安石 《绝句》:“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清 陈梦雷 《灌园即事》诗:“偶尔荷锄忘读史,恰当抱瓮喜逢宾。”
《漢語大詞典》:抱瓮灌园(抱甕灌園)
传说 孔子 的学生 子贡 ,在游 楚 返 晋 过 汉阴 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后以“抱瓮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投竿垂饵,晦幽蹟於 渭 滨;抱瓮灌园,絶机心於 汉 渚。”亦省作“ 抱瓮 ”。《初学记》卷七引 晋 孙楚 《井赋》:“抱瓮而汲,不设机引,絶彼淫饰,安此璞慎。” 唐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 宋 王安石 《绝句》:“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清 陈梦雷 《灌园即事》诗:“偶尔荷锄忘读史,恰当抱瓮喜逢宾。”
《國語辭典》:机心(機心)  拼音:jī xīn
巧诈诡变的心。《庄子。天地》:「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漢語大詞典》:汉阴机(漢陰機)
指 汉阴丈人 所斥笑的“机心”。语本庄子·天地:“ 子贡 南游於 楚 ,反於 晋 ,过 汉 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 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於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唐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诗:“谁怜 北陵 客,未息 汉 阴机。”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 鹿门 自此往,永息 汉 阴机。”
分類:丈人机心
《漢語大詞典》:汉阴灌(漢陰灌)
指 汉阴丈人 抱瓮灌畦之事。后用为退隐学道的典实。 明 王守仁 《立春日作》诗:“心存 汉 阴灌,躬学 南阳 耕。”参见“ 汉阴机 ”。
《漢語大詞典》:汉阴机(漢陰機)
指 汉阴丈人 所斥笑的“机心”。语本庄子·天地:“ 子贡 南游於 楚 ,反於 晋 ,过 汉 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 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於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唐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诗:“谁怜 北陵 客,未息 汉 阴机。”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 鹿门 自此往,永息 汉 阴机。”
分類:丈人机心
《漢語大詞典》:汉阴老(漢陰老)
即 汉阴老父 。 唐 张九龄 《与生公寻幽居处》诗:“疑入 武陵源 ,如逢 汉阴老 。”参见“ 汉阴老父 ”。
《漢語大詞典》:汉阴老父(漢陰老父)
东汉 隐者。不详姓名。 桓帝 延熹 中,幸 竟陵 ,过 云梦 ,临 沔水 ,百姓莫不观,此翁独耕不辍。尚书郎 张温 异之,与之言。老父论古道今,历陈天子逸游之非。问其姓名,不告而去。参阅后汉书·逸民传·汉阴老父
《漢語大詞典》:汉阴诮(漢陰誚)
指 子贡 过 汉 阴时受到一灌畦老人讥嘲的典实。 唐 奚贾 《严陵滩下寄常建》诗:“已息 汉 阴誚,且同 濠 上观。”参见“ 汉阴机 ”。
《漢語大詞典》:汉阴机(漢陰機)
指 汉阴丈人 所斥笑的“机心”。语本庄子·天地:“ 子贡 南游於 楚 ,反於 晋 ,过 汉 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 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於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唐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诗:“谁怜 北陵 客,未息 汉 阴机。”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 鹿门 自此往,永息 汉 阴机。”
分類:丈人机心
《國語辭典》:投琼(投瓊)  拼音:tóu qióng
1.以美玉赠予友人,后泛称馈赠友人物品。北周。庾信〈将命至邺酬祖正员〉诗:「投琼实有慰,报李更无蹊。」
2.掷骰子。宋。范成大 上元纪吴下节物诗:「斗野丰年屡,吴台乐事并,酒垆先叠鼓,灯市蚤投琼。」
3.指骰子。《资治通鉴。卷二六六。后梁纪一。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开平元年》:「帝复与宗戚饮博于宫中,酒酣,朱全昱忽以投琼击盆中迸散。」元。胡三省。注:「此所谓投琼,即骰子也。」
《國語辭典》:木桃  拼音:mù táo
1.大的桃子。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杜陵有金李,李大者谓之夏李,尤小者呼为鼠李;桃大者为木桃。诗云:『投我以木桃』是也。」
2.楂子的别名。参见「楂子」条。
《國語辭典》:木瓜  拼音:mù guā
1.植物名:(1)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椭圆,花分红白,梨果也称为「木瓜」,椭圆形。原产于中国大陆湖北、湖南、四川等地,性温,色黄,气香,可食,亦可供药用。(2)番木瓜科番木瓜属,「番木瓜」之俗称,参见「番木瓜」条。
