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63,分198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无先
无父
无宁
无宁
无效
无义
无世
无毡
无怪
无望
无旷
无师
无体
无命
无恶
《漢語大詞典》:无先(無先)
无所谓在前的;前所未有。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太初何如?无后无先。莫究其极,谁识其根?” 南朝 梁元帝 《梁安寺刹下铭》:“尘沙无始,造色无先。” 南唐 李中 《书情寄诗友》诗:“诗情长若旧,吟事更无先。”
《漢語大詞典》:无父(無父)
(1).指死去父亲。孟子·梁惠王下:“幼而无父曰孤。”吕氏春秋·劝学:“夫无父而无师者,餘若夫何哉!”
(2).指 孟子 斥 墨子 倡兼爱,视己父与他人之父无别的说法。《孟子·滕文公下》:“ 杨氏 为我,是无君也; 墨氏 兼爱,是无父也。”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一折:“自家 墨 者 东郭先生 是也……大都道俺是无父的,却不知俺物我混同,这纔是个兼爱的道理。”参见“ 无父无君 ”。
《漢語大詞典》:无父无君(無父無君)
孟轲 斥责 墨翟 、 杨朱 之语。后以讥刺无伦常者。《孟子·滕文公下》:“ 杨氏 为我,是无君也; 墨氏 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宋 朱熹 《答汪尚书书》:“是以 孟子 推言其祸,以为无父无君,而陷於禽兽,辞而闢之,不少假借。” 冰心 《斯人独憔悴》二:“ 化卿 便上下打量了 颖石 一番,冷笑说:‘率性连白鞋白帽,都穿戴起来,这便是无父无君的证据了。’”
《國語辭典》:无宁(無寧)  拼音:wú níng
宁可。《论语。子罕》:「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也作「毋宁」。
《漢語大詞典》:无宁(無甯)
见“ 无寧 ”。
1.宁可;不如。2.难道。3.犹无乃,实乃。
《國語辭典》:无效(無效)  拼音:wú xiào
没有效果、不生效力。《三国演义》第四九回:「已服凉药,全然无效。」《初刻拍案惊奇》卷九:「百药无效,不上十日,呜呼哀哉!」
《漢語大詞典》:无义(無義)
(1).没有公理正道;不讲正义。论语·阳货:“子曰:‘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 曹覊 諫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史记·田单列传:“ 王蠋 曰:‘忠臣不事二君……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刼之以兵为君将,是助 桀 为暴也。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伐丧无义,叛盟无信。”
(2).没有情谊,不讲情谊。参见“ 无情无义 ”。
《國語辭典》:无情无义(無情無義)  拼音:wú qíng wú yì
不讲情面道义。《红楼梦》第六六回:「你不知道这柳二郎,那样一个标致人,最是冷面冷心的,差不多的人,都无情无义。」
分類:有情情义
《漢語大詞典》:无世(無世)
(1).谓无后嗣。书·吕刑:“遏絶 苗 民,无世在下。” 蔡沉 集传:“使无继世在下国。”
(2).无论任何世代。文献通考·田赋二:“古者,制民之产,是度其丁户之众寡而授之田也,无世而无在官之田,不特 唐 初也。”
《漢語大詞典》:无毡(無氈)
没有毡子。 唐 郑虔 为国学 广文馆 博士,在官贫约, 杜甫 赠诗有“坐客寒无毡”句。见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后以“无毡”为居官清寒之典。 唐 杜甫 《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诗:“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赖有 苏司业 ,时时与酒钱。” 宋 苏轼 《送郑户曹》诗:“ 公业 有田常乏食, 广文 好客竟无毡。” 宋 黄庭坚 《次韵张秘校喜雪》:“学子已占秋食麦, 广文 何憾客无毡。”
《國語辭典》:无怪(無怪)  拼音:wú guài
不足怪。如:「你说话太过分了,无怪他要生气。」
分類:不足为奇
《國語辭典》:无望(無望)  拼音:wú wàng
1.没有希望。《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呜呼!为无望也夫,其死于此乎!」
2.无界畔。《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精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无望。」
《漢語大詞典》:无旷(無曠)
亦作“ 无壙 ”。
(1).不懈怠。荀子·议兵:“敬谋无壙,敬事无壙,敬吏无壙,敬众无壙,敬敌无壙,夫是之谓五无壙。” 杨倞 注:“无壙,言不敢须臾不敬也。‘壙’与‘旷’同。”
(2).不空,不断。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匭牘相寻,鞮译无旷。” 张铣 注:“ 周 官 鞮鞻氏 掌四夷之乐也;译,传四夷之语而宣之者也。言四夷献乐译言,岁时不旷也。”
《韵府拾遗 支韵》:无师(无师)
韩诗外传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安知礼之是也
分类:无师
《漢語大詞典》:无体(無體)
(1).谓行礼中没有一定的动作仪式。《礼记·孔子闲居》:“ 孔子 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 孔颖达 疏:“非有升降揖让之礼,故为无体之礼也。”
(2).没有形体。道家形容道的玄妙抽象,佛教亦以表示教义的玄微。《淮南子·精神训》:“其动无形,其静无体。” 高诱 注:“无形无体,道之容也。”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道生:“道之为物……指之无体,象之无容。” 唐 张说 《陈州龙兴寺碑》:“观夫广大无相者,虚空也,四轮依之而住;精微无体者,佛性也,万法因之以生。”
(3).没有一定的体式或格式。《旧唐书·音乐志三》:“六变有成,三登无体。”
《漢語大詞典》:无命(無命)
(1).佛教语。谓无生无灭。 晋 道安 《了本生死经序》:“夫解空无命,则成四諦。”
(2).谓没有好的命运。 唐 杜甫 《狄明府》诗:“大贤之后竟陵迟,浩荡古今同一体;比看伯叔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唐 李商隐 《筹笔驿》诗:“ 管 乐 有才真不忝, 关张 无命欲何如?”
《漢語大詞典》:无恶(無惡)
不憎恨。《诗·周颂·振鹭》:“在彼无恶,在此无斁。”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云……‘无怨无恶,率由羣匹’,此之谓也。” 唐 韩愈 《唐越州刺史薛君墓志铭》:“公之初志,不以事累,僶勉以随,亦贵於位,无怨无恶,中以自寳。”
没有邪恶意念。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栣众恶於内,弗使得发於外者,心也,人之受气苟无恶者,心何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