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4
典故
1
词典
10
分类词汇
19
佛典
3
其它
1
共19,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大中
无咎
时中
不愆
执中
内省
冤枉
制中
无上道
无上法
知臣莫若君
知子莫若父
直过儿
中庸之道
无过失责任制
《國語辭典》:
大中
拼音:
dà zhōng
1.中正之道。《书经。大禹谟》「民协于中」句下汉。孔安国。传:「民皆命于大中之道,是汝之功,勉之。」
2.唐朝宣宗的年号(西元847~860)。
分類:
大中
王弼
无过
过与
不及
中正
《漢語大詞典》:
无咎(無咎)
没有祸殃;没有罪过。
《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
:“子必来,我受,其无咎。”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论说
》
:“ 邹阳 之説 吴梁 ,喻巧而理至,故虽危而无咎矣。”
《
清史稿·后妃传·太祖继妃富察氏
》
:“今我顺天命,安疆土。彼纠九国以虐无咎之人,天不佑也。”
(1).无灾祸;无过失。
《易·乾》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孔颖达 疏:“谓既能如此戒慎,则无罪咎。” 汉
刘向
《
列女传·鲁宣缪姜
》
:“终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
(2).谓过由自取,无所怨咎。
《
易·节
》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孔颖达 疏:“哀嗟自己所致,无所怨咎,故曰无咎也。”
分類:
祸殃
灾祸
由自
有罪
罪过
自取
无过
过失
《國語辭典》:
时中(時中)
拼音:
shí zhōng
合乎时宜而无过与不及。《礼记。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分類:
时中
儒家
料中
立身
身行
时宜
无过
过与
不及
《國語辭典》:
不愆
拼音:
bù qiān
1.没有过失。《诗经。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荀子。正名》:「大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
2.没有耽误。如:「今春雨水充足,又不愆农时,丰年有望了。」南朝齐。
王融
〈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
〉:「将使杏花菖叶,耕穫不愆。」
分類:
无过
过错
不错
错过
过时
过失
《國語辭典》:
执中(執中)
拼音:
zhí zhōng
语本《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守中正之道,无过与不及。
分類:
持平
持中
中庸之道
不偏不倚
无过
过与
不及
《國語辭典》:
内省(內省)
拼音:
nèi shěng
宫中,皇帝居住之所。《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三国演义》第三回:「侯览将太后及太子并陈留王劫去内省,从后道走北宫。」
《國語辭典》:
内省(內省)
拼音:
nèi xǐng
自我观察与反省。《左传。僖公十九年》:「今君德无乃犹有阙,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内省德乎?」也作「内观」。
分類:
内省
内心
反省
自己
宫中
门下省
思想
和言
言行
检查
有无
无过
过失
《國語辭典》:
冤枉
拼音:
yuān wǎng
1.冤屈。多指无辜被诬或无故受责。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周章道路,要候执事,叩头流血,申诉冤枉。」《老残游记》第三回:「未到一年,站笼站死两千多人。难道没有冤枉吗?」
2.给无辜者加上罪名。《喻世明言。卷一三。张道陵七试赵升》:「平日间冤枉他一言半字,便要赌神罚咒,那个肯重叠还价?」
3.吃亏、不值得。如:「这钱花得有点冤枉。」
分類:
冤枉
不值得
无辜
有事
不当
事实
当得
吃亏
有罪
无过
过错
恶名
指责
《國語辭典》:
制中
拼音:
zhì zhōng
1.执中,谨守中正之道。《礼记。仲尼燕居》:「夫礼,所以制中也。」《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援前圣以制中兮,矫二主之骄奢。」
2.守制、居丧期间。《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只推制中,不与外事。」《红楼梦》第一一四回:「因在制中不便行礼,便拉著了手叙了些阔别思念的话。」
分類:
制中
居丧
丧期
恪守
中正
无过
过与
不及
《漢語大詞典》:
无上道(無上道)
佛教语。指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
《法华经·方便品》
:“正直捨方便,但説无上道。” 唐
刘禹锡
《乐天少傅五月长斋广延缁徒谢绝文友坐成睽间因以戏之》
诗:“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 宋
苏轼
《书孙元忠所书〈华严经〉后》
:“修无上道难,造种种福业易。”
《西湖佳话·放生善迹》
:“内中有一个御史 左宗郢 便问道:‘唸佛得悟道否?’ 莲池 道:‘怎么得不悟?反问问自性,性成无上道。’”
分類:
佛教语
如来
得之
无过
《漢語大詞典》:
无上法(無上法)
佛教语。谓一切法中无过涅槃。
《智度论》
卷五五:“无上法者,智缘尽所得湼槃,是故知无法胜湼槃者……湼槃是一切法中究竟无上法,如众川万流大海为止。” 唐
玄奘
《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
》
:“我於旷刧勤修苦行,为诸众生求无上法,昔所愿期,今已果满。”
分類:
佛教语
一切法
无过
《漢語大詞典》:
知臣莫若君
了解臣子的无过于君主。
《
管子·大匡
》
:“ 鲍叔 曰:‘先人有言曰,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今君知臣不肖也,是以使贱臣傅 小白 也。’”
《
孔丛子·执节
》
:“ 魏安釐王 问 子顺 曰:‘……﹝ 马回 ﹞有大丈夫之节,吾欲以为相,可乎?’答曰:‘知臣莫若君,何有不可?’” 唐
吴兢
《
贞观政要·择官
》
:“十四年,特进 魏徵 上疏曰:‘臣闻知臣莫若君……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
分類:
了解
臣子
无过
过于
帝王
《國語辭典》:
知子莫若父
拼音:
zhī zǐ mò ruò fù
能了解、深知儿子的,莫过于他的父亲。《管子。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三国演义》第二八回:「此子果然不肖,适才老翁所言,真知子莫若父也。」
分類:
了解
儿子
无过
过于
父亲
《漢語大詞典》:
直过儿(直過兒)
犹言无功无过。
《
红楼梦
》
第三四回:“ 二爷 将来倘或有人説好,不过大家落个直过儿,设若叫人哼出一声不是来……那时老爷太太也白疼了,白操心了。”
分類:
无功
无过
《国语辞典》:
中庸之道
拼音:
zhōng yōng zhī dào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处事态度。《醒世恒言。卷二。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吾等适才分处,甚得中庸之道,若再推逊,便是矫情沽誉了。」
分类:
中庸之道
不偏不倚
无过
无不
不及
处事
事态
态度
《漢語大詞典》:
无过失责任制
又称“无过错责任制”。只要损害事实确凿,不论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失,都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制度。如中国
《民法通则》
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分類:
无过
过错
只要
损害
害事
事实
实确
确凿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