2.《诗经。卫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木瓜,美齐桓公也。」一说此为寻常赠答之诗。首章二句为:「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传杜宣夏至日赴宴,见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饮。酒后胸腹极痛,医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见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九。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后比喻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惊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杯蛇
见“ 杯弓蛇影 ”。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传杜宣夏至日赴宴,见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饮。酒后胸腹极痛,医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见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九。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后比喻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惊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樽中弩
典出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予之祖父 郴 为 汲 令,以夏至日请见主簿 杜宣 ,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於盃中,其形如虵。 宣 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 郴 因事过至 宣 家,闚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虵,虵入腹中。’ 郴 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铃下侍徐扶輦载 宣 於故处设酒,盃中故復有虵,因谓 宣 :‘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 宣 意遂解,甚夷懌,由是瘳平。”后多用以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参见“ 杯弓蛇影 ”。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传杜宣夏至日赴宴,见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饮。酒后胸腹极痛,医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见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九。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后比喻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惊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蛇杯(蛇盃)
见“ 蛇影杯弓 ”。
《漢語大詞典》:蛇影杯弓
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记 杜宣 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的记述。后用“蛇影杯弓”形容因疑虑而引起恐惧。红楼梦第八九回回目:“人亡物在公子填词,蛇影杯弓 顰 卿絶粒。” 方荣杲 《题红薇感旧记》诗:“无端虐燄黯 湘 城,蛇影杯弓处处惊。”亦作“ 蛇盃 ”。 五代 李瀚 《蒙求》:“ 广 客蛇影, 殷 师牛鬭。” 宋 戴埴 鼠璞·虎石蛇盃:“大率奇事易失实,虎石蛇盃意义略同,皆有二出。”红楼梦第八九回:“一片疑心,竟成蛇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况蛇盃弓影,恍惚无凭。”参见“ 杯弓蛇影 ”。
《漢語大詞典》:酒中蛇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载: 杜宣 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知杯中之蛇为壁上赤弩照于杯中之影,病遂愈。晋书·乐广传亦有类似记述。后用“酒中蛇”为因疑虑而引起疾病之典实。 明 高启 《次韵杨礼曹雨中卧疾》之二:“何事一春频謁告,只应来辨酒中蛇。”参见“ 杯弓蛇影 ”。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传杜宣夏至日赴宴,见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饮。酒后胸腹极痛,医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见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九。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后比喻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惊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中圣(中聖)
酒醉的隐语。 唐 李白 《赠孟浩然》诗:“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宋 秦观 《次韵夏侯太冲秀才》:“或时得名酒,亭午犹中圣。” 明 屠隆 《綵毫记·脱靴捧砚》:“臣虽中圣,敢不奉詔,愿给笔札。”
分類:酒醉
《漢語大詞典》:中圣人(中聖人)
