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93,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仪轨
真无量
真无漏智
根本无明
根本无师自然智
根利有遮无遮
十神力无碍用
破无明三昧
般若无知
能持无所畏
能变无记
寂灭无二
异品遍无性
速證无上正等菩提
佛类词典(续上)
胡子无须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仪轨
真无量
真无漏智
根本无明
根本无师自然智
根利有遮无遮
十神力无碍用
破无明三昧
般若无知
能持无所畏
能变无记
寂灭无二
异品遍无性
速證无上正等菩提
胡子无须
【佛学大辞典】
(公案)无门关第四则曰:「或庵主曰:西天胡子因甚无须。」
(公案)无门关第四则曰:「或庵主曰:西天胡子因甚无须。」
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释迦如来坐菩提树下马鸣菩萨白佛自说大神咒,使像末之贫穷获大福利。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释迦如来坐菩提树下马鸣菩萨白佛自说大神咒,使像末之贫穷获大福利。
真无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德无量,故云真无量。是通诸佛而言,若约于弥陀佛而言,则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谓之真无量。真者谓其德不虚妄也。赞阿弥陀佛偈曰:「神力本愿及满足,(中略)稽首归命真无量。」
(术语)佛德无量,故云真无量。是通诸佛而言,若约于弥陀佛而言,则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谓之真无量。真者谓其德不虚妄也。赞阿弥陀佛偈曰:「神力本愿及满足,(中略)稽首归命真无量。」
真无漏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菩萨之无漏智对于二乘之无漏智谓之真无漏智。此以二乘不断法执,不灭所知障,非真之无漏智也。
【佛学常见辞汇】
真正无漏的智慧,即佛菩萨的智慧。二乘人虽然也有无漏智,但是他们未断法执,不灭所知障,所以不是真正的无漏智。
(术语)佛菩萨之无漏智对于二乘之无漏智谓之真无漏智。此以二乘不断法执,不灭所知障,非真之无漏智也。
【佛学常见辞汇】
真正无漏的智慧,即佛菩萨的智慧。二乘人虽然也有无漏智,但是他们未断法执,不灭所知障,所以不是真正的无漏智。
根本无明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无始无明之异名,(参见:无始无明)。传通记糅钞六曰:「问:根本无明其相如何?答:我等心性天然迷悟二,其迷本名根本无明,悟本名本觉。此二无始本有,法自性天然理,难及思虑,不出言舌处也。」
【佛学常见辞汇】
无始无明的别名。(参见:无始无明)
【三藏法数】
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术语)无始无明之异名,(参见:无始无明)。传通记糅钞六曰:「问:根本无明其相如何?答:我等心性天然迷悟二,其迷本名根本无明,悟本名本觉。此二无始本有,法自性天然理,难及思虑,不出言舌处也。」
【佛学常见辞汇】
无始无明的别名。(参见:无始无明)
【三藏法数】
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根本无师自然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阿字本不生之本觉智。义释十二曰:「今此阿字亦如是。从此根本无师自然之智,一切智业从此而生。」
(术语)谓阿字本不生之本觉智。义释十二曰:「今此阿字亦如是。从此根本无师自然之智,一切智业从此而生。」
根利有遮无遮
【佛学大辞典】
(术语)根性锐利,不为烦恼所遮者。如佛在世之舍利弗,根性锐利,为烦恼所遮者。如佛在世之阇王央崛。见止观二下。
(术语)根性锐利,不为烦恼所遮者。如佛在世之舍利弗,根性锐利,为烦恼所遮者。如佛在世之阇王央崛。见止观二下。
十神力无碍用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多世界置一尘无碍用。二、一尘现多佛刹无碍用。三、众海水置一毛孔往返十方不娆众生无碍用。四、多世界内自身中示现一切神通无碍用。五、一毛系多金刚山持行十方令众不怖无碍用。六、多劫作一劫力作多劫示现成坏差别无碍用。七、多世界现四大变坏不恼众生无碍用。八、多世界三灾坏时不损众生无碍用。九、一手持多世界掷于界外不惊众生无碍用。十、说一切刹同虚空令众生悟解无碍用。见华严经。
(名数)一、多世界置一尘无碍用。二、一尘现多佛刹无碍用。三、众海水置一毛孔往返十方不娆众生无碍用。四、多世界内自身中示现一切神通无碍用。五、一毛系多金刚山持行十方令众不怖无碍用。六、多劫作一劫力作多劫示现成坏差别无碍用。七、多世界现四大变坏不恼众生无碍用。八、多世界三灾坏时不损众生无碍用。九、一手持多世界掷于界外不惊众生无碍用。十、说一切刹同虚空令众生悟解无碍用。见华严经。
破无明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除一切盖障菩萨净除自他惑障之三昧也,又称为金刚三昧,即第二转之字也。见大疏十。
(术语)除一切盖障菩萨净除自他惑障之三昧也,又称为金刚三昧,即第二转之字也。见大疏十。
般若无知
【佛学大辞典】
(术语)肇论有般若无知论。维摩经序曰:「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应。」
(术语)肇论有般若无知论。维摩经序曰:「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应。」
能持无所畏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四无所畏之一。(参见:四无所畏)
【三藏法数】
能持者,谓菩萨闻一切法,常能受持,忆念不忘,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也。
(术语)菩萨四无所畏之一。(参见:四无所畏)
【三藏法数】
能持者,谓菩萨闻一切法,常能受持,忆念不忘,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也。
能变无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无记之一。(参见:四无记)
【三藏法数】
谓第八识心王,是无记性,与心所五法相俱,则能变现色等一切境界,而无所分别,故名能变无记。(五法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是名遍行五法,即第八识心所法也。)
(术语)四无记之一。(参见:四无记)
【三藏法数】
谓第八识心王,是无记性,与心所五法相俱,则能变现色等一切境界,而无所分别,故名能变无记。(五法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是名遍行五法,即第八识心所法也。)
寂灭无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涅槃离一切差别之相,故谓之寂灭无二。圆觉经曰:「圆觉普照。寂灭无二。」
【佛学常见辞汇】
涅槃离一切差别之相,故谓之寂灭无二。
(术语)涅槃离一切差别之相,故谓之寂灭无二。圆觉经曰:「圆觉普照。寂灭无二。」
【佛学常见辞汇】
涅槃离一切差别之相,故谓之寂灭无二。
异品遍无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明学之语。于体当具三义中之第三义,谓因必望于宗之异品即异喻之物,具宗义遍无之性也。见入正理论因明大疏上二。
(术语)因明学之语。于体当具三义中之第三义,谓因必望于宗之异品即异喻之物,具宗义遍无之性也。见入正理论因明大疏上二。
速證无上正等菩提
【佛学大辞典】
(杂语)药师如来十二愿中第九愿之愿意也。曰:「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菩萨行,速證无上正等菩提。」
(杂语)药师如来十二愿中第九愿之愿意也。曰:「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菩萨行,速證无上正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