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
词典
1
分类词汇
5
佛典
1
词典
无遮大会
分类词汇
无遮
无遮斋
无碍大会
无碍法会
无碍会
佛类词典
无遮大会
《國語辭典》:
无遮大会(無遮大會)
拼音:
wú zhē dà huì
佛教公开的法会,不论贤圣道俗贵贱上下,一律皆可参预,平等行财、法二施,印度国俗常举行之,中国六朝时,亦多仿行。《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今有陈相公做这无遮大会,一应人等,都要舍贫散斋,小僧已都准备下了。」
分類:
无遮大会
佛教
布施
施为
法会
《漢語大詞典》:
无遮(無遮)
(1).没有掩盖,裸露。 唐
吕岩
《浪淘沙》
词:“我有屋三椽,住在灵源,无遮四壁任萧然。”
(2).佛教语。谓包容广大,没有遮隔。
《楞严经》
卷一:“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3).指无遮大会。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
:“其明年正月十有八日乙未,设二十万人斋,号无遮以落之。” 清
赵翼
《灵谷寺》
诗:“七日无遮筵,薰天众香郁。”参见“ 无遮大会 ”。
分類:
无遮
佛教语
无遮大会
掩盖
包容
裸露
广大
遮隔
《國語辭典》:
无遮大会(無遮大會)
拼音:
wú zhē dà huì
佛教公开的法会,不论贤圣道俗贵贱上下,一律皆可参预,平等行财、法二施,印度国俗常举行之,中国六朝时,亦多仿行。《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今有陈相公做这无遮大会,一应人等,都要舍贫散斋,小僧已都准备下了。」
分類:
无遮大会
佛教
布施
施为
法会
《漢語大詞典》:
无遮斋(無遮齋)
即无遮大会。 唐
段成式
《
酉阳杂俎·盗侠
》
:“ 韩晋公 在 浙西 时, 瓦官寺 商人设无遮斋。众中有一年少请弄阁。乃投盖而上……覩者无不毛戴。”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
卷三:“ 中宗 设无遮斋,詔五品以上行香。”
分類:
无遮大会
《漢語大詞典》:
无碍大会(無碍大會)
佛教语。即无遮大会。
《
南史·梁纪中·武帝下
》
:“﹝ 大同 二年十月﹞壬午,幸 同泰寺 ,设无碍大会。”参见“ 无遮大会 ”。
分類:
佛教语
无遮大会
《國語辭典》:
无遮大会(無遮大會)
拼音:
wú zhē dà huì
佛教公开的法会,不论贤圣道俗贵贱上下,一律皆可参预,平等行财、法二施,印度国俗常举行之,中国六朝时,亦多仿行。《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今有陈相公做这无遮大会,一应人等,都要舍贫散斋,小僧已都准备下了。」
分類:
无遮大会
佛教
布施
施为
法会
《漢語大詞典》:
无碍法会(無碍法會)
即无遮大会。
《
南史·梁纪中·武帝下
》
:“﹝ 大同 三年﹞夏五月癸未,幸 同泰寺 ,铸十方金铜像,设无碍法会。”参见“ 无遮大会 ”。
分類:
无遮大会
《國語辭典》:
无遮大会(無遮大會)
拼音:
wú zhē dà huì
佛教公开的法会,不论贤圣道俗贵贱上下,一律皆可参预,平等行财、法二施,印度国俗常举行之,中国六朝时,亦多仿行。《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今有陈相公做这无遮大会,一应人等,都要舍贫散斋,小僧已都准备下了。」
分類:
无遮大会
佛教
布施
施为
法会
《漢語大詞典》:
无碍会(無礙會)
佛教语。即无遮会或无遮大会。 南朝 梁武帝
《幸阿育王寺赦诏》
:“今出 阿育王寺 设无碍会。耆年童齿,莫不欣悦。”亦作“ 无碍会 ”。
《
南史·梁纪中·武帝下
》
:“﹝帝﹞幸 同泰寺 ,铸十方银像,并设无碍会。”参见“ 无遮大会 ”。
分類:
佛教语
无遮大会
《國語辭典》:
无遮大会(無遮大會)
拼音:
wú zhē dà huì
佛教公开的法会,不论贤圣道俗贵贱上下,一律皆可参预,平等行财、法二施,印度国俗常举行之,中国六朝时,亦多仿行。《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今有陈相公做这无遮大会,一应人等,都要舍贫散斋,小僧已都准备下了。」
分類:
无遮大会
佛教
布施
施为
法会
无遮大会
【佛学大辞典】
(行事)(参见:无遮会)。梁武帝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陈武帝诏出佛牙于杜姥宅,集四部设无遮大会,并见南史。
【俗语佛源】
兼容并蓄而无阻止,谓之「无遮」。无遮大会是佛教举行的一种广结善缘,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都一律平等对待的大斋会。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谓古印度「五岁一设无遮大会。」中国的无遮大会始于梁武帝。《
梁书·武帝本纪
》载:梁武帝「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四部,指僧、尼及善男、信女。后用以泛指无所退制的公众集会。清·黄遵宪《感事》诗:『红氍贴地灯耀壁,今夕大会来无遮。「(无名氏)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