酒醉的隐语。三国志·魏志·徐邈传:“ 魏国 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 邈 私饮至於沉醉。校事 赵达 问以曹事, 邈 曰:‘中圣人。’ 达 白之 太祖 , 太祖 甚怒。度 辽 将军 鲜于辅 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邈 性脩慎,偶醉言耳。’” 唐 陆龟蒙 《添酒中六咏》之五:“尝作酒家语,自言中圣人。”
分類:酒醉
《國語辭典》:乐圣(樂聖)  拼音:yuè shèng
称极精于音乐的人。如:「贝多芬有乐圣的美称。」
分類:圣道嗜酒
《漢語大詞典》:清圣(清聖)
(1).清酒。 宋 陆游 《初秋小疾效俳谐体》诗:“遣闷凭清圣,忘情付黑甜。”参见“ 清圣浊贤 ”。
(2).纯洁的圣人。语本孟子·万章下:“ 伯夷 ,圣之清者也。” 清 陈确 《死节论》:“《论》《孟》并亟称 夷 齐 ,不一及死。 孔 序逸民, 孟 曰清圣,推求义藴,二子生平,尽於此矣。”
《國語辭典》:清圣浊贤(清聖濁賢)  拼音:qīng shèng zhuó xián
汉代末年因饥荒而禁止酿酒,饮酒的人讳称酒,指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见《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徐邈传》。后以清圣浊贤为酒的别称。宋。陆游〈沂溪〉诗:「閒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莫北风。」
《國語辭典》:清圣浊贤(清聖濁賢)  拼音:qīng shèng zhuó xián
汉代末年因饥荒而禁止酿酒,饮酒的人讳称酒,指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见《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徐邈传》。后以清圣浊贤为酒的别称。宋。陆游〈沂溪〉诗:「閒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莫北风。」
《國語辭典》:圣贤(聖賢)  拼音:shèng xián
1.圣人与贤人。南朝宋。颜延之〈北使洛〉诗:「在昔辍期运,经始阔圣贤。」《三国演义》第八六回:「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
2.神佛。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坛中有一重菩萨,外有一重金甲神人,又外有一重金刚围著,圣贤比肩,环绕甚严。」也作「贤圣」。
《國語辭典》:圣人(聖人)  拼音:shèng rén
1.有完美品德的人,如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
2.专称孔子。《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圣人有之一体。」《儒林外史》第二回:「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
3.古时对天子的敬称。《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
4.清酒。《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5.佛教称见道位以上的修行人,相对轮回中的凡夫而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三:「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五阴,如梦、如响、如影、如焰、如幻、如化,能具足无相尸罗波罗蜜,具足戒不缺、不破、不杂、不著,圣人所赞。」
《國語辭典》:贤人(賢人)  拼音:xián rén
1.志行崇高,才德兼修的人。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一○首之一○:「无妨隐士去,即是贤人逃。」《儒林外史》第四○回:「小弟是一个武夫,新到贵处,仰慕贤人君子。」也作「贤者」。
2.酒。《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宋。陆游 对酒诗:「气衰成小户,醅浊号贤人。」
《漢語大詞典》:贤人酒(賢人酒)
指浊酒。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诗:“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仇兆鳌 注引 鱼豢 《魏略》:“ 太祖 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宋 王安石 《春日》诗之一:“室有贤人酒,门无长者车。” 元 吕止庵《后庭花·怀古》曲:“儒冠两鬢皤,青衫老泪多。满酌贤人酒,相扶 越 女歌。”
分類:浊酒
《漢語大詞典》:贤人酒(賢人酒)
指浊酒。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诗:“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仇兆鳌 注引 鱼豢 《魏略》:“ 太祖 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宋 王安石 《春日》诗之一:“室有贤人酒,门无长者车。” 元 吕止庵《后庭花·怀古》曲:“儒冠两鬢皤,青衫老泪多。满酌贤人酒,相扶 越 女歌。”
分類:浊酒
《漢語大詞典》:贤圣(賢聖)
(1).道德才智极高。六韬·盈虚:“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 汉 刘向 列女传·周室三母:“盖 太姜 渊智非常,虽 太王 之贤圣,亦与之谋。”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吾家四六》:“念叠矩重规,当贤圣之君七作。”
(2).道德才智极高的人。战国策·赵策二:“故去就之变,知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 周京 赫赫, 成 康 之至教蔑闻; 鲁国 巖巖,贤圣之餘风可坠。”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陆中丞:“六岁受孝经论语,以古贤圣自期。” 郁达夫 《初秋杂感》诗之二:“何必珊瑚夸斗富,本来贤圣不言贫。”
(3).佛;菩萨。
