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王章


《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王章〉~3238~
王章字仲卿,泰山钜平人也。少以文学为官,稍迁至谏大夫,在朝廷名敢直言。元帝初,擢为左曹中郎将,与御史中丞陈咸相善,共毁中书令石显,为显所陷,咸减死髡,章免官。成帝立,徵章为谏大夫,迁司隶校尉,大臣贵戚敬惮之。王尊免后,代者不称职,章以选为京兆尹。时帝舅大将军王凤辅政,章虽为凤所举,非凤专权,不亲附凤。会日有蚀之,章奏封事,召见,言凤不可任用,宜更选忠贤。上初纳受章言,后不忍退凤。章由是见疑,遂为凤所陷,罪至大逆。语在元后传。

例句

虽有衣衾藏李固,终无表疏雪王章。 李玖 四丈夫同赋

《韵府拾遗 筱韵》:无表(无表)
续文献通考子思在卫缊袍无表三旬九食著书曰中庸
分类:无表
《漢語大詞典》:无表雪王章(無表雪王章)
汉成帝 时,帝舅大将军 王凤 专权。京兆尹 王章 上表谏帝疏远 王凤 ,不听,后 章 为 凤 构陷致死。见汉书·王章传。后以“无表雪王章”为诤臣直谏冤死之出典。 唐 李玖 《四丈夫同赋》之二:“虽有衣衾藏 李固 ,终无表疏雪 王章 。”
《國語辭典》:列席  拼音:liè xí
1.依次而坐。唐。王勃〈圣泉宴〉诗:「披襟乘石磴,列席俯春泉。」
2.开会时,到场参与会议,有发言权而无表决权者,称为「列席」。如:「本次开会请到次长列席备询。」
《國語辭典》:木然  拼音:mù rán
形容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如:「返家时看到住处被烧成灰烬,他木然站立,脑中一片空白。」
《国语辞典》:棺材板  拼音:guān cai bǎn
1.棺材。
2.比喻人面无表情。如:「瞧他那一付棺材板似的脸孔,不知道又是谁招惹了他?」
3.一种小吃点心。将炸熟的方形面包挖空,填入奶油面糊,配上鸡肝、豌豆、虾仁、马铃薯、花枝等材料,再将原挖出的面包片覆盖上。因形状与过程像棺材封棺一样,故称为「棺材板」。流行于台南市一带。早期也称为「鸡肝板」。
《国语辞典》:冻凌觜脸(冻凌觜脸)  拼音:dòng líng zuǐ liǎn
形容脸色冷酷,有如冰冻,毫无表情。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俺虔婆生下一副铁石心肝,皱著柄冻凌觜脸,把俺这做女的,不做人也似看承。」
《漢語大詞典》:发板(發板)
表现出呆板,无表情的样子。 草明 《乘风破浪》十八:“ 老易 点了点头,面孔严肃得发板。”
《國語辭典》:泥塑木雕  拼音:ní sù mù diāo
形容呆笨不灵活。《醒世姻缘传》第五六回:「就是泥塑木雕的人,也要有些显应。」《儒林外史》第六回:「那两位舅爷,王德、王仁,坐著就像泥塑木雕的一般,总不置一个可否。」也作「木雕泥塑」。
三无表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业)
表无表色
【佛学大辞典】
(术语)表色与无表色也。(参见:无表色)
表无表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表戒与无表戒也。(参见:无表戒)
【佛学常见辞汇】
表戒与无表戒。(参见:表戒)
表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旧曰作戒无作戒。新曰表戒无表戒。受戒者登戒坛,发表身口意之三业,而正受得戒法,名为表戒。此时受者体内发得而不表显于三业之戒体,名为无表戒。
【佛学常见辞汇】
受戒者登上戒坛,发表其身口意之三业,而真正受得戒法,谓之表戒。此时受戒者体内,发得而不表显于三业之戒体,谓之无表戒。
定无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散无表而言。入定所得定共戒之无表,与起无漏道所得道共戒之无表也。其无表假令入于无想定,灭尽定,无心之时亦尚相续也。
无表色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旧云无作色,新云无表色。受戒时,以强盛之身口表业为缘,满身四大制造之一种色体也。此色体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恒防止身口之过非,故以之为戒体,其物体外相不显,故名无表。又为由身内地水火风之四大而生者,故名为色。是非如他色有物质,有障碍,然由四大之色法而生,故摄于色法之中。是乃小乘有部宗之义也,若依成实宗之义。则此法无缘虑之性用,故非心,无质碍之性用,故非色。即为非色非心之法也。大乘法相宗以之为第八阿赖耶识所有之思种子别作用,摄之于心法。此无表色有善恶,善性之无表色,有招乐果之业道功能,又有念念倍增之防非止恶功能。恶性之无表色,有招苦果之业道功能,又有念念倍增之防善止善功能。俱舍论一曰:「无表虽以色业为性,如有表业,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无表。」
【佛学常见辞汇】
受戒时,以强盛三业,制造一种色体,此体亦由四大之色法而生,故名为色,外相不显,故名无表,因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故以之为生戒体。此无表色,虽不似他色之有质碍,然而由四大的色法生故,所以摄在色法之中,是乃小乘有宗的教义。
三种无表色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律仪无表色,依受善戒之表业而发,或与禅定共发,或与无漏智共生,有防非止恶之功能者。二不律仪无表色,或由生于不律仪之家,依其家法,行杀生等恶法而生,或依活命之仪故,发我一生为杀生业等之誓心而生,有防善止善之势用者。三非律仪非不律仪无表色,上二种为戒律的无表色,此依善性而非善戒,恶性而非恶戒之善恶表业而生,此中摄善与恶之二种。即开极善极恶为二、合中善中恶为一也。今示发善之非律仪非不律仪无表色,则一由福田,向诸福田施财宝园林等也。二由誓,未礼佛念起十善之誓也。三由作,以慇重之作意而行善也。此等皆发无表,由此已下下善下恶不至发无表。见俱舍论业品。