(4).贤人酒和圣人酒的并称。 宋 林逋 《答潘司理》诗:“岑寂园庐何所对,酒中贤圣药君臣。”参见“ 贤人 ”。
《國語辭典》:贤人(賢人)  拼音:xián rén
1.志行崇高,才德兼修的人。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一○首之一○:「无妨隐士去,即是贤人逃。」《儒林外史》第四○回:「小弟是一个武夫,新到贵处,仰慕贤人君子。」也作「贤者」。
2.酒。《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宋。陆游 对酒诗:「气衰成小户,醅浊号贤人。」
《國語辭典》:酒圣(酒聖)  拼音:jiǔ shèng
1.最清的酒。唐。白居易〈与诸客空腹饮〉诗:「曲神寅日合,酒圣卯时欢。」
2.对善饮之人的美称。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四:「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宋。黄庭坚 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九首之二:「诗狂克念作酒圣,意态忽如年少时。」
《國語辭典》:圣人(聖人)  拼音:shèng rén
1.有完美品德的人,如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
2.专称孔子。《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圣人有之一体。」《儒林外史》第二回:「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
3.古时对天子的敬称。《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
4.清酒。《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5.佛教称见道位以上的修行人,相对轮回中的凡夫而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三:「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五阴,如梦、如响、如影、如焰、如幻、如化,能具足无相尸罗波罗蜜,具足戒不缺、不破、不杂、不著,圣人所赞。」
《國語辭典》:新亭对泣(新亭對泣)  拼音:xīn tíng duì qì
本指东晋南渡名士王导等,于新亭饮宴,举目望见山河,而感慨国土沦亡,相与对泣之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比喻怀念故国或感时忧国的悲愤心情。宋。陆游 初寒病中有感诗:「新亭对泣犹稀见,况觅夷吾一辈人。」
《國語辭典》:新亭泪(新亭淚)  拼音:xīn tíng lèi
比喻感时忧国。参见「新亭对泣」条。宋。杜旟 酹江月。江山如此词:「斜日荒烟,神州何在,欲堕新亭泪。」
《國語辭典》:新亭泪(新亭淚)  拼音:xīn tíng lèi
比喻感时忧国。参见「新亭对泣」条。宋。杜旟 酹江月。江山如此词:「斜日荒烟,神州何在,欲堕新亭泪。」
《國語辭典》:楚囚对泣(楚囚對泣)  拼音:chǔ qiú duì qì
比喻陷于困境时如囚犯相对哭泣,无计可施。参见「楚囚相对」条。宋。汪元量 莺啼序。金陵故都最好词:「清谈到底成何事,回首新亭,风景今如此。楚囚对泣何时已。叹人间、今古真儿戏。」
《國語辭典》:楚囚相对(楚囚相對)  拼音:chǔ qiú xiāng duì
魏晋南北朝时,因五胡乱华而南渡的达官名士,每至美日则相邀于新亭宴饮,有感于山河变色,身负国仇,因此相视流泪。王导便以为应共赴国难,不应如楚囚相对泣。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比喻陷于困境时如囚犯相对哭泣,无计可施。《郎潜纪闻》卷一二:「今日之行,荣于登仙,诸君何至作楚囚相对耶?」也作「楚囚对泣」。
《國語辭典》:楚囚相对(楚囚相對)  拼音:chǔ qiú xiāng duì
魏晋南北朝时,因五胡乱华而南渡的达官名士,每至美日则相邀于新亭宴饮,有感于山河变色,身负国仇,因此相视流泪。王导便以为应共赴国难,不应如楚囚相对泣。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比喻陷于困境时如囚犯相对哭泣,无计可施。《郎潜纪闻》卷一二:「今日之行,荣于登仙,诸君何至作楚囚相对耶?」也作「楚囚对泣」。
《國語辭典》:楚囚  拼音:chǔ qiú
泛指囚犯、战俘。参见「南冠楚囚」条。《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宋。文天祥〈正气歌〉:「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漢語大詞典》:风景不殊(風景不殊)
西晋 灭亡后, 晋元帝 在 江 南重建 晋 王朝。过 江 人士至暇日相邀饮宴。大将军 周顗 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 江 河 之异。”见《晋书·王导传》。后即以“风景不殊”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 梁启超 《饮冰室诗话》卷四:“风景不殊,幽明顿隔,乌邑陈言,所感深焉。” 叶叶 《九秋》诗:“风景不殊休举目,夕阳衰草事堪哀。”
《國語辭典》:碧纱笼(碧紗籠)  拼音:bì shā lóng
唐王播少时孤贫,寄食于扬州惠昭寺木兰院。寺僧憎恶播,常于饭后始鸣钟,待播至,饭已毕,播有感而发,遂题诗于寺壁。后播贵,旧地重游,见昔日所题诗,皆已用碧纱笼罩,因又题:「二十年来尘扑面,而今始得碧纱笼。」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起自寒苦》。后比喻因身分地位提高,连带诗文亦受重视。唐。张仁溥 题龙窝洞诗:「他日各为云外客,碧纱笼却又如何?」清。孔尚任《小忽雷》第二出:「留题处尽名登仕途,那讨个碧纱笼句到寒儒。」也作「拂绀纱」、「护碧纱」、「罩碧纱」、「纱碧笼」、「纱笼碧」、「纱笼壁」、「纱为笼」。
分類:灯罩
《漢語大詞典》:钟非饭(鐘非飯)
谓寺钟鸣时斋饭已毕。典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起自寒苦:“ 王播 少孤贫,尝客 扬州 惠昭寺 木兰院 ,随僧斋飡。诸僧厌怠, 播 至,已饭矣。后二纪, 播 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 播 继以二絶句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慙愧闍黎饭后鐘。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宋 苏轼 《石塔寺》诗:“虽知灯是火,不悟鐘非饭。”
分類:斋饭
《國語辭典》:饭后钟(飯後鐘)  拼音:fàn hòu zhōng
唐代王播贵显后,回忆微贱时寄食僧寺,为诸僧所厌弃,闻钟而往,常已过吃饭时的故事。见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起自寒苦》。
《國語辭典》:桃花源  拼音:táo huā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國語辭典》:桃源  拼音:táo yuán
晋朝陶渊明作桃花源记,文中描述武陵渔人遇见一群因避秦乱世,而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原是陶渊明理想中的居住国度。后用以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宋。陆游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四首之一:「寒日欲沉苍雾合,人间随处有桃源。」亦用以比喻仙境。《聊斋志异。卷一一。王者》:「然桃源仙人,不事劫掠;即剑客所集,乌得有城郭署哉!」也称为「桃花源」、「世外桃源」、「武陵源」。
《國語辭典》:桃花源  拼音:táo huā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漢語大詞典》:桃源洞
(1).洞名。在今 浙江省 天台县 北。相传 东汉 时, 刘晨 、 阮肇 到 天台山 采药迷路,误入 桃源洞 遇见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冥录》。后因以指男女幽会的仙境。 唐 韩偓 《六言》诗之三:“忆泪因成别泪,梦游常续心游。 桃源洞 口来否?絳节霓旌久留。”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与你笑相从,再休提误入 桃源洞 。”
(2).在 湖南省 桃源 县西南 桃源山 下,又名 秦人洞 , 白马洞 ,相传是 东晋 陶渊明 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漢語大詞典》:桃源人
借指隐士。 唐 王维 《蓝田山石门精舍》诗:“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歷,笑谢桃源人,花红復来覿。” 唐 丘丹 《奉酬韦使君送归山之作》诗:“侧闻郡守至,偶乘黄犊出。不别桃源人,一见经累日。”一本作“ 桃园人 ”。
分類:隐士
《漢語大詞典》:桃源客
(1).指隐者。 唐 卢纶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诗:“为问桃源客,何人见乱时。”
(2).称《桃花源记》中的渔人。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词:“怕他年、重到路应迷,桃源客。”参见“ 桃花源 ”。
分類:隐者渔人
《國語辭典》:桃花源  拼音:táo huā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漢語大詞典》:桃源路
(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 松子 家。” 宋 辛弃疾 《水龙吟·题雨岩》词:“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清 纳兰性德 《海棠春》词:“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雀飞处。”参见“ 桃花源 ”。白雪遗音·南词·乌啼花落:“临别订期赠肺腑,缘何心口不相同。莫不是,另觅桃源路,许久全无信一封,害得我小侍儿报花无心赏。”参见“ 桃源洞 ”。
(2).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陇头云,桃源路,两魂销。”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挑灯夜半自嘆吁,几回梦入桃源路,须再聘沉鱼美姿。”
《漢語大詞典》:桃源洞
(1).洞名。在今 浙江省 天台县 北。相传 东汉 时, 刘晨 、 阮肇 到 天台山 采药迷路,误入 桃源洞 遇见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冥录》。后因以指男女幽会的仙境。 唐 韩偓 《六言》诗之三:“忆泪因成别泪,梦游常续心游。 桃源洞 口来否?絳节霓旌久留。”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与你笑相从,再休提误入 桃源洞 。”
(2).在 湖南省 桃源 县西南 桃源山 下,又名 秦人洞 , 白马洞 ,相传是 东晋 陶渊明 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漢語大詞典》:桃花洞
(1).指桃花源。亦借指隐居之地。 唐 钱起 《送毕侍御谪居》诗:“桃花洞里举家去,此别相思復几春!” 宋 梅尧臣 《次韵和吴长文舍人即事见寄》:“桃花洞远迷应久,杏树坛荒迹自传。”
(2).传说 汉 刘晨 、 阮肇 入 天台山 桃花洞遇仙女。后因以指仙境。 五代 和凝 《天仙子》词:“翠娥双敛正含情,桃花洞,瑶臺梦,一片春愁谁与共!”参阅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3). 四川省 长寿县 有桃花洞,以出产棺木板料而著称,因以桃花洞代指上等棺木。《金瓶梅词话》第六三回:“ 尚举人 家有一副好板,原是 尚举人 父亲,在 四川 成都府 做推官时带来,预备他老夫人用的,两副桃花洞,他使了一副,只剩下这一副,墻磕底盖堵头俱全。”
《國語辭典》:仙源  拼音:xiān yuán
1.神仙居住的地方。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太上曰七十二福地,……第四东仙源,……第五西仙源,亦在台州黄岩县峤岭一百二十里属地。」
2.晋朝陶渊明描写的理想境界桃花源。唐。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国语辞典》:武陵  拼音:wǔ líng
1.山脉名。苗岭的支脉,连绵于川鄂湘境。
2.山名。位于江西省馀干县界。也称为「武林山」。
《漢語大詞典》:武陵客
指避世隐居的人。 元 揭傒斯 《寻舍弟将至东牢宿野店》诗:“茅店溪边冷,松林石上踈;如逢 武陵 客,风景未应殊。”参见“ 武陵源 ”。
《國語辭典》:武陵源  拼音:wǔ líng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
《國語辭典》:武陵源  拼音:wǔ líng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
《漢語大詞典》:武陵溪
见“ 武陵源 ”。
《國語辭典》:武陵源  拼音:wǔ líng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
《漢語大詞典》:源花
指 桃花源 。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春草封归恨, 源花 费独寻。” 萧涤非 注:“‘源花’即 桃花源 , 陶潜 有《桃花源记》,相传即在 湖南 。”
分類:桃花源
《漢語大詞典》:秦客
(1).指从 秦 地来的人。国语·晋语五:“有 秦 客廋辞於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
(2).指 秦 时避乱移居 桃源洞 之人。借指避世隐居之士。 唐 韩愈 《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诗:“ 秦 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3).指 秦 弄玉 之夫 萧史 。 唐 李商隐 《和孙朴韦蟾孔雀咏》:“ 西施 因网得, 秦 客被花迷。” 冯浩 笺注引 朱鹤龄 曰:“列仙传水经注俱云 萧史 吹簫,能致白鹤、孔雀,自是用 秦楼 萧史 事。” 叶葱奇 注疏:“ 秦 客即指 萧史 ,这里借来指 孙 韦 。”
《漢語大詞典》:秦洞
指 桃源洞 。 宋 杨亿 《樱桃》诗:“石髓凝 秦 洞,珠胎剖 汉 津。”亦称“ 秦人洞 ”。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吴正仲屯田重台梅花诗》:“桃花已满 秦 人洞,杏树犹存 董奉祠 。”
《漢語大詞典》:花源
“ 桃花源 ”的省称。 唐 李白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迴谿碧流寂无喧,又如 秦 人月下窥 花源 。” 宋 梅尧臣 《新安钱学士以近诗一轴见贶用叙单悃》诗:“何须到云壑,便若游 花源 。” 清 孙枝蔚 《为农》诗之四:“生年当 万历 ,临老忆京师。劝诫尤难忘, 花源 去莫迟。”
分類:桃花源
《漢語大詞典》:逃秦
犹避 秦 。避乱。 唐 曲信陵 《移居洞庭》诗:“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 秦 。” 宋 叶适 《余顷为中塘梅林诗他日来游复作》:“初如别逃 秦 ,疏附耻独贤。”
分類:避乱
《國語辭典》:避秦  拼音:bì qín
秦时苛政扰民,人民纷纷逃避而隐居。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后比喻逃离暴政的迫害。元。无名氏〈梧叶儿。玄圃山前道〉曲:「夕有猿敲户,朝无客扣门。见几个捕鱼人,犹自向山中避秦。」
《國語辭典》:飞黄腾踏(飛黃騰踏)  拼音:fēi huáng téng tà
比喻得意于仕途。参见「飞黄腾达」条。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飞黄腾踏去,身到凤凰池。」
《國語辭典》:消魂  拼音:xiāo hún
为情所惑而心神迷乱。宋。陆游〈浪淘沙。绿树暗长亭〉词:「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又不知归期定准,只落的无语闇消魂。」也作「销魂」。
《國語辭典》:销魂(銷魂)  拼音:xiāo hún
心迷神惑。《文选。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宋。苏轼 浣溪沙。桃李溪边驻画轮词:「水连芳草月连云,几时归去不销魂。」也作「消魂」。
《漢語大詞典》:销黯(銷黯)
犹言黯然销魂。 宋 贺铸 《忆仙姿》词:“销黯。销黯,门共宝匳长掩。” 宋 王沂孙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词:“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輦。” 宋 赵长卿 《祝英台近·武陵寄暖红诸院》词:“记临岐,销黯处。离恨惨歌舞。”
《漢語大詞典》:魂消
见“ 魂销 ”。
《漢語大詞典》:魂销(魂銷)
亦作“ 魂消 ”。
(1).指死亡。 唐 元稹 《感梦》诗:“行吟坐叹知何极?影絶魂销动隔年。今夜 商山 馆中梦,分明同在后堂前。”
(2).谓灵魂离体而消失。形容极度悲伤或极度欢乐激动。旧唐书·郑畋传:“自 函 洛 构氛,鑾舆避狄,莫不指铜驼而眥裂,望 玉垒 以魂销。” 宋 张先 《南乡子》词:“何处可魂消? 京口 终朝两信潮。” 清 王士禛 《灞桥寄内》诗:“ 太华 终南 万里遥,西来无处不魂销。”
《漢語大詞典》:信鸿(信鴻)
传送书信的鸿雁。 宋 李之仪 《采桑子》词:“明朝去路云霄外,欲见无从。满袂仙风,空託双鳧作信鸿。”
《國語辭典》:帛书(帛書)  拼音:bó shū
1.写在布帛上的书信。《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苏建》:「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2.写在缣帛上的书籍。如:「马王堆帛书内容丰富,包括《周易》、《老子》、《黄帝四经》、《战国纵横家书》等。」
《漢語大詞典》:空中书(空中書)
指从神仙界寄来的书信。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罢琴惆悵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漢語大詞典》:系书(繫書)
见“ 繫帛书 ”。
《漢語大詞典》:系帛书(繫帛書)
谓缚帛书于雁足以传音信。汉书·苏武传:“﹝ 常惠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繫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繫,一本作“ 係 ”。 唐 杨炯 《送东海孙尉诗序》:“但当晨看旅鴈,君逢繫帛之书;夕望牵牛,余候乘槎之客。”亦省作“ 繫书 ”。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裂帛繫书,誓还 汉 恩。”
《國語辭典》:宾鸿(賓鴻)  拼音:bīn hóng
鸿鸟。清。王夫之〈蝶恋花。渺渺扁州天一瞬〉词:「泪竹千竿垂紫晕,宾鸿不寄苍梧信。」《水浒传》第三五回:「行至寨前第三关上,只听得空中数行宾鸿嘹亮。」
分類:鸿雁信使
《漢語大詞典》:宾雁(賓雁)
鸿雁。语本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鸿雁来宾。” 唐 钱起 《见上林春雁翔青云寄杨起居李员外》诗:“ 上林 春更好,宾雁不知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繫》:“心惊宾雁双翰,目断孤云一带。” 郭沫若 《蝶恋花》词:“几见熏风摇碧草,南来宾雁知多少。”
分類:鸿雁
《漢語大詞典》:送书雁(送書雁)
汉武帝 时 苏武 出使 匈奴 被扣,徙 北海 牧羊十九年。 昭帝 时 汉 使求释 苏武 , 匈奴 谎称 苏武 已死。使者曰:“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 苏武 因此获释归 汉 ·事见汉书·苏武传。后因以称雁为“送书雁”。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瀨船。” 唐 李商隐 《雨》诗:“侵宵送书雁,应为稻粱恩。”
《漢語大詞典》:雁使
送信的使者。 唐 乔知之 《从军行》:“宛转结蚕书,寂寥无雁使。”参见“ 雁足书 ”。
分類:送信使者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國語辭典》:雁字  拼音:yàn zì
雁群飞行天空时,排列如一或人等字形。宋。苏轼〈虚飘飘诗。序〉:「元祐间,山谷作虚飘飘,盖乐府之馀,当时诸公皆有和篇。黄鲁直原作诗云:『虚飘飘,花飞不到地,……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
《漢語大詞典》:雁封
犹雁书。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书籍·书柬:“ 王瑳 诗:‘雁封归飞断,鲤素还流絶。’按:谓书也。”
《國語辭典》:雁帛  拼音:yàn bó
系帛于雁足以传书。汉苏武等出使匈奴,为匈奴所羁留;其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夜见使者,教他对单于说道,天子射上林中,见帛系雁足,言武等在某泽中,苏武遂得救回国。见《汉书。卷五四。苏建传》。后以比喻书信。《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雁帛鸾笺通称简札。」也称为「雁书」。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國語辭典》:雁书(雁書)  拼音:yàn shū
比喻书信。参见「雁帛」条。南朝梁。刘孝威〈怨诗〉:「雁书犹未返,角马无归年。」唐。李白 送友人游梅湖诗:「莫惜一雁书,音尘坐胡越。」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國語辭典》:雁足  拼音:yàn zú
比喻书信。参见「雁帛」条。南朝梁。王僧孺〈咏捣衣〉诗:「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唐。杜光廷〈纪道德赋〉:「雁足凄凉兮传恨绪,凤台寂寞兮有遗音。」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国语辞典》:雁足传书(雁足传书)  拼音:yàn zú chuán shū
汉苏武出使匈奴国而遭拘留于北海,相传其托雁带书信传递至朝廷。见《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苏建》。后比喻互相联络,音信不断。如:「他们虽然已多年未见面,但总会不定期的雁足传书,互报平安。」
《國語辭典》:鸿雁(鴻雁)  拼音:hóng yàn
动物名。一种群居水边的候鸟。羽毛呈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食植物种子、虫、鱼以维生。也称为「大雁」。
《國語辭典》:鸿雁(鴻鴈)  拼音:hóng yàn
1.即鸿雁,一种群居水边的候鸟。《孟子。梁惠王上》:「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南朝宋。颜延之〈归鸿〉诗:「万有皆同春,鸿雁独辞归。」俗称为「大雁」。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鸿雁,美宣王也。」或以为流民喜得安定之所而作之诗。首章二句为:「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因以为篇名。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漢語大詞典》:鸿雁行(鴻雁行)
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鴈行,朋友不相踰。”言兄弟出行,弟在兄后。后因以“鸿雁行”为兄弟之称。 清 蒲松龄 《八月为李大厅复孙俊服启》:“鸿雁行中,伯仲一门皆秀;鸳鸯牒上, 朱 陈 两姓偏多。”
分類:兄弟出行
《國語辭典》:痴叔  拼音:chī shú
晋代王济之叔王湛。王湛有才德,人皆不知而以为痴。王济尝与其论《周易》,湛剖析精妙,且有奇趣。武帝亦以湛为痴,每见济,辄调侃问其痴叔死否。王济答以王湛并不痴,并推崇其才在山涛以下,魏舒以上。王湛因而闻名。见《晋书。卷七五。王湛传》。
《國語辭典》:消渴  拼音:xiāo kě
中医上指口渴饮水多而小便多。即今之糖尿病。《梁书。卷三三。王僧儒传》:「吾无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癫眩屡动,消渴频增。」《聊斋志异。卷二。阿宝》:「生忽病消渴,卒。」也称为「糖尿病」、「渴病」。
《漢語大詞典》:病渴
患消渴症。 唐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诗:“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无。” 宋 陆游 《和张功父见寄》:“正復悲秋如 骑省 ,可令病渴似 文园 。”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十:“余尝有诗云:‘……分无玉甌囊古锦,病渴 文园 只瓢饮。’”
《国语辞典》:相如病渴  拼音:xiàng rú bìng kě
病渴,患有消渴疾,即今日所谓的糖尿病。相如病渴指汉代司马相如患有消渴疾。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后人则以相如病渴作为罹患消渴疾的代称。宋。吕渭老〈水龙吟。五湖春水茫茫〉词:「闻道相如病渴,念文君,白头新句。」宋。陆游〈秋思〉诗:「相如病渴年来剧,酿酒倾家畏不供。」
《漢語大詞典》:相如渴
汉 司马相如 患有消渴疾。后即用“相如渴”作患消渴病的典故。 唐 李商隐 《汉宫词》:“侍臣最有 相如 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宋 梅尧臣 《魏文以予病渴赠薏苡二丛植庭下走笔戏谢》诗:“媿无 相如 才,偶病 相如 渴, 潩水 有丈人,薏苡分丛茂。” 明 高启 《赠医师王立方》诗:“诗人亦有 相如 渴,愿乞丹砂旧井泉。”参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漢語大詞典》:长卿病(長卿病)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后以“长卿病”形容文人之病。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诗:“我多 长卿 病,日夕思朝廷。” 唐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诗:“不达 长卿 病,从来 原宪 贫。”亦作“ 长卿疾 ”。 唐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谁知 长卿 疾,歌赋不还 邛 。”
分類:文人
《國語辭典》:长杨(長楊)  拼音:cháng yáng
汉代宫殿名。本秦旧宫,汉时重加修饰,为秦、汉时游猎的地方。内有垂杨绵亘数亩,故称为「长杨宫」。《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初,建元三年,微行始出,北至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戒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
《漢語大詞典》:长杨宫(長楊宫)
秦 汉 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周至县 东南。三辅黄图·秦宫:“ 长杨宫 在今 盩厔县 东南三十里,本 秦 旧宫,至 汉 修饰之以备行幸。宫中有垂杨数亩,因为宫名;门曰 射熊馆 。 秦 汉 游猎之所。”
《漢語大詞典》:维摩疾(維摩疾)
见“ 维摩病 ”。
《漢語大詞典》:维摩病(維摩病)
《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载:佛在 毘耶离城 庵摩罗园 ,城中五百长者子至佛所请说法时,居士 维摩诘 故意称病不往。佛遣 舍利弗 及 文殊师利 等问疾。 文殊 问:“居士是疾何所因起?” 维摩诘 答曰:“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后用“维摩病”谓佛教徒生病。 宋 苏轼 《和钱四寄其弟和》:“年来总作 维摩 病,堪笑东西二老人。”亦作“ 维摩疾 ”。 清 周亮工 《病僧》诗:“谁任 维摩 疾,空牀黄叶林。”
《漢語大詞典》:维摩病(維摩病)
《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载:佛在 毘耶离城 庵摩罗园 ,城中五百长者子至佛所请说法时,居士 维摩诘 故意称病不往。佛遣 舍利弗 及 文殊师利 等问疾。 文殊 问:“居士是疾何所因起?” 维摩诘 答曰:“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后用“维摩病”谓佛教徒生病。 宋 苏轼 《和钱四寄其弟和》:“年来总作 维摩 病,堪笑东西二老人。”亦作“ 维摩疾 ”。 清 周亮工 《病僧》诗:“谁任 维摩 疾,空牀黄叶林。”
《國語辭典》:伯道无儿(伯道無兒)  拼音:bó dào wú ér
伯道,晋朝邓攸的字。邓攸为河东太守时,因避石勒兵乱,带著自己的儿子及侄子逃难。途中数次遇到贼兵,邓攸因不能两全,乃丢弃儿子保全侄儿,以致没有后嗣。见《晋书。卷九○。良吏传。邓攸传》。后以伯道无儿比喻人没有子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太傅重邓仆射,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也作「伯道之忧」。
《漢語大詞典》:邓家无子(鄧家無子)
同“ 邓攸无子 ”。 唐 白居易 《老来生计》诗:“ 陶令 有田唯种黍, 邓 家无子不留金。”
《漢語大詞典》:邓攸无子(鄧攸無子)
晋 邓攸 ,字 伯道 永嘉 中为 石勒 所俘,后逃至 江 南。南逃时,步行,担其儿及侄儿,度不能两全,乃弃子全侄。后竟无子,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 邓伯道 无儿。”见《晋书·良吏传·邓攸》。后以“邓攸无子”谓无子嗣。 唐 杨炯 《常州刺史伯父东平杨公墓志铭》:“ 邓攸 无子,天道何亲?” 唐 元稹 《三遣悲怀》诗之三:“ 邓攸 无子寻知命, 潘岳 悼亡犹费词。”
分類:永嘉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